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精品】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测试题,共13页。
2.重点掌握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决实际问题,如: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4.知道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要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一、光源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要点诠释:
(1)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要点诠释:
(1)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2)人眼能看到东西是由于光进入人的眼睛。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
1.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真空中的速度,计算中取C=3×108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2.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是距离单位,用来描述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9.4608×1012km。
【例】(2023·鄂州)光与影世界美妙无穷。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 B. 日晷上针的影子
C.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D. 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变式1】(2023·岳阳)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是:( )。
A. 天上的彩虹B. 铅笔的弯折
C. 人和猫能看见对方D. 手影游戏
【变式2】(2023·抚顺、铁岭)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面镜聚光B. 日晷计时
C. 铅笔错位D. 雨后彩虹
【变式3】(2023·眉山)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
A. 有趣的倒影B. 空中的彩虹
C. 古代的日晷D. D. “弯折”的筷子
要点二 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如下图:
(2)日食、月食:
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Ⅰ区。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Ⅱ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即伪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中部发出的光,只能看到太阳周围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Ⅲ区。
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下图所示。当月球全处于Ⅰ区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全食;若月球部分处于本影区Ⅰ、部分处于半影区Ⅱ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偏食,但要注意,当月球整体在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
(3)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成像特点:倒立、实像
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利用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机直线前进。
(2)排队时看齐。
(3)射击瞄准,瞄准点、准星、缺口三点一线。
(4)井底之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要点诠释:
(1)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是一个点光源只能形成本影如图甲所示;如果不是两个或多个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与半影。如图乙所示:
(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如: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例】(2023·云南省)图所示的“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原因是( )。
A. 光的反射B. 光沿直线传播
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
【变式1】(2023·江西)如图所示,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天文仪器,圭表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测二十四节气,日影是光的_________形成的。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天文学家使用铅垂线来确保“表”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圭”。铅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
【变式2】(2023·天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墨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唐代诗句“潭清疑水浅”描绘了潭水清澈,让人感觉水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造成的。
【变式3】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4.1 光的直线传播(解析版)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重点掌握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决实际问题,如: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4.知道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要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一、光源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要点诠释:
(1)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要点诠释:
(1)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2)人眼能看到东西是由于光进入人的眼睛。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
1.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真空中的速度,计算中取C=3×108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2.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是距离单位,用来描述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9.4608×1012km。
【例】(2023·鄂州)光与影世界美妙无穷。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 B. 日晷上针的影子
C.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D. 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答案】B。
【解析】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 日晷上针的影子是太阳光沿直线传播,光被针挡住形成的黑影,故B符合题意;
C.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是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1】(2023·岳阳)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是:( )。
A. 天上的彩虹B. 铅笔的弯折
C. 人和猫能看见对方D. 手影游戏
【答案】D。
【解析】A.天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
B.铅笔的弯折,由光的折射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和猫能看见对方,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手影游戏,是因为手挡住一部分光线所形成的影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2】(2023·抚顺、铁岭)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面镜聚光B. 日晷计时
C. 铅笔错位D. 雨后彩虹
【答案】B。
【解析】A.面镜聚光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古代利用日晷晷针影子变化计时是利用了沿光直线传播,故B符合题意;
C.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3】(2023·眉山)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
A. 有趣的倒影B. 空中的彩虹
C. 古代的日晷D. D. “弯折”的筷子
【答案】C。
【解析】皮影戏原理时光沿直线传播。
A.有趣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利用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古代的日晷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
D.“弯折”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要点二 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如下图:
(2)日食、月食:
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的整个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全食,如Ⅰ区。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某一侧的发光表面,这就是日偏食如Ⅱ区,在月球本影延长的空间即伪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阳中部发出的光,只能看到太阳周围的发光环形面,这就是日环食,如Ⅲ区。
月食: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同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如下图所示。当月球全处于Ⅰ区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全食;若月球部分处于本影区Ⅰ、部分处于半影区Ⅱ时,地球上夜晚的人会看见月偏食,但要注意,当月球整体在半影区时并不发生月偏食。
(3)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成像特点:倒立、实像
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1)利用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机直线前进。
(2)排队时看齐。
(3)射击瞄准,瞄准点、准星、缺口三点一线。
(4)井底之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要点诠释:
(1)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是一个点光源只能形成本影如图甲所示;如果不是两个或多个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与半影。如图乙所示:
(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如: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例】(2023·云南省)图所示的“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原因是( )。
A. 光的反射B. 光沿直线传播
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
【答案】B。
【解析】手不透明,光照射时会有一部分光被手挡住,从而形成一片黑暗的区域,即手影,故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式1】(2023·江西)如图所示,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天文仪器,圭表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测二十四节气,日影是光的_________形成的。为了提高其测量精度,天文学家使用铅垂线来确保“表”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圭”。铅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
【答案】①. 直线传播;②. 竖直向下。
【解析】[1]由于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当光线被挡住时,光线无法再传播,会形成阴影,则日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根据重力的特点可知,其方向为竖直向下,铅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来工作的。
【变式2】(2023·天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墨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唐代诗句“潭清疑水浅”描绘了潭水清澈,让人感觉水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造成的。
【答案】①. 直线传播;②. 折射。
【解析】[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光穿过小孔时,能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由于水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会感觉水变浅了。
【变式3】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答案】A。
【解析】人走过路灯的过程,由靠近到远离,影子先变短,再变长。如下图所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对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精练,共22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课后作业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