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九中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1.下列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6B. 4C. 47D. 24
2.下列各点中,不在直线y=2x+1上的是( )
A. (1,3)B. (0,1)C. (2,4)D. (−1,−1)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2,则∠A的度数是( )
A. 30∘B. 60∘C. 120∘D. 150∘
4.一组数据3,5,1,4,5的中位数是( )
A. 1B. 3C. 4D. 5
5.抛物线y=(x+1)2−4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分别是( )
A.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1,−4)B.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1,4)
C. 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1,4)D.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1,−4)
6.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a<1B. a≤1C. a≠0D. a<1且a≠0
7.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与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购买一种水果,所付金额y(元)与购买数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图象由线段OA和射线AB组成,则购买5千克该种水果所付金额为( )
A. 50元
B. 46元
C. 38元
D. 30元
9.不论m取何值,如果点P(2m,m+1)都在某一条直线上,则这条直线的解析式是( )
A. y=2x−1B. y=2x+1
C. y=12x−1D. y=12x+1
10.在Rt△ABC中,∠B=90∘,AB=4,∠BAC=30∘,点E、F分别在AC、AB上,则EF+EB的最小值是( )
A. 2B. 4C. 2 3D. 83 3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在函数y=1x−3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已知x=1是方程x2−4x+c=0的一个根,则c的值是______.
13.某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公式为s2=14[(x1−7)2+(x2−7)2+(x3−7)2+(x4−7)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
14.二次函数y=(x−2)2−1图象与y轴交点坐标为______.
15.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6,小正方形的面积为3,那么(a+b)2的值为______.
1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E、F分别为边BC、CD上一点,且OE⊥OF,连接EF.若∠AOE=150∘,DF= 3,则EF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8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0分)
(1)解方程:x2−4x−5=0;
(2)计算:( 2+3)( 2−5).
18.(本小题7分)
已知:如图,点E,F是▱ABCD中AB,DC边上的点,且AE=CF,联结DE,BF.求证:DE=BF.
19.(本小题7分)
如图,用篱笆靠墙围成矩形花圃ABCD,墙可利用的最大长度为15米,一面利用旧墙,其余三面用篱笆围成,篱笆总长为24米.若围成的花圃面积为40平方米时,求AB的长.
20.(本小题9分)
如图,矩形ABCD.
(1)尺规作图:作∠BAD的角平分线AE,交BC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连接DE,若AD=3,AB=2,写出DE长为______.
21.(本小题9分)
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上有两点A、B,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2、−1,若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A、B两点.
(1)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
(2)若P(m,y1),Q(m+1,y2)两点都在二次函数y=x2的图象上,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
22.(本小题10分)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某校七、八年级开展了一次“包粽子”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活动情况按10分制进行评分,成绩(单位:分)均为不低于6的整数、为了解这次活动的效果,现从这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活动成绩作为样本进行活整理,并绘制统计图表,部分信息如表:
八年级10名学生活动成绩统计表
已知八年级10名学生活动成绩的中位数为8.5分.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样本中,七年级活动成绩为7分的学生数是______,七年级活动成绩的众数为______分;
(2)a=______,b=______;
(3)若认定活动成绩不低于9分为“优秀”,根据样本数据,判断本次活动中优秀率高的年级是否平均成绩也高,并说明理由.
23.(本小题10分)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2 2,点E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DE,过点E作EF⊥DE.交射线BC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CG.
①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
②探究:CE+CG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4.(本小题12分)
定义:对于给定的两个函数,任取自变量x的一个值,当x<0时,它们对应的函数值互为相反数;当x≥0时,它们对应的函数值相等,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函数称作互为友好函数,例如:一次函数y=x−2,它的友好函数为y=−x+2(x<0)x−2(x≥0).
(1)直接写出一次函数y=−2x+1的友好函数.
(2)已知点A(3,11)在一次函数y=ax−1的友好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
(3)已知点B(m,3)在一次函数y=2x−1的友好函数的图象上,求m的值.
