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生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生版+解析)0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生版+解析)02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生版+解析)03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设计,共3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力拓展,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植物的感应性
    (一)定义: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二)表现:植物的感应性不仅会表现在形态上,还会表现在生理和行为上。
    (三)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 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弯向窗外生长、葵花朵朵向太阳、植物的叶镶嵌等现象都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特性可使植物的叶片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 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 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4)向肥性:植物的根向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的现象,称为向肥性。
    (5)向触性:植物对机械触碰作出的反应,称为植物的向触性。例如,牵牛花、葡萄等植物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四)分类
    (1)向性运动:指植物体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单向光刺激而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生长;受重力的影响,植物茎产生的负向地性生长,根产生的向地性生长。向性运动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例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合拢;凤凰木、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感性运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刺激因素有机械振动、烧灼、骤冷、光暗变化等,通常有感温、感光等运动。
    (五)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
    (1)提出问题: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
    (2)建立假设:植物的根总是向水多的一侧生长。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和器具:
    玻璃培养箱、沙土、花盆、清水、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花生(或菜豆、小麦)种子若干。
    ②变量控制:土壤(沙土)的干湿程度。
    ③实验步骤:参考图所示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4)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实验结果:植物的根在水多的一侧的土壤中较多,在水少的一-侧的土壤中较少。
    ②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能力拓展】
    ①向性运动的刺激是单向的,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而感性运动对外界刺激没有方向要求,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②向性运动都为生长运动,一般都是缓慢发生;而感性运动一般较快发生,容易在短时间内察觉到。
    ③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而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植物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即学即练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为了探究植物的某种向性运动,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B.实验设计:尚不完善,还需要设置对照组
    C.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植物茎的生长方向
    D.实验结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沙漠植物的根系长得很深?”
    【即学即练2】(2018八上·长兴月考)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知识点02 植物激素
    (一)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二)植物体内的激素
    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激素同时存在,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叶、花、茎的形成,叶片的脱落及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等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能力拓展】
    ①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其浓度的高低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②植物胚芽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的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即学即练3】某校科学小组研究了“激素甲和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
    B.该实验证明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C.该实验证明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
    D.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设计2组实验进行对照
    【即学即练4】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________性.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____;继而根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________
    能力拓展
    考法01 误认为影响植物茎向上生长的因素是光
    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一致性,但植物的茎向上生长是植物对重力作出的反应,影响因素是重力而非阳光。
    【典例1】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2020八上·西湖期末)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右侧开口,左侧照光。固定幼苗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先向右弯曲生长再向左弯曲生长
    2.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A. B. C. D.
    3.在正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15 min匀速转1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情况为( )
    A. B.
    C. D.
    4.(2020八上·拱墅期末)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幼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5.研究“外界刺激对根的生长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置的铁丝网上垫一层棉絮,下端浸入水中。请根据萌发种子所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分析以下较可能出现的是( )
    A.重力的作用使根向下生长
    B.水分的刺激使根向上弯曲生长
    C.重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
    D.重力与水的刺激抵消,根停止生长
    6.(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是小乐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7.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
