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36540/0-17255015391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上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36540/0-17255015392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上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36540/0-17255015392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展开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取。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并付诸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渗透保护地球的意识
师:同学们,上课前先看几幅图片,这些图片上没有任何文字,但是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看懂图片表达的意思。(出示有关保护地球的宣传图片)
师:说说看,你看懂了什么?
生:画面上几双手托起地球,意思是说我们要携手保护地球。
生:这些图片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要保护地球。
师:虽然图片上没有文字,但是大家都看懂了。我们要保护地球,一个同学还办过保护地球的手抄报呢。(出示同学的手抄报)
师:从这张手抄报上,你知道了什么?
生: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
生:我们要携手保护地球。
师:是啊,我们要携手保护地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出示)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响亮口号。
师:在人类环境会议上特别提出“只有一个地球”,一定有着特殊的意义。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梳理要点,明确保护地球的原因
师: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想表达什么?从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生默读思考,勾画相关词句。师巡视,及时提醒学生坐姿,肯定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师:谁发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生:我认为应该是第9自然段的这句话: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师:咱们一起读一读这句。
师:非常好,大家看这里面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词——精心。为什么要“精心”地保护地球?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会告诉我们很多重要的信息。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注意一定要提取关键信息。
(生默读思考,勾画语句。)
生:我从第6自然段抓住了关键信息“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生:我从第3自然段抓的关键信息是“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生:我从第2自然段抓的关键信息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师:非常好,大家找到了很多有效信息。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吧!
师:如果大家能从这三句话中提取有效信息,把这三句话变成三个关键词,那就更厉害了,谁来试试?
生:地球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
师:同学们发现了吧,地球太渺小了,资源很有限,因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所以我们一定要精心保护地球。作者就是这样层层推进地介绍自己的观点,最后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必须精心地保护地球。我们再读读这句话,号召更多的人都来保护地球—(出示,生读。)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三、聚焦表达,运用中强化保护意识
1.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作者生动的表达
师:我们来看一幅地球的图片,(出示地球全貌图片)大家发现这幅图片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看上去基本都是蓝色的。
师:我们学过科学课,谁知道蓝色是什么?
生:海洋。
师:大家猜测一下,地球表面的海洋大概会占到地球总面积的百分之多少?
(生猜测)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资料,大家快速浏览一下,看看你能从中汲取哪些有效信息。(出示)
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的。它的一部分被水淹没着,成为海洋;另一部分露出水面,形成陆地。在地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中,海洋有3.61亿平方千米,占70.78%;陆地只有1.49亿平方千米,占29.22%。洋面远远超过陆面,地球上的海洋是彼此连成一片的,而陆地却被海洋隔成几大块。
师:发现了吧,地球表面的海洋大约占百分之多少?
生:占到了70.78%,有3.61亿平方千米。
师:陆地的面积呢?
生:陆地只有1.49亿平方千米,占29.22%。
师:读了这段资料,我们对地球有了更多的了解:原来在地球表面海洋占的面积很多,陆地相对较少。同样要表达这样的意思,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出示)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生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受到了海洋的面积很大,写得很生动,有一种美的感觉。
生:我也觉得很美,尤其是这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师:是啊,晶莹的球体,给你什么感觉?生:特别的宝贵,像个宝贝一样。
师:注意这个词:晶莹,你在生活中看到哪些东西是晶莹的?
生:妈妈的玉镯。
生:妈妈的吊坠。
师:晶莹的宝贝很宝贵,可千万不要打碎了。这晶莹的球体—地球,在作者心中它就像一个宝贝,值得珍爱。不止如此,你看这句话还写道:它的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你能想象出纱衣的样子吗?我问一位同学,你觉得水蓝色的纱衣适合你们家谁穿?
生:适合我妈妈穿。
师:蓝色的纱衣,妈妈穿上多美。读到这儿,你有没有感觉到,地球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地球,它就像是我们的——
生:母亲,而且是很美丽的母亲。
师:是啊,地球就像是母亲一样。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面对地球,面对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人类的母亲,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要爱护她。
生:要精心地保护她。
师:我们齐读这句话——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恰当的说明方法
师: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一定会用到一些说明方法,请大家快速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都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生默读,批注。)
生:“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这句话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师:是的,非常好。大家在数学课上应该已经学过圆了吧?这里说半径是6400千米,你能不能用数学知识换算一下,直径是多少?
