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 春/朱自清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 春/朱自清备课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字词清单,明亮滋润,鸟兽昆虫的窝,陪衬使明显突出,词语连线,作者名片,思维导图,写作背景,题目解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及其相关作品,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重点)2.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句,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重点)3.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领悟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难点)
jiàn zhuàng
朗润 酝酿 窠kē巢 宛转卖弄烘托
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有意显示、炫耀 (自己的本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代表作品有我们初中将要学到的《春》《背影》,以及《匆匆》《荷塘月色》等。
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略有改动。《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之间。此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边任教边研究学问,工作的顺利、家庭生活的和谐等,使他的心境较为平淡恬静,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文体知识——散文、写景抒情散文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
《春》这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描写出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赞美和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发向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1.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盼春。开篇点题,总领全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第二部分(2—7段):绘春。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①春草图:着力描绘春草勃发的景象。②春花图:着力写春花竞放的景象。按照树上、花下、遍地的顺序,层层铺叙,层次井然。这段文字中,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结合,勾连映衬,烘托渲染。③春风图:描绘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这一段从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④春雨图:描绘了雨中特有的美景。⑤迎春图:写人勤春早。第三部分(8—10段):赞(颂)春。运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春天的新、美、力。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2.结构图解
1、盼望着,盼望着,(反复,写出殷切盼望春天的来临)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表达内心的喜悦)第一部分(1自然段):盼春——总领全文。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先描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情态,接着写出了春山润泽,春水涣涣,春日暖人的特点。)总写春回大地的景象
3、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嫩嫩的”指春草柔软纤嫩,“绿绿的”指春草青葱嫩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表明春草分布之广,绿满大地。从春草的情态、色泽、长势显示出春天的蓬勃生机。)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一系列的动词,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人的活动,表现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叠词,写出了初春风草软的特点。顺序:由物及人。)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赶趟儿”,表明争先恐后地,要赶上这一趟儿,赶春天,赶春光,百花争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花多,开得热烈,争奇斗艳,生动而有人情味。把花写活了。)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写出花娇美动人的颜色,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产生联想和想象,春花是实写,秋实是虚写,虚实结合。)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闹”字不仅写出了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烈气氛。绘声绘态,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句式上多运用短句,加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因为有阳光,所以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有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所以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本段色味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写野花,暗写了风,明暗结合。使人仿佛置身于绚丽的春景之中)
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触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嗅觉,写出春风的香甜、醉人。)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拟人,“卖弄”贬义词褒用,写出春天带给万物的快乐。借助听觉写春风的和悦,还有视觉。本段从多角度写春风。)
6、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贴切地突出了雨多、细、密、斜、薄的特点。)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逼”强调小草雨后青得鲜活和生机勃勃。)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夜色宁静而优美,安静而温馨。本段从静景写到动态,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7、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儿的,(和前面写春天的果树“赶趟儿”争相开花相照应。)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叠词连用,充满了活力)“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写了人的思想,“一年之计在于春”,表现出人们正趁大好春光为创建美好生活奋发进取的精神。这幅“迎春图”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8、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10、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三组有力的排比和比喻句,写出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用一个成长的过程,写出了春天的“新”“美”“力”。赞美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全文结构总—分—总。)
内容上,突出人们盼春的急切心情和看到春天临近的喜悦,并为全文奠定了清新愉悦的感情基调;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1.第1段是“盼春”,句中“盼望着”能否去掉一个?为什么?
不能去掉。两个“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将那种渴盼春天到来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如果去掉一个,就无法表现出这种急切渴望的心情。
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分析开头语段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1.内容上,开篇点题,交代故事背景或起因,奠定感情基调等。2.结构上,总领全文(统摄全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等
知识拓展——考点:开头语段的作用
3、第③段对小草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描写小草的情态、动作、质地、色泽、长势,突出了小草生机勃勃、令人喜爱的特点;然后以人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烘托出小草的美好与可爱。
4、第3段文字连用了几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文段中连用“坐”“躺”“打”“踢”“跑”“捉”六个动词,描绘儿童在草地上嬉戏的情景,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春草给人带来的欢乐,也侧面烘托了春草的可爱。
1、春草:(1)段落3①正面描写春草的旺盛生命力;②侧面写孩子们的嬉戏和春草给人的欢乐,衬托春草的可爱。(2)景物特点:旺盛,可爱。(3)描写手法:①正面侧面结合,②点面结合(点: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面: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能否调整一下语句顺序?
不能,因为“红、粉、白”分别是按照由深入浅的颜色安排的,而且要对应上文的桃树、杏树、梨花,所以不能换。
6、第④段作者在描写春花时,采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有何妙处?
