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7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课时作业
展开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季风区的分布、我国季风区气候的种类。
2.以哈尔滨、上海、广州等地的气候为例,学会利用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3.通过分析乌鲁木齐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了解我国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
1.【广安】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基本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类型单一
C.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D.海洋性气候显著
2.【德州】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
3.【鸡西】我国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
4.我国的大兴安岭- ▲ - ▲ --冈底斯山一线 ▲ 地区是季风区,分布有 ▲ 季风气候、 ▲ 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 ▲ 地。
(2)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 ▲ 地。
(3)甲地气候类型是 ▲ 气候。
(4)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填字母)。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我国西北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当地生物为了适应这种气候都具有独特的生理结构及生物行为。以仙人球和抬尾芥虫为例(如图所示),简述它们是如何适应沙漠缺水环境的。
(1)仙人球: ▲ 。
(2)抬尾芥虫: ▲ 。
7.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8.新疆的瓜果吃起来比较甜,原因是(▲)
A.农民引用冰雪融水灌溉
B.新疆的土质比较肥沃
C.新疆的日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D.新疆地处内地,降水适宜
9.【鸡西】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分布图”,其中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是(▲)
10.读我国四个城市1月和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城市是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
(2)从图中可以得知,我国冬季南、北方温差 ▲ (填“较大”或“较小”),我国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 (填“南方”或“北方”)地区。
(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
(4)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 。
11.某设施公司计划在同纬度的三个城市建造水上公园和滑雪游览中心。
下面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资料一:三城市各季度平均降水量(如图所示)。
资料二:三城市各月份地上积雪情况(如下表所示,“**”:积雪较多,“”:积雪较少,“-”:没有积雪)。
如果你是决策者,依据上述资料,从运行成本角度考虑, ▲ 城市最适宜建造水上公园, ▲ 城市最不适宜建造滑雪游览中心。
12.【天水】关于我国的气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②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③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广安】如图所示的气候资料分别属于我国四大区域,其对应正确的是(▲)
A.甲-西北地区 B.乙-南方地区 C.丙-北方地区 D.丁-青藏地区
14.【呼伦贝尔】阅读下面漠河、齐齐哈尔、成都、海口四个城市的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布图,判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填字母,下同),最有可能是海口市的是 ▲ 。
15.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由所学的知识可知,该表所示最有可能的是一年中哪个季节的一天? ▲ (填字母)。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分析表中乌鲁木齐和三亚的有关数据可知,两个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气象要素是 ▲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3)乌鲁木齐属于什么气候? ▲ 。
16.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兴趣。一个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在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 ,请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 。
(2)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的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
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舒适。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看,说明了 ▲ 。
(3)如果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
说明浙江省夏季处于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4)2012年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发广泛关注。受高
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 ▲ 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
(二)寒潮、台风和洪水
学习目标:
了解寒潮、台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
1.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18日天气状况,根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
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2.下列灾害中,全都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风暴潮 ⑤寒潮 ⑥泥石流 ⑦冰雹 ⑧地震 ⑨沙尘暴 ⑩火山喷发
A.①②③⑤ B.②⑥⑧⑩
C.①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一些人类活动既可恶化气候也可改善气候。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农业灌溉造成水资源大量减少
B.围湖造田将引起海啸等自然灾害
C.修建水库可减小温差,形成小气候
D.植树造林增加水的蒸腾,不利于保持水分
4.遇到自然灾害发生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遇到泥石流时,要沿着山谷快速跑向高处
B.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C.遇到地震时,迅速从门或窗逃到户外躲避
D.台风袭来时,靠近窗户及时观察来风情况,以便作出判断
5.如图所示为卫星云图中所显示的台风。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天气,台风中心叫 ▲ ,那里风平浪静,云量很少,其外侧半径100km左右的区域是 ▲ 。持续性暴雨和台风是引发 ▲ 的主要自然因素。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1985年的统计,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土地的31.2%。长江中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流失面积达35.2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62.6%。
材料二: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1300∽1950年间,平均每14年有一次,而近40年来,
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长江全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54年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持续3个月之久,造成数万人死亡,300多万公顷农田被毁,京广铁路中断100天。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1)长江洪水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
(2)近年长江洪水发生频率提高的人为因素是 ▲ 。
(3)治理长江洪水的措施有 ▲ 。
7.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台风多出现在春夏之交
②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③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④在台风的中心区域被称为台风眼,气流下沉,晴空无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经常出现降水偏少、旱情发展的情况,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常饱受洪涝灾害的困扰。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C.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9.2019年第11号台风“白鹿”(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于8月24日下午1点钟前后在台湾省屏东县满州乡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m/s)。在我国,除台湾省外,受台风影响较大的还有(▲)
A.福建、广东、海南 B.云南、湖南 C.内蒙古、吉林 D.甘肃、山西
10.下列四幅降水量的年际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11.植被破坏会使洪水危害加大,为了研究植被护坡的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具有 ▲ 的作用。
(2)我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请提出一个有效的防洪或抗洪措施: ▲ 。