    8.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
    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9.(2020八上·嘉兴期末)如图实验中,种子的芽总是往上生长。而根总是向下生长。下列植物的各种感应性运动类型与此相同的是( )
    A.雏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
    B.含羞草的小叶受触碰后合拢
    C.捕绳草遇到昆虫的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
    D.葡萄的卷须接触到附着物会缠绕在上面
    10.(2021八下·奉化期末)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通过实验说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B.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向右弯曲生长
    C.温特实验的猜想是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图中所示的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缺少对照实验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2020八上·滨江期末)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蚕豆幼苗的根向旋转木板外生长,说明根的生长向着“人造重力”方向
    B.蚕豆幼苗的茎向旋转木板中心生长,说明茎的生长背着“人造重力”方向生长
    C.植物感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这个实验无法说明植物的感应性
    D.根和茎能弯曲生长的本质原因是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
    2.(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
    (1).根据图甲中植物的生长变化,说明植物根的生长具有 (选填“向光性”“向地性”或“背地性”)。
    (2).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水分,以维持其生存。图乙是植物向水性的示意图。则装有潮湿土壤的一侧是 (选填“A”或“B”)侧。
    3.(2020八上·吴兴期末)植物能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不同的刺激作出反应。
    (1)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长在南非的一种食肉植物,它像捕蝇草一样能捕捉昆虫。这种反应属于植物的________(选填“向性”或“感性”) 运动。
    (2)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生长素 ________(选填“多于”或“少于”)背光一侧。
    4.(2020八上·余杭期末)实验是学习科学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科学的重要内容。养成实验后再思考、再发现的习惯,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如图是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实验,在此实验中,单侧光改变了 的分布,其 (填“向光侧”或“背光侧”)分布多。所以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5.(2021八下·长兴开学考)小科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完成如下实验:①制作一个长方体的有机玻璃箱、两个铁丝网箱,并将两个铁丝网箱垂直安放进玻璃箱的两侧;②在左边的铁丝网箱内放满被水湿透的脱脂棉,右边的铁丝网箱内放满氯化钙(一种干燥剂)与吸水纸碎屑;③有机玻璃箱中间合适位置垂直放一株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合上由左右两块构成、中间有孔的箱盖;④定期给左边的铁丝网箱中洒少量的水,使脱脂棉保持湿润。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预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需要调整的实验设计是 (请说出1条)。
    (4)请用本实验的结论解释沙漠中骆驼刺的根系为什么长得很深? 。
    6.(2020八上·余杭期末)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为7组;
    ②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每组月季生根数目。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七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是第 组;
    (2)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 来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 (回答一点即可);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 。(“高”或“低”)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020八上·拱墅月考)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在低浓度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在浓度较高时,可以使一些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卷缩并逐渐发黄,最后死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芹菜幼苗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实验目的: 。
    (2)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浓度为a、b、c的3组2,4-D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a>b>c;
    第二步:选取株高、长势等相同的芹菜幼苗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①、②、③、④;
    第三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浓度为a、b、c的2,4-D溶液喷洒①、②、③组的芹菜幼苗,用 喷洒④组的芹菜幼苗;
    第四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 , 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讨论: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高浓度的2,4-D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选填“能”或“不能”)
    2.(2021八下·镇海期中)某兴趣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来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其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①取带芽的枝条若干枝,均分为A、B、C、D、E、F六组;
    ②将六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中,处理数天后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根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据表回答:
    (1)实验步骤①中的若干枝带芽枝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该实验中,判断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
    (3)比较________组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是________。
    3.(2021八下·镇海期末)为研究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这个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如图甲所示,将①、②、③、④四装置中的幼苗均用不透光的纸包好,预留生长空间。①、②两装置直立放置,在②装置的一侧开一小口,在侧面用灯光连续照射;③、④两装置水平放置,在③装置朝向地面处开一同样的小口,在下方用同样的灯光连续照射,其它条件相同。两昼夜后①装置中幼苗直立生长,②装置中幼苗向光弯曲生长,③、④两装置中幼苗背地生长,但③装置中幼苗比④装置中幼苗的弯曲度要小一些。
    (1)①、②两装置中可以研究________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的影响。
    (2)④装置中幼苗茎的生长方式被称为________(填“正向重力性”或“负向重力性”)。
    (3)通过甲、乙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2021八下·宁波期末)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 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⑶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5.(2021·婺城模拟)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步骤如下:

