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评优课课件ppt
展开作者/蔡亦慧 指导老师/高月兰
第①段:由诗句引出要描写的传统节日。
第②段:和奶奶一起做包饺子的准备工作。
第③段:通过动作描写,细致、具体地展现了“我”包饺子的过程。
等锅里的水烧开后,奶奶把饺子下进锅里。不一会儿,我就闻到了香味,可真诱人啊!爸爸和妈妈迫不及待地尝着,“宝贝,你可真棒!”他们一边吃一边不住地夸我。我得意地拿起筷子,瞅准一个大的,一下子就把它夹了起来,“啊呜”一口,一个饺子就进了我的肚子里。
第④段:品尝饺子的画面写得生动细致,展现了节日里一家人的幸福与温馨。
美好的春节,美味的饺子,到现在我还念念不忘。一想起那饺子的香味,我就馋得直流口水。你是不是也很喜欢这美味的饺子呢?
第⑤段:结尾表达对美好春节和美味饺子的怀念。
这篇作文,小作者所写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文章细致、生动地描写了做肉馅儿、包饺子的具体过程。最后,小作者高高兴兴地与家人一起分享美味的饺子,共度美好春节,真是其乐无穷。
小作者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组织材料,结构严谨。先写奶奶教“我”准备肉馅儿;接下来重点写自己怎样包饺子;最后写一家人聚在一起品尝饺子,其乐融融,是故事的高潮。
小作者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十分细致、生动。如第②段中写奶奶教“我”准备肉馅儿,“拿起菜刀,嚓嚓嚓……把材料先全部切成丁,再剁成泥,放进一个碗里,加点儿调料,最后搅拌起来”,一连串动作描写一气呵成。
第⑤段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小作者生动地描写了一家人一起品尝饺子的情景。爸爸和妈妈的“迫不及待”,从侧面表现出了饺子的美味;“我得意地拿起筷子”夹起饺子,“‘啊呜’一口”的细节描写,则更是生动有趣。
作者/岳阳市岳阳楼区珍珠山小学 朱宇辰指导老师/吴天姿
第①段:开篇通过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引出本文主题——中秋节。
古时候中秋叫仲秋。中国的农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为八月十五正好是八月的一半,是秋季的正中,是“仲”这个时间段,所以中秋也称“仲秋”。
第②段:详细介绍了“中秋”的历史。
到中秋节,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吃月饼。月饼的款式真的是五花八门:红豆、绿豆、抹茶、五仁、火腿……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抹茶。轻轻咬一口抹茶味的月饼,那浓浓的香味慢慢地浸染着我的味蕾,简直融化了我的心。中秋节时,人们会互赠月饼,因为月饼也代表着团圆的意思。
第③段:介绍“我”最爱的抹茶月饼,简述月饼所代表的内涵。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正如李白诗句所说,中秋节的月亮是那么圆,像白玉盘一样,挂在一望无际的天边。在星星的点缀下,更有几分神秘。月光下,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赏月。爸爸喝着茶,妈妈吃着月饼,爷爷在一旁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爸爸说,在中秋节这天,许多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回家团圆,所以中秋节也是一个阖(hé)家团圆的节日。
第④段:运用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由描写月亮转到描写全家一起赏月的场景。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中秋节。你们最喜欢哪个节日呢?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第⑤段:总结全文,结尾发问,引起读者思考。
小作者通过对中秋的历史、中秋节的月饼、全家一起赏月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中秋节的喜爱之情。开篇列举中国的传统佳节,从而自然引出本文描写对象——中秋,表现了小作者对中秋的钟爱。诗句和民间故事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文末提问,引发读者思绪,回味无穷。
作者/三河市玉山实验学校 魏莱指导老师/王增欢
它又是在什么时候举办呢?都有哪些好玩的项目?今天就跟随我的摄像机,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第①段:开篇直接引入“那达慕”,设置疑问,引起读者兴趣,为下文作铺垫。
“那达慕”是蒙语,意思是娱乐、游戏,表示丰收的喜悦。每年的七八月份都在达茂旗举办“那达慕”。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阵阵马头琴悠扬的声音。
第②段:简介“那达慕”含义,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摔跤也叫“搏克”,是我最喜欢的项目之一。看那边,一群威武的摔跤手伴随着琴声来到了赛场上。这项比赛并不是比谁的力气大,而是比谁的技术好。看赛场上的摔跤手们有的长得强壮,有的长得瘦小,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强壮的人凭自己的力量获胜,而瘦小
的人则可以凭自己的机敏把大块头扳倒。他们披着龙凤坎肩,双方晃动着身体,大吼一声,两个人揪脖子抱腰板地摔将起来。我们一起为他们呐喊助威。
第③段:通过对摔跤选手的外貌、动作描写,写出了摔跤比赛的精彩。
再看这边,夜幕降临,篝(ɡōu)火晚会开始了。我和爷爷吃着烤全羊,喝着浓香的奶茶,欣赏着“筷子舞”,真是快乐无比!
