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5.1《认识传感器》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08943/0-17248361218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5.1《认识传感器》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08943/0-17248361218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5.1《认识传感器》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08943/0-17248361219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1 认识传感器一等奖教案设计
展开备课人
学科
物理
课题
5.1 认识传感器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传感器实例以及应用的场景,引入了传感器的概念,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其分类,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和一般应用模式。传感器既是学生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实例,又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基础性器件和装置,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设了一个桥梁,对增强学生理解自然科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和一般应用模式。这是因为学生基于实际情境经过提炼、抽象、转化后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转换能力和经验均还有所欠缺,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这部分内容虽然偏向于技术应用,但却是学生学习完电磁学相关知识后的具体应用实例,不仅体现了科技性和时代性,还体现了物理学对人类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核心推动作用,对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和学习兴趣均有较大的帮助,也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所帮助。
做好本节教学的关键是多举例子(尤其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多阅读教材、多做实验、多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材料,不要求深入理解。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干簧管等一些常见的现象和事例,感受传感器。其次,通过把传感器与人类器官进行类比,形成传感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更多不同种类的传感器,进一步拓宽学生眼界,令其了解传感器不同的分类方式。再让学生探索智能手机中传感器的应用,从而感受传感器就在身边,最大化地激发出学生对传感器的兴趣。然后,归纳总结出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并以电容式话筒为例,闸释此一般模式。最后通过阅读机器人的相关材料,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
在《认识传感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传感器的基础概念和应用原理掌握得不够扎实。尽管我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经过深入反思,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场景缺乏直观感受,导致难以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重要性。
2.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专业背景,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感受传感器,知道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器件或装置,知道传感器在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中有广泛应用。
2.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应用的一般模式。
3.知道传感器在某些方面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对自然的感知。能够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传感器,了解传感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传感器的三种常见敏感元件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分析传感器的简单应用电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2013 年 12 月 14 日,我国探月工程中的嫦娥三号怀抱玉兔号巡视器成功落月。第二天,可爱俏皮的玉兔号从嫦娥三号中走出。面对陌生的环境,玉兔号是如何观察的?行走时,它是如何感知障碍和自身姿态的?经过漫漫的寒夜,它又是如何被唤醒的?
生活中哪些工具工作情况跟玉兔工作情况相同?
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一、神奇的传感器
干簧管
播放或演示干簧管实验,让学会观看实验。
观察干簧管结构,并尝试解释工作原理:
原理: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两个簧片被磁化,相互吸引而接通,干簧管能起到开关的作用。
“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磁场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或装置:它能够感知诸如力、温度、光、声、磁场、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成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化为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很方便地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
(三)人的感觉器官和传感器的类比
观看实验视频或演示实验,
学生观看干簧管结构并查阅资料回答原理
阅读课文,总结传感器定义
利用实验切实提高学生对干簧管的认识
边阅读边分析,逐步提升于都归纳能力
二、传感器的种类
阅读课文,归纳各种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
1.物理传感器:力传感器、磁传感器、声传感器等
2.化学传感器:离子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3.生物传感器: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细胞传感器等
4.智能手机的传感器与功能
传感器原理各异,分类方法也不同。
①根据被测量的不同,可分为声、光、压力、位移、加速度、温度等传感器;②根据具体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热电式、压电式、磁电式等传感器。
汽车里的传感器
学生阅读课文并归纳传感器
认识传感器的类型
三、传感器的组成与应用模式
传感器的核心部分
1.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敏感元件、转换元件
敏感元件是指能直接感受或响应外界被测非电学量的部分——完成检
转换元件是指能将敏感元件输出的信号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完成转换。
如果敏感元件直接输出的是电学量,它就同时兼为转换元件。
这种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二者合一的传感器是很多的。例如,热电偶、压电晶体等都是这种形式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原理
(三)传感器应用的模式
传感器的特点(优点):易测量、易传输、易处理、易控制
话筒
话筒是一种能够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图乙是电容式话筒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话筒的振动膜片涂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相距几十微米有一个全属片(固定电极),它们构成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电容式话筒利用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间距离的关系来工作。你能根据它的工作过程说说各组成元件的作用吗?
机器人
第一代机器人对外界没有感觉,只能按照编好的程序,由内部的计算机安排它的动作。
第二代机器人有了感觉,它身上安装的传感器能起到人的感官的作用。
第三代是智能机器人,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也是当前正在努力发展的。
回答什么是敏感元件与转换院级
总结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应用模式及优点
与课文,总结话筒工作原理
总结系带机器人的原理
掌握传感器原理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第1节 认识传感器
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两块,一是课堂练习,旨在对本堂课学习中动量的概念和实验思路进行检测,一是分层练习,分层次的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与评价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充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实际需求。
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合理,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专业特点。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我提出以下方案: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困难,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生活实际,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尝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如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在线互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物理人教版 (2019)1 认识传感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2019)<a href="/wl/tb_c16326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 认识传感器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 曲线运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准讲解,重点,板书,精准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1 认识传感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1 认识传感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