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测试题
展开习作对象是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我们首先要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最了解的节日来作本次习作的主题,这样胸有成竹,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一个新颖夺目的题目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扣住读者的心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本次作文的拟题方法有:
积累好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当我们掌握更多的词汇,就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也可以更加自信地写作。积累词汇可能有点枯燥,但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我们才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并用好的语言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描写节日气氛的词语:
欢声笑语 歌声如潮 热闹非凡 欢声雷动 人声鼎沸
欢天喜地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人喧马嘶 锣鼓喧天
◎描写节日场景的词语:
人山人海 人如潮涌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张灯结彩
高朋满座 载歌载舞 欢聚一堂 摩肩接踵 接踵而至
◎描写节日祝福的词语:
马到成功 心想事成 一帆风顺 吉祥如意 五福临门
万事顺意 蒸蒸日上 财源滚滚 喜气盈门 吉庆有余
◎描写节日美食的词语:
珍馐美馔 肥而不腻 色味俱佳 口齿留香 八珍玉食
回味悠长 山珍海味 齿颊留香 五味俱全 别有风味
◎ 描写节日气氛的词语
欢度佳节 合家团圆 喜气洋洋 普天同庆 欢天喜地
张灯结彩 欢天喜地 共聚一堂 锣鼓喧天 热闹非凡
◎描写心情愉快的词语
笑逐颜开 眉开眼笑 满面红光 喜形于色 满面笑容
神采奕奕 喜出望外 满怀喜悦 欣喜若狂 喜上眉梢
积累好句段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方式,它既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拓宽词汇量,使我们的文章更具有文采。
◎关于春节的神话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
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便来伤害人命。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村里来了一个白发
老人,说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当“年”
兽像往年一样准备进村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浑身颤栗,仓惶而逃。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燃放爆竹,守更待岁。这就是“过年”的来历。
◎关于春节的古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习俗
①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被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②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看,这是古代踢蹴鞠的画面。
③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看,这就是人们高高兴兴踏青的图片。
④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看,这就是小孩子放风筝的图片。
◎这段话写了端午节戴香囊的作用以及香囊的样子,描述具体,加深了读者对香囊的了解。
端午节小孩戴香囊,不但有辟邪之意,而且有点缀之风。香囊内有雄黄艾叶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缠绕,做出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月亮从山后升上天空的过程被作者描写得细腻生动,“向上升着,升着”“变浅了,浅了”“变白了,白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的变化,同时也增强了文字的节奏感。
中秋节的夜晚,怎能不好好赏月呢?看,那戴着一圈圈金环的月儿终于从山后升起来了!她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地穿过一绺轻烟似的云朵,向上升着,升着。突然,就在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浅了;变白了,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来了。她圆得是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灯的绚丽多彩。
晚饭后,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妈妈上街观灯。一路上,形形色色的彩灯令人目不暇接。瞧,那组彩灯不停地闪烁,像小星星眨着眼睛,闪闪发光;白玉灯腾空升起,好似天上的月亮;“八仙过海”灯正在讲述着神话传说……
◎结合自身体验,着重描写大树下的灯。
我们随着人流来到商贸大厦前,“妈妈快看!”我惊喜地叫道。变幻多姿的灯像一帘瀑布,从楼顶倾泻而下,金灿灿,亮闪闪。我和妈妈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啊!”然而,最让我赞不绝口的是几棵大树下的灯。刚开始,我还在想:现在还是冰天雪地,这些大树上的叶子怎么这么绿呢?走近一看,原来树下的灯光是绿色的。那灯光,翠翠的,绿绿的,映照在大树上,树上的叶子立刻变得绿油油的,像一片片翠玉。
◎“不时地回头看”体现了“我”对花灯的留恋和喜爱。
直到午夜,我和妈妈才返回家中,一路上我还不时地回头看那些漂亮的花灯。
◎讲述重阳节的别称和习俗。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象征年节成熟,象征夕阳红,所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等习俗。
◎写“我”想为奶奶洗脚的原因。
今年重阳节,我想帮奶奶洗一次脚。因为奶奶每天都闲不住,上街买菜、做饭、收拾屋子……家里的大小事情都需要奶奶操持,特别不容易。
◎语言描写,再现当时的场景。
晚饭过后,奶奶在卧室休息。我把准备好的洗脚盆端到奶奶面前说:“奶奶,我想为您洗脚。”奶奶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地说:“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宝宝!”