12.结合所学的有关寒潮、台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寒潮发生时,农作物受害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寒潮还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 。
面临台风的到来,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 。
13.【赤峰】下列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B.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多发地震
D.台风、洪水灾害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4.【鸡西】下列自然灾害与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无关的是(▲)
A.山体坍塌 B.寒潮 C.泥石流 D.洪涝灾害
15.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洪送,也十分艰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填序号)。
①洪水 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2)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 (填字母)。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形复杂多样 D.海岸线长
16.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 地。
(2)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填字母)。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3)浙江省属于 ▲ 气候,夏季降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填字母)。
A.受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17.【天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沙尘暴的分布,从时间上看沙尘天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并且有季节的差异。
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252次沙尘天气中,发生于2月(农历,下同)的有59次,3月的有57次,4月的有37次,2∽4月的共有153次之多,约占全球沙尘天气的61%。
材料二:沙尘暴的形成,除了大风、干旱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不能忽视。例如,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人们把采掘药材作为收入的主要途径,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或者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此外,长期对草场资源的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 ▲ (填季节)。
(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 ▲ 地区。
(3)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人为原因是 ▲ 。
(4)针对沙尘暴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写出两条)。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城市
**
**
**
*
-
-
-
-
-
*
**
**
B城市
*
*
*
-
-
-
-
-
-
-
-
*
C城市
**
**
**
**
**
*
-
-
*
*
**
**
城市
三亚
乌鲁木齐
杭州
哈尔滨
长春
最高气温/℃
32
30
26
22
18
平均气温/℃
31
21
20
20
16
最低温/℃
30
11
19
19
13
天气预报
天气状况
风力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8月17日
晴
<3级
40
30
8月18日
多云
<3级
40
29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培优训练
(一)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季风区的分布、我国季风区气候的种类。
2.以哈尔滨、上海、广州等地的气候为例,学会利用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3.通过分析乌鲁木齐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了解我国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
1.【广安】下列关于我国气候基本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类型单一
C.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D.海洋性气候显著
【答案】A
【解析】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特点,牢记即可。
【详解】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 A 正确。
2.【德州】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
【答案】C
【解析】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且,冬季寒冷干燥,最低温小于0℃,是温带季风气候。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的气候特点。
【详解】读图可知,A图中的气候类型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B图中的气候类型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图中的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中的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鸡西】我国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
【答案】B
【解析】根据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关系,我国划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其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干湿地区的植被,牢记即可。
【详解】不同干湿地区的植被不同,其中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是草原。故选B.
4.我国的大兴安岭- ▲ - ▲ --冈底斯山一线 ▲ 地区是季风区,分布有 ▲ 季风气候、 ▲ 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阴山; 贺兰山; 以东以南; 热带; 亚热带
【解析】【分析】【详解】略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 ▲ 地。
(2)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 ▲ 地。
(3)甲地气候类型是 ▲ 气候。
(4)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填字母)。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1) D;(2) C;(3)温带季风;(4) A.
【解析】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分析】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详解】读图可知,(1)A、B、C、D四地中,D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最小,气温年变化最小。
(2)四地中,C地各月降水都不超过100mm,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3)A地气候特点为的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4)B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 D;(2) C;(3)温带季风;(4) A.
6.我国西北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当地生物为了适应这种气候都具有独特的生理结构及生物行为。以仙人球和抬尾芥虫为例(如图所示),简述它们是如何适应沙漠缺水环境的。
(1)仙人球: ▲ 。
(2)抬尾芥虫: ▲ 。
【答案】(1)粗壮的茎可贮存较多的水分,叶子变成刺可减少水分散失等; (2)在大雾的深夜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可收集露水沿身体流到口器
【解析】【分析】【详解】略
7.浙江省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分析】考查我国气候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详解】佛山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故选:C.
8.新疆的瓜果吃起来比较甜,原因是(▲)
A.农民引用冰雪融水灌溉
B.新疆的土质比较肥沃
C.新疆的日光充足,昼夜温差大
D.新疆地处内地,降水适宜
【答案】C
【解析】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是因为新疆地区的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能促进光合作用,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新疆地区的夜间温度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剩余,提高了瓜果的甜度。
【分析】【详解】新疆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鸡西】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分布图”,其中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是(▲)
【答案】D
【解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分析】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
【详解】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一般为400∽800毫米.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特点是气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热、冬温。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水减少;夏季盛行偏南风,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多雨。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因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气候特征表现为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要素垂直变化明显,四图中符合南方气候特点的是D图。故选:D.
