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430889/0-17324172120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430889/0-17324172120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430889/0-17324172120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共25页。
A.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B.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人类过度捕杀某种动物后,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D.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有害
2.(2024秋•龙华区期中)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是消费者,都以植物为食
B.松鼠将松果藏在地下,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太阳鸟吸食花蜜,可帮助植物传粉
D.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3.(2024秋•翔安区期中)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B.当某些动物的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C.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老鼠、蟑螂应该要全部消灭
D.因为有动物的存在,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绝对稳定的状态
4.(2024秋•铁西区期中)小华制作了仿生飞行器(如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仿生体形特点,机体呈流线型
B.仿生骨骼特点,材料坚硬厚重
C.仿生视觉特点,摄像头高清
D.仿生翅膀特点,机翼轻盈可折叠
5.(2024秋•鄠邑区期中)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动物仿生技术的是( )
A.蝴蝶——人造卫星控温系统
B.苍蝇——复眼照相机
C.鸟——飞机
D.猎豹——汽车
6.(2024秋•鄠邑区期中)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呼吸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动物能直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太阳鸟吸食花蜜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通过捕食关系维持生态平衡
7.(2024秋•临洮县期中)《寂静的春天》一书引起了世界人民对野生动物的关注,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数量过多时会对植物造成危害,但对人类没有危害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8.(2024秋•柳北区期中)农民在大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蜜蜂采蜜,提高了棚内农作物的结果率。这体现的动物在生物图中的作用是( )
A.使土壤更加肥沃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农作物传播种子
D.帮助农作物传粉
9.(2024秋•大足区期中)下列各项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环境决定生物,动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0.(2023秋•襄阳期末)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其他鸟类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1.(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美国白蛾是严重危害林木的外来入侵生物。周氏啮小蜂可将卵产于白蛾蛹内,使其无法进一步发育,有效控制白蛾的数量。这个实例说明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B.传播种子
C.传播花粉D.促进物质循环
12.(2023秋•扶余市期末)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使得狼的数量减少,野兔的数量大量增加,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威胁。该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在维持生物之间的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C.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皮毛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3.(2023秋•昭通期末)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蜜蜂采集花粉,有利于植物传粉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D.对人类有害的动物都应将其全部捕杀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秋•翔安区期中)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 作用。干草堆放很久了,会逐渐被分解;但如果被牛羊吃了,便会很快被分解,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
(2)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动物将苍耳的果实带到远方,可以帮助其 ,有利于扩大苍耳的分布范围。
(3)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狼被大量捕杀,长此以往会导致野兔数量的变化是 。事实说明,动物在维持 中起到重要作用。
15.(2024秋•平凉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野兔以野菜为食,狼靠吃野兔来生活,而狼一旦遇到老虎,就成了牺牲品。老虎死后又成了细菌的乐园;过不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1)请写出材料中所描述的生态系统中的其中一条食物链。 。
(2)大量地捕杀狼和虎后,野兔的数量是先 后 ,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比例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持 。
(3)在这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4)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至少写2点)?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24秋•东川区期中)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B.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人类过度捕杀某种动物后,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
D.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有害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答案】D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A正确。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在生物圈中,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类过度捕杀某种动物后,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C正确。
D、蚂蚁“侵食”的金合欢幼苗生长速度快,对金合欢有利,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2024秋•龙华区期中)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是消费者,都以植物为食
B.松鼠将松果藏在地下,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太阳鸟吸食花蜜,可帮助植物传粉
D.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A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常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错误。
B、松鼠将收获的松果储存在地下,吃不完的松子可能会萌发成幼苗,所以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正确。
C、太阳鸟吸食花蜜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C正确。
D、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能将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3.(2024秋•翔安区期中)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B.当某些动物的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C.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老鼠、蟑螂应该要全部消灭
D.因为有动物的存在,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绝对稳定的状态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看似对植物不利,但实际上在生态系统中,动物通过摄食植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A错误。
B.当某些动物的数量过多时,它们对植物的摄食量也会相应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植物的数量减少,甚至对植物种群造成危害。例如,蝗虫等害虫的大量繁殖和迁徙,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破坏,B正确。
C.虽然老鼠、蟑螂等动物可能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它们可能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或者参与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此外,完全消灭这些动物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破坏,C错误。
D.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但是,生态系统并不是绝对稳定的,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4.(2024秋•铁西区期中)小华制作了仿生飞行器(如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仿生体形特点,机体呈流线型
B.仿生骨骼特点,材料坚硬厚重
C.仿生视觉特点,摄像头高清
D.仿生翅膀特点,机翼轻盈可折叠
【考点】生物仿生的应用.
