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精品教案(第二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94748/0-17299881372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只有一个地球》精品教案(第二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94748/0-1729988137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复习检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些知识的呢?(生回答: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相信同学们在以后介绍事物的时候,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
2.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谈感受。
过渡: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向我们描述了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所见到的地球,我们也看了一些地球的图片。我记得同学们在欣赏文字和图片时发出了不少感叹,大家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预设:指名学生回答,答案可以是多样化的:地球真美啊!地球真像宇宙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设疑: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时也有感叹,大家能把宇航员的感叹找出来读给老师听听吗?(指名读第8自然段。)
指导朗读: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讨论后引导学生在该段落旁标注:自豪而又担忧。)
(3)质疑: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美丽壮观吗?宇航员的担忧是多余的吗?
过渡:同学们,要真正理解宇航员的感叹,理解他的自豪和担忧,我们就要认真学习下文。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进一步感悟地球的“可爱”,从“自然资源有限”的角度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学生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问题
(1)地球用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
预设: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土地、生物。
(2)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地球的慷慨无私?(课件出示)
(3)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吗?课文在说明这一点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自然资源不是无限的,如矿产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有会枯竭的一天。这里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小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各种资源,它是多么无私啊!从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如:地球真是太可爱了。)
2.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感受地球是“容易破碎”的,领悟“忧虑”之情。
(1)提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提示学生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为可再生资源,所以课文是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两方面来写的。
(2)学生交流关键字词,感受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及严重后果。
预设:不加节制、枯竭、随意毁坏、不顾后果、滥用、生态灾难、严重的威胁。
3.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过渡:既然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非常容易破碎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离开地球,去别的星球上生活呢?
(1)学生自读第5—7自然段,讨论“人类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预设:在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中,学生已了解到人类目前还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也掌握了相关知识,这里可借机复习一下,加深认识。
(2)结合相关句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交流示例:
生1: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很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则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生2:“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既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4.再次体会课题的深意,提升情感。
过渡:同学们,由我们刚才的讨论来看,宇航员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板书:精心保护。)这是因为这个美丽可爱、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宇航员的话,体会地球的美丽与脆弱,感受地球的珍贵。
(1)结合全文理解宇航员的感叹。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预设: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可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来理解。
交流示例:
生1: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既与前文照应,又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生2: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破碎”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同时”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破碎”,所以我们要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体会课题的含义。
过渡: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着无情地破坏,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地保护。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读,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
小结:善待地球,保护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时代周刊》将地球评为年度风云行星,就会明白它正是在呼吁大家珍爱我们的地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三、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选择作业,课堂延伸。
(1)画一幅环保宣传画,配上一句环保宣传语。
(2)假如你是一朵花,或一棵树,或一块煤……,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3)搜集一首赞美大自然的诗歌,向同学读一读,读出情感。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逻辑严谨、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说明文。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为什么宇航员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样的感叹?”这一问题直奔课文主题,再辐射全文。这样,既避免了琐碎的分析,又打破了按部就班的教学进程。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1自然段中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体会地球外在的美丽,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再引导学生谈地球内在的美——地球是慷慨的、无私的。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地爱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称地球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接下来自然过渡:然而面对养育我们的母亲,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她的呢?从而谈到“容易破碎”——“地球渺小”“自然资源有限”“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因为有了前面对地球母亲的情感积淀,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抓住“不加节制”“滥用”“随意毁坏”等关键词来解读,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人类是多么自私,多么贪婪,多么无知!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从而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珍惜资源,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文虽是一篇说明文,却表达着与记叙文同样强烈的情感。所以,我打破学习说明文的一般方法,主要从情感方面进行启发,激发学生对地球母亲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破坏地球行为的痛恨之情,从而使他们增强保护地球的使命感。激发情感方面,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字词,体会含义,想象画面,再辅以直观的图片,使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最后,我引导学生和作者一块发出号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此时,从学生强烈的语气中,我能感受他们的痛心、热情与决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