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备课(备作业)(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对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光的镜子B.燃烧的火把C.萤火虫D.太阳
2.如图小孔成像实验中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3.小明看到闪电后12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m,于是他用12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约为4km。以下不属于这种估算方法的依据是( )
A.光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时间
B.声音在均匀空气中匀速传播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D.听到的雷声是看到的闪电处发生的
4.对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C.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是光源
D.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5.如果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速还快,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是( )
A.轻声说话也会产生“震耳欲聋”的效果
B.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在大山中喊话,我们会更快的听清回声
D.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可以听声音计时
6.夏天我们在树荫下有时会看到一些亮斑,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请问“亮斑”是什么样的形状?( )
A.树叶的形状B.树叶缝隙的形状C.倒立的火苗状D.圆形
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象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不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像
8.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若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为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灯丝形状”)。
9.2020年6月21日,在南宁观察到了日偏食现象(如图甲),同时在树荫下看到了许多月牙形的光斑(如图乙)。日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月牙形光斑形成的原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________(选填“相同”成“不相同”)。
10.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等于______ m/s。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从地球发射到月球的激光经2.56s后返回地面,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______ m。
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当人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门缝越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12.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13.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为3.8×10km,若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则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光信号? (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c=3×105km/s)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光的镜子B.燃烧的火把C.萤火虫D.太阳
【答案】A
【解析】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燃烧的火把、萤火虫与太阳符合光源的定义,反光的镜子不能自行发光,不符合光源的定义。
故选A。
2.如图小孔成像实验中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答案】B
【解析】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小明看到闪电后12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m,于是他用12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约为4km。以下不属于这种估算方法的依据是( )
A.光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时间
B.声音在均匀空气中匀速传播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D.听到的雷声是看到的闪电处发生的
【答案】A
【解析】
AC.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并不是光在空气中传播不需要时间,故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者间的距离,故C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均匀空气中匀速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D.听到的雷声是看到的闪电处同时发生的,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所以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对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C.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是光源
D.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答案】B
【解析】
A.光线实际不存在,是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假想出来的,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错误;
B.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m/s,故B正确;
C.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是反射的光,故C错误;
D.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5.如果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速还快,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是( )
A.轻声说话也会产生“震耳欲聋”的效果
B.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在大山中喊话,我们会更快的听清回声
D.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可以听声音计时
【答案】D
【解析】
A.轻声说话或“震耳欲聋”是响度大小,与声速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打雷时,会同时产生雷声和闪电,由于声速大于光速,我们会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故B不符合题意;
C.人能够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短差时间是0.1s,如果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速还快,我们将无法区分原声和回声,故C不符合题意;
D.百米赛时,由于声速快于光速,所以人会先听到枪声后看到白烟,计时员可以听声音计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夏天我们在树荫下有时会看到一些亮斑,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请问“亮斑”是什么样的形状?( )
A.树叶的形状B.树叶缝隙的形状C.倒立的火苗状D.圆形
【答案】D
【解析】
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太阳的实像,像和太阳的形状是一样的,是圆形,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
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象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木板上的小孔不一定是圆形的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像
【答案】AB
【解析】
A.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穿过小孔后会在小孔后面的屏上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有力地证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B正确;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则木板与小孔距离越小,像也越小,故C错误;
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B。
8.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若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为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灯丝形状”)。
【答案】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 灯丝形状
【解析】
因为针孔照相机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
因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发光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还是灯丝形状。
9.2020年6月21日,在南宁观察到了日偏食现象(如图甲),同时在树荫下看到了许多月牙形的光斑(如图乙)。日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月牙形光斑形成的原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________(选填“相同”成“不相同”)。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相同
【解析】
在树荫下看到了许多月牙形的光斑,此现象是小孔成像,它的形成原因是光的沿直线传播;日食形成原因也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月牙形光斑形成的原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
10.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等于______ m/s。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从地球发射到月球的激光经2.56s后返回地面,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______ m。
【答案】3×108 3.84×108
【解析】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等于3×108m/s。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ct=3×108m/s××2.56s=3.84×108m
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当人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门缝越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答案】 近 直线传播
【解析】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当外面物体的光通过门缝进入人的眼睛时,由门缝的两边和眼睛会形成一个区域,如图所示:
和形成的区域就是观察的范围,从图中可发现眼睛的位置()离门缝越远时,越小,观察的范围越小,眼睛离门缝近,观察到的范围越大,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
12.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倒立 不变
【解析】
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
因为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发光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
13.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为3.8×10km,若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则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光信号? (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c=3×105km/s)
【答案】2.53 s
【解析】
距离为3.8×10km,但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再接收,光要跑一个来回,所以传播距离为地月距离的二倍,根据得需要的时间为:
14.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相当于多少千米?
【答案】
【解析】光的速度,所需要的时间
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
答: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相当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复习练习题,共15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3节 运动的快慢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参照物,的速度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