【专题】新信息筛选题;类比推理;现代生物技术.
【答案】B
【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解答】解:A.仿生飞行器的机体呈流线型,利于飞行,A不符合题意。
B.鸟类骨骼轻、薄,有的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仿生飞行器的材料坚硬厚重,不利于飞行,B符合题意。
C.鸟类视觉敏锐,仿生飞行器摄像头高清,仿生鸟类的视觉特点,C不符合题意。
D.鸟类前肢变成翼,可扇动产生飞行的动力,仿生飞行器的机翼轻盈可折叠利于飞行,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生物仿生技术的应用相关知识。
5.(2024秋•鄠邑区期中)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动物仿生技术的是( )
A.蝴蝶——人造卫星控温系统
B.苍蝇——复眼照相机
C.鸟——飞机
D.猎豹——汽车
【考点】生物仿生的应用.
【专题】归纳推理;现代生物技术.
【答案】D
【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解答】解:A、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设计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A不符合题意。
B、学家模仿苍蝇的复眼,制成了“蝇眼”照相机,这种照相机的镜头由1329块小透镜组成,B不符合题意。
C、人们通过对鸟类飞行器官的详细研究和认真的模仿,根据鸟类飞行机构的原理,终于制造了能够载人飞行的滑翔机,C不符合题意。
D、汽车主要是根据动力学等原理制造的,与仿生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仿生技术的特点
6.(2024秋•鄠邑区期中)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呼吸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动物能直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太阳鸟吸食花蜜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通过捕食关系维持生态平衡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社会行为.
【答案】B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在摄取和消化这些食物的过程中,动物会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等)。这些无机物随后被释放到环境中,可以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从而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的。
B、动物是消费者,它们不能直接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这个过程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完成的。动物通过摄取这些已经合成的有机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B错误。
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植物的花粉,并将其带到其他花朵上,从而实现了植物的传粉过程。这对于植物的繁殖和种群的维持是非常重要的,C正确。
D、动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捕食关系与其他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如果某个动物种群的数量发生剧烈变化,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平衡等方面。
7.(2024秋•临洮县期中)《寂静的春天》一书引起了世界人民对野生动物的关注,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数量过多时会对植物造成危害,但对人类没有危害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C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A正确。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C、动物数量过多不仅会对植物造成危害,还可能破坏生态平衡,传播疾病,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C错误。
D、松鼠将松子储存在树洞里、地面下,贮食的过程中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相关知识。
8.(2024秋•柳北区期中)农民在大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蜜蜂采蜜,提高了棚内农作物的结果率。这体现的动物在生物图中的作用是( )
A.使土壤更加肥沃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农作物传播种子
D.帮助农作物传粉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粘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能大幅度的增加草莓的产量。这充分利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植物传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2024秋•大足区期中)下列各项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环境决定生物,动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解答】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蚯蚓能疏松改良土壤,B错误。
C、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C正确。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B。
【点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0.(2023秋•襄阳期末)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其他鸟类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生态系统专题.
