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教学目标
1.随文识生字,学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8自然段。
3.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
找出并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出示
黑沉沉 乌云 雷声
蝉鸣 窗户 垂下
压力 清新 迎面扑来
师:孩子们,这几个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生:开火车竖排读。
师:手指(清新)怎么读?
生:清新
师:要读得清脆、响亮(范读),再读。
生:清新
师:那这个呢?(窗户)
生:窗户
师:我们要注意“户”在这里读成轻声,再读。
生:窗户
师:像这两个词语一样,美美地读一读吧,黑沉沉 起。
生:
师:孩子们读得又准确又响亮,给自己掌声。
出示
嘀嗒嘀嗒 哗啦哗啦
唰唰唰 哗哗哗
师:这些是什么词?
生:拟声词
师:这四个词语在一起,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下雨、雨景
(如无法想象,再引导。 师: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什么?生:雨景)
师:好一幅雨中图呀!雨都是有脾气的,各个季节的雨也各有特点。像毛发一样细的叫蒙蒙细雨,哗啦哗啦落下来的叫倾盆大雨,嘀嗒嘀嗒的叫小雨。今天我们要了解的雨是什么脾气的呢?你听,它来了!(播放雷雨的声音)这是什么雨?
生:雷雨
师:再响亮、整齐些!
生:雷雨
走进雨景,学习课文。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感受这场有意思的雷雨吧,请开书,74页,听老师读要求(PPT出示要求:默读课文,给课文分部分,找一找哪些段落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开始。
生:默读,用笔划分,读好坐姿示意。
(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也小了”这些关键词句,明确4、5、6就是雷雨中的景象,后依次找到前后的段落。适机夸赞抓得住关键词的孩子。)————记得板书!!!!!
师:是呀,作者笔下的雷雨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色吧!
1.研读雷雨前
师:(出示PPT)请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生:默读,并用笔划出来。
生1:汇报 (交流中不重复学生的话)
师:出示PPT同时圈出(评:你真会读书,请坐)
师:这么多的事物提前告知我们雷雨即将来临,你看(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同时“压下来”变色),这里“来”字要读成轻声,读得又轻又短。
哪个字又重读呢?
师:(出示“压”)请你做出这个动作
生:做动作(师一起做动作)
师:此时,你抬头看见这样黑沉沉的乌云,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1:压抑
生2:无法呼吸
生3:有点害怕
师:这个“压”字写出了乌云的什么特点?
生:多、厚、重、沉、
(若说到了“闷”就直接跳到这里)
师:单单一个“压”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乌云的厚、沉、低,这种压迫感让人感到??生:喘不过气来,很闷(低沉)。——板书:闷
师:范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谁来试试?(点名读)
生1:(师评:老师感觉到有点闷)
生2:(师评:真的有点闷)
师过渡:是啊,这满天的乌云压得叶子???蝉???
生:一动不动。 一声也不出。
师:蝉是什么?
生:知了
师:蝉可是夏日里的歌唱家,它为什么不出声呢?
生:因为它也感觉闷,闷得都喘不过气来,哪还有精力唱歌呀!
师:导读1自然段——“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起(语气轻)
生:齐读
师:“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树枝怎么乱摆?
生:可做动作
师:能把树枝吹得乱摆的风是什么风?我想在前面加一个字形容它。
生:大风、狂风、暴风
师:狂风吹得树枝……吹得蜘蛛从……(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里的“垂”,是???比如(动作)手???头???(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图片)把“垂”字换成“落”行不行?
生:不行
师:对,因为此时的蜘蛛有一根蛛丝挂起来的。生活中还常常用到这些词(出示PPT),请你选词填空
垂 落 飘
金黄的稻谷( )下来 苹果从树上( )下来
叶子从树上( )下来 兔子的耳朵从头上( )下来
生:齐说
师:蜘蛛垂下来,逃走了,说明蜘蛛的速度...?此时它心里很...?
生:快。 害怕、慌张。
师:是呀,一个垂字,一个逃字,用得多妙啊!把在大风中惊慌失措、落荒而逃(手指做“逃”的动作)的蜘蛛刻画得淋漓尽致。
师:做动作引导读——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生:接读
师:(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此时,闪电...雷声...?
