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课题2 常见的酸和碱课时练习
展开一、常见碱的物理性质
1.氢氧化钠
(1)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是白色的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它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密封保存原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3)氢氧化钠俗名是苛性钠、火碱、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采取的措施是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氢氧化钠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去油污原理是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
2.氢氧化钙
(1)俗名是熟石灰、消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
(2)溶解性: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叫做石灰水,含有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时叫做石灰乳或石灰浆。
(3)制备: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得到,反应方程式为CaO+H2O = Ca(OH)2。
(4)氢氧化钙用途:用作建筑材料;涂刷树木,能防止树木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还能与硫酸铜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还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其他常见的碱: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氨水等,绝大部分的碱都不溶于水。例:Cu(OH)2、Fe(OH)3、Mg(OH)2、Al(OH)3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的化学性质:
(1)只有可溶性的碱的溶液,才能使指示剂变色;不溶于水的碱(例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皮塞。
(3)因为在可溶性的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它们的水溶液均能导电。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 OH-),所以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问题一 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典例1】(2023·广东深圳·中考)有关NaOH说法错误的是( )
A.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B.NaOH包装箱上张贴的标识是
C.NaOH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D.NaOH应密封保存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故A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属于腐蚀品,故B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是不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钠显碱性,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故C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应该密封保存,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OH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钠虽然显碱性,但有腐蚀性,不能改良酸性土壤,该选项说法错误;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油污,该选项说法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某些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则可作电光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A。
4.(2023·河南郑州·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汽油用作燃料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详解】A、汽油用作燃料利用了汽油的可燃性,可燃性在化学反应中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容易升华吸收热量,升华不需要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C。
5.(2023年江西省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灰”与石灰石成分相同B.“石灰”含有钙、氧元素
C.“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D.“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答案】A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不同,错误;
B、氧化钙中含有氧、钙元素,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正确。
故选:A。
6.(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不慎将药液溅进眼睛里,立即用手揉眼睛,再用大量水冲洗
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B
【详解】A、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操作正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正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解题必备】
1.氢氧化钠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可做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
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得到 。
3.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不能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可作食品干燥剂。
4.氢氧化钠用途: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还能制作炉具清洁剂,用来去除油污,其原理是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
5.氢氧化钙用途:用作建筑材料;涂刷树木,能防止树木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还能与硫酸铜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还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变式练1-1】(2023·海南海口·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黄色固体
B.易潮解,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D.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钠为白色固体,该选项描述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具有吸水性,则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该选项描述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该选项描述正确;
D、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A。
【变式练1-2】(2023上·黑龙江绥化·校考期中)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一致的是
A.汞 Ag 水银B.氢氧化钠 NaOH 纯碱
C.氢氧化钙 Ca(OH)2 生石灰D.固态二氧化碳 CO2 干冰
【答案】D
【详解】A、汞俗称水银,化学式为Hg,故不一致,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为Na2CO3,故不一致,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故不一致,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化学式为CO2,故一致,符合题意。
故选D。
【变式练1-3】(2023·湖北荆门·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修车师傅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冬季,在树干上刷石灰水,保护树木
C.农业上常用火碱改良酸性土壤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答案】C
【详解】A、汽油能溶解油污,修车师傅可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做法正确;
B、氢氧化钙具有杀菌作用,刷石灰水可以起到保温防虫的作用,做法正确;
C、火碱是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做法错误;
D、天然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天然水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做法正确。
故选C。
【变式练1-4】(2023·山东东营·统考二模)氢氧化钾是一种常见的碱,其具有的性质和氢氧化钠类似,具有强碱性。下列关于氢氧化钾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生成碳酸钾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蓝
