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练习合辑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检测—(原卷+解析)【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检测—(原卷+解析)【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达标检测原卷版docx、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达标检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堂同步精选练习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达标检测(原卷版)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2.“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 B.时间相同,加速度不同C.时间不同,加速度相同 D.时间不同,加速度不同3.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为2 m。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B.第1 s末的瞬时速度为2 m/sC.第2 s内的位移为4 m D.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2 m/s24.(多选)物体甲的v-t图象和物体乙的x-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0~4 s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 mB.甲在0~4 s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C.乙在0~4 s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D.乙在0~4 s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5.一个小石子从离地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g取10 m/s2,曝光时间为11 000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的距离约为( ) A.6.5 m B.10 m C.20 m D.45 m6.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C.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7.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 cm/s,如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0.5 cm,由此可知( ) A.此人的心率约为75次/分B.此人的心率约为125次/分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40 s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60 s8.甲、乙两小球先后从空中同一位置自由下落,乙比甲迟0.5 s释放,当甲、乙均在下落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空气阻力不计,g=10 m/s2)( )A.甲相对乙做自由落体运动 B.乙相对甲向上做v=5 m/s的匀速运动C.甲、乙两小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D.甲、乙两小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9.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 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5(多选)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 )A.v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 B.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C.a1、a2须是一定的 D.a1、a2必须满足a1·a2a1+a2=2vt(多选)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由t1到t2的过程中( )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C.平均速度v>(v1+v2)/2 D.平均速度v=(v1+v2)/2非选择题 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打下两个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T,若纸带上共有n个点,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 )A.T=0.1 s;t=nT B.T=0.05 s;t=(n-1)TC.T=0.02 s;t=(n-1)T D.T=0.02 s;t=nT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运动,下图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段,打点顺序是A、B、C、D、E,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 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现把一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线和计数点A对齐。请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C.释放小车的同时,马上接通电源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2)根据该同学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判断小车与纸带的 (填“左”或“右”)端相连。 (3)用该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A、B之间的距离为 cm。 (4)打B这个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B= m/s。 (5)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14. 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1)摩托车在0~20 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2)摩托车在0~75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v。15.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0 s。试估算:(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16.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 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 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至少多大?(2)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甲板至少应多长?(3)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160 m,为使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多大?17. 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 m,圆筒高为L2=3.7 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 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取g=10 m/s2),试求:(1)直杆下端刚到圆筒上端的时间;(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课堂同步精选练习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达标检测(原卷版)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2.“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 B.时间相同,加速度不同C.时间不同,加速度相同 D.时间不同,加速度不同3.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为2 m。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B.第1 s末的瞬时速度为2 m/sC.第2 s内的位移为4 m D.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2 m/s24.(多选)物体甲的v-t图象和物体乙的x-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0~4 s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 mB.甲在0~4 s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C.乙在0~4 s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 mD.乙在0~4 s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5.一个小石子从离地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g取10 m/s2,曝光时间为11 000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的距离约为( ) A.6.5 m B.10 m C.20 m D.45 m6.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C.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7.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 cm/s,如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0.5 cm,由此可知( ) A.此人的心率约为75次/分B.此人的心率约为125次/分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40 s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60 s8.甲、乙两小球先后从空中同一位置自由下落,乙比甲迟0.5 s释放,当甲、乙均在下落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空气阻力不计,g=10 m/s2)( )A.甲相对乙做自由落体运动 B.乙相对甲向上做v=5 m/s的匀速运动C.甲、乙两小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D.甲、乙两小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9.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 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5(多选)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 )A.v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 B.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C.a1、a2须是一定的 D.a1、a2必须满足a1·a2a1+a2=2vt(多选)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由t1到t2的过程中( )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C.平均速度v>(v1+v2)/2 D.平均速度v=(v1+v2)/2非选择题 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 Hz的交流电,打下两个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T,若纸带上共有n个点,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则( )A.T=0.1 s;t=nT B.T=0.05 s;t=(n-1)TC.T=0.02 s;t=(n-1)T D.T=0.02 s;t=nT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运动,下图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段,打点顺序是A、B、C、D、E,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 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现把一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线和计数点A对齐。请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C.释放小车的同时,马上接通电源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2)根据该同学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判断小车与纸带的 (填“左”或“右”)端相连。 (3)用该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A、B之间的距离为 cm。 (4)打B这个计数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B= m/s。 (5)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 14. 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1)摩托车在0~20 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2)摩托车在0~75 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v。15.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0 s。试估算:(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16.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 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 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至少多大?(2)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甲板至少应多长?(3)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160 m,为使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多大?17. 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 m,圆筒高为L2=3.7 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 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取g=10 m/s2),试求:(1)直杆下端刚到圆筒上端的时间;(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