25.(本小题12分)
折纸是富有趣味和有意义的一项活动,折纸中隐含着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深入探究折纸,可以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用数学的语言描述,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养.
【操作发现】
(1)如图(1),在矩形ABCD中,把矩形ABCD折叠,使B与A重合,C与D重合,展平纸片得到折痕EF,再第二次折叠,点B落在EF上B′点,展平纸片得到折痕AM,连接AB′,BB′,则∠B′BC等于______
A.20∘
B.30∘
C.45∘
D.60∘
【深入探究】
(2)如图(2),P是矩形ABCD边AB上一点,把矩形折叠,使P与B重合,展平纸片得到折痕EF;第二次折叠,点B落在EF上的点B′,P落在点P′,展平纸片得到折痕MN,连接BP′,B′P′,BB′,写出∠P′BB′与∠B′BC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拓展应用】
(3)如图(3),正方形ABCD中,P是射线AB上一点,点P与点B是对称点,EF是对称轴.点B与点F是对称点,MN是对称轴,点P关于MN的对称点为点P′,连接BP′,FP′,BF,AB= 3+1,当∠FBC=15∘时,直接写出AP的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 6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
B、 4=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C、 47=2 77,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D、 24=2 6,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解题即可.
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或字母,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可化为平方数或平方式的因数或因式.
2.【答案】C
【解析】解:A.当x=1时,y=2×1+1=3,
∴点(1,3)在直线y=2x+1上;
B.当x=0时,y=2×0+1=1,
∴点(0,1)在直线y=2x+1上;
C.当x=2时,y=2×2+1=5,
∴点(2,4)不在直线y=2x+1上;
D.当x=−1时,y=2×(−1)+1=−1,
∴点(−1,−1)在直线y=2x+1上.
故选:C.
分别代入x=1,x=0,x=2及x=−1求出y值,再对照四个选项中点的纵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180∘,
∵∠A:∠B=1:2,
∴∠A=180∘÷3=60∘,
故选:B.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把数据3,5,1,4,5从小到大排列得1,3,4,5,5,
∴数据3,5,1,4,5的中位数是4.
故选:C.
利用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能力.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5.【答案】A
【解析】解:∵y=(x+1)2−4,
∴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坐标是(−1,4),
故选:A.
根据二次项系数可以判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根据抛物线函数的顶点式可以直接得到顶点坐标,本题得以解决.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Δ=b2−4ac有如下关系: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得到a≠0且Δ=22−4a>0,然后求出两个不等式的公共部分即可.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a≠0且Δ=22−4a>0,
所以a<1且a≠0.
故选D.
7.【答案】D
【解析】解:当x=0时,二次函数y=ax2+b与一次函数y=ax+b(a≠0)均有y=b,
可知函数均过(0,b),故B、C错误;
对于A、D:
A、二次函数y=ax2+b开口向上,a>0,而一次函数过二、一、四象限,则a<0,得出矛盾,故本选项错误;
D、二次函数y=ax2+b开口向上,a<0,而一次函数过二、三、四象限,则a<0,且二者均过(0,b)点,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由于二次函数y=ax2+b与一次函数y=ax+b(a≠0)均过(0,b),可知正确答案从A、D中选,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出a、b的值,然后根据a、b的值确定一次函数所过象限,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一次函数的图象,要熟悉两函数的性质方可正确解答.
8.【答案】C
【解析】解:设AB的解析式为y=kx+b,将(2,20),(3,26)代入,
得2k+b=203k+b=26,
解得:k=6b=8,
∴AB段的解析式为y=6x+8,
当x=5时,y=6×5+8=38元,
故选:C.
由图象求出AB段的函数解析式,将x=5代入即可.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中依据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属于此类型中的基础题,正确记忆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当x=2m时,y=2x−1=4m−1;y=2x+1=4m+1;y=12x−1=m−1;y=12x+1=m+1,
所以点P(2m,m+1)在直线y=12x+1上.