D.主要用作生产钾盐的原料,能除去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也可用于电镀、印染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氢氧化钾也能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生成碳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类似,则氢氧化钾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钾具有强碱性,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因此氢氧化钾可用作生产钾盐的原料,能除去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也可用于电镀、印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变式练1-5】(2023·山西太原·统考二模)烟道气是煤等化石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有害气态物质,其中含N2、CO2、H2O等,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浆治理烟道气。以下有关该治理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熟石灰能吸收烟道气中H2OB.高温时熟石灰浆治理能力强
C.熟石灰浆雾化使治理更充分D.30℃熟石灰溶液浓度为1.5%
【答案】C
【详解】A、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不能与水反应,故无法吸收烟道气中H2O,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高温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溶解能力弱,故高温时熟石灰浆治理能力弱,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浆雾化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故熟石灰浆雾化使治理更充分,故C正确,符合题意;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15g,此时的浓度:+100g×100%≈0.15%,则30℃熟石灰溶液浓度不能达到1.5%,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问题二 碱的化学性质
【典例2】(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生产:含氢氧化钙的废水用适量的Na2CO3溶液处理后可直接排放
B.性质:氢氧化钙溶液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氢氧化钙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
D.组成: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Ca2+和OH-
【答案】A
【详解】A、含氢氧化钙的废水不能用适量的Na2CO3溶液处理后直接排放,因为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钙溶液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Ca2+和OH-,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2020·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B.硝酸
C.硫酸铜D.氢氧化铁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B、硝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答案】D
【详解】A、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离子与氢氧根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使得土壤酸性下降,不符合题意;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可以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使得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本身不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3·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真题)已知20℃时,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碳酸钠在酒精中几乎不溶解。20℃时,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微型实验验证能与NaOH发生反应。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软塑料瓶,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玻璃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小玻璃瓶中有固体析出
C.应及时关闭止水夹防止小玻璃瓶中的液体倒吸
D.实验结束后,将小玻璃瓶中的物质倒入足量水中,无固体剩余
【答案】B
【详解】A. 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软塑料瓶,软塑料瓶中的CO2进入小玻璃瓶中,所以小玻璃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故A正确;
B. 轻轻挤压软塑料瓶,软塑料瓶中的CO2进入小玻璃瓶中,与小玻璃瓶中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由于在20℃时,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碳酸钠在酒精中几乎不溶解,其化学方程式为:,所以小玻璃瓶中应该有Na2CO3析出,故B错误;
C. 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软塑料瓶,软塑料瓶中的CO2进入小玻璃瓶中,使得软塑料瓶中的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会将小玻璃瓶中的液体压入软塑料瓶中,所以应及时关闭止水夹防止小玻璃瓶中的液体倒吸,故C正确;
D. 实验结束后,将小玻璃瓶中的物质倒入足量水中,在20℃,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易溶于水,酒精与水混溶,所以无固体剩余,故D正确。
故选B。
5.(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答案】C
【详解】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入CO2气体后,根据F浮=ρgV,左端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左端乒乓球上升,右端乒乓球下降,故A错误;
B.整个过程中左端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由增大到不变,两端乒乓球位置会有变化,故B错误;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逐渐被吸收,充分反应后,集气瓶内气体恢复为原来成分,杠杆逐渐恢复原状,故C正确;
D.H2的密度比空气小,与浓NaOH溶液不反应,将CO2换成H2,左端乒乓球下降,右端乒乓球上升,故D错误。
故选:C。
6.(2023·河北·中考)小明按如图所示进行趣味实验,将U形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内,观察到溶液进入U形管并流入另一端。
(1)烧杯内的溶液呈_____色。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管内气体压强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溶液在管内上升并流入另一端。
【答案】(1)红
(2)
(3)减小
【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无色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烧杯内的溶液呈红色;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溶液在管内上升并流入另一端。
【解题必备】
碱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4.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注意:(1)只有可溶性的碱的溶液,才能使指示剂变色;不溶于水的碱(例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 OH-),所以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变式练2-1】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是
A.NaCl溶液B.KNO3溶液C.烧碱溶液D.蔗糖溶液
【答案】C
【详解】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A.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选项A错。
B.硝酸钾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选项B错;
C.烧碱溶液呈碱性,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选项C正确;
D.蔗糖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选项D错。
故选:C
【变式练2-2】(2023·广西贵港·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组成、构成、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由钙、氢、氧元素组成B.构成:由氢氧化钙分子构成
C.性质: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D.用途: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氢氧化钙是由钙、氢、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氢氧根离子构成,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法正确;
