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1.1物质的变化(练习)(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1.1物质的变化(练习)(原卷版+解析)01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1.1物质的变化(练习)(原卷版+解析)02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1.1物质的变化(练习)(原卷版+解析)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时练习,共22页。

    【同步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丽水中考真题)近年来丽水市内全域旅游兴起。游客在豆腐工坊、绿茶工坊、红糖工坊、白酒工坊游玩。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磨碎豆子B.采摘茶叶C.压榨甘蔗D.酿制米酒
    2.(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酒 B.剪纸 C.锡雕 D.竹编
    3.(2023·浙江一模)熏艾柱是中医调理身体常用的手段,下列制作艾柱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清洗艾叶 B. 晒干艾叶 C. 卷成艾柱 D. 燃烧艾柱
    4.(2023·浙江一模)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展示了一些在“神舟十四号”里的部分生活细节。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进行光合作用
    C.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附有异味的气体 D.压缩剩余的食物,使食物的体积变小
    5.(2023·浙江一模)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O”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化Ⅰ是化学变化,变化Ⅱ是物理变化 B.变化Ⅰ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C.变化Ⅰ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变化Ⅱ前后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6.(2021·浙江台州一模)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化学变化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7.(2021·浙江宁波一模)如图所示,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以上现象中,能说明镁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银白色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白色固体
    8.如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略去):①点燃酒精灯,酒精燃烧;②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③再过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①中酒精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②中蜡烛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C.②③的现象能说明所有金属都具有导热性这一物理性质
    D.①③中的现象体现出物质可燃性这一化学性质
    9.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将丁烷气体液化装入打火机内。点火时,只需按压打火机按钮,液态丁烷能迅速汽化成气体而被电火花点燃。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属于丁烷的化学性质
    B.压缩体积将丁烷气体液化,此过程中丁烷分子会变小
    C.按压打火机按钮,液态丁烷能迅速汽化成气体,说明丁烷的熔点较低
    D.丁烷能被电火花点燃,丁烷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钢水用于工件的铸造 D.钨丝用于制作灯泡灯丝
    11.(2021·舟山期末)“吹泡泡”是一种儿童喜欢玩的游戏。泡泡变大变小属于( )
    A.物理变化B.物理性质C.化学变化D.化学性质
    12.拿一只小烧杯,将它靠近嘴边,张开口对着烧杯内壁哈气,如图甲,可以发现杯内壁出现了水雾。点燃打火机,并用一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如图乙。一段时间后,同样可见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这两个过程发生的变化( )
    A.都是物理变化 B.都是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13“变度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例如:燃烧太阳能或生物能燃料①→燃烧产物②→燃料,这样既可以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的两个转化过程( )
    A.均为物理变化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14.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遇见很多出现白色烟雾的现象。下列出现白色烟雾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B.舞台上布景,干冰升华,形成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掀开烧水的锅盖,产生大量白雾
    15.物质发生变色是物质变化的重要证据,下列哪一种变色与其它三种有本质的区别( )
    A.秋天树叶变黄色 B.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C.氧气加压液化后变蓝色 D.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
    16.实验室里几种物品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生石灰:把我扔在水中好难受啊
    C.石蜡:温度一升高,我就熔化了 D.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17.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18.(2022·浙江宁波期末)“非遗推广大使”李子柒用一种别样的方式,传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所示为她进行传统工艺印染“蓝印花布”过程中的部分步骤,其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燃烧草木制灰 B.纸上刻花制版 C.刮涂防染浆 D.染色后漂洗
    19.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下列是临海市部分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酿米酒 B. 捣麻糍 C. 捏泥人 D. 扎纸人
    2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硫酸铜晶体,加热后,发现试管口有水滴出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等试管冷却后,向该试管中滴入几滴蒸馏水,发现试管底部的固体又变蓝色,继续加足量蒸馏水,蓝色物质全部溶解,通过观察和实验,该同学寻找到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 )
    A.硫酸铜晶体颗粒变小了B.白色粉末能溶解在水中
    C.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D.白色粉末变成了蓝色晶体
    21.化学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过程不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是( )
    A.将切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切面会慢慢变黄
    B.家庭厨房中可用食醋浸泡的方法去除水壶里的水垢
    C.制作面包时,向面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小苏打,可使面包变得酥松可口
    D.炎热的夏天当进入剧场的人越来越多时,场内挂置的气球不断发生爆炸
    22.下列典籍记载的文字中,主要描述物理变化过程的是( )
    A.凡石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火焚炼为用(出自《天工开物》)
    B.以毛袋漉去曲滓(酒糟),又以绢滤曲汁于瓮中(出自《齐民要术》)
    C.以曾青(主要成分为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出自《抱朴子》)
    D.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出自《梦溪笔谈》)
    23.2019年10月13日无锡市一小吃店发生燃气爆炸共造成9人死亡,10人受伤。周边店铺受到爆炸波及,墙体、玻璃、窗框及空调外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下列关于该事故发生的说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B.玻璃震碎
    C.墙体晃动D.木制桌子燃烧
    24.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理性质都是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的
    B.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
    C.蜡烛燃烧现象说明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5.“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掌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26.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用消毒时有残留臭味,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 )
    A.反映的是物理变化
    B.和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
