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7小猴子下山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7小猴子下山 第1课时 教学设计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7小猴子下山 第1课时 教学设计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17小猴子下山 第1课时 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趣味揭题,设疑学文,初读课文,集中识字,趣读课文,整体感知,配乐讲故事,揭示主旨,学习生字“非”,指导书写,小结与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
    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区别“掰、扛、扔、摘、捧、抱”这些动词表示的含义。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空着手回家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明确目标、有始有终。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
    2.能根据课文内容推断小猴子最后空着手回家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件、板贴、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趣味揭题,设疑学文
    1.猜谜导入。
    家住深山老林里,一身黄毛尾巴翘。
    喜爱爬树荡秋千,爱吃香蕉爱吃桃。
    一天到晚玩不够,不会走路只会跳。
    2.出示词语“小猴子”。
    3.揭题。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他下山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板书并指导读好课题)。
    (1)指导读好“子”的轻声。
    (2)指导读好停顿。
    4.自主识记生字“猴”。
    预设1:通过反犬旁识记。
    预设2:通过形声字识记。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过渡:小猴子下山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到课文中瞧一瞧吧。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蹦、追、扛、扔、捧、抱、摘、掰、结、满、瓜”。
    课文读完了,里面的字你都认识了吗?认识的小朋友大胆的把手举起来。
    (分行出示文中词语,标红生字)
    3.学习书写生字“瓜”。
    (1)认清字形。
    ①这个“西瓜”的“瓜”字,既要会认,也要会写,我们看看古人写的“瓜”字,像什么?
    预设:一个西瓜挂在瓜架上。(是啊,就像瓜藤上吊着一个瓜,可能是西瓜,也可能是别的瓜。)
    ②那看看我们今天要写的“瓜”字,哪个笔画像吊着的瓜?
    预设:竖提。(你是这样理解的,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预设:点。(点就像吊着的瓜,其它的笔画就像吊着的藤,这个字非常形象,咱们来写一写这个字吧!)
    (2)指导书写。
    ①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平撇瓜藤横着躺,
    竖撇瓜藤往下方,
    竖提加点藤吊瓜,
    一捺瓜藤长又长。
    ②说歌谣再次书空。
    4.理解“蹦、追、扛、扔”等重点动词的含义。
    过渡: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有几个是与脚有关的,谁发现了?
    (1)理解和脚有关的生字“蹦、追”。
    预设:蹦和跳(是的,他们都是足字旁,和脚有关,还有一个字也与脚有关,谁发现了?)
    预设:追(走之也是与脚有关的,做做蹦蹦跳跳的动作,再做做追的动作。)
    (2)学习和手有关的生字“扛、扔、捧、抱、摘、掰”。
    ①根据字形猜字义
    过渡:这些字中还有几个和手有关的,谁发现了?
    预设:扛、扔、捧、抱、摘。
    这些字都是什么偏旁?
    预设:提手旁(是啊,所以他们都和——手有关,还有一个字没有提手旁,但是它也和手有关,谁发现了?)
    预设:掰(其实啊,“掰”这个字里面也藏着手,谁发现了?)
    预设:左边有手,右边也有手(那中间是个什么字?)
    预设:分(咱们中国的汉字非常有趣,是可以看字形想字义的,看看这个掰字,左边有手,右边有手,中间是分,那我们猜猜“掰”是一个什么样的动作?)
    ②做动作,懂字义
    过渡:这些字虽然都和手有关,但他们表示的动作却不一样,看一看,这个动作是什么?
    预设:掰(小猴子用两只手把玉米从玉米杆上——掰下来,接下来这个动作是——)
    预设:扛(扛不仅要用到手,还需要用到肩膀。下一个动作是——)
    预设:扔(下一个是——)
    预设:摘
    预设:捧(继续猜,这个是——)
    预设:抱(抱要把手臂怎么样呢?)
    预设:伸开(是啊,太大了,手臂要伸开来才能抱住)
    过渡:动词可以读,也可以演,我们全班轻轻站起来,做一做这些动作吧。(这里有一个大大的玉米,咱们双手把它掰下来,把玉米扛在肩上,玉米现在不要了把它扔掉,树上的桃子真漂亮啊,我们摘下来,再摘一个,摘了好几个了,咱们捧在手里,哎呀,又看见又大又圆的西瓜了,咱们扔掉桃子把西瓜——抱起来。都认识了吗?我们一遍读一边做,掰,开始。)
    三、趣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动词有意思吧?
    预设:有意思(动词很有意思,我们的故事也很有趣,老师也给你们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好不好?一边听一边下想,小猴子下山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用横线画出有关的词语,准备好铅笔,咱们的故事要开始了。)
    1.教师泛读课文。
    2.抓关键部分、梳理文脉
    ①故事听完了,谁能告诉老师,小猴子下山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预设:玉米(玉米怎么样?)