答案:B。
【变式练2-3】(2023·江苏苏州·校考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鉴别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钙三种固体:加一定量的水
D.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加酚酞试液
【答案】D
【详解】A、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蒸发时,氯化氢挥发,最终得到氯化钠,A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B选项正确;
C、溶于水吸热的是硝酸铵,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不溶于水的是碳酸钙,C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滴加酚酞试液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D选项错误。
故选:D。
【变式练2-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记录的现象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易溶于水,不可能出现白色沉淀,记录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符合题意;
C、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Ca(OH)2溶液属于碱溶液,所以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记录的现象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记录的现象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变式练2-5】(2023·湖南长沙·校考二模)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B.蚊虫叮咬后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
C.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变质D.NaOH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故A描述正确;
B、蚊虫叮咬后不能涂抹NaOH溶液减轻痛痒,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B描述错误;
C、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故C描述错误;
D、NaOH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D描述错误;
故选A。
【变式练2-6】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答案】C
【分析】碱溶液中都含有OH-,所以各种碱溶液具有相似的性质。
【详解】A、Ba(OH)2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是Ba(OH)2溶液中的OH-与石蕊发生反应所致,属于碱的通性;
B、Ba(OH)2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是Ba(OH)2溶液中的OH-与盐酸中的H+反应生成水,属于碱的通性;
C、Ba(OH)2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的缘故,与OH-无关,不属于碱的通性;
D、Ba(OH)2溶液能与CO2反应生成水,与溶液中的OH-有关,属于碱的通性。故选C。
【变式练2-7】(2023上·河北衡水·校考期末)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答案】C
【详解】A、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正确;
B、碱溶液中都含有OH-,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正确;
C、氢氧化钡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但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不能和硫酸钠反应,因此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错误;
D、碱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
故选:C。
【基础强化】
1.(2023·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碱性锌锰电池性能优越,其组成物质包括锌粉、氢氧化钾、二氧化锰、石墨等,这些物质的类别不包括
A.酸B.碱
C.单质D.氧化物
【答案】A
【详解】锌粉、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物质类别属于单质,氢氧化钾是溶于水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物质类别属于碱,二氧化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类别属于氧化物。所以锌粉、氢氧化钾、二氧化锰、石墨等,这些物质的类别不包括酸,故选:A。
2.(2023上·山东济南·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B.开启浓盐酸的瓶盖会冒出白雾
C.氢氧化钠的俗称叫纯碱、烧碱或苛性钠D.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答案】C
【详解】A、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因此开启浓盐酸的瓶盖会冒出白雾,故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的俗称叫火碱、烧碱或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说法错误;
D、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故说法正确。
故选C。
3.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记录的现象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易溶于水,不可能出现白色沉淀,记录的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符合题意;
C、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Ca(OH)2溶液属于碱溶液,所以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记录的现象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记录的现象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可将氢气分离出来;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可得到二氧化碳,正确;
B、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加入的碳酸钠是过量的,故带入了新的杂质,错误;
C、氯化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故要得到氯化钾固体,方法是:加水溶解、过滤、蒸发,错误;
D、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要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即要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同时还要证明含有氢氧根离子。由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钠,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故不能用氢氧化钙,而应加氯化钙,错误。
故选A。
5.(2023上·河北唐山·统考期末)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分别通入二氧化碳B.分别滴加稀盐酸
C.分别滴加酚酞试液D.分别测定溶液的pH
【答案】A
【详解】A、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A选项符合题意;
B、盐酸虽然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酚酞遇碱变红色,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都是碱,不能鉴别,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都是碱,溶液显碱性,pH均大于7,不能鉴别,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023·湖北武汉·统考模拟预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详解】A、洗涤剂能去油污,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是采用了隔绝空气使火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树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具有杀菌的作用,能保护树木,防止冻伤,还能防止害虫生卵,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7.(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分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答案】D
【详解】A、熟石灰能够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离子与氢氧根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使得土壤酸性下降,不符合题意;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可以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使得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本身不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3·山东济南·山东大学附中校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酸、碱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