生:我算出来了,直径是12800千米。
师:地球的直径是12800千米,刚才这句话如果用直径来表达,你会怎么说?
生: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直径约为12800千米的星球。
师:非常好,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一般来说,列数字一定要准确,但是读这句话时,有一个字给人的感觉好像不太准确,你发现了没有?
生:是“约”字。
师:那咱们把这个“约”字去掉,更准确地表达吧,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地球的半径或者直径是不好测量的。
生:我也觉得不行,可能算出来后面有很多的小数,不方便读者阅读,就四舍五入了。
师:说得非常好,大家再读读这一段,看看除了列数字,还有其他的说明方法没有。
生:“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师:很好,地球同宇宙相比是渺小的。想想看,地球还可以和谁比?
生:可以和木星比,也可以和太阳比。
师:我们选一个熟悉的吧,和太阳比。老师带给大家一段关于太阳的资料,大家读一读,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出示)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其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
生:我知道了,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
师:刚刚我们说了,地球的半径是6400千米,能不能算一算地球半径和太阳半径之间的关系,或者地球直径和太阳直径之间的关系?
(生计算)
生:我算出来了,太阳半径大概是地球半径的109倍。
师:很好,大家能不能拿地球和太阳比,把下面这句话说完整?(出示)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太阳相比,地球。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生: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太阳相比,地球半径约是太阳半径的1/109。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生: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太阳相比,地球很小,太阳半径约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师:表达很清楚。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3.学习第3、4自然段,感受各类资源的有限
师: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读一读课文第3、4自然段,提取有效信息填写学习单。(出示)
地球上的资源
(生默读,填写学习单。)
师:咱们来交流交流,都有哪些资源,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有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生: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而且面临枯竭。
生: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原本可再生,但被随意破坏,也不可再生了。
师:说得特别好,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已经面临着枯竭;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师:读到这句话,你发现作者除了列数字,还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举例子,我从“拿矿物资源来说”看出来的。
师:作者通过举例子,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矿产资源的形成是漫长的。我们看看下面这段资料,快速浏览,注意提取有效信息,感受矿产资源形成的漫长。(出示)
煤是地壳运动的产物。远在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和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以及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大量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后转变成煤,从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到转变成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
生:我发现煤的形成要1亿到3亿多年,至少也是几千万年。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刚才举的是矿产资源的例子,现在来举煤的例子,谁可以把这句话改写一下,让我们感受煤的形成过程也是如此漫长。
(一生直接把资料加到句中读了一遍)
师:这位同学回答问题很积极,值得表扬,但是直接把资料加进去,句子显得太长了,我们要学会汲取有效信息,抓住主要信息,简洁地表达。
生:就拿煤来说,它是地壳运动的产物,经过几千万年、1亿年甚至3亿多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
师:汲取了有效信息,这次的表达更简洁,更清楚了。面对这样有限的资源,我们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要珍惜它,保护它。同学们再读读这两段话,你会发现事实似乎不像我们想的那样。
(生读第3、4自然段)
生:我发现人类在破坏自然环境,不加节制地开采,滥用化学用品,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生:确实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保护资源,每个人都应该节约资源。
师:说得特别好,地球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应该精心保护,可事实并非如此。接下来老师和大家合作朗读。
师:(读)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生: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师:(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生: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师:我知道,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滥用化学品等行为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就是我们的母亲。同学们,如果不转折,不用“但是”,从正面来讲,从保护的角度来说,可以怎样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我们要合理地、有节制地开采矿产资源,这样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就不会枯竭了。
生: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我们不能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能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我们要让这些资源能够再生,避免一系列生态灾难的发生。
师:特别好!
生: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如果我们不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合理使用化学品,就可以让这些资源不断再生,就不会出现一系列生态灾难,也就不会给我们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同学们,今天学习这一课,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地球是渺小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又不能移居,怎么办?我们必须精心地保护地球—(出示,生读。)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师: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下课了,最后留给同学们作业,大家可以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同时还可以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语。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1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得出结论,梳理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1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情境,质疑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1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