    C.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
    D.冷却至11℃以下变成红色液体,反映的是化学变化
    27.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28.下列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其中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变短B.生成黑色固体C.火星四射D.放出大量的热
    29.如图为镁带燃烧时的情景,下列最能说明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放出大量热量B.发出耀眼的白光
    C.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D.以上A、B、C三项中的任何一项
    30.如图是降水形成的示意图,其过程为:①暖湿气流上升;②水蒸气降温后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③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④小水珠和小冰晶变成大水滴,之后就会降水。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①中暖湿气流是由液态水升华而成的 B.②中水蒸气液化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属物理变化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过程中会熔化放热成水
    3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灯线通电后变色 ②面包发霉 ③冰棍表面结霜 ④木炭燃烧
    A.只有②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④D.只有②③④
    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在水的电解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丽水中考真题)近年来丽水市内全域旅游兴起。游客在豆腐工坊、绿茶工坊、红糖工坊、白酒工坊游玩。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磨碎豆子B.采摘茶叶C.压榨甘蔗D.酿制米酒
    【答案】D
    【解析】A、磨碎豆子时,只是豆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采摘茶叶时,只是茶叶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压榨甘蔗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物质分离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酿制米酒时,米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2.(202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酒 B.剪纸 C.锡雕 D.竹编
    【答案】A
    【解析】A、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B、剪纸时,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锡雕时,只是锡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竹编只是竹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3.(2023·浙江一模)熏艾柱是中医调理身体常用的手段,下列制作艾柱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清洗艾叶 B. 晒干艾叶 C. 卷成艾柱 D. 燃烧艾柱
    【答案】D
    【解析】A、清洗艾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晒干艾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卷成艾柱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燃烧艾柱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4.(2023·浙江一模)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展示了一些在“神舟十四号”里的部分生活细节。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进行光合作用
    C.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附有异味的气体 D.压缩剩余的食物,使食物的体积变小
    【答案】B
    【解析】A、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进行光合作用一天天长大,有有机物、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附有异味的气体,只是将异味吸附在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压缩吃剩下的食物,使食物的体积变小,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5.(2023·浙江一模)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O”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化Ⅰ是化学变化,变化Ⅱ是物理变化 B.变化Ⅰ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C.变化Ⅰ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变化Ⅱ前后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D
    【解析】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则变化Ⅰ是化学变化,变化Ⅱ是物理变化,此选项正确;
    B. 变化Ⅰ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
    C.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所以变化Ⅰ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此选项正确;
    D. 变化Ⅱ是分子间隔变小,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D。
    6.(2021·浙江台州一模)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化学变化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答案】C
    【解析】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描述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C正确;
    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移除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
    7.(2021·浙江宁波一模)如图所示,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以上现象中,能说明镁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银白色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D
    【解析】判断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银白色、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D。
    8.如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略去):①点燃酒精灯,酒精燃烧;②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③再过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①中酒精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②中蜡烛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C.②③的现象能说明所有金属都具有导热性这一物理性质
    D.①③中的现象体现出物质可燃性这一化学性质
    【答案】D
    【解析】A、酒精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蜡烛熔化只是蜡烛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给铜片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火柴燃烧,说明铜片将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蜡烛和火柴,证明铜片具有导热性,且铜片表现导热性时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即导热性属于铜的物理性质,上述实验只能证明铜具有导热性,但不能说明所有金属都具有导热性,选项错误;
    D、火柴燃烧说明火柴具有可燃性,当火柴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即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故选D。
    9.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将丁烷气体液化装入打火机内。点火时,只需按压打火机按钮,液态丁烷能迅速汽化成气体而被电火花点燃。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属于丁烷的化学性质
    B.压缩体积将丁烷气体液化,此过程中丁烷分子会变小
    C.按压打火机按钮,液态丁烷能迅速汽化成气体,说明丁烷的熔点较低
    D.丁烷能被电火花点燃,丁烷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A、颜色、气味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压缩体积将丁烷气体液化的过程中,丁烷分子的间隔变小,而丁烷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选项错误;
    C、按压打火机按钮,液态丁烷能迅速汽化成气体,说明丁烷的沸点较低,选项错误;
    D、丁烷能被电火花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所以丁烷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钢水用于工件的铸造 D.钨丝用于制作灯泡灯丝