B.消石灰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也可用于处理污水
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D.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
【答案】A
【详解】A、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而不是金属离子,故选项A说法错误;
B、消石灰在农业上可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在工业上也可用于处理污水,故选项B说法正确;
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故选项C说法正确;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不溶性物质,都能和酸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故用食醋可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A。
9.(2023·湖南长沙·校考模拟预测)酸和碱是用途非常广泛的物质。下列有关酸和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浓盐酸可用作干燥剂B.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BC
【详解】A、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A说法错误;
B、硫酸能够和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故B说法正确;
C、熟石灰是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说法正确;
D、虽然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D说法错误;
故选BC。
10.(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生产:含氢氧化钙的废水用适量的Na2CO3溶液处理后可直接排放
B.性质:氢氧化钙溶液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氢氧化钙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
D.组成: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Ca2+和OH-
【答案】A
【详解】A、含氢氧化钙的废水不能用适量的Na2CO3溶液处理后直接排放,因为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钙溶液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Ca2+和OH-,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 (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燃煤电厂常利用NaOH溶液处理烟气,实现“碳捕集”,其主要转化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的溶质是______。
(2)写出烟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溶液X和______。
【答案】(1)NaOH或氢氧化钠
(2)
(3)人工降雨(做制冷剂)
(4)CaO或氧化钙
【解析】
(1)由实验流程图可知溶液X是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后的物质,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溶液X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NaOH);
(2)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3)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在升华过程中会吸收热量,通常可用于人工降雨或做制冷剂;
(4)上述流程中溶液X中的氢氧化钠可再次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碳酸钙分解生成的氧化钙也可以和水反应制成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溶液X和氧化钙(CaO)。
12.(2023·宁夏银川·校考二模)构建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相连的两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1)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写出关系“甲—酸”对应的一条用途 。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叫做中和反应,可溶性碱溶液与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需要加入 溶液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或反应完成。
(3)利用图中“碱—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 。
A.COB.CO2C.SO2D.N2
(4)工业上用纯碱制取烧碱的反应应用的是图中盐和 (填物质类别)的反应关系。
(5)农业上用波尔多液杀虫,波尔多液配置过程是将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制得悬浊液附着在叶片背面杀死虫卵,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反应过程: 。
(6)图中涉及到的复分解反应有 种。
【答案】(1) 金属氧化物 金属除锈等合理答案
(2)酚酞
(3)BC
(4)碱
(5)Ca(OH)2+CuSO4=Cu(OH)2↓+CaSO4
(6)四/4
【详解】(1)酸能与活泼金属,酸碱指示剂、碱、盐、金属氧化物等反应,故图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如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2)可溶性碱溶液与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需要加入酚酞溶液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或反应完成,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可借助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3)A、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符合题意;
D、氮气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4)工业上用纯碱制取烧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是图中盐和碱的反应关系;
(5)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uSO4=Cu(OH)2↓+CaSO4;
(6)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盐的反应,酸和碱的反应,碱和盐的反应,均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有四种。
【能力提升】
1.(2022·浙江杭州·统考中考)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使其与试管内溶液充分反应。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详解】A、①中稀盐酸和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若饱和石灰水的量不足,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呈酸性;若饱和石灰水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呈中性;若饱和石灰水过量,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呈碱性,故A不符合题意;
B、②中稀硫酸和饱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溶液呈中性,若饱和石灰水的量不足,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呈酸性;若饱和石灰水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呈中性;若饱和石灰水过量,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呈碱性,故B不符合题意;
C、③中试管内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向其中加入饱和石灰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量的多少,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一定呈碱性,故C符合题意;
D、④中试管内的氯化铁溶液呈酸性,加入石灰水,氢氧化钙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若饱和石灰水的量不足,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呈酸性;若饱和石灰水和氯化铁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呈中性;若饱和石灰水过量,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呈碱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小组同学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蒸馏水或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同时等速度注入各自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锥形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1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
