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38580/0-17325743274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38580/0-17325743275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38580/0-17325743275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38580/0-173257432755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38580/0-173257432758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438580/0-173257432760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教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曹操获胜,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曹操骄傲轻敌,三国鼎立,政权由“多”到“少”,经济由“衰”到“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观察右图,找一找,199年时北方黄河流域的割据势力主要有哪些?
2.请你结合课本说一说,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有哪些?
袁绍,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有10万兵力,是当时最大的军阀。曹操,占据兖州、徐州等。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招揽各种人才;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3.结合地图,请你简要介绍官渡之战。
4.据课本及材料,分析曹操获胜的原因。
曹操重用人才,采用了正确的作战策略。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决战前夕,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曹操听说后,高兴得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曹操听取许攸的建议,火烧乌巢,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材料二 诸葛亮对刘备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材料一 曹操写信给孙权说:“此次,我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如今,我统领水军八十万人,想与将军在吴地一起狩猎。”孙权把信的内容告诉大臣,大家都像受到震惊一样变了脸色。
探究一:据材料分析,赤壁之战前的局势如何?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曹操战败、孙刘联军获胜
探究二:据下列材料,分析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孙刘联军获胜的原因。
曹操之众,远来疲弊,此所谓“强驽之末”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三国志·诸葛亮传》 周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曹操“恃国家之大,矜(jīn,自持)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汉书》
1.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探究三:对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你认为决定战役胜败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战术的运用;主帅的表现;民心所向
你知道哪些与赤壁之战有关的故事、典故?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苦肉计、诸葛亮借东风等
《三国志》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探究四: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故事?
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趣味性,会有虚构的成分。所以其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不能等同于史实,要多重印证后慎重使用。
探究五:从图1到图2,政治局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国鼎立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形成。
探究五: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四 (曹魏后期从皖北到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晋书》 (吴国建业)“其四野则畛啜(zhén chuò,田间小路)无数,膏腴(肥沃)兼倍”。 ——《吴都赋》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三国志》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探究五:结合政治、经济的变化,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的形成?
材料五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六 (曹魏后期从皖北到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晋书》(吴都建业)“其四野则畛啜(zhén chuò,田间小路)无数,膏腴(肥沃)兼倍”。 ——《吴都赋》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三国志》
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此后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进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三国鼎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代特征,单元导言,教学目标,教材研读,史料实证,曹操VS袁绍,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统一全国,隆中对,联合抗曹,赤壁之战,三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