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与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酒香和朋友的情谊。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蒸煮大米B.米酒酿制
    C.天空下雪D.火炉烧炭
    【答案】C
    【详解】A、蒸煮大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米酒酿制,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天空下雪,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炉烧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蔗糖B.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
    C.液氧,矿泉水D.稀有气体,酱油
    【答案】C
    【详解】A、冰水共存物和蔗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B、空气含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液氧即氧气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矿泉水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包括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酱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出液体体积D.加块状固体
    【答案】A
    【详解】A、操作不正确,因为给是观众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
    B、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是正确的操作;
    C、读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是正确的操作;
    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平放是正确的操作;故答案选择A
    4.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电解水实验创新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观察到注射器针筒内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2
    B.与电源正极端相连的注射器针筒内液面下降速率更快
    C.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D.与负极相连的注射器针筒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C
    【详解】A、电解水时,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而不是质量比,质量比应为8: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与电源负极端相连的注射器针筒内液面下降速率更快,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向水中加入硫酸钠溶液,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多,则导电性增强,该选项说法正确;
    D、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而不是助燃性,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先放置好酒精灯,后固定试管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胶帽取液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试管,后将导管放入水中
    【答案】B
    【详解】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避免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时,造成药品浪费,故选项操作不正确;
    B、组装仪器顺序为从下往上,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先放置好酒精灯,后固定试管,故选项操作正确;
    C、取用液体时,打开瓶塞,瓶塞应倒放;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故选项操作不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双手捂住试管,故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B。
    6.下列化学用语和名称均正确的是( )
    A.硝酸根离子:NOB.2个氢原子:H2
    C.铵气:NH3D.镁离子:Mg+2
    【答案】A
    【详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合右上方标注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A正确;
    B、元素符合表示的意义:表示这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元素符合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2个氢原子:2H,故B错误;
    C、氨气:NH3,故C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合右上方标注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省略不写,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镁离子:Mg2+,故D错误,故选A。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空隙变大
    B.气体受压,体积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固体中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答案】D
    【详解】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水银体积膨胀的原因是原子间隔变大。A正确;
    B、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体积减小。B正确;
    C、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C正确;
    D、水结成冰后不能流动,但固体中的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只是速率变小。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8.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使用了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做的“避火衣”,如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原子的中子数是 22
    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7.87g
    C.x=2
    D.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C
    【详解】A、由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钛的质子数为22,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47.87-22≈26,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不符合题意;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22=2+8+10+x,x=2,符合题意;
    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4,容易失去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钛属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4,所以钛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不是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冒出浓烈的黑烟,放热,生成黑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C
    【详解】A、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百光,冒出白烟,生成白色粉末,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选项描述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故选C。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因此物理变化也伴随着化学变化
    B.物质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氧化反应都是剧烈的
    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一定不含有氧气
    D.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答案】D
    【详解】A.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A错误;
    B.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还包括缓慢氧化,例如金属的锈蚀,B错误;
    C.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但空气中含有氧气,C错误;
    D.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二者分离,D正确;
    故选:D。
    11-15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答案包含两个正确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选错的0分,共10分。
    1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观念: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氧气具有助燃性
    B.科学思维: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则物理变化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
    【答案】B
    【详解】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符合题意;
    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颜色、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蜡烛在受热后会由固态先变为液态,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中,约1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分,碳化最严重,说明外焰温度最高,不符合题意;
    D、酒精具有可燃性,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引起失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泰兴市举行化学实验创新大赛,张老师通过改进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装置获得大赛的一等奖,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产生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内液面上升
    C.此实验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反应后质量减小
    D.此装置可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答案】CD
    【详解】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制备过程中,如果体系内压强过大,过氧化氢溶液被压进安全管中,可观察到安全管中液面上升,集气瓶内液面下降,选项正确;
    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此实验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反应前后铂丝的质量不变,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此装置中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降低,再将铂丝伸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速率加快,因此此装置可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速率,但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选项错误。
    故选CD。
    13.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易挥发出NH3分子)和浓盐酸(易挥发出HCl分子),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
    C.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白色固体生成
    D.该实验说明在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答案】B
    【详解】A、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相互接触反应后生成了氯化铵白色固体,因此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A说法正确;
    B、因为是在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产生白烟,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氨分子已经运动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从而说明氨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快,故B说法错误;
    C、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产生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说明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白色固体生成,故C说法正确;
    D、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氯化氢(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36.5,在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产生白烟,氨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快,说明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从双氧水制取氧气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过滤之后再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
    C.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和蔗糖——品尝味道
    D.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利用木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答案】AB
    【详解】A、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小烧杯内壁是否产生水雾,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故A符合题意;
    B、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剩余物质为二氧化锰和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回收二氧化锰,故B符合题意。
    C、实验室的药品不能品尝,不能通过味道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和蔗糖,故C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消耗了氧气,但能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5.某课题组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5g 白磷加入试管中并将试管置于60℃热水中,t3 时,推注过氧化氢(H2O2)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白磷开始燃烧
    B.t4时温度大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t3~t4 对应温度升高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D.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和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温度升高幅度较大,说明此时白磷开始燃烧,不符合题意;
    B、t3时,推注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此时氧气浓度比t3前氧气浓度大,t4对应的温度高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放出的热量越大,不符合题意;
    C、t3时,推注H2O2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白磷与O2接触,继续燃烧,放出大量热,故温度再次升高,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白磷燃烧,放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防止压强过大,橡皮塞被冲出,另外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气球还可以收集五氧化二磷,防止其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与解答(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11分)明代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轧蔗取浆”、“其滓①为薪”、“取汁煎糖”。某蔗糖的制备的流程如图(注①“滓”是指沉淀的杂质):
    (1)操作A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 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3)操作C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
    (4)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各项任务,因此,保障航天员的氧气需求至关重要。那么,空间站的氧气从哪里来?
