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具体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1家的意味
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规划
(一)主题名称:成长的时空
(二)主题概述:
1.本单元以“成长的时空”为主题,体现了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父母、老师和朋友的重要陪伴和见证。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在集体生活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围绕“成长的时空”这一主题,引领学生踏上成长的节拍,体会人际关系变化的意味,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理解宽容,增强合作精神,不断成长进步。引导学生关注与家人的关系,学会建设美好家庭;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建立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的师生关系;能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掌握交友的智慧,结交益友;感受集体的作用和力量,为建设美好集体做贡献。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
3.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在重点研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参照课程标准,并结合生活价值提取出“建设美好家庭、珍惜师生情谊、
学会结交益友、共建美好集体”的单元大概念。在大概念的引领下,立足“成长的时空”主题,采用现实情境转化为问题或任务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和谐家庭—师生情谊—结交益友—美好集体”为主线,构建家庭篇、师生篇、交友篇、集体篇的完整成长链条,构成了以生活逻辑为线索的单元教学设计,体现了立足单元主题,统筹单元活动,实现了单元内容的整体性。每课时都以议题的形式呈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和发现陈述等方式,力求实现学科内容的学习,体现情境化、建构性、活动型的议题式教学特征。
(三)主题学情分析:
1.本单元第四课核心内容和教育价值是让学生认识到家的意义,学会建设美好家庭。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自我意识增强、思维能力发展快,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大多数学生还未进入“青春叛逆期”,对“家”还保有浓浓的眷恋之情。本课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他们与父母亲人的关系,是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道德浸润作用。
2. 本单元第五课基于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和当代教师职业的新特点,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群体,从而更好地理解身边的教师,学会接纳、尊重不同风格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与教师积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恰当处理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同时,本课需要帮助学生从双向互动的角度认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应该彼此尊重,携手共进;在接受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的同时,学会主动关心、帮助老师,与老师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共度教育好时光。
3.中学阶段,学生对于友谊有着超乎常人的重视。本单元第六课聚焦学生交往话题,引导学生了解建立友谊的重要意义,树立主动交往的意识,培养辨别良好关系的能力,积极树立以同情、关爱、道义为基础的友谊。引导学生在交往中积极践行“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提高交往能力,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4.本单元第七课聚焦“集体”,将学生成长从自我认识、与他人交往方面扩展到集体生活。使学生明确,在集体中生活,不仅要了解个人如何依靠和运用集体的力量获得成长,也要认识到良好的集体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从而使学生乐于共建、共享美好集体,承担责任,与集体共同成长。同时,通过在集体生活的学习中逐渐渗透公共生活的要素,进一步拓展青春生命成长的学习资源,为八年级展开社会公共生活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即兴采访、角色扮演、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家庭、师生、友谊对成长的独特意义,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引导关注与家人的关系,学会建设美好家庭;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建立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的师生关系;能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掌握交友的智慧,结交益友;感受集体的作用和力量,为建设美好集体做贡献。
通过情境材料分析、亲身经历分享等形式认识家庭、师生、友谊的影响意义,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美好关系中,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同时,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理解宽容,增强合作精神,不断成长进步。
(六)单元评价建议:
二、具体课时设计:
4.1家的意味
1.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道德修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
“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这一框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家的含义;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家对个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第三部分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家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自觉传承优良家风;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道德修养,把优良家风发扬光大。
3.学情分析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七年级学生对家庭的结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践行家庭传统美德的能力,但尚不能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不同家庭结构确立的依据,不能准确认识家风的重要意义。因此,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厘清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明白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对社会的作用,能够传承优良家风,自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家国情怀。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家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家风的作用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古诗词赏析,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自觉传承优良家风。
(2)道德修养∶通过感悟古诗词中的道理,用心感悟家庭的作用,感受优良家风的影响,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3)健全人格∶通过讲故事的活动,寻找优良家风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6.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本节课设置三个议学环节“缘起——寻因——铸魂”,以诗词贯穿始终,通过探究诗词中蕴含的道路来探究家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跨学科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7.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什么是家?家是热气腾腾的饭菜。苏泂说“团聚秋来少烦恼,只羹藜苋莫羹鲈。”家是远方的牵挂。李白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家是深沉的母爱孟郊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无声的父爱。周玉如说“忆昔当残腊,还家雪正飞。三年无一字,不忍见鸿归。”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家的意味。
设计意图:通过古诗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讲授做了铺垫。
(2)自主学习:3分钟
(3)新课讲授
环节一:缘起——体味爱
议学情境:“家”,多么温馨的字眼!
周国平说,“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
丰子恺说,“这里是我的最自由、最永久的本宅,我的归宿之处。”
刘亮程说:“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长年累月在这间房子度过的生活。”
而在汪曾祺的心中,“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冬日最暖的场景。
议一议: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
学生:
教师:
1.家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议学活动:知识拓展:家庭关系类型
(1)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2)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3)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4)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诗词中蕴含的家,引起学生共鸣。
过渡语:知道了家的含义,我们一起来探究家的重要性?
环节二:寻因——接受爱
议学情境:家,是你受了伤可以疗伤的地方,是你可以卸下伪装不用小心翼翼,痛快哭纵情笑的地方。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辞》
议一议:结合经验分析:家对花木兰来说意味着什么?
学生:
教师: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2.家的重要性
(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议学活动:经验分享:
回忆你的成长过程,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过马路,第一次买东西……这些活动都是谁在陪伴着你?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学生:
教师:(2)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
(4)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议学活动:说说你知道的家风故事?
学生:
教师:3.家风的作用
(1)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2)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及活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家的重要性及家风的作用。
过渡语:通过刚刚的学习和探究,我们已经掌握了家的重要性,家风的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环节三:铸魂——传承爱
议学延伸: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为把家庭建设的更美好,中学生可以做哪些事情?
请你以“建设美好家庭”为题,写一份计划书。
设计意图:议学延伸环节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突破教学难点,核心素养培育水到渠成。
8.板书设计
家的含义
家
的重要性
家风
的作用
9.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家的含义,理解家的重要性,学会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家人的理解支持和陪伴,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希望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家人,珍惜亲情,为建设和谐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讨论家的重要性,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看法,感受到家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对家风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家风的意义,家风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不重视家风。在后面的教学中要继续强化这个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家风。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
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
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
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了解家庭的含义,知道家庭的重要性,能够为建设美好家庭出谋划策。
2.了解教师的含义及重要性,知道珍惜师生情谊的要求,做到珍惜师生情谊。
3.理解友谊的特点,掌握交友的智慧。
4.了解集体的含义及作用,掌握建设美好集体的方法。
学习能力
1.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会把握机遇,促进自我发展能力。
2.能够正确理解的家庭、师生、友谊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学会理解宽容。
3.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自我管理,不断成长进步。
价值观念
1.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
2.学会理性面对成长中的友谊,正确面对交友中的问题,善于结交益友。
3. 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以集体利益为重,增强建设美好集体的意识和能力。
素养达成
政治认同
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道德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劳节俭、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家庭的好成员。
健全人格
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责任意识
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案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家的意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