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二轮】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15 领会意象意境-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5 领会意象意境-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领会意象意境,要点梳理,典题精析,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常见的意象及代表诗句
(二)常见的意境及代表诗句
方法归纳 1.提问方式 此诗(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诗人(词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问题变式:(1)这首诗(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2)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3)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答题步骤 (1)首先,要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也就是意象;其次,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构思;最后,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2)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和情调:或雄浑壮阔,或苍茫空旷,或清新明丽,或幽静自然,或恬淡闲适,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等等。
(3)根据这首诗(词)的意境特点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理想信念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豪迈之情、闲适之情;等等。
3.答题参考模式 (1)景物画面:这首诗(词)描绘了……景物,把画面统一到……(字、句)中。 (2)意境:这首诗(词)描绘了……景物,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高阔深远、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的意境。 (3)画面再现:这一句给我们展现的画面是在……上,有……(按一定的顺序描写,适当加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
例1 (2023·云南中考)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题目要求分析意象“书”在不同诗歌(《春望》《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的不同感情。可结合诗句内容、诗歌情感主旨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来分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是: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燃烧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被迫逃亡蜀地,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起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可知,“家书抵万金”中的意象“书”反映了诗人因战乱没有家人音信而产生的担忧、思念之情。《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
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停宿在北固山下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意象“书”表达了诗人因漂泊在外,临近新年而产生的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春望》中的“书”主要表达了诗人因战乱没有家人音信而产生的担忧、思念之情;《次北固山下》中的“书”主要表达了诗人因漂泊在外,临近新年而产生的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例2 (2022·广西百色)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有人评价此诗有“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之妙,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题要求谈对这首诗“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的理解,实际上考查对诗歌意象、意境以及情感主题的理解。考生需先解释“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的意思,再结合诗句中“千寻塔”“日升”“浮云”“最高层”等具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意象写出诗歌中蕴含的道理,最后结合诗人的个人经历,写出诗歌的情感和主题即可。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哲理蕴含在诗句中,诗句中的意象体现深刻的道理。如这首诗通过写“千寻塔”“最高层”等意象,形象地揭示“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例3 (2023·江苏宿迁)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慧找到了下面的两张图片,你认为哪幅图片适合作为朗诵这首小令的背景?请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我选择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题要求选择朗诵背景图,并说明原因,实际上考查对诗歌意象、意境以及情感主题的理解。朗诵时展示的背景图片应与小令的主题契合,并且能够直观地呈现小令的内容。这首小令通过描写“枯藤”“老树”“昏鸦”等富有特征又互相联系的意象,构成一幅弥漫着灰暗色彩的秋日夕阳图,表达的是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之情。作答时应先观察所给图片的构图要素是否适用于这首小令,再结合小令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要注意两图中画面的元素虽然很相近,但图②中的人在日照下策马疾驰,且是在沙漠中,整幅画面富有活力,与这首小令描绘的小桥流水、萧瑟凄凉的氛围不符。故不适合作为朗通这首小令时的背景。
① 图①通过“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妻凉的氛围,符合《天净沙·秋思》的画面和氛围;图②中的人在策马狂奔,画面充满动态感,呈现的是一种豪迈、高昂的状态,且骑马的地点是在沙漠,与这首小令所描绘的小桥流水之景和所营造的氛围不符。
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表达效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凉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示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笛”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中作者心绪难平却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之意象意境》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考点五意境意象教学课件,共13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意象意境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意象意境篇,了解意象,诚实守信用,意象定义,意象举例,意象情感色彩,传统意象,意象解读,理解意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