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1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得出结论,梳理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任务一 得出结论 保护地球
    1.播放草原、海洋、森林、河流等资源受保护时和受破坏时的画面。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出示句子: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启发学生思考: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默读第5~7自然段,找出不能移居的理由,并简要概括,小组交流。
    (1)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至少”是副词,指最少限度。“至少”一词点明了到现在为止,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警告人类,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它。
    (2)结合回答出示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40万亿千米!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太远了!
    4.交流指导。提炼不能移居的两个原因:目前,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建造移民基地只是遥远的设想。
    5.联系第三单元中《宇宙生命之谜》一文,复习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从温度、水分、大气、光热等方面,补充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的其他原因。
    6.激活学生体验,引导学生抒发情感。作为这个宝贵地球上的一员,你是幸运的。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的地球母亲倾诉呢?
    7.交流反馈,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句子:“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学习任务二 得出结论,梳理方法
    1.启发思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呢?
    2.借助图示,梳理内容。
    (1)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相关段落的意思,完成下图:
    (2)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3.交流指导。
    (1)第1~2自然段:从“美丽而渺小”感悟“保护地球”。根据内容,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书写在词卡上。
    (2)第3~4自然段:从“自然资源有限”感悟“保护地球”。根据内容,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可再生资源遭受毁坏”,书写在词卡上。
    (3)第5~7自然段: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保护地球”。根据内容,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目前,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建造移民基地只是遥远的设想”,书写在词卡上。
    4.构建思维导图,让得出结论的过程直观化。
    (1)师生合作,整理摆放词卡,在黑板上形成思维导图。(即教学板书)
    (2)对照思维导图,发现关键信息之间的联系,说说“要保护地球”的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
    5.梳理过程,小结方法。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学习任务三 发出号召 “保护地球”
    1.发出号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的心声,更是我们的行动。
    2.启发思考:读读课后第三题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预设1:想到生活中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遭到的毁坏……
    预设2:想到生活中滥用的化学品……
    预设3:想到新闻报道中的生态灾难……
    3.设计宣传标语。
    (1)出示宣传标语,朗读积累: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2)学生针对想到的现象写宣传标语。
    (3)交流反馈,评选出“最有吸引力的宣传标语”,推荐“地球形象代言人”。
    (4)拓展阅读《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4.布置作业:搜集关于地球现状的资料,结合同学们设计的宣传标语编成一期主题小报,在班级里展出。
    学习任务四 感情诵读,深化表达
    1.我不由得想起了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想听听吗?
    (教师感情诵读)
    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他们用葡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唱一首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一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号丧唱挽歌呢?”
    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昨天,我们的母亲( );今天,我们的母亲( )。而伤害母亲的竟然是( ),这才是最让母亲心痛的!
    3.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必说了。面对地球母亲哀伤的眼神,作为她的孩子的我们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直面的问题。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
    4.学生思考、写作,然后全班交流。结合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
    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警示同学们,大声读——只有一个地球。
    自主作业:
    科学考察活动:关于水、大气、森林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调查报告及治理建议。
    配合世界地球日,到社区去作宣传,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3)创作环境保护广告语。
    板书设计:


    课 题
    19 只有一个地球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学习重难点
    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对于说明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在前期的学习中也学过,但因为接触到的说明文并不多,所以,在理解运用时还是有难度。同时,本单元要求“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对于学生来说,抓关键句从三年级开始就已经学习,但要把握好观点,对学生来说比较难。针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课文讲解时,不时地穿插学习说明方法,不断学习巩固;同时,对于难点,我们还可以分层分步,放慢脚步,资料引进、比较阅读、课外拓展等逐步去化解难点,掌握知识点。
    教学辅助
    PPT、学习任务单等。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竹节人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6111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竹节人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a>,共6页。

    小学语文草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a href="/yw/tb_c16107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草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a>,共5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1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