    【答案】A
    【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需要通过呼吸作用表现出来,发生化学变化,利用了其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带走热量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C、钢水用于工件的铸造,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钨丝用于制作灯泡灯丝利用了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A。
    11.(2021·舟山期末)“吹泡泡”是一种儿童喜欢玩的游戏。泡泡变大变小属于( )
    A.物理变化B.物理性质C.化学变化D.化学性质
    【答案】A
    【解析】泡泡变大变小只是其中的气体增多或减少,此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12.拿一只小烧杯,将它靠近嘴边,张开口对着烧杯内壁哈气,如图甲,可以发现杯内壁出现了水雾。点燃打火机,并用一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如图乙。一段时间后,同样可见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这两个过程发生的变化( )
    A.都是物理变化 B.都是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拿一只小烧杯,将它靠近嘴边,张开口对着烧杯内壁哈气,烧杯内壁出现了水雾是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凝集成水雾,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点燃打火机,并用一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一段时间后,可见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该变化是打火机中的可燃物燃烧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3“变度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例如:燃烧太阳能或生物能燃料①→燃烧产物②→燃料,这样既可以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的两个转化过程( )
    A.均为物理变化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转化①是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转化②是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与水经过光合作用生成属于有机物的燃料,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14.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遇见很多出现白色烟雾的现象。下列出现白色烟雾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B.舞台上布景,干冰升华,形成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掀开烧水的锅盖,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C
    【解析】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形成白雾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物质发生变色是物质变化的重要证据,下列哪一种变色与其它三种有本质的区别( )
    A.秋天树叶变黄色 B.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C.氧气加压液化后变蓝色 D.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
    【答案】C
    【解析】A、秋天树叶变黄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氧气加压液化后变蓝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6.实验室里几种物品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生石灰:把我扔在水中好难受啊
    C.石蜡:温度一升高,我就熔化了
    D.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答案】B
    【解析】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该过程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生石灰:把我扔在水中好难受啊,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石蜡:温度一升高,我就熔化了,该过程石蜡从固态到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电灯发光只是把电能装化为光和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7.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加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纳米材料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填:B。
    18.(2022·浙江宁波期末)“非遗推广大使”李子柒用一种别样的方式,传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图所示为她进行传统工艺印染“蓝印花布”过程中的部分步骤,其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燃烧草木制灰 B.纸上刻花制版 C.刮涂防染浆 D.染色后漂洗
    【答案】A
    【解析】A.燃烧草木制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纸上刻花制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刮涂防染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染色后漂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19.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下列是临海市部分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酿米酒 B. 捣麻糍 C. 捏泥人 D. 扎纸人
    【答案】A
    【解析】A、酿米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B、捣麻糍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捏泥人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扎纸人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2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硫酸铜晶体,加热后,发现试管口有水滴出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等试管冷却后,向该试管中滴入几滴蒸馏水,发现试管底部的固体又变蓝色,继续加足量蒸馏水,蓝色物质全部溶解,通过观察和实验,该同学寻找到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是( )
    A.硫酸铜晶体颗粒变小了B.白色粉末能溶解在水中
    C.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D.白色粉末变成了蓝色晶体
    【答案】C
    【解析】判断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晶体颗粒变小、白色粉末能溶解在水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粉末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而D白色粉末变成了蓝色晶体变化中也有新物质生成,但不是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故选C。
    21.化学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过程不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是( )
    A.将切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切面会慢慢变黄
    B.家庭厨房中可用食醋浸泡的方法去除水壶里的水垢
    C.制作面包时,向面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小苏打,可使面包变得酥松可口
    D.炎热的夏天当进入剧场的人越来越多时,场内挂置的气球不断发生爆炸
    【答案】D
    【解析】A、切开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切面变黄,是因为苹果物质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错误;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醋中含醋酸)反应,所以水壶里的水垢可用食醋浸泡除去,故错误;
    C、小苏打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错误;
    D、炎热的夏天场内挂置的气球不断发生爆炸,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间隔变大,发生了物理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2.下列典籍记载的文字中,主要描述物理变化过程的是( )
    A.凡石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火焚炼为用(出自《天工开物》)
    B.以毛袋漉去曲滓(酒糟),又以绢滤曲汁于瓮中(出自《齐民要术》)
    C.以曾青(主要成分为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出自《抱朴子》)
    D.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出自《梦溪笔谈》)
    【答案】B
