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01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02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情境,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学习任务五,过程性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时期。西晋末年,战乱频繁,中原人口剧减,北方各族加快了内迁速度。北方各族政权在彼此征战中,原有的民族格局被打乱,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较晚内迁的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以国家政权力量推行汉化措施,大大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使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并提供相关史料,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学习目标
    1.识读《淝水之战示意图》,了解淝水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
    2.了解北魏统一北方的时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影响等基本史实。
    3.通过北魏陶俑、敦煌莫高窟壁画等,理解北方各族交融的表现及历史意义。
    4.认识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重点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史料研读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拓展阅读:《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教师首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然后提问这56个民族中是否有历史上曾出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
    二、预习检查
    1.说说淝水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
    2.说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简述北朝更替的过程。
    4.说说魏晋以来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三、学习任务一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北朝民歌《敕勒歌》,并讲述这是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的敕勒人的民歌,也在鲜卑族中传唱。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鲜卑族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一政权吗?你想了解鲜卑族杰出政治家——孝文帝推行的改革吗?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起了解北朝的历史。
    【设计意图】利用民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四、学习任务二
    淝水之战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材料一 丞相王猛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目前上下安和。臣死后,希望陛下千万不可图谋伐晋。鲜卑、羌等归降贵族终怀二心,迟早要成为祸害,应该逐渐铲除他们。”
    材料二 四方基本平安,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可知,王猛曾在十六国中的哪一政权担任丞相?该政权是谁建立的?
    学生回答:
    (1)政权:前秦。
    (2)民族:氐人苻氏。
    教师提问:材料二应该是谁说的话?“四方基本平安”具体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前秦皇帝苻坚。前秦统一了北方。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二,这位统治者听从丞相王猛的劝告了吗?为了讨伐东晋,他发动了什么战役?
    学生回答:没有。淝水之战。
    教师提问: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约90万,而东晋仅派兵8万迎战,这样的兵力对比,应该是一边倒的胜利,但前秦却战败了,没能统一全国,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1)前秦方面:①军队军心不齐,内部矛盾重重。②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③军队劳师远征,战线过长,力量分散。
    (2)东晋方面:①将领指挥得当。②军队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影响下,士气高昂。③民间也组织了军事力量对抗前秦。④有淝水天险,占尽地利,准备充分。
    教师提问:淝水之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战后,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教师提问:淝水之战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前秦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兵力的多寡,而是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与否等。
    教师提问:我们还学过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学生回答: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五、学习任务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师过渡: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的这一混乱局面?
    学生回答: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
    教师讲述: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9页的内容,思考北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学生回答:4世纪后期,鲜卑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教师提问:统一北方后,北魏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人已无明显区别。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教师讲述:北魏建立后,定都平城,后来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材料一 《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材料二 当时流行的歌谣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1)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改革会受阻。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上,受北方强敌柔然的袭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5)民族关系上,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6)文化上,洛阳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地方,汉文化积淀深厚。
    教师过渡:迁都洛阳推动了改革的到来。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109页的内容,归纳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材料三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四 如下表。
    材料五 (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概括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学生回答:
    (1)迁都:494年迁都洛阳。
    (2)语言:规定官员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3)服饰: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4)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
    (5)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
    教师提问: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教师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对之前民族交融成果的总结,同时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和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学习任务四
    北朝政权更替
    教师讲述: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小,地位降低。六镇军人对此十分不满,导致兵变,战火蔓延到今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地区。
    教师提问:这一事件造成了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
    教师提问:东魏和西魏后来又分别被哪一政权取代了?
    学生回答:
    (1)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
    (2)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的内容,思考北周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学生回答:北周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不及北齐,为了强国需要,北周统治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竭力促成鲜卑人与汉人的交融,因此国力渐渐强大。
    教师提问: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归统一。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教师提问:根据刚才学过的知识,你们能绘制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吗?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和问题引导,使学生了解北朝政权的更替,理解隋朝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绘制示意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七、学习任务五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教师过渡: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0、111页的内容,思考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各族大交融的原因。
    学生回答:内迁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错居杂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推动;等等。
    教师提问: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0、111页的内容,概括作答。
    学生回答:
    (1)生产方式:内迁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生产方式逐渐由原来的畜牧业转变为农业。
    (2)生活习俗: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3)政治制度: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4)思想文化: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北方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5)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各族相互认同感日益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教师提问:魏晋以来,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了解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八、过程性评价
    《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九、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生主要学习了四部分内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权更替、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西晋灭亡后,南方先后经历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先后经历十六国和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各族的不断内迁,民族之间的交融不断加强,汉族人民与内迁各族人民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十、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
    十一、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兰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两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人物链接,具体解读,问题探究,图片链接,问题探究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交流预展,展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