    ①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实验3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C、30℃、40℃、50°C、60℃),重复①②③步骤。
    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③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对照组的注射器B中应吸入________。
    (2)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是可行的,请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他的理由。
    6.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所示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鞘将_______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______。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
    7.(1)材料一: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________。
    (2)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____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
    (4)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________。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区分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2.区分常见植物的感应性类型及常见植物激素。
    3.了解植物激素及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解读:植物的感应性现象能正确解释植物对不同刺激产生的反应,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植物感应性的实例也与物理学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难度适中。
    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应用或现象
    生长素
    幼嫩的茎、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加快细胞生长速率。其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子果实;修剪果树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和果实、芽、嫩叶、根尖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播种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裂;延缓衰老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乙烯
    分生组织、萌发的种子,凋谢的花朵和成熟的果实
    促进果实成熟; 刺激叶等器官脱落, 抑制茎的伸长
    促进果实成熟;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根冠、萎蔫叶片等,将要脱落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既能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又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与果实衰老和脱落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激素浓度(单位: μ m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组别




    2,4-D溶液浓度
    a
    b
    c
    0
    平均株高(cm)
    20
    29
    35
    16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溶液浓度(mg/L)
    蒸馏水
    200
    400
    600
    800
    1000
    平均生根数量(条)
    5
    10
    12
    18
    14
    3
    注射器A
    注射器B
    实验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2%质量分数的酵母菌溶液2mL
    对照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待填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植物的感应性
    (一)定义: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二)表现:植物的感应性不仅会表现在形态上,还会表现在生理和行为上。
    (三)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1)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弯向窗外生长、葵花朵朵向太阳、植物的叶镶嵌等现象都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特性可使植物的叶片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2)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3)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4)向肥性:植物的根向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的现象,称为向肥性。
    (5)向触性:植物对机械触碰作出的反应,称为植物的向触性。例如,牵牛花、葡萄等植物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四)分类
    (1)向性运动:指植物体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单向光刺激而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生长;受重力的影响,植物茎产生的负向地性生长,根产生的向地性生长。向性运动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例如,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合拢;凤凰木、酢浆草等植物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改变的刺激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便闭合下垂。感性运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刺激因素有机械振动、烧灼、骤冷、光暗变化等,通常有感温、感光等运动。
    (五)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
    (1)提出问题: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干,有的地方湿,植物的根将怎样生长?
    (2)建立假设:植物的根总是向水多的一侧生长。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和器具:
    玻璃培养箱、沙土、花盆、清水、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花生(或菜豆、小麦)种子若干。
    ②变量控制:土壤(沙土)的干湿程度。
    ③实验步骤:参考图所示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4)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实验结果:植物的根在水多的一侧的土壤中较多,在水少的一-侧的土壤中较少。
    ②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能力拓展】
    ①向性运动的刺激是单向的,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而感性运动对外界刺激没有方向要求,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②向性运动都为生长运动,一般都是缓慢发生;而感性运动一般较快发生,容易在短时间内察觉到。
    ③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而感性运动在刺激消失后植物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即学即练1】(2021八下·台州开学考)为了探究植物的某种向性运动,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B.实验设计:尚不完善,还需要设置对照组
    C.实验观察:观察并记录植物茎的生长方向
    D.实验结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沙漠植物的根系长得很深?”
