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舟行江上的自由情态,作者行舟的路线,夸张正面,水静处清澈透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水急处壮观湍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安徽黄山。那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今天我们就随吴均一起,荡舟富春江,来欣赏沿途的美景,感受吴均绘景抒情的美妙。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梁书·吴均传》说“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
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仕途不顺。他曾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梁武帝,梁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表明自己辞官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与朱元思书》是作者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当中应该还有其他内容,但现在只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向友人朱元思述说山川之美的一段文字。
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体文”“骈俪文”“骈偶文”。句式上,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用词上,注重用典和藻饰,即常在文章中引用古人文章、言论中的词句,追求华丽的辞藻。
听课文朗读,注意听准字音和停连,感受骈文的语言风格。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相同的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江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像飞奔的马。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茂密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群山互相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泉水冲击山石,发出清越的声音;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再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试说明文章的结构层次。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第1段除了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还写了什么?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山的特点。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山高林密,心生寒凉以动写静,赋予生命万物欣荣,欢快自得枝密林茂,光影多变
作者写景时的立足点在何处?
作者是乘船游览富春江,立足点是在江中船上,所以采取了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写景,先写近处的“异水”,再写远处的“奇山”。
“景“”情“”综“是山水游记的三要素,文章除了写景,有没有交代游踪?有没有抒怀呢?试着在文中找一找。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游踪:荡舟富春江富阳至桐庐段。
抒怀:醉心于大自然的闲适、怡然自得。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抒怀: 作者在这幽静、安闲、纯净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感情也得到了升华,山水的美荡涤了身上所有世俗的尘埃,所有的争名夺利和忧愁烦恼全部烟消云散。由景生情,因景明志,这是作者心弦上弹奏出的心音、情韵,既从侧面衬托出富春江山水的巨大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
有人认为结尾处的写景多余,你的观点呢?
不多余。结尾处的写景,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以景结情,使人回味无穷,又给山水增加奇异色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对时见时不见的阳光的描写,表现了船随流水飘荡的动感,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千丈见底——水清急湍甚箭——水急
高山寒树——树奇负势轩邈——山势泉流鸟鸣——音韵横柯疏条——林密
一、名句默写(1)______________,千丈见底。(2)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4)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与朱元思书》中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水流速度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与朱元思书》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与朱元思书》中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1)风烟俱净(2)任意东西(3)猛浪若奔(4)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望峰息心(7)横柯上蔽
形容词作动词,消散尽净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伸展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①直视无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争高直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负势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横柯上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天下独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水异: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 山奇: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光影多变。
美丽的自然美景,往往有净化心灵的作用,所以面对这奇山异水,作者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我的理解:这两句由景而生慨叹,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之怡人。当然,这里或许有自述心志的味道,表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有可能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
1.任意东西 2.负势竞上 3.横柯上蔽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伸展)。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散文的特点。
《与施从事书》渲染了雄峻连绵的青山变幻多姿的景观,寄寓了作者高雅的情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
《与顾章书》描写故乡山水赏心悦目的情韵和灵趣,表现作者回归自然的欢愉和对自由人生的积极追求,也反映出他对人世的退避,以审美的视角看山水,既有争霞蓄翠的浓重色彩,又有鹤唳猿啼的悠扬声调,这契合于作者无拘无束的自由心境,从而创造了一个远离名利追逐的超然的审美世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3单元美丽自然12与朱元思书课时训练ppt,共18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1* 与朱元思书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与朱元思书ppt、与朱元思书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探究,借景抒情,命题点,借景抒情的概念,真题演练,参考答案,方法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