◎连续的动作描写,体现了“我”为奶奶洗脚的细心。
我先让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半盆热水,用手试试水温,然后蹲下来轻轻地把奶奶的鞋和袜子脱下来放在一边。“奶奶,水温正合适,把脚放进来吧!”我开心地朝奶奶笑笑。当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脚时,心里不禁一颤,原来奶奶的脚是那么粗糙,脚底还长出了硬硬的茧子,这都是走路太多磨出来的啊!奶奶太辛苦啦!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脚洗了一遍,然后轻轻地按摩了一遍。
◎关键句提示下文内容。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我们会和亲朋好友玩花灯,围坐在一起,在月光下赏月亮、吃月饼。
◎“挑模具→面团裹上面粉→揉搓、压扁→放馅一揉圆→放入模具里按压→烘烤”,做月饼的过程描写得很清晰。
今年的中秋节过得特别有意义,当天上午我和几个小伙伴约好了一起去蛋糕房亲手制作月饼。来到蛋糕房,我们挑选好了自己喜欢的模具,将分好的面团裹上面粉,在手里揉搓并将它压扁,放人自己喜欢吃的馅,再次将它揉圆,最后放入模具里按压,一个漂亮的小月饼就完成了。我们做了很多小月饼,口味也各不相同,有芝麻口味的小螃蟹,有凤梨口味的招财猫,还有红豆口味的胡萝卜……经过最后的烘烤,一盘让我们垂涎欲滴的香喷喷的小月饼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口,不过最后还是决定留到晚上赏月的时候再吃。
◎恰当的比喻写出了月光的柔和以及月亮在云层中穿梭的动态美。
吃过丰盛的晚餐,我们一大家子便拿着做好的月饼来到阳台,开始赏月。洁白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这时深蓝的夜空中月亮悄悄地露出它的半边脸,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过了一会儿,月亮露出了它那圆圆的脸庞,上面还有一些小黑点,应该是嫦娥和她的玉免吧!这让我想到了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还让我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简单地将赛龙舟的过程写出来,缺少侧面描写。
“砰——”,比赛开始了,四条龙舟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出去,队员们喊着整齐的号子,拼命向前划,一会儿黄龙舟在前,一会儿绿龙舟在前,红龙舟和紫龙舟稍稍落后。
◎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汤圆的可爱,也衬托出“我”快乐的心情。
煮汤圆啦!水烧开后,我将汤圆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放人锅中,五分钟左右,一个个圆溜溜、雪白雪白的汤圆在水里翻滚,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又像一个个喝饱牛奶的孩子,又圆又胖,让人忍不住想一口咬下去。晚上,我亲自给妈妈盛了一碗汤圆,妈妈说这是她吃过的最美味的汤圆。
◎观察仔细,动词运用准确,写清了搓汤圆的步骤。
那天早上吃完早饭,我和爸爸准备给妈妈送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工汤圆第一次做,我不知如何下手,爸爸告诉我要先调好糯米粉。我从橱柜里拿来一个瓷汤盆,爸爸往盆子里放人一些糯米粉,将温水慢慢地倒入盆中,一边倒,一边搅拌,最后揉成了一个面团。这时爸爸捏下一小块糯米粉,放手里搓圆,再按扁,往里面塞点芝麻馅,继续搓圆,这样一个完美的汤圆就横空出世了。我看着觉得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不是这里没搓圆,漏了馅儿,就是那里散架了。这时奶奶看见了,笑眯眯地说:“你把左手掌窝起,汤圆放在手心里,再用右手手指转圆。”我按照奶奶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汤圆搓得又大又圆。
◎过渡自然。
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汤圆、看灯会、猜灯谜。在我们家,这一天还是个特别的日子,是我妈妈的生日。
◎穿插有关元宵节的民间故事,增强可读性。
传说,袁世凯一心想复辟帝制登基当皇上,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他听见街上卖元宵的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于是下令禁止称元宵为“元宵”,只能称为“汤圆”,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为他的意志而取消,照样在民间流传。
◎按照先后顺序,把过节的过程写清楚。
我一骨碌爬起来,就往饭厅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兴奋不已,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鲜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枣粽、白粽……数都数不过来,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转睛、馋得我直咽口水。
我赶忙坐下来,顾不上担心冒着热气的粽子烫到手,飞快地用剪刀剪断绑粽子的绳子,匆匆地剥开一个粽子的碧绿的“外衣”,香味儿扑鼻而来,只见一个黄灿灿的饭团就像一个吃饱了的小猫的肚子一样滚圆,把粽子掰成两半,就露出了里面鲜美诱人的肉块。我再也受不了诱惑,大喊一声:“吃粽子喽!”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哇!这味道,咸味适中,狠狠咬上一口,里面的肉块流出了油,和着糯米一起吃,那味道真是棒极啦!