故选:D.
分别计算自变量为2m时四个函数的函数值,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点在函数图象上的应用,用代入法即可解决.
10.【答案】C
【解析】解: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G,连接BG交AC于H,
过G作GF⊥AB于F交AC于E,
则BH⊥AC,
∴此时EF+EB的值最小且EF+EB的最小值=FG,
∵∠BAC=30∘,
∴BH=12AB=2,
∴BG=2BH=4,
∵∠AFE=∠GHE=90∘,∠AEF=∠GEH,
∴∠G=∠A=30∘,
∴BF=12BG=2,
∴FG= BG2−BF2= 42−22=2 3,
∴EF+EB的最小值是2 3,
故选:C.
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G,连接BG交AC于H,过G作GF⊥AB于F交AC于E,则BH⊥AC,于是得到此时EF+EB的值最小且EF+EB的最小值=FG,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x≠3
【解析】解:由题意得:x−3≠0,
解得:x≠3,
故答案为:x≠3.
根据分母不为0可得:x−3≠0,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分母不为0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3
【解析】解:把x=1代入方程x2−4x+c=0得:12−4+c=0
解得:c=3.
故答案是:3.
把x=1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c的方程,求得c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正确求解c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答案】7
【解析】解:由于这组数据的方差是s2=14[(x1−7)2+(x2−7)2+(x3−7)2+(x4−7)2],
故平均数是7.
故答案为:7.
根据方差的公式可以得到平均数.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5,则方差S2=[(x1−5)2+(x2−5)2+…+(xn−5)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4.【答案】(0,3)
【解析】解:由题意,令x=0,
∴y=(0−2)2−1=3.
∴二次函数y=(x−2)2−1图象与y轴交点坐标为(0,3).
故答案为:(0,3).
依据题意,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令x=0,求出y的值,即可判断得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时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关键.
15.【答案】29
【解析】解:∵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6,
∴a2+b2=16,
由题意4×12ab+3=16,
2ab=13,
∴(a+b)2=a2+2ab+b2=16+13=29,
故答案为:29.
根据所求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2+b2的值,由已知条件得到ab的值,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观察图形:发现各个图形的面积和a,b的关系.
16.【答案】2 3
【解析】解:在正方形ABCD中,AC和BD为对角线,
∴∠AOB=∠BOC=90∘,∠OBC=∠OCD=45∘,OB=OC,
∵∠AOE=150∘,
∴∠BOE=60∘;
∵OE⊥OF,
∴∠EOF=∠BOC=90∘,
∴∠BOE=∠COF=60∘,
∴△BOE≌△COF(ASA),
∴OE=OF,
∴△O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点F作FG⊥OD于G,如图,
∴∠OGF=∠DGF=90∘,
∵∠ODC=45∘,
∴△DG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GF=DG= 22DF= 62,
∵∠AOE=150∘,
∴∠BOE=60∘,
∴∠DOF=30∘,
∴OF=2GF= 6,
∴EF= 2OF=2 3.
故答案为:2 3.
由题意证明△BOE≌△COF(ASA),所以OE=OF,则△O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过点F作FG⊥OD,解三角形OFD即可得出OF的长,进而可求出EF的长.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得出△O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7.【答案】解:(1)x2−4x−5=0,
(x−5)(x+1)=0,
x−5=0或x+1=0,
x1=5,x2=−1;
(2)( 2+3)( 2−5)
=2−5 2+3 2−15
=−13−2 2.
【解析】(1)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AE=CF,
∴AB−AE=CD−CF,即EB=DF.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DE=BF.
【解析】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得AB=CD面积可得到DF=BE,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得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证得.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正确理解定理是关键.
19.【答案】解:设AB的长为x米,则BC的长为(24−2x)米,
根据题意得:x(24−2x)=40,
整理得:x2−12x+20=0,
解得:x1=2,x2=10,
当x=2时,24−2x=24−2×2=20>15,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x=10时,24−2x=24−2×10=4<15,符合题意.
