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睢宁县九上数学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85037/0-17270808916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睢宁县九上数学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85037/0-17270808917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睢宁县九上数学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85037/0-17270808917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睢宁县九上数学开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等于,∠D=120°,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
A.B.54C.36D.
2、(4分)如图所示,已知:点A(0,0),B(,0),C(0,1).在△ABC内依次作等边三角形,使一边在x轴上,另一个顶点在BC边上,作出的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第1个△AA1B1,第2个△B1A2B2,第3个△B2A3B3,…,则第n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 )
A.B.C.D.
3、(4分)若的两根分别是与5,则多项式可以分解为( )
A.B.
C.D.
4、(4分)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B.C.a>1D.a<1
5、(4分)一元二次方程配方后可变形为( )
A.B.C.D.
6、(4分)对一组数据:﹣2,1,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1B.众数是1C.中位数是1D.极差是4
7、(4分)去年某市7月1日到7日的每一天最高气温变化如折线图所示,则关于这组数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最低温度是32℃B.众数是35℃C.中位数是34℃D.平均数是33℃
8、(4分)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 )
A.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实数解B.作直线 AB 的平行线
C.∠1 与∠2 相等吗D.若 2a2=9,求 a 的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延长BC至E,使CE=CA,则∠E的度数是_____.
10、(4分)已知m是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则=______.
11、(4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x-2=0的两个根为x1、x2,若x1+x2-x1x2=6,则m=______.
12、(4分)往如图所示的地板中随意抛一颗石子(石子看作一个点),石子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3、(4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4,BD=16,将△ABO沿点A到点C的方向平移,得到△A′B′O′,当点A′与点C重合时,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解不等式组,并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下面的数轴上表示出来:.
15、(8分)在汛期来临之前,某市提前做好防汛工作,该市的、两乡镇急需防汛物质分别为80吨和120吨,由该市的甲、乙两个地方负责全部运送到位,甲、乙两地有防汛物质分别为110吨和90吨,已知甲、乙两地运到、两乡镇的每吨物质的运费如表所示:
(1)设乙地运到乡镇的防汛物质为吨,求总运费(元)关于(吨)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的取值范围.
(2)求最低总运费,并说明总运费最低时的运送方案.
16、(8分)如图,直线m的表达式为y =﹣3x+3,且与x轴交于点B,直线n经过点A(4,0),且与直线m交于点C(t,﹣3)
(1)求直线n的表达式.
(2)求△ABC的面积.
(3)在直线n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ABP与△ABC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是 .
17、(10分)王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纠错情况,收集整理了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的常见错误,编制了10道选择题,每题3分,对他所教的八年级(5)班和八年级(6)班进行了检测.并从两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得分绘制成下列两个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整理分析数据如下:
(1)求出表格中a,b,c的值;
(2)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纠错得分情况比较整齐一些,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18、(10分)近年,教育部多次明确表示,今后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更好掌握学生体育水平,制定合适的学生体育课内容,某初级中学对本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体育水平检测.为了解情况,现从两个年级抽样调查了部分学生的检测成绩,过程如下:
(收集数据)从初一、初二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的水平检测分数,数据如下:
(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段整理样本数据:
(分析数据)对样本数据边行如下统计:
(得出结论)
(1)根据统计,表格中a、b、c、d的值分别是 、 、 、 .
(2)若该校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800人和1000人,则估计在这次考试中,初一、初二成绩90分以上(含90分)的人数共有 人.
(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 (填“初一“或“初二”)学生的体育整体水平较高.请说明理由(一条理由即可).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已知:在△ABC中,AC=a,AB与BC所在直线成45°角,AC与BC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的余弦值为(即csC=),则AC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_______.
20、(4分)如图,直线y1=kx+b与直线y2=mx交于点P(1,m),则不等式mx>kx+b的解集是 ______
21、(4分)一个装有进水管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起只打开进水管进水,经过一段时间,在打开出水管放水,至15分钟时,关停进水管.在打开进水管到关停进水管这段时间内,容器内的水量y(升)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停进水管后,经过_____________分钟,容器中的水恰好放完.
22、(4分)关于的x方程=1的解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3、(4分)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10,点E在AD边上,已知B、E两点关于直线l对称,直线l分别交AD、BC边于点M、N,连接BM、NE.