【答案】A
【分析】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解答】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利用周氏啮小峰杀灭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在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A符合题意。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C不符合题意。
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1.(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美国白蛾是严重危害林木的外来入侵生物。周氏啮小蜂可将卵产于白蛾蛹内,使其无法进一步发育,有效控制白蛾的数量。这个实例说明动物能( )
A.维持生态平衡B.传播种子
C.传播花粉D.促进物质循环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A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生物防治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节省农药经费,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因此,周氏啮小蜂产卵于严重危害我国林木果树的白蛾蛹内,使白蛾蛹死亡,有效控制了白蛾的数量,这个实例说明动物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故选:A。
【点评】明确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2023秋•扶余市期末)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使得狼的数量减少,野兔的数量大量增加,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威胁。该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在维持生物之间的平衡
B.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C.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皮毛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题干中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维持生物之间的平衡。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理解认识,难度一般,需熟记掌握,题型多样,有一定的综合性。
13.(2023秋•昭通期末)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动物采食野果,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蜜蜂采集花粉,有利于植物传粉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D.对人类有害的动物都应将其全部捕杀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专题】类比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D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解:A.有些动物采食野果,野果内的种子通过粪便传播,所以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A正确。
B.蜜蜂总是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是它们在采集花粉与花蜜,帮助植物传粉,B正确。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不仅会影响本地物种的生态平衡,甚至有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生态破坏,C正确。
D.每一种生物在生物圈中都有其独有的价值,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不能将将其全部捕杀,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D错误。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秋•翔安区期中)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 呼吸 作用。干草堆放很久了,会逐渐被分解;但如果被牛羊吃了,便会很快被分解,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
(2)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动物将苍耳的果实带到远方,可以帮助其 传播种子 ,有利于扩大苍耳的分布范围。
(3)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狼被大量捕杀,长此以往会导致野兔数量的变化是 先增加后减少 。事实说明,动物在维持 生态平衡 中起到重要作用。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专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生物的分类.
【答案】(1)呼吸;物质循环。
(2)传播种子。
(3)先增加后减少;生态平衡。
【分析】(1)一个完整地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空气、水等,而生物部分又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2)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3)图中:①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分解作用(呼吸作用)。
【解答】解:(1)动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图中的①过程代表呼吸作用。干草堆放很久了,会逐渐被分解;但如果被牛羊吃了,便会很快被分解,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不仅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还常常参与到植物的传播和繁殖中。例如,动物将苍耳的果实带到远方,可以帮助其传播种子。这种传播方式有利于扩大苍耳的分布范围,增加了其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3)从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的稳定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有食物链:草→野兔→狼,大量捕杀狼,捕食者减少,短时间内野兔会因天敌的减少而大量增加;一段时间后,由于受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影响,野兔的数量又会减少,故野兔的变化是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
(1)呼吸;物质循环。
(2)传播种子。
(3)先增加后减少;生态平衡。
【点评】掌握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2024秋•平凉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野兔以野菜为食,狼靠吃野兔来生活,而狼一旦遇到老虎,就成了牺牲品。老虎死后又成了细菌的乐园;过不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
(1)请写出材料中所描述的生态系统中的其中一条食物链。 野菜→野兔→狼→老虎 。
(2)大量地捕杀狼和虎后,野兔的数量是先 增加 后 减少 ,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比例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持 生态平衡 。
(3)在这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生产者是 野菜 ,消费者是 野兔、狼、老虎 。
(4)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至少写2点)? 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专题】抽出共性信息迁移解题;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答案】(1)野菜→野兔→狼→老虎
(2)增加;减少;生态平衡
(3)野菜;野兔、狼、老虎;细菌
(4)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相对稳定的,但从总体上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4)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解答】解:(1)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材料中所描述的生态系统中的其中一条食物链,如:野菜→野兔→狼→老虎。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影响野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野菜、狼,大量捕杀狼和虎后,野兔的数量会先因狼的减少而增加,后来则因野菜的减少而减少,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比例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3)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野菜,消费者是野兔、狼、老虎,分解者是细菌。
(4)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答案为:
(1)野菜→野兔→狼→老虎
(2)增加;减少;生态平衡
(3)野菜;野兔、狼、老虎;细菌
(4)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熟知食物链的书写、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等知识。
考点卡片
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考查了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理解认识,难度一般,需熟记掌握,题型多样,有一定的综合性.