    【答案】D
    【解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A、由图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水,因此是为了探究植物的向水性;故A错误;
    B、该实验只存在一个变量,且形成了对照,则该实验设计完善;故B错误;
    C、该实验观察记录的是根的生长方向;故C错误;
    D、实验的结论是根具有向水性,可以解释沙漠地区植物根系长得较深的原因;故D正确;
    【即学即练2】(2018八上·长兴月考)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状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乙所示形状。请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答案】(1)根的向地性 (2)A
    (3)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物的感应性;其实验材料为玉米粒,然后给其适宜的条件,让其萌发。故本实验是想探究根的向地性生长;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其中A,B,C,D四粒玉米在培养皿中的位置如题干中图形所示;其中A相当于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胚根朝下;故A是对照组;其中B,C,D三粒种子的放置状态胚根均不向下;故为实验组;
    (3)如果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在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不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右图乙所示形状;探究的是茎的背地性生长;可以将栽有正常生长的植株的花盆横(侧)放,等植株弯向上方生长后,再摆正花盆。
    知识点02 植物激素
    (一)概念: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二)植物体内的激素
    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激素同时存在,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叶、花、茎的形成,叶片的脱落及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等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能力拓展】
    ①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其浓度的高低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②植物胚芽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的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
    【即学即练3】某校科学小组研究了“激素甲和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
    B.该实验证明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C.该实验证明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
    D.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设计2组实验进行对照
    【答案】D
    【解析】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它们对植物的作用是不同的,且浓度不同时对植物体的作用也会有所差异。
    A、该实验探究的是激素甲和激素乙在不同浓度时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所以实验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曲线可知,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中曲线可知,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且浓度为50/mg·L时,促进作用最强,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除设置单独的甲、乙两组外,还应设置甲、乙混合组及无任何激素组,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即学即练4】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________性.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________;继而根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________
    【答案】(1)Ⅱ;d;两重
    (2)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解析】据图甲分析: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Ⅰ代表双子叶植物、Ⅱ代表单子叶植物,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
    据图乙分析: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
    【解答】解:(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既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能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2)①③组的区别是顶芽的有无,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③组的区别是细胞分裂素的有无,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能力拓展
    考法01 误认为影响植物茎向上生长的因素是光
    植物的茎向上生长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这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一致性,但植物的茎向上生长是植物对重力作出的反应,影响因素是重力而非阳光。
    【典例1】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太空中的该植物处于单侧光的照射环境,它的器官会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不同的生长现象。
    【解答】植物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不受重力的影响,但植物的向光性不受重力的影响,则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该植物茎向光生长,C符合题意。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2020八上·西湖期末)如图一棵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右侧开口,左侧照光。固定幼苗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
    A.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先向右弯曲生长再向左弯曲生长
    【答案】A
    【解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幼苗固定,纸盒旋转,右侧开口也随之旋转,导致植物受到的光照是均匀的,所以植物是直立生长的;故A符合题意;
    2.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胚芽鞘的生长具有相关性: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因此尖端是感光部位,胚芽鞘的下部是作用部位。
    A中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直立生长;B中两株胚芽鞘都向光弯曲生长;C中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直立生长;D中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胚芽鞘不生长。
    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3.在正方形暗箱内放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15 min匀速转1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情况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把花盆放在旋转圈上水平旋转,暗箱不动,对于植物而言,相当于接受的是均匀光照,故幼苗将直立生长,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甲,小幼苗的生长会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
    【解答】光源固定不动暗箱水平旋转,说明植物和暗箱都旋转,15分钟转一周,幼苗是15 min受到一次来自暗箱小窗的光照射,其他时间均无光照,小幼苗只有小窗和光源转到一条直线上时才能接受到光照,因此幼苗将弯向小窗生长,因此一周后幼苗生长情况如图B所示,B符合题意。