(1)求证:四边形BMEN是菱形;
(2)若DE=2,求NC的长.
25、(10分)如图,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与直线交于点,点的横坐标为3.
(1)直接写出值________;
(2)当取何值时,?
(3)在轴上有一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与直线交于点,与直线交于点,若,求的值.
26、(12分)已知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根据菱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O的长、BO=DO、AC⊥BD、∠DAC =30°,然后利用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出OD的长,即得BD的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计算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CD,AO=CO=,BO=DO,AC⊥BD,
∵∠ADC=120°,∴∠DAC=∠ACD=30°,∴AD=2DO,
设DO=x,则AD=2x,在直角△ADO中,根据勾股定理,得,解得:x=3,(负值已舍去)∴BD=6,
∴菱形ABCD的面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属于常见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推出,AA1=OC=,B1A2=A1B1=,依此类推,第n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
【详解】
解:∵OB=,OC=1,
∴BC=2,
∴∠OBC=30°,∠OCB=60°.
而△AA1B1为等边三角形,∠A1AB1=60°,
∴∠COA1=30°,则∠CA1O=90°.
在Rt△CAA1中,AA1=OC=,
同理得:B1A2=A1B1=,
依此类推,第n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
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从而归纳出边长的规律.
3、C
【解析】
先提取公因式2,再根据已知分解即可.
【详解】
∵x2-2px+3q=0的两根分别是-3与5,
∴2x2-4px+6q=2(x2-2px+3p)
=2(x+3)(x-5),
故选:C.
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和分解因式,注意:能够根据方程的解分解因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4、A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a-1≥0,再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a-1≥0,
解得:a≥1,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5、A
【解析】
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再把方程两边加上16,然后把方程作边写成完全平方形式即可
【详解】
x−8x=2,
x−8x+16=18,
(x−4) =18.
故选:A
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6、A
【解析】
试题分析: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1+2+1)÷4=,故原来的说法不正确;
B、1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1,故原来的说法正确;
C、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1,1,2,中位数是1,故原来的说法正确;
D、极差是:2﹣(﹣2)=4,故原来的说法正确.
故选A.
考点:极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7、D
【解析】
分析: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由中位数及众数、平均数的定义,可得出答案.
详解:由折线统计图知这7天的气温从低到高排列为:31、32、33、33、33、34、35,所以最低气温为31℃,众数为33℃,中位数为33℃,平均数是=3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折线统计图得到最高气温的7个数据.
8、A
【解析】
用命题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命题就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详解】
解:A项是用语言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符合命题定义,是命题,B、C、D三项均不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都不是命题,故选A.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定义:命题就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一般来说,命题都可以表示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本题中的A项就可表示成“如果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这个方程有实数解”,而其它三项皆不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22.5°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就有∠ACD=∠ACB=45°=∠CAE+∠AEC,根据CE=AC就可以求出∠CAE=∠E=22.5°.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D=∠ACB=45°.
∵∠ACB=∠CAE+∠AEC,
∴∠CAE+∠AEC=45°.
∵CE=AC,
∴∠CAE=∠E=22.5°.
故答案为22.5°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的运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
10、1.
【解析】
试题分析:∵m是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1,故答案为1.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条件求值.
11、-2
【解析】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代入所求式子中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依题意得:x1+x1=-m,x1x1=-1.
所以x1+x1-x1x1=-m-(-1)=6
所以m=-2.
故答案是:-2.
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ax1+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x1+x1=-,x1•x1=.
12、
【解析】
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
【详解】
设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小正方形边长为2,
阴影部分面积=2×2×4+1×1×2=18,
白色部分面积=2×2×4+1×1×2=18,
故石子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概率,正确运用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3、1
【解析】
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C⊥BD,AO=OC=AC=2,OB=OD=BD=8,由平移的性质得出O'C=OA=2,O'B'=OB=8,∠CO'B'=90°,得出AO'=AC+O'C=6,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O=OC=AC=2,OB=OD=BD=8,
∵△ABO沿点A到点C的方向平移,得到△A'B'O',点A'与点C重合,
∴O'C=OA=2,O'B'=OB=8,∠CO'B'=90°,
∴AO'=AC+O'C=6,
∴AB'=;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关键在于得到AO=OC=AC=2,OB=OD=BD=8.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见解析.