10.读我国四个城市1月和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城市是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
(2)从图中可以得知,我国冬季南、北方温差 ▲ (填“较大”或“较小”),我国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 (填“南方”或“北方”)地区。
(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
(4)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 。
【答案】(1)广州;北京;(2)较大;北方;(3)自南向北递减;(4)高温多雨.
【解析】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距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分析】此题考查重点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分布,难度中等。
【详解】读图可知,(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广州,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大的是北京。
(2)从图中可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较大,我国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北方地区。(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递减。(4)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故答案为:(1)广州;北京;(2)较大;北方;(3)自南向北递减;(4)高温多雨.
11.某设施公司计划在同纬度的三个城市建造水上公园和滑雪游览中心。
下面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资料一:三城市各季度平均降水量(如图所示)。
资料二:三城市各月份地上积雪情况(如下表所示,“**”:积雪较多,“”:积雪较少,“-”:没有积雪)。
如果你是决策者,依据上述资料,从运行成本角度考虑, ▲ 城市最适宜建造水上公园, ▲ 城市最不适宜建造滑雪游览中心。
【答案】A;B
【解析】依据题中数据,分析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得出正确答案。
【分析】考查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详解】从降水图中可以看出:A城市降水丰富,且降水均匀,最适宜建造水上公园,从三市各月份地上积雪情况分析看出:B城市的积雪基本无积雪,最不适合建造滑雪游览中心。故答案为:A;B.
12.【天水】关于我国的气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②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③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分析】考查了我国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详解】①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②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③我国的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也受冬季风的影响;④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故②④叙述正确。故选:C.
13.【广安】如图所示的气候资料分别属于我国四大区域,其对应正确的是(▲)
A.甲-西北地区 B.乙-南方地区 C.丙-北方地区 D.丁-青藏地区
【答案】B
【解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详解】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均属于乙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线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甲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丁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丙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故选:B.
14.【呼伦贝尔】阅读下面漠河、齐齐哈尔、成都、海口四个城市的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布图,判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填字母,下同),最有可能是海口市的是 ▲ 。
【答案】C;A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分析】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详解】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可判定C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大,A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小,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海口位于热带地区,全年炎热,气温年较差也最小。故答案为:C;A.
15.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由所学的知识可知,该表所示最有可能的是一年中哪个季节的一天? ▲ (填字母)。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分析表中乌鲁木齐和三亚的有关数据可知,两个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气象要素是 ▲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3)乌鲁木齐属于什么气候? ▲ 。
【答案】B ;最低气温 ;海陆分布(或者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部干旱气候
【解析】【分析】【详解】(1)此题中所列城市平均气温都比较高,符合“夏季全国普遍高温”的特点,所以这一天应该在夏季。(2)三亚是一个海边城市,而乌鲁木齐远离海洋,所以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路分布。(3)乌鲁木齐地处内陆,属于西部干旱气候区。
16.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兴趣。一个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在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 ,请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 。
(2)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的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
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舒适。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看,说明了 ▲ 。
(3)如果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
说明浙江省夏季处于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4)2012年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发广泛关注。受高
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 ▲ 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
【答案】(1)农村;植被丰富,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吸热不易升温;(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的小气候;(3)季风区;(4)热岛;植树造林、修建人工湖、建设城市“风道”等等。
【解析】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过的气候,因此,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
【分析】该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对局部区域气候的影响。
【详解】(1)据图分析,气温最高的是市中心,气温最低的是农村,说明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是陆地和水的比热容,农村植被丰富,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吸热不易升温;(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的小气候,可以使城市建设趋向于更有利于人类的方向;(3)由图中信息可知,浙江省处在季风区,气温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4)人类可通过植树造林、修建人工湖等措施,来增加城市的湿度、降水量和通风量,从而减弱城市“热岛”现象。故答案为:(1)农村;植被丰富,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吸热不易升温;(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的小气候;(3)季风区;(4)热岛;植树造林、修建人工湖、建设城市“风道”等等。
(二)寒潮、台风和洪水
学习目标:
了解寒潮、台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危害。
1.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18日天气状况,根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
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答案】A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干旱、洪涝等。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要理解记忆。
【详解】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题干中温度较高,而且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可能发生旱灾。故选:A.
