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感悟其他人物,练习复述故事,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复述课文,发挥想象补充有关情节内容,并能进行表演。
2.体会牛郎的勤劳、善良以及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一)》。昨天我们读了课文,理清了故事的顺序,谁来说一说故事顺序是怎样的?
2.谁能根据故事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现在,我们已经理清了顺序,知道了故事大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用你的慧眼去品评人物。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呢?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回忆课文大意,理清故事情节,再现故事情景,走进故事中的人物,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情感生活,为本节课故事情节内容复述打好基础。
二、感悟其他人物。
文中还有一些角色,他们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呢?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这些角色的句子,思考,交流。
1.牛郎的哥嫂:待牛郎很不好。课件出示句子:
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读上面的句子,你觉得牛郎的哥嫂是怎样的人?(很坏、狠毒、不念亲情)这一描写的意图是什么?(衬托牛郎的可怜)
2.老牛:与牛郎很亲密。(感受牛郎与老牛亲密的感情以及老牛为牛郎着想的心理)
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思考:牛郎为什么对老牛这么好?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它吃嫩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干净的水。抓住“很好”“嫩嫩的青草”“上游”“干净的水” 这些词,有感情地读出牛郎对老牛的无微不至,指生读。(注意排比句表达的情感)
师:在故事中老牛发挥了什么作用?(给牛郎做媒,这是一头知恩图报的牛。)
除了要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进行重点分析以外,故事中的次要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文中神奇的老牛、无情的哥嫂对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主要人物形象都非常重要,所以也要做好分析理解。
三、练习复述故事。
1.以第14~18自然段为例,指导复述。
(1)自由读这一部分内容,看看每段写了什么?(标画重点的词句)
(2)交流,板书:来到树林——看到姑娘——织女走来——互诉身世。
(3)看板书同桌相互说。要求:越详细越好,加入自己对人物的评价。
(4)指名说,要求:看着板书内容,可以发挥想象,加上自己的语言,让故事更生动。
(5)评价,小结复述方法。
复述要分四步走:一、熟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画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二、按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给文章拟定小标题,并列出提纲。三、把内容前后连接起来,完整地进行复述。四、可根据文章内容,对某些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造性地复述。
2.练习复述全文。发挥想象把相关情节说得更具体一些。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线,生活很苦,人称牛郎——照看周到,老牛亲密——长大分家,赶出家门——老牛说话,指点机会——来到树林,见到织女——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2)学生看主线,自由练习复述,同桌之间相互复述。
(3)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4)小结复述课文的方法。
先练习一个自然段的复述,总结出复述的基本方法,学会找重点,学会列提纲,抓住主要故事情节和内容复述课文;通过练习复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白蛇传》,并运用本文所学方法练习复述。
本文属于民间故事,它的特点就是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口语化,想象奇特丰富,艺术感染力强。因此,我重在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小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复述课文,学生感受到了故事情节的变化,抓住文章中描写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进行品析,在反复品读交流中,感受故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经典的人物形象,并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能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真正了解民间故事的表现艺术特点,领略民间故事的魅力,进一步激起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不足之处:故事较长,有些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理清文章结构的任务。建议在教这篇课文时,在理解内容上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应抓住重点词句品析人物形象,感受故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民间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识民间故事,初读感悟,理清思路,精读感悟,感知人物形象,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激趣,初读感悟,理清思路,看结局,体会感情,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