【解析】
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确定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确定解集,最后利用数轴表示其解集.
【详解】
由(1)可得
由(2)可得
∴原不等式组解集为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15、(1),;(2)方案:乙运镇80吨,运镇10吨.甲110吨全部运镇.
【解析】
(1)可设由乙运往A镇的化肥为x吨,则运往B镇的化肥为(90-x)吨,甲运往A镇的化肥为(80-x)吨,运往B镇的化肥为(110-80+x)吨,所以y=20(80-x)+25(110-80+x)+15x+24(90-x).其中0≤x≤80;
(2)由函数解析式可知,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少,所以当x=80时,y最小.因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设乙运镇吨,则运镇吨,
甲运镇吨,运镇吨.
可得:
;
(2)∵,
∴随的增大而减少,当时,最低费用(元).
方案:乙运镇80吨,运镇10吨.甲110吨全部运镇.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并表示出其他的量是解题的关键.
16、(1)n的表达式为;(2)S△ABC的面积是4.5;(3)P点坐标为(6,3).
【解析】
(1)把C点坐标代入直线m,可求得t,再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得直线n的解析式;
(2)可先求得B点坐标,则可求得AB,再由C点坐标可求得△ABC的面积;
(3)由面积相等可知点P到x轴的距离和点C到y轴的距离相等,可求得P点纵坐标,代入直线n的解析式可求得P点坐标.
【详解】
(1)∵直线m过C点,
∴-3=-3t+3,解得t=2,
∴C(2,-3),
设直线n的解析式为y=kx+b,
把A、C两点坐标代入可得
,
解得,
∴直线n的解析式为y=1.5x-6;
(2)在y=-3x+3中,令y=0,可得0=-3x+3,解得x=1,
∴B(1,0),且A(4,0),
∴AB=4-1=3,且C点到x轴的距离h=3,
∴S△ABC=
(3)由点P在直线n上,故可设P点坐标为(x,1.5x-6),
∵S△ABC=S△ABP,
∴P到x轴的距离=3,
∵C、P两点不重合,
∴P点的纵坐标为3,
∴1.5x-6=3,解得x=6,
∴P点坐标为(6,3).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掌握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满足每条直线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17、(1)24,27,27(2)5班学生纠错得分情况比较整齐一些
【解析】
(1)将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相加再除以10,即可得到样本平均数;找到折线统计图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和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众数和中位数;
(2)计算出两个班的方差,方差越小越整齐.
【详解】
解:(1)八年级(5)班:(21×3+24×4+27×3)=24,
∴a=24,
八年级(6)班得分:21 27 15 27 30 27 18 27 30 18
从小到大排列:15 18 18 21 27 27 27 27 30 30
∴中位数b=27,众数c=27
(2)八年级(5)班的方差:(9×3+0×4+9×3)=5.4,
八年级(6)班的方差:(81+36×3+9+9×4+36×2)=30.6,
∵(5)班的方差小,
∴(5)班学生纠错得分情况比较整齐一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方差、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熟悉各统计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1)3、6、84.5、85;(2)490;(3) “初二”,理由详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给出的统计表求出a、b,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求出c、d;
(2)用样本估计总体,得到答案;
(3)根据平均数的性质解答.
【详解】
解:(1)由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a=3,b=6,c==84.5,d=85,
故答案为:3;6;84.5;85;
(2)初一成绩90分以上(含90分)的人数共有:800×=240(人),
初二成绩90分以上(含90分)的人数共有1000×=250(人),
240+250=490(人),
故答案为:490;
(3)“初二”学生的体育整体水平较高,
原因是:初二年级的平均数大于初一年级的平均数,
故答案为:“初二”.
本题考查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熟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的实际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或
【解析】
解:分两种情况:
①△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1.
作△ABC的高AD,BE为AC边的中线.
∵在直角△ACD中,AC=a,csC=,
∴CD=a,AD=a.
∵在直角△ABD中,∠ABD=45°,
∴BD=AD=a,
∴BC=BD+CD=a.
在△BCE中,由余弦定理,得
BE2=BC2+EC2-2BC•EC•csC
∴BE=;
②△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2.
作△ABC的高AD,BE为AC边的中线.