B.0~t1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
C.t1~t2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振荡锥形瓶,使反应进行更充分
D.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说明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蒸馏水吸收CO2的效果好
【答案】C
【详解】A、1体积的水只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而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t3时,曲线1的压强几乎没变,曲线2变化很大,则说明曲线1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B、0~t1段两个曲线的压强均增大,是因为短时间内注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t2~t3段压强变化更快,则说明该阶段振荡锥形瓶,使反应进行更充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效果更好,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3·宁夏吴忠·校考模拟预测)开展如图实验探究。
对比①④可探究: 。对比 (填序号,以下同上)可探究:饱和NaOH溶液对CO2的吸收效果更好。对比 可探究:CO不与NaOH反应。给出检验①中生成物的一种方法(只写出操作) ,写出验证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①② ①③ 加入稀盐酸(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Na2CO3+2HCl=2NaCl+H2O+CO2↑(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详解】①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压强明显变小,气球膨胀;④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气压变小,气球膨胀较小,因此对比①④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①中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气球膨胀较为明显;②中为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消耗的二氧化碳质量较少,气球膨胀较小,故对比①②可探究:饱和NaOH溶液对CO2的吸收效果更好。①中为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气球膨胀较为明显;③中氢氧化钠和一氧化碳不反应,气球无明显变化,故对比①③可探究:CO不与NaOH反应。①中生成物为碳酸钠,检验碳酸钠可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生成物为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4.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
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
【设计实验】
(1)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什么?
【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获得结论】
(2)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
【讨论质疑】
(3)小强对实验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2号试管中的原溶液已变质,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2CO3
【设计实验】
(4)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反思评价】
(5)小明认为可用B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BaCl2溶液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
【答案】(1)C (2) ①. H2SO4
②. 实验四
(3)2NaOH+CO2=Na2CO3+H2O (4)2~3滴酚酞溶液
(5)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无法验证原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解析】
(1)A、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A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
B、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和碱不反应。B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
C、酸、碱与氯化钠溶液均不发生反应,无法鉴别。C方案不可行,符合题意;
D、酸与碳酸钠反应由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D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2)根据实验一、1号试管与镁条反应生成氢气,则1号试管为酸,实验二,BaCl2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1号试管中的溶液是硫酸溶液,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硫酸,化学式H2SO4。
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不反应,而盐酸、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实验四。
(3)氢氧化钠变质,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变质后的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4)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余下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所以,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
(5)由于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了氢氧化钠,无法验证原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所以用B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BaCl2溶液进行实验,不可行。
5.(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检验实验室内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NaOH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成分全部为NaOH。
猜想二: 发生变质,成分为 (写化学式)。猜想的依据是 。
【实验活动1】甲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该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活动2】乙组同学为了证明该NaOH样品变质程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向其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 ,证明NaOH样品发生了部分变质。
【实验活动3】丙组同学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并利用乙组剩余的滤液进行以下实验。
通过【实验活动3】证明该NaOH样品发生部分变质。
【总结提升】乙、丙两组同学通过实验证明NaOH样品发生部分变质的共同思路是 。
【答案】Na2CO3 或Na2CO3 和NaOH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或) ;有气泡产生;;变红 ;检验样品中含有NaOH
【解析】猜想假设: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变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若氢氧化钠全部变质,成分为碳酸钠;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猜想二: 发生变质,成分为Na2CO3 或Na2CO3 和NaOH;作出此猜想,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实验活动1:结论是猜想二正确,即氢氧化钠已变质,则存在碳酸钠;故取少量NaOH样品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活动2:结论是NaOH样品发生了部分变质,即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向其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呈碱性,则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总结提升:乙、丙两组同学都是通过先除去样品中的碳酸钠,再验证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从而证明NaOH样品发生部分变质。
6.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1)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__。
(2)实验二的现象:_____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3)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由实验三联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溶于水)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取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溶液,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2)产生蓝色沉淀 (3)
(4) ①. 红 ②.