第④段:简写篝火晚会的快乐。
这一次旅行是不是很有收获呀?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一起感受“那达慕”的魅力。
第⑤段:总结全文,发出邀请。
跟随小作者的镜头,我们了解了蒙古族历史悠久的“那达慕”大会,感受到了草原人民摔跤时的力量美、篝火晚会的惬意美。全文由第①段的设问展开,后面的段落一一解答。小作者在安排文章时,详略得当,详写摔跤比赛,略写篝火晚会,表达了小作者对“那达慕”大会的无限喜爱之情。
作者/赵梓含 指导老师/吕亚杰
第①段:运用排比句式引出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妈妈一起逛街市、猜灯谜。吃过午餐,我和妈妈兴冲冲地来到了城市中心广场,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啦!广场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金灿灿的元宝灯,惟妙惟肖的金猪灯,五颜六色的绣球灯……这里仿佛成了花灯的海洋,令我目不暇(xiá)接。
第②段:列举了不同样式的花灯,生动再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让人如临其境。
“第六届灯谜会现在开始!”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猜灯谜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一盏盏花灯下悬挂着五颜六色的纸条,上面写着一条条谜语。一阵凉风吹过,纸条上下翻飞,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我挤进人群,伸长脖子,看见了一条谜语:“孙悟空翻筋斗。”那不是“十万八千里”嘛,
第③段:巧妙运用一连串动词,生动地写出了猜灯谜的热闹情景。
我正要上前,一位哥哥抢先一步,说出了答案,拿走了奖品。唉,我怎么就不知道跑快一点儿呢?真是后悔莫及呀!
我继续往前走,边走边看,突然眼前一亮:“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我脱口而出:“日。”“对了!”我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扭头一看,只见一个叔叔笑眯眯地看着我,还递给我一包汤圆:“这是你猜对的奖品。”我微笑着接过汤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第④段:用连续的对话形式和生动的神态描写,表现了“我”喜悦的心情。
猜灯谜,领奖品,吃汤圆。元宵节,多么甜蜜哟!
第⑤段:结尾与标题呼应,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这篇习作,小作者写的是元宵节和妈妈一起逛街市、参加灯谜会的故事。习作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主体分为两部分,分别介绍了灯谜会的全景和自己猜灯谜获得奖品的过程,场景描写生动。结尾简短有力,“元宵节,多么甜蜜哟!”这句话与标题照应,表达了自己过元宵节时的甜蜜与快乐。
作者/聂子淳 指导老师/梅红
将牙齿比作“细瓷似的‘小士兵’”,生动有趣。
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一次语文考试完后的第二天,梅老师刚走进教室就说道:“我们班这次考试成绩非常不好,特别是男生,提出批评!”“我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我自言自语道,还特别紧张,心里像有只小兔子在一蹦一跳的,并且出了一手的汗。当听到梅老师喊 “聂子淳”这个名字,接着报出了“76.5分”时,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平时我都是考90分以上啊!这次怎么只考了70多分?”
随后,我心惊胆战地一步、两步、三步……慢慢走上讲台。直到我拿到卷子,一看,我眼眶里顿时涌出了眼泪,接着一串泪珠从脸上滑过,最后落在卷子上,仿佛滚动着一粒粒珍珠。珍珠好像对我说:“男孩子,不要流泪。
这次考不好,下次再努力!”我在心里安慰自己别太在意一次的得失。
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惊慌与难过。
然后,我跟梅老师说:“这次我没有考好,能给我一次机会或者给我一张新的试卷,让我重做一次吗?”“好!我觉得你反思的态度非常好!”梅老师安慰我道。“耶!我可以重做试卷了!”我高兴地小声喊道。
我奋笔疾书,用了40分钟就做完了,但有些题目是抄原来试卷上的。接着,我急急忙忙又自信满满地跑到梅老师办公室去改卷子。这次得了97分,但卷子上写着“第二次测试”五个字。我悄悄地把这五个字涂抹掉,以为能瞒天过海。
放学后,回到家,妈妈看完试卷后说:“儿子,这次语文成绩不错!但这里写了五个字,看不清楚。”妈妈觉得有些奇怪。 “我的老天爷呀,别让妈妈发现了。”我嘴里嘟哝道。 但最后还是被妈妈的“火眼金睛”发现了。我的脸红得像块红布,额头上冒着汗珠,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哭着说:“妈妈,我错了。”
最终,我老老实实地说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心里舒坦多了。妈妈用手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做人要诚实,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下不为例。”
拿涂改过的卷子给家长,错上加错。幸亏妈妈及时发现并纠正了“我”的错误行为。
“宁愿要真实的遗憾,也不要虚假的完美。”这一句话会永远伴随我的成长!
总结认识,升华主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赵娜]小作者以发生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事例来说明诚实的重要性,启发读者在生活中要勇敢地认错,做一个诚实的人,“宁愿要真实的遗憾,也不要虚假的完美”。小作者从平凡的生活中自主地进行总结,显示了其善于思考的品质。习作语言富有
特色,叙述流畅,用“细瓷似的‘小士兵’”来比喻牙齿,用“珍珠”来比喻眼泪,表现了小作者不俗的写作功底。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老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华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文章语言充满浓郁的“京味儿”,陈述朴素自然,流畅通达,且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过渡句:既承接上文孩子们的欢喜忙乱,又引出下文大人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事情。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这一段围绕关键句“除夕真热闹”,描绘出一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全景式画面。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
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有删改)
分别描写了男人们、女人们、孩子们在正月初一这天的活动,充实而快乐。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确定主题,交流传统节日及习俗,3交流反馈,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小组合作,交流补充,展示成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课堂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中华传统节日》第二课时pptx、《中华传统节日》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pptx、《中华传统节日》第三课时pptx、《中华传统节日》第四课时pptx、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课文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指导,活动展示,我知道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应景美食,中秋节手抄报,做月饼,包粽子,我的成果展示,佳作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