∵在直角△ACD中,AC=a,csC=,
∴CD=a,AD=a.
∵在直角△ABD中,∠ABD=45°,
∴BD=AD=a,
∴BC=BD+CD=a.
在△BCE中,由余弦定理,得
BE2=BC2+EC2-2BC•EC•csC
∴BE=.
综上可知AC边上的中线长是或.
20、x>1
【解析】
分析:根据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图象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直线y1=kx+b与直线y2=mx交于点P(1,m),
∴不等式mx>kx+b的解集是x>1,
故答案为x>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图象在上方的部分对应的函数值大,图象在下方的部分对应的函数值小.
21、13.5
【解析】
从图形中可得前6分钟只进水,此时可计算出进水管的速度,从第6分到第15分既进水又出水,且进水速度大于出水速度, 根据此时进水的速度=进水管的速度-出水管的速度即可计算出出水管的出水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
从图形可以看出
进水管的速度为:60÷6=10(升/分),
出水管的速度为:10-(90-60)÷(15-6)= (升/分),
关闭进水管后,放水经过的时间为:90÷=13.5(分).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函数图象,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象中的数据
22、m>﹣5且m≠0
【解析】
先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m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去分母,得m=x-5,
即x=m+5,
∵方程的解是正数,
∴m+5>0,即m>-5,
又因为x-5≠0,
∴m≠0,
则m的取值范围是m>﹣5且m≠0,
故答案为:m>﹣5且m≠0.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这里要注意分母不等于0这个隐含条件.
23、q<1
【解析】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8x+q=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82﹣4q=64﹣4q>0,解得:q<1.故答案为q<1.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证明见解析; (2)NC=1.
【解析】
(1)根据B、E两点关于直线l对称,可得BM=ME,BN=NE,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M=BN,从而得出BM=ME=BN=NE,通过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出结论;(2) 菱形边长为x,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1)∵ B、E两点关于直线l对称
∴ BM=ME,BN=NE,∠BMN=∠EMN在矩形ABCD中,AD∥BC
∴ ∠EMN=∠MNB
∴ ∠BMN=∠MNB
∴ BM=BN
∴ BM=ME=BN=NE
∴ 四边形ECBF是菱形.
(2)设菱形边长为x
则 AM=8-x
在Rt△ABM中,
∴ x=1.
∴NC=1.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轴对称的性质.
25、(1);(2)当时,;(3)或.
【解析】
(1)先求出点E的坐标,再把E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
(2)根据点E的坐标,结合图象即可解答
(3)过作轴交直线于点、交直线于点,根据题意求出的坐标为,再令,得出的坐标为,根据OE,AB的解析式得出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即可解答
【详解】
(1)∵直线与直线交于点,点的横坐标为3
∴点的坐标为,代入中
∴
(2)∵点的坐标为,有图像可知,当时,.
(3)过作轴交直线于点、交直线于点
∵
∴
∴点的坐标为
∴
令,∴
∴点的坐标为
∵点,
直线的解析式为,直线的解析式为
∴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
∴
∴
∴或
∴或
此题考查一次函数中的直线位置关系,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
26、(1);(2)
【解析】
(1)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2,x1x2=q,则通过解方程组,可得,然后计算q的值;
(2)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得到x12=2x1+2,则x13=6x1+4,所以x13-3x12-2x2+3化为-2x2+1,然后把x2=1+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1)根据题意得x1+x2=2,x1x2=q,
由,可得.
所以, .
(2)∵x1是方程x2-2x-2=0的实数根,,∴,即,
.
本题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甲
乙
20元/吨
15元/吨
25元/吨
24元/吨
班级
平均分(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八年级(5)班
a
24
24
八年级(6)班
24
b
c
初一年级
88
58
44
90
71
88
95
63
70
90
81
92
84
84
95
31
90
85
76
85
初二年级
75
82
85
85
76
87
69
93
63
84
90
85
64
85
91
96
68
97
57
88
分段
年级
0≤x<60
60≤x<70
70≤x<80
80≤x<90
90≤x≤100
初一年级
a
1
3
7
b
初二年级
1
4
2
8
5
统计量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初一年级
78
c
90
284.6
初二年级
81
85
d
126.4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九上数学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九上数学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实验九上数学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实验九上数学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平江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平江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