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言文二则《学弈》(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64475/0-17312977148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4文言文二则《学弈》(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364475/0-17312977149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统编版(2024)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学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学弈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弈》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的主题为“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紧扣本单元人文主题,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告诉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含义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二、学情分析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学生学过《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两篇文言文,在人教版语文课本日积月累也接触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如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表达上的差别比较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顺利地理解字词句成为教学过程最大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结合译文解释重点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的意思。
根据《新课程总目标》第三学段要求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五、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在老师心目中,我们班,非同一般。老师用这样一句话介绍大家:通校之乐学者也。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请你来!什么意思呢?请你来说。
是嘛?是的!今天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堂上认真倾听,积极回答问题,用乐学善听的实际行动展示你们通校之乐学者也的班风班貌,好吗?好!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题目是:学弈 伸手板书课题。
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弈字最早之前是这样写的,出示“弈”的甲骨文,下边代表两只手,上边的亦表音,同时又有交替的意思。及手执黑白,交替落子,直至分出胜负。故有“对弈”一词。)
3.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其中的“棋”指的是黑白世界的围棋。围棋是智慧的延伸,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么,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二)分层朗读,理解文意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大声的读两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节奏,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重点句子指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在这里这个字念什么?读zhuó。什么意思?
“缴”原意是系在箭上的丝绳,这里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简单理解就是箭。有“箭”自然少不了“弓”,所以“弓缴”的意思就是——弓箭。(师领读两遍“弓缴”)
“援弓缴”是什么意思呢?拉,拽。请你来做做这个动作!
“援”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看,这是“援”字的演变,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左边提手旁表示手的动作,右边“爰”读yuán,就是拉、引的意思,在甲骨文中是上面像一只手抓住棍棒的一头,下面抓住另一头。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就能读好停顿我们齐读: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指导读音:弗若 (不如)
与在这里应该读什么呢?“与”在这里是一个通假字,同“欤”。
文中还有几个“为”字,请你读读课文,推测它们分别读几声呢?请把正确的读音标在书上。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文言文贵在“读”,其中的多音字一定要读准!
(2)借助注释,读出节奏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边读边试着画出节奏。
(3) 对照注释,感知大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个故事就走进你心里去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吗?
(三) 读中有悟,熟读成诵
1.文中的弈秋,何许人也?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什么意思?善:擅长。
2.二人为什么跟弈秋学弈?因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所以他们跟弈秋学弈。“善弈者”是善于下棋的人,那善于骑马的人就是——善骑者。善于跳舞的人是——生:善舞者。文中这位善于下围棋的秋就是善弈者。模仿这句话夸夸自己的老师或同学,如:音乐老师,美术老师,舞蹈老师,班里同学……
3.这就是文言文的特点,之乎者也,一字千金。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弈秋是否一定教出了两个棋艺高超的学生呢?他们两个学弈结果怎样?从哪句话得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是什么意思?“到底是谁比不上谁?两个“之”,分别指代谁?运用文言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同拜一人为师,为什么结果截然不同呢?这不由得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为是其智弗若与?”生答:非然也。
5.请同学们默读思考,画出二人的学习过程。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6.从他的回答中,你听出二人表现有什么不同了吗?
“专心致志”的近义词有哪些?(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心一意,一丝不苟,心无旁骛……)
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漫不经心,魂不守舍,心猿意马……
7.大家看这个标点符号“;”它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对比。
8.对比帮助我们看清二人之不同,请男女生对比着读,读出不同。
9.今有小猫钓鱼,古有二人学弈,齐读课文!尝试去掉标点,变成草书,看图背诵。
(四)领悟道理,内化体会
1.作者用“学弈”这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了一个这样的观点。板书:事例 观点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不是智力原因,那同样的老师一样的课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请大家思考,指名答,请把你的答案写到黑板上。
3.真是一群善思者也!古人云“文以载道”,这一篇短小精悍的故事,用70个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那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说些什么呢?
4.善思者!希望大家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记住“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一心一意万事能成,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小故事,大道理。孟子跨越千年,穿越时空,用一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一个更古不变的道理—态度决定一切,你们用乐学善学的行动诠释了一种科学的态度——专注才有收获!让我们再读课文,让“学弈”真正走进你的内心,引领你更好的学习,配乐朗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学弈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预习释题意,看图理解图意,以读为本,目的明确,理解文意,以读代讲,阐明道理,读中悟文,拓展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弈教学设计,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