    4.(2020八上·拱墅期末)植物幼苗的向光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幼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慢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答案】D
    【解析】当植物幼苗两侧的生长素相同时,它竖直向上生长。当两侧的生长素分别不均衡时,生长素多的一次,细胞生长快,另一侧生长慢,因此幼苗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折。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植物幼苗向有光的左侧偏折,这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别少,细胞生长慢,故D正确,而A、B、C错误。
    5.研究“外界刺激对根的生长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置的铁丝网上垫一层棉絮,下端浸入水中。请根据萌发种子所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分析以下较可能出现的是( )
    A.重力的作用使根向下生长
    B.水分的刺激使根向上弯曲生长
    C.重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
    D.重力与水的刺激抵消,根停止生长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向地性和向水性的相关知识,向地性是植物由于重力作用所做出的生长反应;向水性为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趋向较湿的地方生长的特性。
    【解答】地心引力、水都是单一方向的刺激,可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由此出现的现象为重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C符合题意。
    6.(2021八下·杭州开学考)如图甲所示是小乐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解答】甲是单侧光照射,植物具有向光性,所以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而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所以竖直向下生长;即C符合题意;
    7.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现象,显示出向光性。
    【解答】由于胚芽鞘的尖端属于感光部位,在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情况下,尖端生长素横向运输,再向下运输,导致胚芽鞘下的琼脂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故导致左多右少,B符合题意。
    8.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
    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温特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物质分配不均所致。②中的琼脂块是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而⑤中的琼脂块是没有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对比可以看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生长;③④中含有胚芽鞘尖端产生物质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放琼脂块的一侧生长快;⑤⑥是对照组,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的影响。
    【解答】A、温特的实验是将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因为他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促进植株生长,A不符合题意;
    B、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实验中去除胚芽鞘的尖端,则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B符合题意;
    C、③④中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发现放琼脂块的一侧生长快;⑤⑥是对照组,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的影响,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不符合题意;
    D、⑤⑥是空白对照组,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9.(2020八上·嘉兴期末)如图实验中,种子的芽总是往上生长。而根总是向下生长。下列植物的各种感应性运动类型与此相同的是( )
    A.雏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
    B.含羞草的小叶受触碰后合拢
    C.捕绳草遇到昆虫的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
    D.葡萄的卷须接触到附着物会缠绕在上面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种子的芽总是往.上生长,而根总是向下生长,这属于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A、雏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是受光照的制约,这属于应激性,A不符合题意;
    B、含羞草的小叶受触摸合拢属于感性运动,不是向性运动,B不符合题意;
    C、捕蝇草遇机械刺激会产生捕食是感性运动,不是向性运动,C不符合题意;
    D、葡萄的卷须会缠绕在上面属于向性运动,D符合题意。
    10.(2021八下·奉化期末)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稍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通过实验说明了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B.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稍将向右弯曲生长
    C.温特实验的猜想是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图中所示的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缺少对照实验
    【答案】B
    【解析】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A、达尔文的实验可知,存在胚芽鞘尖端的植物会弯向光源生长,而没有胚芽鞘尖端的植物不会弯向光源生长,由此可知,胚芽鞘向光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故A正确;
    B、对比拜尔的实验可知,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将向左弯曲生长;故B错误;
    C、温特把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再将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胚芽鞘尖端的植物,观察其是否弯曲生长,是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是否产生了某种物质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故C正确;
    D、温特的实验中只有实验组,没有空白对照组;故D正确;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2020八上·滨江期末)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证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蚕豆幼苗的根向旋转木板外生长,说明根的生长向着“人造重力”方向
    B.蚕豆幼苗的茎向旋转木板中心生长,说明茎的生长背着“人造重力”方向生长
    C.植物感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这个实验无法说明植物的感应性
    D.根和茎能弯曲生长的本质原因是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
    【答案】C
    【解析】据图可见:蚕豆幼苗的根向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茎背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根与茎弯曲生长,从而说明生物体具有应激性,C符合题意。
    2.(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
    (1).根据图甲中植物的生长变化,说明植物根的生长具有 (选填“向光性”“向地性”或“背地性”)。
    (2).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水分,以维持其生存。图乙是植物向水性的示意图。则装有潮湿土壤的一侧是 (选填“A”或“B”)侧。
    【答案】(1)向地性 (2)B
    【解析】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解答】(1)由甲图可知,植物的根朝向地心生长,说明根具有向地性;
    (2)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说明植物的根会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因此图乙种B侧是潮湿土壤;