◎穿插节日故事,让读者明白除夕习俗的来历。
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也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日子。然而,相传古时候却有一个名为“年”的怪兽,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人类的聚集地来一次,伤害人畜。人们把“年”每来一次称为一年。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亮光和响声,于是人们就将红纸贴在门前,用火烧竹子发出的噼啪声来驱赶“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写清节日活动:写春联(详写);贴春联(略写);吃年夜饭(详写);得到红包(详写)。
你瞧,大年三十这天,我早早准备好红纸,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写了一副又一副的春联,想用我的“墨宝”赶跑这吓人的年兽。
贴完春联,我们一家人就围坐在餐桌旁,吃丰盛的年夜饭。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象征着团圆吉祥,一块软糯糯的年糕预示着来年步步高升,一条肥嫩嫩的鳜鱼代表着年年有余。我们品尝着各色美食,聆听着长辈的祝福,享受着团圆的幸福!每到此刻,长辈们都会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压岁包,祝福我岁岁平安。我接过红包,笑得合不拢嘴。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中秋节热闹的气氛。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这一天大街小巷处处欢声笑语,充满浓浓的节日气氛。走在街上:随处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月饼,随时都能闻到各种各样的月饼的香味,真是琳琅满目、香飘十里。
◎围绕“过中秋,月饼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这个关键句,从大小、形状、种类等方面介绍了奶奶买的中秋月饼,最后详写自己最喜欢的绿豆月饼。
过中秋,月饼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这天一早,我从梦中醒来,奶奶已经提着一大包东西从市场回来了。我走近一瞧全是月饼: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五仁的、云腿的、蛋黄的、莲蓉的,咸酥的、甜糯的……应有尽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绿豆月饼,它皮薄馅糯,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绿豆沙,甜甜的,香香的,这味道你想忘都忘不了。
◎写自己家是如何过节的,把印象深刻的事情与节日紧密联系起来。
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到院子里乘凉。桌子上有切好的月饼、油炸花生、柚子,爸爸也早已烧好水,泡上了茶,等着我们一起品茶、吃月饼、赏月、聊天……月饼一下肚,我便吟起了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来。“人家李白是美酒下肚就写诗,你是月饼下肚就吟诗!”爸爸的话刚说完,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点明自己喜欢的节日是春节,最后一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有的人喜欢端午节,有的人喜欢中秋节,而我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详写小朋友们拿到红包后的表现,充满童真,符合孩童的特点。
这段开心的日子过后,我们迎来了除夕夜,全家一起开心地吃着团圆饭。吃完团圆饭后,大人们看春晚、话家常这时,孩子们就可以等长辈发红包了!接过红包,也接受了最美好的祝福。拿了红包,我们几个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看看里面有多少钱,然后把钱塞回去,再把红包放回新衣服的口袋里,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想想都觉得好笑。
◎借爷爷的话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晚饭后,爷爷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由来。“战国时间,楚国大夫屈原是个忠臣,因为奸臣的陷害,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屈原就跳进大江里以死来抗争。楚国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鱼吃掉屈原,就包了好多粽子给鱼吃。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并以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家家户户的习俗,小作者把自己吃粽子的过程写得生动传神。
上午,坐在教室读书时还觉得眼睛特别亮。放学后,我撒开腿就往家里跑。刚到门口就闻到粽子香,一进门就看见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我洗过手来到饭桌前,解了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通过写“我”和姐姐赏月时念宋词、讲故事的事情来表现中秋节的习俗,描写具体、生动。
晚饭后,我和姐姐各拿了一块月饼到阳台上赏月,又大又圆的月亮,真像一个又香又甜的月饼呀!看着月亮,我想起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一首词,不禁念了出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家听见了,都笑了起来。这时,姐姐说:“我来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吧。很久很久以前,羿得了一颗仙丹,吃了以后能长生不老,但他不愿离开妻子嫦娥,就让嫦娥把仙丹藏了起来,谁知有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来抢仙丹,嫦娥没有办法,只好吃下仙丹,飞上了月亮,成了神仙。”大家听了纷纷鼓掌,这时候,爸爸妈妈跟我们说起一些我和姐姐不知道的故事。就这样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我和姐姐也恋恋不舍地走回房间,准备睡觉。梦中,我变成了神仙,飞向月亮。
◎围绕关键句“元宵节是甜蜜的”,从汤圆的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把“吃汤圆”这一传统习俗写得十分具体。
元宵节是甜蜜的。晚上,妈妈拿出了准备好的汤圆有常见的芝麻馅和花生馅的,还有金灿灿的大黄米汤圆,让人见了就心生喜欢。我跟在妈妈身旁,只见她先用汤锅装水,然后放到炉子上烧,等到水烧开了才把汤圆下锅并用勺子轻轻搅动。不一会儿,汤圆陆陆续续浮起来,一个个圆圆胖胖的,非常可爱。餐桌前,全家人围在一起,每人盛上一碗,津津有未地吃起来,屋子里弥漫着汤圆浓浓的香味。我舀了一个芝麻馅的汤圆,小心地咬一口,香甜的滋味在唇齿间漫开,真好吃!很快,一大锅汤圆就被我们吃光了。汤圆甜蜜的滋味、家人甜蜜的笑容让我永远难忘。
开头在一篇作文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开头是一篇文章的最关键的部分。既要给文章开好头儿,又不能占太多篇幅,还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又能把文章的核心意思在第一段中或者开头部分表述清楚,因此语言上要求有个性,篇幅上要求不能太长,还得体现出独特的文风。