2.下列灾害中,全都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风暴潮 ⑤寒潮 ⑥泥石流 ⑦冰雹 ⑧地震 ⑨沙尘暴 ⑩火山喷发
A.①②③⑤ B.②⑥⑧⑩
C.①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答案】C
【解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分析】该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分类,要理解记忆。
【详解】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冰雹、风暴潮等。而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是地质灾害。故选:C.
3.一些人类活动既可恶化气候也可改善气候。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农业灌溉造成水资源大量减少
B.围湖造田将引起海啸等自然灾害
C.修建水库可减小温差,形成小气候
D.植树造林增加水的蒸腾,不利于保持水分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
4.遇到自然灾害发生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遇到泥石流时,要沿着山谷快速跑向高处
B.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C.遇到地震时,迅速从门或窗逃到户外躲避
D.台风袭来时,靠近窗户及时观察来风情况,以便作出判断
【答案】B
【解析】“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
【分析】本题考查当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我保护措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解答有效。
【详解】当遇到自然灾害时,要用正确的方法,如到泥石流时,要沿着泥石流的垂直方向快速跑向高处,故A错误;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故B正确;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不能从门或窗逃到户外躲避,故C错误;台风来袭时,不能靠近窗户,而要关紧门窗,故D错误。故选:B.
5.如图所示为卫星云图中所显示的台风。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天气,台风中心叫 ▲ ,那里风平浪静,云量很少,其外侧半径100km左右的区域是 ▲ 。持续性暴雨和台风是引发 ▲ 的主要自然因素。
【答案】台风眼;狂风暴雨区;洪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相关知识。
【详解】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台风是一个强大而具破坏力的气旋性漩涡,发展成熟的台风,其底层按辐合气流速度大小分为三个区域:①外圈,又称为大风区。自台风边缘到涡旋区外缘,半径约200-300km,其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可达6级以上;②中圈,又称涡旋区。从大风区边缘到台风眼壁,半径约在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最大;③内圈,又称台风眼区。半径约5-30km.多呈圆形,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1985年的统计,长江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56.2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土地的31.2%。长江中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流失面积达35.2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62.6%。
材料二: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1300∽1950年间,平均每14年有一次,而近40年来,
平均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长江全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54年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持续3个月之久,造成数万人死亡,300多万公顷农田被毁,京广铁路中断100天。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1)长江洪水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
(2)近年长江洪水发生频率提高的人为因素是 ▲ 。
(3)治理长江洪水的措施有 ▲ 。
【答案】(1)支流众多、且南北延伸、流域面积广,流域内汛期长、且降水集中;(2)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道变弯,变窄,湖泊缩小;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水能力减小;(3)上游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下游加固江防大堤、退田还湖、疏通河道。
【解析】依据长江流域的洪涝治理和开发利用等知识来解答此题。
【分析】考查了长江流域近年来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中考中比较重要的分析题,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详解】(1)长江流域多发洪水的自然原因是:支流多、且南北延伸、流域面积广,流域内汛期长、且降水集中;(2)近几十年来由于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道变弯,变窄,湖泊缩小;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水能力减小,这些人为因素也是造成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3)治理长江的洪水不同的河段要用不同的方式:上游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下游加固江防大堤、退田还湖、疏通河道。故答案为:(1)支流众多、且南北延伸、流域面积广,流域内汛期长、且降水集中;(2)①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道变弯,变窄,湖泊缩小;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水能力减小;(3)上游植树造林,中游修建水库,下游加固江防大堤、退田还湖、疏通河道。
7.下列关于台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台风多出现在春夏之交
②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③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④在台风的中心区域被称为台风眼,气流下沉,晴空无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在我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分析】该题考查台风带来的灾害,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详解】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台风的中心区域被称为台风眼,气流下沉,晴空无云。故选:C.
8.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经常出现降水偏少、旱情发展的情况,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常饱受洪涝灾害的困扰。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C.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有南北向的差异,也有东西向的差异,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2019年第11号台风“白鹿”(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于8月24日下午1点钟前后在台湾省屏东县满州乡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m/s)。在我国,除台湾省外,受台风影响较大的还有(▲)
A.福建、广东、海南 B.云南、湖南 C.内蒙古、吉林 D.甘肃、山西
【答案】A
【解析】台风过境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但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详解】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故选:A.
10.下列四幅降水量的年际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答案】B
【解析】根据降水量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分析】【详解】降水量集中,且季节变化明显,易发生旱涝灾害。结合题意。故选B.