(5) ①. 气球膨胀 ②. 溶液 ③. 有白色沉淀
【解析】
(1)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会变蓝;所以实验一的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2)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实验二的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3)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会变红,再滴入稀盐酸,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5)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压强,就会观察到气球膨胀,即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即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可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等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7.(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辽阳市中考)认识物质是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同学们对NaOH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NaOH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Mg(OH)2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1)A试管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 性。向A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 ,由此证明NaOH能与H2SO4反应。
(2)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B试管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3)C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活动二:了解NaOH的制备
(4)工业上,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获得Na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活动三:测定NaOH样品的纯度
工业制得的NaOH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Cl。同学们采用“沉淀法”对某NaOH样品的纯度进行测定。实验方案如下:
(5)判断方案中MgCl2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 。
(6)称量前需将滤渣洗涤、干燥,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 碱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稀盐酸(或稀硫酸等合理即可);(3);(4)H2O;(5)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合理即可);(6)偏大
【解析】(1)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A试管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A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硫酸,NaOH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水,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则向A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硫酸,可以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由此证明氢氧化钠被消耗,则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2)B试管中二氧化碳氧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为了验证该反应的发生,即为验证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向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B试管中已发生反应;(3)C试管中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Na、2个Cl,反应后有2个Na、2个Cl、2个O、4个H,故2X中含有2个O和4个H,X中含有1个O和2个H,X的化学式为H2O;(5)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判断方案中MgCl2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镁溶液过量;(6)该实验室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继而得出氢氧化钠的纯度,称量前需将滤渣洗涤、干燥,否则会导致滤渣质量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8.(2023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上次做实验用的澄清石灰水忘记了盖瓶盖,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底部也有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怎样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碳酸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猜想二:氢氧化钙;水分蒸发,析出氢氧化钙固体。猜想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甲同学得出结论:猜想一正确。
(2)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甲同学实验结论不够严谨,其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补充实验如下: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猜想三正确。
【实验反思】
(3)澄清石灰水必须要_____保存。
【答案】(1)
(2)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或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 浊液变红(或浊液变蓝)
(3)密封
【详解】(1)甲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固体为碳酸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①白色固体也可能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固体也会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故填:;
②可增加实验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蓝,也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红,故填: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或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
③实验结论为白色固体既含有碳酸钙又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浊液变红(或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振荡后加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浊液变蓝),故填:浊液变红(或浊液变蓝);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因此澄清石灰水必须要密封保存,故填:密封。
9.(2023年重庆市中考B卷)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______(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
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A
(2) 对照 BD/DB
【详解】(1)由于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32+16×4=160,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40,则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氢氧化钠大,而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A区域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6个孔穴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则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对照实验。
A、氢氧化钠和石灰水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则互滴后溶液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互滴后溶液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C、稀硫酸和白醋均显酸性,均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则互滴后溶液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D、白醋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互滴后溶液有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BD。
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学习完NaOH的性质后,某兴趣小组对KOH的性质展开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为白色固体,水溶液为无色;②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说明:“溶”表示该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该物质不溶于水。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同学们用KOH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
(1)A实验测得KOH溶液的pH 7(填“>”“=”或“<”);
(2)B试管中的现象是 。
(3)C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二者发生反应,同学们又设计如下实验:
①步骤Ⅱ中若观察到 ,可证明C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试写出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同学们猜测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X,可选择 加以证明。
【得出结论】
(4)KOH与NaOH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
