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 15.1两种电荷专项练习(附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 15.1两种电荷专项练习(附答案)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 15.1两种电荷专项练习(附答案)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 15.1两种电荷专项练习(附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带了电荷,摩擦起电,导体和绝缘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考点梳理
    一、带了电荷
    1.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也带了同种电荷。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单位:库仑(C)。
    7.电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8.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
    (2)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用同电荷相互相互作用规律检验:
    ①两个物体相互排斥:一定带同种电荷。
    ②两个物体相互吸引:
    A.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 B.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
    二、摩擦起电
    1.原子的结构: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道尔顿发现原子。
    汤姆生发现电子。
    (3)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
    2.原子通常不显电性的原因:
    (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2)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3.原子带电的原因:
    (1)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因为负电荷少了,正电荷相比多了)。
    (2)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因为负电荷多了,正电荷相比少了)。
    4.摩擦起电原因:
    (1)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不同物体摩擦时:
    A.“弱者”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B.“强者”得到多余电子带等量的负电荷。
    5.摩擦起电实质:
    是电子的转移(由“弱者”转移到“强者”),并非创造了电荷。
    6.摩擦起电的条件:
    不同物质摩擦。(2)所处环境要干燥。
    7.摩擦起电的能量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8.实例剖析:
    (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说明:两者束缚电子的本领是:丝绸>玻璃,则摩擦时,电子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使丝绸带上了等量的负电荷。
    (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说明:两者束缚电子的本领是:橡胶>毛皮,则摩擦时,电子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使毛皮带上了等量的正电荷。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2)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3)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常见导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3)不导电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如干木棒变潮湿后,会变得导电,成为导体。
    4.“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1)导电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的物体只能是导体。
    (2)带电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重难点突破
    1、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
    A.原子、原子核B.电子、质子 C.质子、中子 D.原子、中子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其中“粘”字蕴含的物理原理与下列现象中的“粘”相同的是( )
    A.带异种电荷的轻质小球靠近后会“粘”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 D.两块磁铁会“粘”在一起
    3、下列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B.摩擦后的气球粘在手上
    C.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飞起D.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4、小红同学用气球(由橡胶制成)与自己的头发摩擦几下,松手后,气球“粘”在头发上,其原因是( )
    A.气球上的负电荷转移到头发上 B.头发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气球上
    C.气球和头发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气球和头发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5、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则小芳( )
    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原子 D.相互排斥的头发上带同种电荷
    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则该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荷B.带负电荷
    C.不带电荷D.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B.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C.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带了负电,是由于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8、用丝线悬挂、、三个轻质的小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那么( )
    A.三个小球只有一个带电
    B.三个小球都带电
    C.三个小球中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同种电荷
    D.三个小球中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异种电荷
    9、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
    B.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
    C.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D.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互相排斥而张开
    10、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 )
    A. 橡胶B. 玻璃C. 塑料 D. 金属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但是组成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其中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选D。
    2、答案:C
    解析: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粘”字蕴含的物理原理是电荷吸引轻小物体,带异种电荷的轻质小球靠近后会“粘”是异种电荷相吸引,故A不符合题意;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大气压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人活动的时候产生摩擦,使化纤衣服带静电,从而吸引轻小毛绒,故C符合题意;
    D.两块磁铁会“粘”在一起是异名磁极相吸引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解析: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摩擦起电无关,故A正确;摩擦后的气球带电,所以能粘在手上,是摩擦起电的缘故,故B错误;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后头发飞起,是摩擦起电的缘故,故C错误;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摩擦起电的缘故,故D错误。故选A。
    4、答案:D
    5、答案:D
    解析:金属球电,头发都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头发都散开,但不能确定头发所带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A、B、C错误,D正确。
    6、答案:A
    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它们相互排斥,说明这个小球一定和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则该小球带正电荷。故选A。
    7、答案:A
    8、答案:D
    解析:已知a、b、c三个轻质的小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
    根据带电物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可知a、b、c三个轻质的小球,肯定有一个物体不带电荷,
    所以有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一个物体不带电;
    故选D.
    9、答案:C
    解析: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所以橡胶棒接触金属球时,金属球和金属箔片都带有同种电荷,都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片张开,应选C.
    10、答案:D
    解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如金属,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如玻璃,煤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5节 磁生电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5节 磁生电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磁感应,发电机,动圈式话筒,三大发现和三大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生磁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生磁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3节 安全用电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3节 安全用电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安全用电,家庭电路安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