    3.(2020八上·吴兴期末)植物能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不同的刺激作出反应。
    (1)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长在南非的一种食肉植物,它像捕蝇草一样能捕捉昆虫。这种反应属于植物的________(选填“向性”或“感性”) 运动。
    (2)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生长素 ________(选填“多于”或“少于”)背光一侧。
    【答案】(1)感性 (2)少于
    【解析】 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例如,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叶片闭合,合欢、酢浆草的叶片在受到光线明暗的刺激后张开或闭合,等等。植物体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如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在重力影响下向下生长),等等。
    【解答】(1)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 茅膏菜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感性运动。
    (2)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从向光一侧运输到了背光一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所以植物表现出了向光性。所以向光一侧生长素少于背光一侧。
    4.(2020八上·余杭期末)实验是学习科学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也是科学的重要内容。养成实验后再思考、再发现的习惯,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如图是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实验,在此实验中,单侧光改变了 的分布,其 (填“向光侧”或“背光侧”)分布多。所以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答案】生长素;背光侧
    【解析】植物的茎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向光侧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运到背光侧,造成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茎对生长素不敏感,结果背光侧促进生长作用明显高于向光侧,使该侧生长快,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解答】在此实验中,单侧光改变了生长素的分布,其背光侧分布多。所以植物表现出向光性生长。
    5.(2021八下·长兴开学考)小科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完成如下实验:①制作一个长方体的有机玻璃箱、两个铁丝网箱,并将两个铁丝网箱垂直安放进玻璃箱的两侧;②在左边的铁丝网箱内放满被水湿透的脱脂棉,右边的铁丝网箱内放满氯化钙(一种干燥剂)与吸水纸碎屑;③有机玻璃箱中间合适位置垂直放一株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合上由左右两块构成、中间有孔的箱盖;④定期给左边的铁丝网箱中洒少量的水,使脱脂棉保持湿润。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预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需要调整的实验设计是 (请说出1条)。
    (4)请用本实验的结论解释沙漠中骆驼刺的根系为什么长得很深? 。
    【答案】(1)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或水分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合理即可)
    (2)湿润的脱脂棉中有较多的根,而吸水纸碎屑中很少
    (3)多做几组实验以防止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合理即可)。右边铁丝网箱中放人干燥的,脱脂棉(合理即可)
    (4)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层的水,有利骆驼刺正常的生命活动(合理即可)。
    【解析】植物的运动主要是受某些外界条件的刺激而引起的。其中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的叫做向性运动。向性运动又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等。
    【解答】(1)植物下方放着湿的脱脂棉,为了观察植物的根是否向有水分的方向生长,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2)由于植物具有向水性,因此预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脱脂棉中有较多的根,而吸水纸碎屑中很少。
    (3)实验中有个缺陷,就是实验组太少,植物只有一株数量太少,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需要调整的实验设计是多做几组实验以防止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4)实验中植物朝着有水分的方向生长,因此实验的结论能够解释沙漠中骆驼刺的根系长得很深,是因为骆驼刺的根系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层的水,有利骆驼刺正常的生命活动。
    6.(2020八上·余杭期末)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月季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为7组;
    ②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计算每组月季生根数目。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七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是第 组;
    (2)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 来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 (回答一点即可);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 。(“高”或“低”)
    【答案】(1)第一组
    (2)生根数
    (3)在1-10μm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或在50-150μm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少;在1-150μm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先增多后减少)(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缺少条件范围不得分)
    (4)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解答时对比不同组月季生长情况,仔细观察表格信息,思考解题。
    【解答】(1)第一组的激素浓度为0,因此可以起对照作用。
    (2)月季幼茎插条生根越多,说明生长素对其的作用越大,因此通过比较生根数能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
    (3)从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在1-10μml/L范围内,激素浓度越高,生根数越多。
    (4)据图表分析:在1-150μm/L浓度下,月季插条对激素类似物甲的敏感度比对激素类似物乙的敏感度低。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2020八上·拱墅月考)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在低浓度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在浓度较高时,可以使一些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卷缩并逐渐发黄,最后死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芹菜幼苗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实验目的: 。
    (2)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浓度为a、b、c的3组2,4-D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a>b>c;
    第二步:选取株高、长势等相同的芹菜幼苗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①、②、③、④;
    第三步:分别用等量且适量的浓度为a、b、c的2,4-D溶液喷洒①、②、③组的芹菜幼苗,用 喷洒④组的芹菜幼苗;
    第四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 , 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讨论: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高浓度的2,4-D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1)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2)等量的清水(蒸馏水);株高
