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第八课 生命可贵认识生命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第八课 生命可贵认识生命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具体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1 认识生命
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规划
(一)主题名称:珍爱我们的生命
(二)主题概述:
1.本单元以“珍爱我们的生命”为主题,讲述了对初中时期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教育意义的话题“生命”,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决定生命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本单元由第八课“生命可贵”、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和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组成,每课包含两框内容.具体内容围绕着“生命”这一主题融入相关章节或框节中。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
3.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在重点研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参照课程标准,立足“珍爱生命”主题,采用现实情境转化为问题或任务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认识生命—守护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构建认识篇、守护篇、珍爱篇的知识链条,构成了以生命发展规律为线索的单元教学设计,体现了立足单元主题,统筹单元活动,实现了单元内容的整体性。每课时都以议题的形式呈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和发现陈述等方式,力求实现学科内容的学习,体现情境化、建构性、活动型的议题式教学特征。
(三)主题学情分析:
1.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初一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的这些思维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可能会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通过本单元的教与学、活动与体验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情怀,使学生从认识生命到敬畏生命,从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切性到探究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品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2. 本单元第八课本首先引领学生探问“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感悟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不可逆和短暂的等特点,理解生命有时尽的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审视个人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理解生命有接续,初步培养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我”在人类生命接续中的使命感,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引导学生从个体的“我”的生命体验和认识,扩展到对人与人生命关系的体认与思考,理解休戚与共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敏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的生活。
3.中学阶段,学生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关系,自我防护能力不强。本单元第九课聚焦学生守护生命安全,从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两方面来讲解。结合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守护生命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和提高防护能力。
4.本单元第十课聚焦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学会从爱护身体和滋养心灵来保持身心健康,引领学生既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培养维护健康、危急情形下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又要追求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进而引导学生学会直面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发掘生命的力量。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故事分享、名人事迹赏析、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特点,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学会爱护身体,滋养心灵。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增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本单元引导学生从认识生命到敬畏生命,从守护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到探究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品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基于上述解读、分析与调查,本单元的大概念可确定为“珍爱生命”,从爱护身体与养护精神两个方面来做生命的主人,既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危机情形下具备自救自护能力,又要追求自身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增强生命的韧性。
单元评价建议:
二、具体课时设计:
8.1 认识生命
1.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健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的特点。生命是一个宏大的话题,生命教育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节课要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知道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有了生命才能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理解生命的特点,知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但是,人的生命又是代代续借的,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激发学生探问生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生命观。
3.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初一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索生命,思考生命的长度和价值。因此,设计本课内容,旨在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帮助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科学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并进一步激发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生命的特点
(2)教学难点: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价值
5.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通过分享活动,培养学生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能够学会正确对待生命。
(2)健全人格∶通过课堂活动,认识到生命是不可逆的,是有限的,能够学会在有限的生命中提升人生价值,让生命历程更加有意义。
(3)责任意识:通过了解残奥运动员的事迹,体会生命的价值,增强热爱生命的责任感。
6.设计意图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曾说,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初中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心理不够成熟,遇到事情容易走极端。因此,对初中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设置三个议学环节“探生命之源——寻生命之色——增生命之光”,层层递进,选取“巴黎残奥会运动员的故事”精心引导,再结合学生自己的情况,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重要性,理解生命的特点,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7.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绽放生命精彩,礼赞自强不息。在巴黎残奥会上,中国残疾运动员们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书写生命华章。海伦·凯勒说,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今天,我们通过残疾运动员的故事一起探究认识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时政热点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讲授做了铺垫。
(2)自主学习:3分钟
(3)新课讲授
环节一:探生命之源
议学情境:患有先天性脑瘫的李樟煜,平时连路都走不稳,骑上自行车时光芒万丈,拿下C1-3级1000米个人计时赛金牌。失去了右臂和右腿,还能游泳吗?19岁的蒋裕燕用实力告诉大家:不仅可以游,还能游得很快!在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不仅是在与对手竞争,更是在与自己较量,每一次尝试,都是对生命潜能的深度挖掘,是对“人生无极限”的生动演绎。
议一议:残疾人运动员对“人生无极限”的生动演绎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
教师: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有了生命才能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
1. 生命的重要性?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
有了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才能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种种可能,才能创造璀璨的人类文明。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情境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
过渡语:知道了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
环节二:寻生命之色
议学活动:找不同活动
找找你与同桌之间不同的地方。
(提示:①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进行。
②时间3分钟。)
议一议: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
教师:集体生活能带给我们温暖,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园地。
2.生命的特点?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外形相貌、天资禀赋等各不相同,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会汲取不同的物质和精神养分,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拥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议学活动:撕纸条活动
准备一张A4纸,等分成10格,在格子依次填上10、20直到100。假设每一格代表10年寿命。
要求:①撕掉自己年龄的格子。
②撕掉父或母年龄的格子。
③撕掉爷爷或奶奶年龄的格子。
思考:①撕掉的纸还能完好无损的再接上吗?为什么?