答:AB的长为10米.
【解析】设AB的长为x米,则BC的长为(24−2x)米,根据围成的花圃面积为40平方米,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可得出x的值,再结合墙可利用的最大长度为15米,即可确定结论.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 5
【解析】解:(1)如图所示;线段AE即为所求;
(2)∵四边形ABCD是矩形,
∴∠BAD=90∘,BC=AD=3,CD=AB=2,
∵AE平分∠BAD,
∴∠BAE=∠DAE,
∵AD//BC,
∴∠DAE=∠AEB,
∴∠BAE=∠AEB,
∴AB=BE=2,
∴CE=BC−BE=1,
∴DE= CD2−CE2= 22+12= 5,
故答案为: 5.
(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作出图形即可;
(2)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BAD=90∘,BC=AD=3,CD=AB=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E=∠DA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AE=∠AEB,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 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正确度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解:(1)当x=2时,y=x2=4,
∴A(2,4),
当x=1时,y=x2=1,
∴B(1,1),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把A(2,4),B(1,1)分别代入得2k+b=4k+b=1,
解得k=3b=−2,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3x−2,
如图,
(2)当x=m时,y1=m2,
当x=m+1时,y2=(m+1)2,
当m<−12时,y1>y2;
当m=−12时,y1=y2;
当m>−12时,y1
(2)通过比较P点和Q点到y轴的距离得到y1与y2的大小,从而确定m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22.【答案】1 8 2 3
【解析】解:(1)根据扇形统计图,七年级活动成绩为7分的学生数的占比为1−50%−20%−20%=10%
∴样本中,七年级活动成绩为7分的学生数是10×10%=1,
根据扇形统计图,七年级活动成绩的众数为8分,
故答案为:1,8.
(2)∵八年级10名学生活动成绩的中位数为8.5分,
∴第5名学生为8分,第6名学生为9分,
∴a=5−1−2=2,
b=10−1−2−2−2=3,
故答案为:2,3.
(3)优秀率高的年级不是平均成绩也高,理由如下,
七年级优秀率为20%+20%=40%,平均成绩为:7×10%+8×50%+9×20%+10×20%=8.5,
八年级优秀率为3+210×100%=50%>40%,平均成绩为:110×(6+7×2+2×8+3×9+2×10)=8.3<8.5,
∴优秀率高的年级为八年级,但平均成绩七年级更高,
∴优秀率高的年级不是平均成绩也高.
(1)根据扇形统计图得出七年级活动成绩为7分的学生数的占比为10%,即可得出七年级活动成绩为7分的学生数,根据扇形统计图结合众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出第5名学生为8分,第6名学生为9分,进而求得a,b的值,即可求解;
(3)分别求得七年级与八年级的优秀率与平均成绩,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统计表,中位数,众数,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从统计图表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①证明:过E作EM⊥BC于M点,过E作EN⊥CD于N点,如图所示:
∵正方形ABCD,
∴∠BCD=90∘,∠ECN=45∘,
∴∠EMC=∠ENC=∠BCD=90∘,且NE=NC,
∴四边形EMCN为正方形,∴EM=EN,
∵EF⊥DE
∴∠DEN+∠NEF=∠MEF+∠NEF=90∘,
∴∠DEN=∠MEF,
又∠DNE=∠FME=90∘,
在△DEN和△FEM中,
∠DNE=∠FMEEN=EM∠DEN=∠FEM,
∴△DEN≌△FEM(ASA),
∴ED=EF,
∴矩形DEFG为正方形;
②解:CE+CG的值为定值,理由如下:
∵矩形DEFG为正方形,
∴DE=DG,∠EDC+∠CDG=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DC,∠ADE+∠EDC=90∘,
∴∠ADE=∠CDG,
在△ADE和△CDG中,
AD=CD∠ADE=∠CDGDE=DG,
∴△ADE≌△CDG(SAS),
∴AE=CG,
∴CE+CG=CE+AE=AC= 2AB= 2×2 2=4,
∴CE+CG=4是定值.