    【解析】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该过程中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以毛袋漉去曲滓(酒糟),又以绢滤曲汁于瓮中,该过程是将固液分离,相当于过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以曾青(主要成分为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该过程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该过程中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23.2019年10月13日无锡市一小吃店发生燃气爆炸共造成9人死亡,10人受伤。周边店铺受到爆炸波及,墙体、玻璃、窗框及空调外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下列关于该事故发生的说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B.玻璃震碎
    C.墙体晃动D.木制桌子燃烧
    【答案】D
    【解析】变化过程中如果产生了新的物质则属于化学变化。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描述的是汽油的特性;玻璃震碎属于物理变化;墙体晃动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木制桌子燃烧产生了新的物质,如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24.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理性质都是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的
    B.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
    C.蜡烛燃烧现象说明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A
    【解析】A.物理性质不通过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比如颜色和气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属于化学变化,但是蜡烛的状态也同时发生变化,这是物理变化,因此说明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5.“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掌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答案】C
    【解析】A、镇浆制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拉坯造型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高温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磨光上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6.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对饮用水消毒,用消毒时有残留臭味,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 )
    A.反映的是物理变化
    B.和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
    C.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
    D.冷却至11℃以下变成红色液体,反映的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A、Cl2有毒,毒性属于化学性质,反映的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
    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正确,故选项正确;
    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错误;见光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ClO2冷却至 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7.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答案】C
    【解析】A、高温煅烧石灰石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错误
    B、燃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能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选项错误
    C、冰和水的转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正确
    D、硫酸铜和铁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错误
    28.下列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其中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变短B.生成黑色固体C.火星四射D.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B
    【解析】A、铁丝变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生成黑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火星四射是一种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D、放出大量的热是一种实验现象,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不能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29.如图为镁带燃烧时的情景,下列最能说明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放出大量热量B.发出耀眼的白光
    C.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D.以上A、B、C三项中的任何一项
    【答案】C
    【解析】A. 放出大量热量,不一定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发出耀眼的白光,不一定发生的化学变化,如:灯泡在通电时,发光,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则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D. 以上A、B、C三项中,只有C项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0.如图是降水形成的示意图,其过程为:①暖湿气流上升;②水蒸气降温后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③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④小水珠和小冰晶变成大水滴,之后就会降水。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①中暖湿气流是由液态水升华而成的 B.②中水蒸气液化变成小水珠和小冰晶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属物理变化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过程中会熔化放热成水
    【答案】C
    【解析】A.①中暖湿气流是由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故A错误;
    B.②中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为小水滴,故B错误;
    C.③中小水珠和小冰晶聚集成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④中小冰晶降落的过程中会熔化吸热形成水,故D错误。
    故选C。
    3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灯线通电后变色 ②面包发霉 ③冰棍表面结霜 ④木炭燃烧
    A.只有②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④D.只有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灯线通电后变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面包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冰棍表面结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在水的电解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答案】B
    【解析】A、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故说法错误;
    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不会发生变化,故说法正确;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水的蒸发是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只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才是化学性质,故说法错误。
    相关试卷

    初中科学第4节 能量的获得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576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能量的获得习题</a>,共21页。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7节 核能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6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7节 核能课堂检测</a>,共20页。

    初中科学第4节 常见的碱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9861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常见的碱课时练习</a>,共25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1.1物质的变化(练习)(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