11.植被破坏会使洪水危害加大,为了研究植被护坡的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具有 ▲ 的作用。
(2)我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请提出一个有效的防洪或抗洪措施: ▲ 。
【答案】(1)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增加下渗的雨水,减少泥土流失;(2)植树造林,种树种草保护植被(或修建水库疏通河道等)
【解析】【分析】【详解】略
12.结合所学的有关寒潮、台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寒潮发生时,农作物受害最严重的是什么季节?寒潮还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 。
面临台风的到来,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 。
【答案】(1)寒潮发生时,农作物受害最严重的是春、秋季节;寒潮还会使交通受阻,影响工业、农业生产等预报,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如加固海堤、转移危房群众、渔船靠港(2)加强对台风的监测、
等(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详解】略
13.【赤峰】下列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B.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多发地震
D.台风、洪水灾害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D
【解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分析】考查影响我国自然灾害,要理解记忆。
【详解】A.南方地区降雨多,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A不符合题意;B.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C.我国的西南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多发地震。故C不符合题意;D.台风、洪水灾害会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4.【鸡西】下列自然灾害与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无关的是(▲)
A.山体坍塌 B.寒潮 C.泥石流 D.洪涝灾害
【答案】B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分析】本题考查台风带来的灾害,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造成房屋倒塌,损害庄稼,引发洪涝灾害;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会引起山体坍塌、泥石流等。寒潮不是台风带来的灾害。依据题意。故选:B.
15.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洪送,也十分艰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填序号)。
①洪水 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2)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 (填字母)。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形复杂多样 D.海岸线长
【答案】(1)①②③⑤;(2)A.
【解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分析】考查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及生水旱灾害多发的原因,要理解解答。
【详解】(1)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⑤寒潮属于气象灾害,④泥石流是地质灾害。(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1)①②③⑤;(2)A.
16.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 ▲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 地。
(2)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填字母)。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3)浙江省属于 ▲ 气候,夏季降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填字母)。
A.受台风的影响 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季风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答案】(1)甲;乙;(2)乙;(3)C;(5)亚热带季风;C.
【解析】我国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气候特征,要牢记。
【详解】读图可知,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乙地,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乙地,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浙江省属于图1中三种季风气候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家乡的夏季降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季风影响。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甲;乙;(2)乙;(3)C;(5)亚热带季风;C.
17.【天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沙尘暴的分布,从时间上看沙尘天气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并且有季节的差异。
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252次沙尘天气中,发生于2月(农历,下同)的有59次,3月的有57次,4月的有37次,2∽4月的共有153次之多,约占全球沙尘天气的61%。
材料二:沙尘暴的形成,除了大风、干旱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也不能忽视。例如,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人们把采掘药材作为收入的主要途径,过度采挖麻黄、甘草、发菜等,或者采挖多种灌木作为燃料,从而大范围地破坏了植被。此外,长期对草场资源的掠夺性利用,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在农牧交错地带,人口密度增加,土地负荷加重,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导致大量土地沙化。
(1)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 ▲ (填季节)。
(2)沙尘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 ▲ 地区。
(3)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人为原因是 ▲ 。
(4)针对沙尘暴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写出两条)。
【答案】(1)冬春季;(2)华北;(3)大风、干旱;植被遭到破坏、草场退化;(4)①加强对大风、干旱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在沙尘暴来临之前,制定有效的应急对策。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森林、草场的管理。
【解析】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强沙尘暴也可影响到南方;沙尘暴沙源主要是中亚和新疆,以及甘肃和内蒙古、蒙古的广大沙漠地区。围绕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措施展开。
【分析】此题考查沙尘暴发生的时间、范围、以及应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点,学生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详解】我国沙尘暴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强沙尘暴也可影响到南方;沙尘暴沙源主要是中亚和新疆,以及甘肃和内蒙古、蒙古的广大沙漠地区。面对日益频繁的沙尘暴,我们应采取的措施:围绕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措施展开。故答案为:(1)冬春季;(2)华北;(3)大风、干旱;植被遭到破坏、草场退化;(4)①加强对大风、干旱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在沙尘暴来临之前,制定有效的应急对策。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森林、草场的管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城市
**
**
**
*
-
-
-
-
-
*
**
**
B城市
*
*
*
-
-
-
-
-
-
-
-
*
C城市
**
**
**
**
**
*
-
-
*
*
**
**
城市
三亚
乌鲁木齐
杭州
哈尔滨
长春
最高气温/℃
32
30
26
22
18
平均气温/℃
31
21
20
20
16
最低温/℃
30
11
19
19
13
天气预报
天气状况
风力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8月17日
晴
<3级
40
30
8月18日
多云
<3级
40
29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1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精练</a>,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天气预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天气预报测试题</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风和降水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风和降水课时作业</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的湿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