    I.从地球带上去
    (5)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其过程可用如图1所示实验模拟。
    ①浸入液氮3min后,试管内产生约占共容积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min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
    ②上述实验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由实验现象可知,两种气体中沸点较高的气体是 。
    (6)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示意如图:
    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 (填“>”或“<”)O2。
    II.在天宫制出来
    (7)早期空间站利用过氧化钠(Na2O2)、超氧化钾(KO2)等物质制氧,其原理表示如下:CO2O2,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8)工业上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分子筛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答案】(1) 过滤 引流
    (2)活性炭
    (3) 蒸发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4)物理
    (5) 液氮沸点低,先分离出来的为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会熄灭 氧气
    (6)>
    (7)呼吸作用
    (8)物理变化
    【详解】(1)根据题意,将甘蔗压榨后分离蔗浆和蔗渣类似于分离固液即过滤操作;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的引流;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对蔗糖浆进行脱色;
    (3)根据题意,将蔗糖溶液变为蔗糖固体操作是蒸发;
    蒸发时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整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5)①液氮沸点低,先分离出来的为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会熄灭;故填:液氮沸点低,先分离出来的为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则木条会熄灭;
    ②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先分离出来的为氮气,后分离出来的是氧气,则氧气沸点比较高; 故填:氧气
    (6)氧气能透过分子筛,但氮气不能,说明氮气分子比氧气分子大;故填:>;
    (7)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则空间站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呼吸作用;故填:呼吸作用;
    (8)空气含有氮气和氧气等,分子筛通过吸附氮气收集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17.(10分)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
    (2)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A和D装置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需要做的改进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收集好氧气后,他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时,木条没有复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先取出集气瓶,再盖上玻璃片 B.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小颖想用B装置制备氧气并收集一瓶用来做铁丝燃烧实验的氧气,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优点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其优点为 。
    【答案】(1)分液漏斗
    (2) 在试管口放置一小团棉花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ABD
    (3)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答“无需加热”、“节约能源”、“操作简单”也可) 过氧化氢水+氧气 D 收集到的氧气更纯(答“可以留少量水在瓶内”也可)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时,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A、先取出集气瓶,再盖上玻璃片,会使氧气不纯,则带火星的木条可能不复燃,该选项符合题意;
    B、若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会使氧气不纯,则带火星的木条可能不复燃,该选项符合题意;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的水,不会影响氧气浓度,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刚冒出的气泡为空气,会使收集的氧气不纯,则带火星的木条可能不复燃,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D。
    (3)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
    B装置为固液常温装置,适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丝燃烧实验中,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则集气瓶底应留少量的水,则可直接选用D装置收集,这样可直接留少量的水在瓶中,且排水法更容易将空气排净,收集的氧气更纯。
    18.(9分)(1)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3.984×10-26kg,则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只需列式,不必计算)。
    (2)列式计算下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氨气(NH3) 。
    氢氧化钙[Ca(OH)2] 。
    碳酸氢铵(NH4HCO3) 。
    【答案】(1)
    (2)14+1×3=17 40+(16+1)×2=74 14+1×5+12+16×3=79
    【详解】(1)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3.984×10-26kg,则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3=17;
    氢氧化钙[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
    碳酸氢铵(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5+12+16×3=79。
    19.(10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I、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请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2)如图1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B.红磷量不足
    C.实验中发现导管口有气泡置出D.装置漏气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某同学利用图2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发现,产物中还出现少许黄色固体。
    已知: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但在空气中燃烧镁条时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原因是 。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该同学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五分之一(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Ⅲ、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某同学根据铁生锈的原理,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3实验,8分钟后测得数据如表: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该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主要优点:一是 ,二是 。
    IV、用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4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一个耐热容器的底部放一块足量的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迅速提高容器内空气温度)后放手,容器中的白磷开始燃烧。(提示:白磷的体积忽略不计,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40摄氏度)

    (5)检查装置气密性:向下压活塞,放手后活塞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白磷开始燃烧后,活塞的运动情况为 。
    (7)如将燃烧匙中红磷换成炭粉,实验能否成功?为什么? , 。
    (8)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白磷、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 , (写两点)。
    【答案】(1)/
    (2)BD
    (3) 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大于
    (4) 20.8% 结果更准确 没有污染
    (5)恢复到原位置
    (6)先向上移动,后向下移动,最终停留在4刻度处
    (7) 不能 木炭燃烧生成气体,装置中的压强几乎不变
    (8) 能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
    【详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2)A、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则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逸出,会使测定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
    B、红磷量不足,则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C、导管口有气泡,则说明止水夹没有夹紧,而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会从短管中逸出,会使测定结果偏大,不符合题意;
    D、装置漏气,则会有空气进入,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故选BD。
    (3)镁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镁固体,而在空气中燃烧,很难观察到生成物中有淡黄色固体,则说明镁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由于镁燃烧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氮气,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大于五分之一。
    (4)由于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则结合表中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与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测定结果更准确,且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该铁生锈过程中没有污染。
    (5)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向下压活塞,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中的气体压缩,则松手后活塞会恢复到原位置。
    (6)白磷燃烧放热,则装置中的温度短时间升高,压强增大,活塞向上移动,随着氧气的消耗,温度降低,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则活塞向下移动,又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活塞最终停留在4刻度处。
    (7)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装置中的压强几乎不变,则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替代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只能与氧气反应,并且生成物最好不是固体。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量筒内水
    量筒内剩余水
    250mL
    180.0mL
    128.0mL

    相关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扬州市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优选卷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选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优选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