由高到低(树上一花下一地上)、由实到虚(花一果)的描写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既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也使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2、春花:(1)段落4:①树上的桃、李、杏花;②花下的蜂闹蝶舞,侧面表现花朵的繁茂、鲜艳、香甜;③遍地的野花。(2)景物特点:①树上的桃、李、杏花:繁茂、鲜艳、香甜。②遍地的野花:数量多、种类丰富、闪烁可爱。(3)描写手法:①正面侧面结合,②虚实结合(虚:由花味香甜联想到果实)
7、第⑤段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春风的?突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从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等角度来描写春风,多角度地展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芳香和悦耳。
【考点:从感官的角度描写景物】描写景物,从感官的角度来说,一般有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其作用: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春风:(1)段落5:①引用诗句、运用比喻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温暖柔和;②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芳香(泥土气息、青草味、花香、酝酿);③从听觉角度写春风的悦耳(鸟鸣、轻风流水、短笛)。(2)景物特点:和煦、芳香、悦耳(3)描写手法:多种感官结合
先从正面描写春雨,写出了春雨寻常、细密、闪亮、绵长、轻盈、迷蒙等特点;然后通过描写雨中的树叶子、小草、灯光、行人和工作的农夫及草屋等景物,侧面烘托了春雨对万物的润泽,营造了一种安静、平和、温馨的美好意境。
8、第⑥段文字是怎样描写春雨的?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4、春雨:(1)段落6:①正面描写春雨的特点;②描写雨中景物的新美,侧面衬托春雨的美妙效果;③描写雨中安静和平的景象(从傍晚到白天)。(2)景物特点:多(最寻常)、可爱(细密、闪烁、绵长)(3)描写手法:①正面侧面结合;②动静结合(傍晚为静,白天为动)。
从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喜迎春天的景象中,可体会出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9、从描写人们迎春的景象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迎春:春早人勤,积极向上。 范围广、人数多、年龄全
不能。这三句话不仅比喻巧妙,意义深刻,而且分段排列,先后有序。三个比喻句分别是对前文几幅图画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这三句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力量上从小到大,时间上从先到后,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10、结尾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艺术特色——赏析语言(炼字角度)
(1)动词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拟人,生动地写出小草冲破土层的旺盛生命力。)②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形象地写出阳光下芳香不断加浓的过程。)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拟人,贬义褒用,形象地写出鸟儿的活泼可爱。)④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夸张,有力地表现了细雨滋润后草色的明亮耀眼。)⑤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拟人,生动地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景象。)
(2)叠词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②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③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叠词作用: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②模拟声音,非常逼真。③展现动作,含义丰富。
比喻手法。(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2)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3)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赏析格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艺术特色——赏析语言(修辞角度)
拟人手法。(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4)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6)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赏析格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排比手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赏析格式: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形象地写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读起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句式运用。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6)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整句,即整齐的句子。可以是三句(排比),也可以是两句(对仗)。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能表达丰富的情感,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
❶诗情画意,情景交融。作者描绘春天,先是粗笔勾勒背景,然后用细致的笔触,工笔细描春天的景物。草、花、雨、人,形色态势各异,作者信手拈来,让读者倍感赏心悦目。即使是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作者也能妙笔生花,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方面,写出其声其味,饱含喜爱和赞美之情。❷语言生动,修辞多样。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如为了避免抽象叙述,不说“春天来了”,而说“春天的脚步近了”,变抽象为具体。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有的突出景物的色彩,有的强化动感,都很精彩。还运用拟人、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朗润(rùn) 酝酿(liàng) 风筝 舒活B.应和(hé) 黄晕(yùn) 钻出 踢球C.嫩叶(nèn) 清脆(cuì) 筋骨 盼望D.卖弄(nòng) 眨眼(zhǎ) 胳膊 潦亮
【答案】C【解析】A项,“酿”应读niàng。B项,“和”应读hè。D项,“潦亮”应写作“嘹亮”。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是一年春花开,人们纷纷呼朋引伴,去江西婺源赏花。B.夜色如澜,璀璨的光与建筑整体完美融合,花枝招展。C.冬奥会上的体育健儿们,各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D.银杏树刚刚种上时,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根枝杈,没有一片叶子。
【答案】B【解析】A项,“呼朋引伴”指呼唤朋友,招引同伴。B项,“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属于使用对象误用。C项,“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D项,“稀稀疏疏”指(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D.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答案】D【解析】A项,引用、比喻、拟人。B项,比喻、排比。C项,拟人。
4、给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②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⑤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A.③④①②⑤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①②④⑤
【答案】A【详解】首句是③,写“雨”引入话题。然后是④,具体写下雨的情景。接着是①,写雨水滋润后的树叶、小草。接下来是②,写傍晚时分夜的特点。最后是⑤,转写乡下雨中的人群特点。故选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1 春/朱自清说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 春/朱自清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春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时,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品味第一部分,品味第二部分,嫩绿满草,第2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