【解析】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的性质和判定,解本题的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判断三角形全等.
(1)作出辅助线,得到EN=EM,然后判断∠DEN=∠FEM,得到△DEN≌△FEM,则有DE=EF,即可证得结论;
(2)利用SAS证出△ADE≌△CDG,得到CG=AE,得出CE+CG=CE+AE=AC=4即可.
24.【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y=−2x+1的友好函数为y=2x−1(x<0)−2x+1(x≥0);
(2)∵一次函数y=ax−1的友好函数为y=−ax+1(x<0)ax−1(x≥0),
∵3>0,
∴3a−1=11,
∴a=4;
(3)由题意可得,一次函数y=2x−1的友好函数为y=−2x+1(x<0)2x−1(x≥0),
当m<0时,−2m+1=3,
∴m=−1,
当m≥0时,2m−1=3,
∴m=2,
∴m=−1或m=2.
【解析】(1)根据新定义直接写出函数即可;
(2)根据新定义可得一次函数y=ax−1的友好函数为y=−ax+1(x<0)ax−1(x≥0),再把点A(3,11)求解即可;
(3)根据新定义可得一次函数y=2x−1的友好函数为y=−2x+1(x<0)2x−1(x≥0),再根据m<0时、m≥0时分别代入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新定义,理解题意,通过分类讨论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B
【解析】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B=AB′=BB′,
∴△ABB′是等边三角形,
∴∠ABB′=6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90∘,
∴∠B′BC=90∘−60∘=30∘,
故选:B;
(2)∠P′BB′=2∠B′BC,
连接PB与BP交于点O,由轴对称可知点O在折痕MN上,MN是BB′的垂直平分线,
∴OB=OB′,
∴∠P′BB′=∠PB′B,
∵EF是PB的对称轴,
∴B′P=BB′,EF⊥BP,
∴∠1=∠2,
∴∠PB′B=2∠2,
∵四边形ABCD是矩形,
∴CB⊥AB,而EF⊥AB,
∴EF//BC,
∴∠2=∠3,
∴∠PB′B=2∠3,
∴∠P′BB′=2∠B′BC;
(3)当点P在边AB上时,连接MF,如图:
由折叠知MN是BF的垂直平分线,
∴MB=ME,
∴∠1=∠2=15∘,
∴∠3=3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 3+1,∠ABC=∠C=90∘,而EF//BC,
∴BE=CF,
设CF=x,则BE=x,MF=2x,由勾股定理得MC= 3x,
∴2x+ 3x= 3+1,
解得:x= 3−1,
∵EF是PB的对称轴,
∴BE=PE=x,
∴AP=AB−2x= 3+1−2( 3−1)=3− 3;
当点P在线段AB延长线上,如图:
设CF=x,同上可求x= 3−1,
∴AP=AB=2x= 3+1+2( 3−1)=3 3−1,
综上:AP=3− 3或3 3−1.
(1)由折叠知AB=AB′=BB′,继而△ABB′是等边三角形,则∠ABB′=60∘,而∠ABC=90∘,即可求解;
(2)连接PB′与BP′交于点O,由轴对称可知点O在折痕MN上,MN是BB′的垂直平分线,则OB=OB′,因此么∠P′BB′=∠PB′B,由B′P=BB′,EF⊥BP,得到∠1=∠2,故∠PB′B=2∠2再根据EF//BC即可求证;
(3)当点P在边AB上时,连接MF,由折叠知MN是BF的垂直平分线,则MB=MF,可求∠3=30∘,设CF=x,则BE=x,MF=2x,由勾股定理得MC,进而求得x,因此AP=AB−2x;当点P在线段AB延长线上,同上可求AP=AB+2x.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矩形,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知识点,正确条件辅助线.成绩/分
6
7
8
9
10
人数
1
2
a
b
2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十一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十一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一中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