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随堂练习题,共10页。
基础巩固
1.将能透过生长素的明胶插在幼苗尖端与其下部之间,如右图所示。给予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幼苗将( )
A.直立生长
B.不生长
C.向光弯曲生长
D.背光弯曲生长
答案:C
解析:给予幼苗尖端单侧光照射,尖端能感受光刺激,从而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往背光一侧进行横向运输;且生长素能透过插在幼苗尖端与其下部之间的明胶,所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没有受到影响,因此,幼苗将向光弯曲生长。
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答案:B
解析:达尔文的实验已证明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而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部分。
3.下图所示为一株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玉米幼苗,a表示弯曲部位的向光侧,b表示弯曲部位的背光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浓度:a侧=b侧
B.生长素浓度:a侧b侧
答案:B
解析:幼苗受到单侧光照射后,a侧细胞的生长素浓度比b侧的低、a侧细胞的生长速度比b侧的慢,所以a侧的细胞长度比b侧的小。
4.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的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的速度。则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图中的( )
答案:B
解析:将暗箱置于旋转器上水平旋转,意味着暗箱、花盆一起旋转;幼苗只受来自小窗的单侧光照射,由此推知幼苗向小窗生长,B项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摘除棉花的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B.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C.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侧芽不会产生生长素
D.茎的背地生长与顶端优势的原理相似
答案:A
解析:摘除棉花的顶芽,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促进侧芽的发育,A项正确。在切口处涂抹高浓度的生长素,生长素会向下运输到侧芽,造成侧芽部位生长素积累,抑制侧芽生长,B项错误。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侧芽会产生生长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还会运输到侧芽,从而导致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C项错误。茎背地生长是因为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从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造成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且茎对生长素不敏感,近地侧生长快,远地侧生长慢,茎背地生长没有体现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而顶端优势体现了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二者原理不同,D项错误。
6.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分别为( )
A.a和bB.b和a
C.b和cD.c和b
答案:C
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结合题图可判断b、c分别为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
7.下图是利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①可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
B.实验②可以证明单侧光会导致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分布不均匀
C.实验③可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以下部位分布不均匀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
D.实验④可以证明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
答案:B
解析:实验①可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A项正确。实验②可以证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B项错误。实验③可以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以下部位分布不均匀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C项正确。实验④可以证明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D项正确。
8.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效应,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浓度为10-6ml/L时,抑制该植物根的生长
B.促进该植物的茎和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
C.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D.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答案:A
解析:由题图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0-6 ml/L 时,该植物根的生长量大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故生长素浓度为10-6 ml/L 时,促进该植物根的生长,A项符合题意。促进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8 ml/L 左右,促进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10-6 ml/L 左右,B项不符合题意。该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茎,C项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图可知,相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和茎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项不符合题意。
9.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验证激动素对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某同学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A、B、C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知,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这种现象称为 。
(2)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原因是 。
(3)为了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D,D组的处理是 。预测该处理的实验结果是D组侧芽生长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组的生长量。
答案:(1)顶端优势 (2)低于 顶芽可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 (3)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 小于
解析:(1)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2)顶芽可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故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3)为了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处理组D,D组的处理是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预测该处理的实验结果是D组侧芽生长量小于A组的生长量。
能力提升
1.生长素是人们较早发现和研究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下图表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地上部分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只有①②③④
B.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①
C.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
D.生长素是植物体内的信息分子,必须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故植物地上部位的幼叶也能合成生长素,A项错误。①顶芽生长迅速而②侧芽生长受抑制,表现为顶端优势,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生长受抑制,顶芽优先生长,B项错误。与②相比,④离顶芽距离较远,故生长素在④处积累较少,导致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C项错误。
2.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切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生长素。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生长素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生长素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生长素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生长素量小于a'的输出量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琼脂块a不含生长素,故胚芽鞘b侧和c侧都不含生长素,琼脂块a'含生长素,生长素会向下运输到b'侧,故胚芽鞘b'侧含有生长素,c'侧不含生长素,所以生长素的含量为b'侧>b侧=c侧=c'侧,A、B两项错误。胚芽鞘细胞均能运输生长素,C项错误。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运输时会有部分被氧化分解,所以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生长素量小于a'的输出量,D项正确。
3.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答案:D
解析:乙组在①处切断后,表现为生长慢,可推测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结构Ⅰ中,A项正确。乙组在①处切断后,单侧光照射后表现为弯曲,而丙组在②处切断后单侧光照射后表现为不弯曲,可判断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B项正确。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根据乙组与丙组处理后的弯曲情况可推知,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C项正确。若要判断②③之间是否存在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应分别对②以上部位,②③之间和③以下部位分别进行单侧光刺激,观察弯曲情况,根据本实验无法进行判断,D项错误。
4.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实验支架示意图
实验材料和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个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分隔开)。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三个胚芽鞘尖端分别 。
第二步,将实验支架在 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第三步,移走胚芽鞘尖端,然后将材料托中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个 。
第四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弯曲程度。
(2)预期实验结果:
放置a1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度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 (填“大”或“小”);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度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 (填“大”或“小”);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度 (填“最大”或“最小”)。
答案:(1)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正中央(一半放在A1、A2或A3上,另一半对应放在a1、a2或a3上) 黑暗 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2)大 小 最大
解析:(1)将三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正中央(一半放在A1、A2或A3上,另一半对应放在a1、a2或a3上)。由于三个胚芽鞘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生长素受重力影响的程度不同,极性运输后在琼脂块上的分布也不同。6块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A3>A2>A1=a1>a2>a3。
(2)a1琼脂块生长素的含量大于a2琼脂块,因此放置a1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度大。同理可知,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度小,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度最大。
5.在拟南芥的幼根中,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根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地上部分,地上部分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然后根尖的生长素再通过皮层回流。在幼根的中柱和皮层细胞中,无论生长素以什么方式进入细胞,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PIN蛋白,如图1。将拟南芥横放后,其根冠中的平衡石细胞感受到重力信号,细胞内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通过一系列调控使根向地生长,如图2。
图1
图2
(1)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 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少量的生长素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是植物体还要源源不断合成生长素的原因是 。生长素是由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的。
(2)图1中,生长素在中柱只能向根尖运输的原因是 。
(3)有研究者曾经认为根的向水性也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生长素运输载体PIN蛋白。请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根的向水性与PIN蛋白无关。(只写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材料:培养7天的正常拟南芥和PIN蛋白缺失突变体若干、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培养基左上侧含水量明显低于右下侧)、遮光罩。
答案:(1)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生长素是信息分子,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色氨酸 (2)细胞内的生长素运出细胞时,必须依赖运输载体PIN蛋白,而PIN蛋白只位于细胞靠近根尖的一侧 (3)实验思路:将已培养7天的等量正常拟南芥和PIN蛋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分别移栽到两个盛有琼脂培养基的装置中,用遮光罩遮住根部,向水性培养一段时间,每天观察记录根的生长和弯曲情况。预期结果:正常拟南芥与PIN蛋白缺失突变体拟南芥根都表现为向含水量高的右下侧弯曲生长。组别
顶芽处理
侧芽处理
A
去除
用质量浓度为2 mg/L的激动素溶液涂抹
B
保留
用质量浓度为2 mg/L的激动素溶液涂抹
C
保留
蒸馏水涂抹
分组
处理
生长情况
弯曲情况
甲
不切断
正常
弯曲
乙
在①处切断
慢
弯曲
丙
在②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丁
在③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优秀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51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51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植物的向光性有三种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