②我们能一直撕下去吗?为什么?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青少年,再到中年和老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应感恩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
议学情境:延续巴黎之约,奋勇再创辉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2004年雅典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63金46银32铜的骄人战绩,首次跃居金牌数和奖牌数“双第一”。此后的多届残奥会,中国残奥健儿奋勇争先,稳稳地占据着金牌榜和奖牌榜的榜首。
议一议: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说明什么?
学生:
教师:(4)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但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生命的接续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议学情境:“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于1913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批准,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2021年7月,国际奥委会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议一议:结合材料思考,1913年提出的奥林匹克格言为什么能传承到今天?
学生:
教师: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会不断传承,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不断积淀和丰富。
(5)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体现。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不断积淀和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情境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生命的特点。
过渡语:掌握了生命的特点,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
环节三:增生命之光
议学延伸: 残奥会,这个汇聚了全球身残志坚的运动员们的体育盛会,不仅展现了人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超越自我的勇气,更传递出了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而这种精神,与我们的学习之路有着深刻的共鸣。
搜集残奥会运动员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并思考应当如何珍爱生命,过有意义的人生?
设计意图:议学延伸环节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突破教学难点,培育核心素养。
8.板书设计
生命的特点
生命的重要性
认识生命
9.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巴黎残奥会运动员的故事”,结合同学们的经历,了解生命的重要性,掌握生命的特点。生命,是每个人仅有一次的宝贵财富。它的起源并非易事,成长过程更是充满挑战,而整个生命历程也是转瞬即逝。正因为生命的来之不易,山间的竹笋才会不顾一切地从土壤和石缝中破土而出;正因为生命的来之不易,路边的小草即使屡次被踩踏,依然坚韧不拔地向上生长;正因为生命的来之不易,树上的鸣蝉在地下度过四年的黑暗生活后,会竭尽全力在阳光下展现它一个月的精彩歌唱。同学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绽放耀眼光彩。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讲述认识生命。初中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心理不够成熟,遇到事情容易走极端,不能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本课在设计时,通过开展议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不可逆和有限,引导学生珍惜生命,树立科学的生命观。本节课的难点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无法理解这个伟大的命题,需要更多素材帮助学生理解,从而有效地理解后面的知识点。
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
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
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
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知道生命的重要性,理解生命的特点,了解生命的伟大意义,懂得敬畏生命。
2.尊重生命发展的规律,知道关爱他人的生命,增强安全意识,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3.提高防护能力,拥有科学自救和他救的能力,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
4.学会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锻炼身体,磨练意志,保持身心健康,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能力
1.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会把握机遇,促进自我发展。
2.能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救和救他能力,增强生命的韧性。
价值观念
1.正确认识生命,树立对生命的敬畏意识。
2.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
3.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科学的救护方法,培养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素养达成
道德修养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
法治观念
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
健全人格
具备乐观开朗、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责任意识
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友谊的真谛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具体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具体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认识生命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师总结,议学情境,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