【答案】(1)>;(2)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3)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 ;锌/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4)水溶液中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解析】(1)氢氧化钾属于碱,溶液显碱性,A实验测得KOH溶液的pH>7;(2)氢氧化钾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氢氧化铜是蓝色絮状沉淀,B试管中的现象是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3)①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硫酸,若观察到红色溶液变成无色,可证明C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钾消失了,一种物质物质被反应完全,就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②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③同学们猜测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X,即证明反应后有酸剩余,依据酸的通性,可以选择活泼的金属(如锌)、碳酸盐、紫色石蕊溶液。(4)KOH与NaOH都属于碱,在水溶液中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KOH与NaOH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 。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 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I.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 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 。(填化学式)。
Ⅱ.下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 。
(4)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5)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 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潮湿 蓝 红 无 NaCl和HCl OH- H+ ④ 氢氧化钠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详解】(1)氢氧化钠易潮解,故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潮湿;
(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3)实验④
I.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无色;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溶液变为无色后再滴加盐酸,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NaCl和HCl;
Ⅱ.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盐酸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后,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水,故甲的离子符号为OH-,乙的离子符号为H+;
(4)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④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实验⑤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不属于中和反应,故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④;
(5)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12.(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葫芦岛市中考)在学习了酸、碱的性质后,为加深对酸和碱主要性质的认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活动。
(1)实验活动一:
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仍为蓝色。写出产生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继续向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振荡,观察到蓝色沉淀消失。
【实验分析】
同学们对此时试管中溶液成分分析后认为:溶液中溶质一定有 ,可能有 。
【实验验证】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到 ,证明了可能存在的物质是存在的。
(2)实验活动二:
同学们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钙的性质。
通过以上实验,兴趣小组同学们对酸、碱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答案】(1) ;、 ;/硫酸 ;无蓝色沉淀产生(合理即可);(2) 10 ;试管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微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
【解析】(1)产生蓝色沉淀的反应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分析: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仍为蓝色,说明硫酸铜还未完全反应,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此时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硫酸铜、硫酸钠,可能含有硫酸;实验验证: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溶液中存在硫酸,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观察到无蓝色沉淀产生,说明可能存在的物质是存在的;
(2)要验证氢氧化钙的性质,根据控制变量法,加入水和稀盐酸的体积应相同,则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0.1g氢氧化钙粉末,分别加入10mL水和10mL稀盐酸,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结论为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故现象为:试管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向10mL水中加入0.1g氢氧化钙,固体不能全部溶解,说明室温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氢氧化钙的质量小于1g,说明室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1g,说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无色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而试管乙中固体完全溶解,溶液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
13.(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氢氧化钠、氧氧化钙的性质进行探究。
I.探究的性质: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一中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 性。
(2)实验二、实验三验证了能与某些 发生反应(填物质类别)。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四中滴入浓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II.探究的性质: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固体于试管中,各加入水,充分振荡,均得到悬浊液。
(4)甲同学将盛悬浊液的试管静置后,吸取上层清液滴入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如下图所示,乙同学向盛悬浊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底部有固体,上层清液呈红色,然后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上层清液变为无色,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实质是 ;再将试管振荡、静置,上层清液又变成红色,其原因 。
【答案】(1)碱;(2)盐 ;;(3)气球变大;
(4);(5)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未溶解的氢氧化钙继续溶解,试管中上层清液又呈碱性,使溶液变红
【解析】(1)无色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故实验一中酚酞试液变红,说明 NaOH 溶液显碱性;(2)实验二中,氯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实验三中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实验二、实验三验证了 NaOH 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实验三中发生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四中滴入 NaOH 浓溶液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故现象是:气球变大;(4)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该过程中发生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将试管振荡、静置,上层清液又变成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反应后,未溶解的氢氧化钙继续溶解,试管中上层清液又呈碱性,使溶液变红。
14.(2023·黑龙江龙东·中考)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时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发生时没有伴随明显的现象,他们就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怎样证明NaOH溶液分别与CO2及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
(1)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I:验证有_______;
思路Ⅱ: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两组分别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结论】
(2)第一组同学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认为NaOH溶液和CO2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指出,还应进行CO2与_______反应的对比实验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3)第二组的小明同学向丙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观察到溶液颜色_______,得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小亮同学向丁中滴入AgNO3溶液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他认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NaCl,你认为小亮的结论是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4)第二组同学进一步讨论后认为,如果将乙中的溶液蒸发结晶,再将得到的晶体溶于水,若在室温下测得该溶液的pH_______(填“>”“<”或“=”)7时,则能证明有氯化钠生成。
【反思与拓展】
(5)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为了防止该药品变质,该药品要_______保存。
(6)下列物质,能进一步证明第二组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铜片B.氧化铜C.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1)新物质生成
(2) 试管内液面升高 水/H2O
(3) 仍为无色 不合理