    预设:又大又多(还看到了什么?)
    预设:桃子又大又红(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西瓜又大又圆(还看到什么?)
    预设:小兔子(小兔子怎么样?)
    预设:真可爱(课文中有个词,是怎么说小白兔的?)
    预设:蹦蹦跳跳(小兔子下山看到了这么多好东西,你们画的是这些吗?是。)
    ②小猴子看到这些东西,每次都是怎么做的,用⭕圈出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
    我们先一起来圈两个吧,它看到玉米又大又多的时候,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老师就把哪两个动词圈起来了啊?
    预设:掰(还有一个——扛,你们会画了吗?)
    预设:会了。(好,画下来。看到桃子的时候它怎么做?圈出有关的动词。看到西瓜的时候怎么做?看到小兔子的时候怎么做?把小猴子怎么做的那个动词用圆圈圈出来。圈好了之后举手告诉老师。看到桃子又大又红它怎么做的啊?)
    预设:它——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看到西瓜又大又圆的时候,它就——
    预设: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看到小兔子蹦蹦跳跳的时候,他就——)
    预设: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你们画的是不是这些动词?)
    ③根据板书概括故事、理解文义。
    小猴子下山一路上看到了这么多好东西,它看到什么,做了什么,谁能把这个
    事连起来说一说?(指生回答:你看着老师画的画来说一说——给他掌声,故事好长好长啊,他用几句长长的话就把它串起来了,你们会不会?)
    预设:会(一起说,小猴子下山看到,开始——小猴子下下山看到玉米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看到……)
    3.加上动作和表情,趣读故事
    (1)趣读第一段
    故事我们都读得懂,我们还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真了不起,这就真正读懂了故事,故事还要读的有趣一点。怎么有趣一点呢?就是要把小猴子的动作演出来,谁先来试试第一自然段?(指生加上动作朗读)
    预设:有一天……(有点有趣了,你看看小猴子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预设:高兴(高兴的嘴巴都怎么样了?)
    预设:嘴巴张的大大的(是啊,高兴的合不拢嘴,高兴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预设:非常高兴。(非常高兴是怎么样的啊?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特别高兴。(是啊,我们的小猴子非常高兴,让我们带着高兴的表情再加上动作把第一段读得有趣一点吧,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开始——)(2)趣读第二、三、四段
    过渡: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有动作了,有动作就有画面感了,有表情故事就更有趣了。第二、三、四自然段,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练习一下吧,带上动作和表情开始吧。
    ①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这是走到哪里了?带着动作和表情开始吧。)(很好,你读的有画面感了,要是再响亮一点就更棒了。)
    ②第三自然段,谁想来挑战一下?(你读的很有趣,不仅做了动作,还一直张着嘴笑,真的是非常高兴。)
    ③谁想读第四自然段?(你的动作真好,我仿佛看到那个小猴子真的在眼前动起来了。)
    四、配乐讲故事,揭示主旨
    这个故事的前面四个自然段记住了吗?老师考考你们啊,如果这个样子你还记得住吗?只要记住走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就记住了对不对?这段记得住吗?这段记得住吗?这个呢?我们发现,这四个自然段其实都差不多是不是?自己记记一个画面,一个自然段,等一下看谁记得最好就请他来演一演。
    (1)指名学生配乐讲一、二、三、四自然段。
    咱们的故事要开始了,我们看他们记不记得住,讲的有没有趣。
    (2)教师讲结尾并引导学生推断小猴子最后空着手回家的原因。
    (故事的结尾由老师来讲……)
    这一次还是那么高兴吗?——不是
    还是非常高兴吗?——不是,非常伤心。
    指名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你来读——(表情真好,我仿佛看到了小猴子的伤心。)
    师:小猴子一路上看到那么多的好东西,为什么却空着手回家去了?
    预设:看见一个就扔掉一个,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是啊,它不知
    道自己要什么,没有目标)
    预设2:他什么都要,但什么都没得到。(是啊,他贪心,我们最事情可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五、学习生字“非”,指导书写
    课文学完了,这个生字你们还记得吗?
    预设:非(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
    1.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学生练写“瓜”“非”。
    3.教师展评,学生对照修改。
    (注意点:平撇、竖撇,右竖高高长又长,三横要等距)
    六、小结与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就到这里,没关系,小猴子经常下山的,等他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时候,这些的道理的时候,就不会犯这些错误了。
    今天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讲故事有诀窍,只要记住走到哪里,看到什么,借助这些插图就可以讲了。
    七、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总体感知,围绕“所见”,积累词语,围绕“所做”,体会动词,想象创造,续编故事,生字教学,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语境,直接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二自然段,学习第三自然段,学习第四,课中游戏,复习巩固,拓展联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回馈,引入新课,整体读文,明确路线,学习第一自然段,认准并理解,拓展延伸,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