    (3)不能
    【解析】(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芹菜幼苗生长情况,探究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2)采用对照实验,那么其他条件必须相同,探究唯一变量对植物的影响,因此用等量的清水(蒸馏水)喷洒④组的芹菜幼苗,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测量并记录每株芹菜幼苗的株高,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虽然随着浓度增加,平均株高先增加后减小,但是,现有的实验记录不全面,无法支撑这一结论。首先,并没有设置浓度更高的实验组从而得到更多实验现象,来帮助我们明确更高浓度时具体的植株株高情况。第二,16厘米的株高虽然最短,但是也可能依然比原幼苗更高,故依然是促进生长的,所以缺少更多的实验组无法支撑题目所描述的结论,因此不能说明。
    2.(2021八下·镇海期中)某兴趣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来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其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①取带芽的枝条若干枝,均分为A、B、C、D、E、F六组;
    ②将六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中,处理数天后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根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据表回答:
    (1)实验步骤①中的若干枝带芽枝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该实验中,判断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
    (3)比较________组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是________。
    【答案】(1)同种植物的长度、生长状况相似
    (2)比较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
    (3)AF
    (4)低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解析】该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的影响,蒸馏水组起对照作用,表格中数据可知,D组生根最多,E组生根少于D组,这是由于D组的吲哚丁酸浓度适宜,促进作用明显,枝条大量生根;F组的吲哚丁酸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
    【解答】(1)该实验需要控制其他条件比如同种植物的长度、生长状况相似,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对植物生根的影响,需要改变的是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的浓度。
    (2)比较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就可知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作用。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F组的溶液浓度为1000mg/L,它的平均生根数量为3条,A组为蒸馏水,因此A组和F组作比较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是低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3.(2021八下·镇海期末)为研究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这个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如图甲所示,将①、②、③、④四装置中的幼苗均用不透光的纸包好,预留生长空间。①、②两装置直立放置,在②装置的一侧开一小口,在侧面用灯光连续照射;③、④两装置水平放置,在③装置朝向地面处开一同样的小口,在下方用同样的灯光连续照射,其它条件相同。两昼夜后①装置中幼苗直立生长,②装置中幼苗向光弯曲生长,③、④两装置中幼苗背地生长,但③装置中幼苗比④装置中幼苗的弯曲度要小一些。
    (1)①、②两装置中可以研究________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的影响。
    (2)④装置中幼苗茎的生长方式被称为________(填“正向重力性”或“负向重力性”)。
    (3)通过甲、乙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答案】(1)光照
    (2)负向重力性
    (3)重力对植物内生长素的分布影响作用比光照明显(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重力和光照都可以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而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使近地侧的组织生长较背地侧快。
    (1)由图中可以发现①装置无光照,②装置有光照,它们形成对照,变量为光照,因此这两装置中可以研究光照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的影响。
    (2)④装置中幼苗茎背离重力方向向上生长,因此该的生长方式被称为负向重力性。
    (3)通过实验,由图发现,重力对植物内生长素的分布影响作用比光照明显。
    4.(2021八下·宁波期末)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 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⑶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答案】长势相同;清水;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①进行对照实验需要控制唯一变量对实验的影响,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因此取与实验组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
    (3)如果20天后,出现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5.(2021·婺城模拟)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步骤如下:

    ①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实验3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C、30℃、40℃、50°C、60℃),重复①②③步骤。
    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③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对照组的注射器B中应吸入________。
    (2)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是可行的,请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他的理由。
    【答案】(1)2mL蒸馏水
    (2)0℃﹣60℃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30℃左右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或“在0℃﹣30℃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或“在30℃﹣60℃时,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或“30℃左右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或“60℃时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
    (3)0℃﹣60℃时,对照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都为0,没有酶的作用时,过氧化氢在保温时段内未发生明显的自分解
    【解析】 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以及掌握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的应用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解答】(1)实验需要控制变量,实验组是 2mL 2%质量分数的酵母菌溶液 ,所以对照组2mL蒸馏水 ;
    (2)对乙图数据分析,0℃﹣60℃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30℃左右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3)对乙图中对照组的分析, 0℃﹣60℃时,对照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都为0,没有酶的作用时,过氧化氢在保温时段内未发生明显的自分解 。