(4)= (5)密封 (6)C
【详解】(1)化学反应发生时,反应物减少,生成了新的物质,因此可以根据反应物减少物,或者新物质的生成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一:验证新物质生成;
思路二: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2)第一组同学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根据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所以可观察到试管内液面升高;
氢氧化钠溶液由水和氢氧化钠组成,二氧化碳会与水和氢氧化钠都接触并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因此需要设计对比实验排除水的影响,还应进行CO2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3)酚酞加入碱性溶液会显红色,酚酞遇酸性和中性不变色,根据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反应后氢氧化钠被消耗,溶液不显碱性,所以向丙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观察到溶液颜色仍为无色,说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硝酸银中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盐酸本身含有氯离子,稀盐酸和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向丁中滴入AgNO3溶液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认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NaCl,该结论是不合理的;
(4)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根据结论有氯化钠生成,即得到的晶体为氯化钠,溶于水形成中性溶液,此时溶液的pH=7;
(5)氢氧化钠的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为了防止该药品变质,该药品要密封保存;
(6)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与酸不反应,与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均不反应,因此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故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只与盐酸反应,与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均不反应,因此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变红,在中性溶液中仍为紫色,遇碱性变蓝,当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仍为紫色,则说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符合题意;
15.KOH溶液中含有H2O、K+、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K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KOH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猜想1:KOH溶液中的H2O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KOH溶液中的K+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KOH溶液中的 (填化学式)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实验现象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 。
【拓展】①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KOH固体应 保存。
【答案】 OH-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用试管取少量KOH溶液 猜想3成立 酚酞试液本身含有水分子 无色酚酞变红 密封
【详解】猜想:
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H2O、K+、OH-,哪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猜想有三种,根据题意,故猜想三是:OH-。
实验探究:
实验②用试管取少量KCl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因为实验结论是猜想2不成立,即K+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现象为: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因为已经证明H2O、K+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实验③为用试管取少量KOH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根据实验现象试管内溶液变红,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猜想3成立。
讨论反思:
因为酚酞溶液中含有水,所以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的理由是:酚酞试液本身含有水分子。
拓展:
①根据上述实验结论,Ba(OH)2溶液中含有OH-,所以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无色酚酞变红;
②KOH是可溶性碱,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要密封保存。
1. 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 能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从物质类别的视角,初步预测碱的主要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3. 知道可以通过物质类别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了解通过物质的共性和差异性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方法。
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O2+ 2NaOH = Na2CO3 + H2O
CO2 + Ca(OH)2 =CaCO3↓+ H2O
与盐反应
2NaOH+CuCl2=Cu(OH)2↓+2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与酸反应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分离CO2、H2混合物
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H2,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B
除去NaOH溶液中的杂质B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C
除去KCl固体中的杂质CaCO3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使火熄灭
C
在树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
该物质能保护树木,防止冻伤,还能防止害虫生卵
D
用活性炭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能降低水的硬度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所加试剂
镁条
BaCl2溶液
CuCl2溶液
Na2CO3溶液
现象
1号试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2号试管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瓶中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
溶液变红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NaOH样品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
猜想二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取少许滤液,滴加Mg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2)取少许滤液,滴加CuSO4溶液
既有白色沉淀又有蓝色沉淀产生
(3)取少许滤液,通入C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
_______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能与紫色石蕊反应
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
氢氧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_____
白色固体既含有碳酸钙又含有氢氧化钙
OH-
K+
溶
溶
Cu2+
不
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0.1g氢氧化钙粉末,分别加入10mL水和 mL稀盐酸,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试管甲中固体未完全溶解,试管乙中固体完全溶解,溶液为无色
氢氧化钙的性质为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示意图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猜想1不成立
②用试管取少量KCl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猜想2不成立
③ ,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内溶液变红
(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11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2份,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11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2份,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二教师版docx、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二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9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二)(2份,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9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二)(2份,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9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二教师版docx、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9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二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9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二)(2份,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9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二)(2份,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9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二教师版docx、人教版2024年初中化学下册同步讲义第9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二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