生:接读——亮。 响。
师:这就叫电闪雷鸣。越来越,说明雨来临的节奏越来越??
生:快、紧迫
师:(引读)闪电???雷声???(2遍,音逐步加强,体现紧迫)
师总结雷雨前:看,雷雨前,黑云压顶,又闷又热,电闪雷鸣,这就预示着???
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生:暴雨即将来临——读1~3自然段
1.学习雷雨中
师:(出示4~6自然段)请孩子们自由朗读4~6自然段,圈出雷雨中的景物。
生:自由读,圈画。
生:汇报
师:PPT展示结果(评:找得特别准确)雨中写了这么多的景物,找出刚下雨的句子。
生:汇报
师:(出示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这三个词是???
生:拟声词
师:那要怎么读呢?你来读一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字音要逐步升高——读——字音越来越高,说明雨下得大。
师:如读对了——你肯定看见了中间的逗号。
如读错了——引导读
师:引读——哗,哗,哗,雨...?
生:接读——下起来了。
师:此时的雨越下越???(板书:大)大到什么程度?(PPT播放大雨视频)用什么成语来形容这场雨?
生:倾盆大雨、瓢泼大雨(PPT出示4个描写大雨的成语)
师:引读1——这狂风暴雨让人眼前一片朦胧,往窗外望去,?
引读2——这瓢泼大雨让人眼前一片朦胧,往窗外望去,?
引读3——这倾盆大雨让人眼前一片朦胧,往窗外望去,?
生:接读——1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2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3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声音降低)“渐渐地,渐渐地,雷声越来越小,雨声也越来越小”,两个渐渐地说明什么?
生:说明雷声、雨声慢慢变小了
师:那么我们又该怎么读?(可和生讨论方法:越来越慢,声音越来越弱;渐缓渐弱)谁来试一试?
生:点名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1:好 生2:不好
师:你来超越他 师:你来试一试
师:孩子们真是朗读小能手!
3.雷雨后
师:(叹口气)伴随着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我们终于可以从刚刚紧张慌乱的情绪中,喘口气,静下来——天亮起来了(声音一下甜美),睁开双眼来看看雨后的景物吧!(PPT出示要求)请你默读7~8自然段
生:默读,找景物
生汇报——师PPT展示(评:谢谢你的分享,真棒)
师:雨后的景物你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生:预设——美
师:文中写到哪些景物美?
生:预设——雨后有彩虹、清新的空气
师:是的雨后的景美不胜收(板书:美)
师: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深呼吸一口,真是令人神清气爽啊!
风雨过后总有彩虹,瞧(出示PPT)这个“挂”字是什么词?
生:动词
师:写出了雨后的彩虹就像???
生:雨后的彩虹就像一条五颜六色的丝带一样“挂”在湛蓝的天空中。
师: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这样美丽的画面只有在画中才见过、我觉得很美。
生2:
师:是啊,老师的脑海里仿佛也出现了一片天空,万里无云,一条彩虹,绚丽多彩。
师:(出示PPT)此刻的蜘蛛是怎样的状态?
生:坐在网上(师:做坐姿)
师:此时的蜘蛛是多么的???
生:悠闲自在
师:是的,此时的蜘蛛悠闲自在,坐在网上等待着猎物的到来饱餐一顿,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美景。(PPT出示两个句子“坐”、“逃”)可是雷雨前的它却在“逃”(做动作)
师:(PPT出示)池塘里的水满是因为???
生:雨下得大。
师:青蛙也快乐地唱着歌,夏日的生趣又重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如果你是这只快乐的青蛙,看到这雨后美景,你会对好朋友说什么?
生1:...
生2:...
师评:谢谢你,听到你的分享我也像你一样享受这雨后的美景。
雷雨后还会有什么景物???
预设1:荷花……荷叶……
师: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动物欢畅,对比雷雨前的景,雨后的景多么令人陶醉,让我们读一读7、8自然段,陶醉在这美景中吧!
生:齐读
师:雷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作者用精炼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生: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大雨滂沱。 雨过天晴、碧空如洗。
其实自然现象变幻无穷,除了雷雨,还有毛毛雨、暴雨,它们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如果我们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发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516 雷雨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下册16 雷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朗读感悟,走进雷雨,迁移表达,整体提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