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演练[教学设计+基础演练+能力提升+知识导学+综合训练]同步练习(1-4章)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后复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课后复习题,共3页。
B.石蜡的熔化过程和冰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D.因为雪在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2.小枫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的人造“雪景”。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固形成的
B.“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C.“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
D.“雪景”形成过程只吸热,不放热
3.真空镀膜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从而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能够完成真空镀膜的原因是( )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D.金属直接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5.小明发现将冻肉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后,肉的表面很快就出现一层冰晶;而把汽水瓶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表面只会出现一层水珠。这是因为相比室温,冷冻室温度极_______(选填“高”或“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极冷的冻肉表面发生了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冷藏室的温度比冷冻室温度________(选填“高”或“低”),水蒸气在较冷的汽水瓶表面发生了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A符合题意;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C不符合题意;雪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凝华是放出热量的,D不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用酒精灯加热时,卫生球粉末受热会升华变为气态,升华吸热;停止加热后,温度降低,气态的卫生球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卫生球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凝华放热。
3.【答案】C
【解析】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固态的金属直接变为了金属蒸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金属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遇冷变为固态的金属膜,这是一种凝华现象。所以这层镀膜的产生过程是先升华后凝华。
4.【答案】B
【解析】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露珠的消失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B符合题意;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C不符合题意;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D不符合题意。
5.【答案】低 凝华 高 液化
【解析】与室温相比,冰箱冷冻室中的温度非常低(低于-18 ℃),所以从冷冻室中刚取出的冻肉温度也非常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非常低的冻肉,在其表面直接从气态凝华成为固态冰晶。冰箱冷藏室中的温度(约5 ℃)比冷冻室温度高得多,比室温低一些,所以把汽水瓶从冷藏室中取出,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汽水瓶表面,从气态液化成为小水滴。
A.汽车玻璃上出现了霜
B.露珠逐渐消失
C.早晨山林中出现了雾
D.树枝上形成雾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练习,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噪声也是生活中的污染来源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