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1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2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3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4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5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6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7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4《古诗三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共60页。

    古诗三首 4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你知道古代诗人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山行》就是在山间行走、游览。《赠刘景文》就是诗人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诗。《夜书所见》应该是诗人记录夜晚的所见所闻。这三首诗描写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山行》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文学家。他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有《樊川集》。山 行[唐] 杜 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 行[唐] 杜 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圈画出描写秋天的景物。tánɡmùjìnɡxiéhánshuānɡ 再次朗读古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在山中行走借助插图结合注释山间小路弯弯曲曲。联系生活比查阅字典远上①寒山②石径③斜④,白云生处⑤有人家。【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石径】用石板铺成的小路。【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白云生处】生,产生,生出。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远上寒山石径斜点明深秋季节山路绵长 相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等各种动态美,也说明山很高。 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停车坐①爱枫林晚②,霜叶③红于④二月花。【坐】因为。【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红于】比……还红。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 《山行》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______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美好思想情感。深秋 热爱自然《赠刘景文》赠刘景文[宋] 苏 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宋] 苏 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zènɡsònɡsū shìqínɡcányóuàojūnchénɡjúɡàijú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圈画出描写秋天的景物。 再次朗读古诗,试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画面。赠送。结合注释赠送给刘景文的诗。荷花凋谢、荷叶枯败。联系生活写景议景还,尚且。查阅字典荷尽①已无擎②雨盖③,菊残④犹⑤有傲霜⑥枝。【尽】诗中指凋谢。【擎】举,向上托。【盖】指叶子。【残】残败,枯萎。【犹】还,尚且。【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根据注释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对偶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无犹有对比 诗人以“荷尽”“菊残”表现出了秋末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菊花傲霜斗寒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指秋天。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两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深秋虽然万物零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不懈努力。结合注释借助插图查阅字典联系生活秋日荷尽图菊残傲霜图橙黄橘绿图想象画面 《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_______的勉励诗,表达了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_______、_______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刘景文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夜书所见》注释—————【书】写 叶绍翁,字嗣宗,一字靖逸,南宋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代表作《游园不值》,历来为人所传诵。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shàoxiāotiǎocùlísònɡ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圈画出描写秋天的景物。挑tiǎotiāo挑战挑花挑水挑三拣四①用竿子等把东西举起或支起。②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③一种刺绣方法。④拨弄,引动。①用肩担着②挑、担的东西。③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④选,拣。挑促织 再次朗读古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并说说从诗中看到了哪些画面。寒冷凄凉。身在异乡。温馨快乐。书写。在夜晚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萧萧①梧叶送寒声②,江上秋风动客情③。【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诗人触景生情 【诗意】梧桐叶摇落的萧萧声送来阵阵寒意,来自江上的秋风触动游子的思乡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风吹梧桐树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古诗中用了什么词来形容?萧萧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清冷萧条江上秋风动客情为什么说诗人是“客”?诗人。因为他身处异乡。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反衬出秋夜的寂静。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怎样被勾起的? 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知①有儿童挑②促织③,夜深篱落④一灯明。【知】料想,猜想。【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促织】蟋蟀,也叫蛐蛐。【篱落】篱笆。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应该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夜深时,篱笆那里还亮着灯笼。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会使客居在外的诗人想到什么呢? 这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夜书所见》这是一首纪行诗,写了诗人行于江上,眺望江边的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情。见闻感受思念家乡 秋天是多彩的,是美丽的!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机盎然。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秋天独有的美丽吧!拓展延伸描写秋天的古诗秋词二首·其一[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liáohèzhāoxiāo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ózhǔmùchóukuànɡ寒hán笔顺:径jìnɡ笔顺:斜xié笔顺:霜shuānɡ笔顺:赠zènɡ笔顺:盖ɡài笔顺:菊jú笔顺:残cán笔顺:君jūn笔顺:橙chénɡ笔顺:送sònɡ笔顺:挑tiǎo笔顺:luò笔顺: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们跟着唐代诗人杜牧的脚步,一览寒山深处的美景,将所见景物定格在秋游手账中吧! 寒山、枫林、霜叶 秋天的景色美不胜收,描绘秋天的好词佳文更是数不胜数。请你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说说《赠刘景文》这首诗中的秋景,完成秋游笔记。硕果累累 秋天寄托了诗人浓浓的情感,或赞美,或敬佩,或思乡,或孤独。诗人叶绍翁借《夜书所见》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感呢?读读古诗,完成秋游心得。 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实际 萧萧、送寒声、动客情孤独、思乡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是 代诗人 的作品。题目中“山行”的意思是 。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 时节山林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美好思想情感。热爱大自然唐杜牧在山中行走深秋 2.《赠刘景文》是描写 季的景色,作者抓住 、 、 、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秋橘绿荷尽菊残橙黄 3.《夜书所见》是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其中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思念家乡、留恋童年宋叶绍翁书写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二、给加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石径斜(xiá xié) 霜叶(suān shuānɡ)擎雨盖(qínɡ qín) 菊残(zhú jú)橘绿(jú jǘ) 挑促织(tiāo tiǎo)√√√√√√三、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白云生处有人家( ) A.产生,生出。 B.生命。2.停车坐爱枫林晚( ) A.坐下来。 B.因为。AB3.荷尽已无擎雨盖( ) A.举,向上托。 B.拿着。4.知有儿童挑促织( ) A.挑选。 B.用细长的物件逗引。AB5.萧萧梧叶送寒声(  )A.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B.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6.知有儿童挑促织(  )A.织布 B.促膝交谈 C.蟋蟀AC7.下列诗句没有采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C8.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A四、根据情境填空1.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览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爸爸不禁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深秋时节,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景象,不禁让人想到了《赠刘景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诗人叶绍翁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出自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宋苏轼赠刘景文对比5.作者抓住“______”与“______”,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______”与“______”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6.体会苏轼写诗赠刘景文的用意,对的打“√”,错的打“×”。(1)诗人告诉朋友刘景文,自己只爱这个季节的景色。(  )(2)诗人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不要一直消沉。(  )荷尽菊残已无犹有×√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诗中,诗人听到的是“_____ ”,看到的是“______”,想到的是“ _____ ”。(填序号)A.篱落一灯明 B.梧叶送寒声 C.儿童挑促织BAC五、填空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2)“客”在这里指诗人自己,“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3)挑促织的儿童一定是快乐的,与诗人此时的心情一样。( )(4)挑促织的儿童玩得快乐,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回忆与思念,与诗人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5)“一灯明”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七、请写出你积累的描写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解落三秋叶,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空山新雨后能开二月花月落乌啼霜满天同桌互背古诗。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秋天。感谢聆听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