    6.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所示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鞘将_______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______。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
    【答案】(1)胚芽鞘尖端(或尖端)
    (2)向左弯曲
    (3)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或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与胚芽鞘的生长有关)
    (4)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进行实验
    【解析】 (1)达尔文实验中,一个保留胚芽,一个切除胚芽,变量是胚芽。
    (2)拜尔的实验是切下尖鞘,分别嫁接到两边,观察生长方向。
    (3)温特实验是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解答】(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在单侧光照射下,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所以胚芽稍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胚芽鞘尖端(或尖端) 有关。
    (2)分析题意和题图可知,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千黑暗条件下,胚芽鞘会弯向对侧生长,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所以是向左弯曲。
    (3)温特实验的变量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所以他的猜想是 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或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与胚芽鞘的生长有关) ;
    (4)本实验缺少对照组,变量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所以再设置一组: 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空白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进行实验 。
    7.(1)材料一: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________。
    (2)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________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
    (4)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________。
    【答案】(1)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2)提出猜想
    (3)对照
    (4)小于
    (5)B
    【解析】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植物向光性时发现,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切去胚芽鞘的尖端,或在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则单侧光不能使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如果单侧光照射套上透明小帽的尖端,或照射在胚芽鞘下部套上锡箔的幼苗,胚芽鞘仍会发生向光弯曲。由此,达尔文推测胚芽鞘发生向光弯曲是由于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产生了某种影响,并从上部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快慢不同而引起的。温特实验证明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他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
    【解答】(1)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 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
    (2)材料一种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猜想环节。
    (3)图甲的实验中,、A组琼脂块上放有胚芽尖端,B组琼脂块没放胚芽尖端,起对照作用,以验证胚芽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4)胚芽尖端在左侧光照射下,其产生的生长素将移向右侧,右侧生长迅速,横线间隔大于左侧间隔。
    (5)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胚芽左侧生长迅速,将向右弯曲,而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胚芽不断向右弯曲,而当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促进作用减弱,胚芽弯曲程度减小,但不会转向生长,所以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曲线B。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区分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2.区分常见植物的感应性类型及常见植物激素。
    3.了解植物激素及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解读:植物的感应性现象能正确解释植物对不同刺激产生的反应,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植物感应性的实例也与物理学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难度适中。
    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生理作用
    应用或现象
    生长素
    幼嫩的茎、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加快细胞生长速率。其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子果实;修剪果树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和果实、芽、嫩叶、根尖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播种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裂;延缓衰老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乙烯
    分生组织、萌发的种子,凋谢的花朵和成熟的果实
    促进果实成熟; 刺激叶等器官脱落, 抑制茎的伸长
    促进果实成熟;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根冠、萎蔫叶片等,将要脱落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既能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又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与果实衰老和脱落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激素浓度(单位: μ mlL)
    0
    1
    5
    10
    50
    100
    150
    激素类似物甲各浓度下生根数
    6
    8
    10
    12
    12
    10
    6
    激素类似物乙各浓度下生根数
    5.8
    6.1
    3.8
    3
    2
    0.8
    0.3
    组别




    2,4-D溶液浓度
    a
    b
    c
    0
    平均株高(cm)
    20
    29
    35
    16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溶液浓度(mg/L)
    蒸馏水
    200
    400
    600
    800
    1000
    平均生根数量(条)
    5
    10
    12
    18
    14
    3
    注射器A
    注射器B
    实验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2%质量分数的酵母菌溶液2mL
    对照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待填
    相关学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学案,文件包含21-23原子分子离子原卷版docx、21-23原子分子离子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4节 二氧化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4节 二氧化碳学案,文件包含34二氧化碳原卷版docx、34二氧化碳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学案,文件包含33化学方程式原卷版docx、33化学方程式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生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