◎对比式: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热热闹闹的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仅有我喜欢观看的赛龙舟,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美味的粽子。
◎比喻式:
世界的东方,有一条腾飞的巨龙,那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许多有特色的节日,如果把它们比作一朵朵盛开的鲜花,那么,春节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开门见山式: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称“重阳”。在我的家乡,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登高。今天一大早,爸爸、妈妈和我就陪同外婆起早出门去登高了。
◎故事引入式:“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我国是一个古老又浪漫的传说,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美丽的节日呢!那就是七夕。
◎引用歌谣式:“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屋外传来了熟悉的童谣,又是一年端午节呀!好结尾到来。
◎开门见山介绍法: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为什么呢?奶奶告诉我:“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又要来了,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节日!所以要高高兴兴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引用儿歌开头法: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列举开头法: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喜气洋洋的春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因为端午节不但有我喜欢观看的赛龙舟,还有我最最喜欢吃的美味的粽子。
◎对比式: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最令人开心的还是春节。
◎引用诗句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常常阴雨绵绵,充满哀愁,这是纪念先人的节日。
◎设问式: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这个节日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就要来了,人们又可以耕种以待丰收。这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节日!
◎点明节日和时间。
在无限的盼望和等待中,腊月终于快过完了,春节也如期而至。
◎开门见山,明时间和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由诗句导入,引起读者共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度的中秋节。这一天居秋季之半,因此而得名,民间俗称八月节。
文章结尾就是指居于文章结尾地位的段落。其作用往往是“卒章显志”或进一步深化主题,使文章自然收束。结尾段在文章中地位重要,一般都依前文自然写出。其写法形式多样,要因文章的体裁和内容而定。这种段落要写得文笔干净利索而又“余音绕梁”。
◎总结式结尾:我之所以最喜欢春节,是因为春节是新年中第一个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走亲访友,吃大餐,还可以有压岁钱,所以我很喜欢。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节日呢?
◎期望式结尾:欢声辞旧岁,笑语迎新年。新的一年我们播种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承载我们新的梦想!
◎点题式:春节真是一个热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我期待着下一个春节赶快到来。
◎期望式:欢声辞旧岁,笑语迎新年。新的一年我们播种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我们放飞新的梦想!
◎排比式:那年粑,散发着爱的芬芳,凝聚着家的温馨,是新年的味道,是勤劳的味道,是丰收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总结式:我之所以最喜欢春节,是因为春节是新年中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个节目里,人们走亲访友,吃大餐,我还可以拿到压岁钱。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春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节日呢?
◎表达情感式:夜晚,姥姥带着我来到河边放河灯。一盏盏河灯,带着人们许下的心愿,随河水默默地漂向远方,一直到达思念的尽头……
◎升华主旨式:听了爷爷的话,我想:过端午节,不能只是贪吃粽子,还要记住屈原,要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直抒胸臆式:
清明节是祭祖的时节,也是踏青的时节,更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
◎总结式:
年年岁岁里,不仅是寒假的亲人朋友聚会令我高兴,每一分每一秒也都充斥着快乐。我的快乐寒假很快就结束了,那将会是我生活中的一抹美好的回忆。
◎赞扬式:
每逢中秋节,我就约上几位好朋友一起上天台,一边欣赏洁白无瑕的月亮,一边吃香香甜甜的月饼,那感觉真不错!我喜欢中秋节!
◎引用诗句结尾,“欢声笑语”词照应了文题“欢欢喜喜过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让我们在这欢声笑语中度过平平安安的一年吧!
◎总结全文,表达情感。
元宵节真是一个合家团圆、幸福快乐的日子,我喜欢这个节日。
◎紧扣主题,照应开头。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
◎结尾由吃粽子想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爱国主题。
听了爷爷的话,我想:过端午节,不能只是贪吃粽子,还要记住屈原,像他那样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习作:他_____了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97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习作:他_____了课时作业</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天,他发现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练习题: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6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练习题</a>,共15页。
统编版(2024)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a href="/yw/tb_c16064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综合训练题</a>,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