例:在我们家乡的山上,有一种名叫鬼针草的植物,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常被粘上一些带倒刺的“针”,下面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鬼针草的“针”能粘在衣服上,这种结构防止人们毁坏它,有利于保护自己
B.鬼针草的“针”有利于让其他生物帮助传播种子和果实
C.人在这一过程中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解答: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鬼针草,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常被粘上一些带倒刺的“针”,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动物对植物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依赖动物传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题思路点拔】
明确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实现作用的关键途径,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知识点的认识】
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以下图示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概念图来表示:
【命题的方向】
该考点主要考查对生态系统概念、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等知识的理解及运用。除了选择、填空等题型,还可以联系食物链、食物网、生态平衡、实际生活实践例子考查一些综合性的题目。生态学问题是热点问题,中考或会考时常用命题点,同学们要重点掌握。
例: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据此答题。
解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故选:C
点评:解此题从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入手。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理解其组成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我们平时做题时会遇到这样题: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属不属于生态系统?很显然该题忽略了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当然不属于生态系统了。再比如:给出个草原上的生物图示,图中有草、兔子、蛇、老鹰,问这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根据前面知识点里的概念图解,我们可以看出,图示中只画出了生产者:草,消费者:兔子、蛇、老鹰,没有画出消费者:细菌、真菌;另外也没有画出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等,所以该图示要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话,还缺少分解者及非生物部分。
3.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知识点的认识】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而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所以食物链相互交错,这样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食物网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生物正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命题的方向】
这部分知识是命题的热点,题型的类型也较多.主要考查对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的认识,及食物链、食物网的正确写法,以及在给出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生态系统图示中,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
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
分析:解题时从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组成;富集作用等方面切入.
解答:A、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的四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A中的食物链可知,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其捕食的兔、鼠和蛇因天敌减少而增加,它们吃的草也就更多了,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该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D、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选项C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仅是生物部分,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部分.
【解题思路点拔】
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对食物链写法的正确认识是解题的关键.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另外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细菌、真菌).
食物网是由食物链交错形成的,对于食物网是由几条食物链组成的,是考查的热点.数食物链的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有中途停止.
完整的一个食物网并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还缺少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温度、水等),及生物部分中的分解者(细菌、真菌).
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知识点的认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上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会使各类生物濒临灭绝。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一系列惨痛的后果。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而绝不要轻易去破坏它。
维持生态平衡就是维持生态系统内两个方面的稳定:一方面是生物类的组成和数量比例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非生物环境保护相对稳定。应该多种树,不用化学物质及材料,少用塑料袋,合理运用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动物等等。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考查的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所以题型较简单,主要考查与维持生态平衡意义相关的知识点,如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带来哪些危害,人类维护生态平衡采取了哪些措施?
例: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可以从“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原因、根本目的等方面来解答。
解答: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
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大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
故选:D
点评: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时常出现,注意理解掌握和灵活答题。
【解题思路点拔】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人类过度的开采化石资源,破坏了环境,过度的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极端气候频发。人类对森林的滥砍乱伐,对动物的滥捕乱杀,都能对生态平衡带来破坏。
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人类需要做到:第一,热爱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第二,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第三,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第四,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合理利用那些“不可再生产的资源”(如煤、石油、金属、矿藏等)。)
掌握以上知识点,对解答此类考点的知识很有帮助。
5.生物仿生的应用
【知识点的认识】
仿生技术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模仿乌龟的背甲制造了薄壳建筑;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造了冷光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模仿蜘蛛用丝结网制造了人造丝,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生物仿生技术的应用,基础知识,仿生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考到,多以选择、填空及连线形式出题.
例:将仿生设备与动物连接起来:
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据此答题.
解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新仪器、设备日益增多,如雷达模仿的是蝙蝠的回声定位,宇航员的输血器械模仿的是长颈鹿,雨伞模仿的是荷叶,薄壳建筑模仿的是乌龟的背甲或扇贝的贝壳,冷光模仿的是萤火虫,电子眼模仿的是青蛙的眼睛,电脑模仿的是人脑等.
故答案为:
点评:理解仿生的概念,注意掌握关于仿生的例子,即可正确连线.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理解防生的原理以及应用,注意多积累关于仿生的例子.可以结合仿生的概念和动物的特点来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共26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运动,共22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行为,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