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登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古典诗歌。《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而广为流传。《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七言律诗。作者把感情集中在“秋天”和“大江”两个富有想象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身世的心酸。因而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感知意象,品味语言,理解感情。
【教学设想】
“诗言志”,品悟诗歌的思想情感是诗歌学习的重点内容。古代诗歌自有其艺术魅力,所吟咏的思想情感不少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因其年代久远,生活背景与现代迥异,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寻找作品与学生的情感共鸣点,是教师必须做的工作。而寻找这个情感共鸣点的最佳方法,是尽可能地再现诗人的相关生活。没有对诗人生活的体悟,学生不可能真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可能真正读懂作品,深切地感受到作品的美感。《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品,也几乎是杜甫一生愁苦的写照,教授这篇作品,不单是要学生完成对这首诗的解读,更要以此诗为药引子,牵引出杜甫的生平与精神来;反过来,又以杜甫的坎坷感人的生活和坚贞忠爱的精神给这首诗的欣赏一个坚厚的基石,让学生体悟出作品背后的厚重来。因此,这堂课的重难点是结合作者的生平读解出诗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美导入
杜甫出身于世家大族,七岁就能写诗,九岁编过诗集,他才华横溢,满腔报国热忱。和李白的飘逸脱俗不同,他更像是我们身边现实生活的记录者,忠实地记录着经历的种种。他一生经历几次大的变故:科考受挫;受当朝丞相的阻挠,仕途不顺利;晚年赶上安史之乱,生活动荡而漂泊。这些,他都一笔一笔,用诗歌详尽地加以记录,从社会观感到平日所见,无不存于笔底。也正因为这样,他的诗歌交织着节序之哀、时世之悲与身世之叹。有人说,杜甫活了五十九岁,却好像活了两百岁。他一生经历,几乎浓缩了个体生命所能经受的全部苦难。一心想要匡扶社稷,却总是身处江湖之远;半世穷困漂泊,深愧妻子儿女,饱尝现实的沉痛却始终不改悲悯之心。他的1500首诗篇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精雕细琢却又浑然天成。不仅在内容上是这样,就连形式、技法、风格也是兼容并包,博大精深。余秋雨说:“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1.题解
登高诗就是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诗歌统称。从创作时间看,既有登高时的即景之作,也有登高过后的有感生发和应命奉笔之作;既有重阳旧俗登高时的抒怀之作,也有四时登高的即兴之作。从创作地点看,登高临远之地既有高山叠嶂,也有亭台楼阁,只要地势高,视野开阔,适宜远眺赏景即可。
杜甫一生四处流落,漂移徙居,足迹遍布长江、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不管是青年时的壮游,求仕时的困守,还是战乱中的逃难,暮年时的漂泊,那种动荡乱离之苦和忧国忧民之志必然引发诗人的无限感慨和深沉喟叹。异地的高阁叠嶂、亭台楼榭便是诗人登高抒怀的理想场所。登高诗亦成为杜甫诗中的常见题材。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登高》是大历二年(767),杜甫五十六岁时,重九日在夔州登高时所作。前四句是登高所见,极写暮秋夔峡惊心动魄的景色,沉郁悲凉,气势磅礴。首联用工笔描摹观景之形声色态;二联用写意渲染秋天氛围。用语简洁而更显老练,晓畅而饱含内蕴,画面富于层次感,声色毕现,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萧瑟苍茫的秋景图,也无形中传达出年华易逝、壮志难酬、晚景凄凉的人生感慨。后四句是登高所感,抒发老病漂泊之苦,国难家仇,无限悲凉。三联横贯时空,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语言精练而富变化,对仗工整且复自然。言简意丰,备极顿挫。胡应麟赞之曰:“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并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悟主旨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问题,本文写了哪些意象?和哪些内容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
(揭示了哪些情感主旨?)
个人 长年飘泊 常作客
老病孤愁 繁霜鬓 、停洒杯,独登台
国家 忧国伤时 艰难苦恨
壮志难酬 繁霜鬓、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来
韶光易逝
品意境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
2.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和意境?
A.体会“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
意境: 凄凉,凄清、
高远,广阔
情感:“猿啸哀”之声,使顿生悲情, 悲伤
B.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 “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雄浑,壮阔,辽远、
沉郁,悲凉,绵邈
情感: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忧国伤时的感怆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
意境:苍凉寥廓
情感:长年飘泊、老病孤愁
析艺术
A对仗工整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先读体会文章的意韵美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异。)
B情景交融
A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 情景交融。
B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
“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C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哀叹。
“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总结:
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探问题
1.杜甫为人何爱特爱喝酒,
答: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2.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
评全诗
《登高》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教学手记
钱梦龙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学其实也是语文教师自身读写状态的生动展示。”教学的孱弱说到底就在于阅读的苍白。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多读书、勤思考、善质疑,只有这样,课堂上丰富的知识才能信手拈来,精准的解析才能如泉涌现,独到的见解才能被提出。读书除了读教科书、专业书,更应该多读杂书,扩大眼界,丰富学识,提升认知维度,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并且对涉猎的知识要兼收并蓄,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总之,文学即人学,人是有丰富感情的动物,每一篇作品都饱含了作者或悲伤或快乐或遗憾或痛苦的情感,解读文学作品品味情感是必由之路。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激情,应以饱满的感情进入、持续的热情解读、涵养心灵的状态结束,让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段完美的精神之旅,让每一节课都是充满智慧的课堂。
附群文阅读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登高》与《八声甘州》比较赏析
悲凉孤独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值安史之乱后四年,地方军阀趁时而起,社会上一片混乱;诗人的好友严武去世,生活上又失去了依靠,只好顺江而下,寄居夔州。寒秋,诗人登上高处,秋风猎猎,天高气清,秋气凛冽,孤猿长啸,飞鸟徘徊,四面寒气,肃杀逼人,山枯水瘦,物色惨淡,诗人眼前之景全然是一个逐渐失去生命的世界透露出的死寂与凄凉。秋风劲吹,目之所及,黄叶漫天,万物萧瑟,更有脚下滔滔江水,永不停息,永不回头,一如生命,霎那逝去,无可逆转,“逝水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古风》)。秋风、猿啸、山枯水瘦、草木凋残、逝水不返,如此的画面扑入眼帘,除了从心底升起一股寒意,一种生之须臾、大化无穷的生命悲叹,还有何语堪言说?诗人悲从中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个字写尽八意,想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抱负尚未实现,却已是百年多病之身,白发日多,艰难潦倒,去日无多。这样的国恨离愁,何以言说?
气象恢宏的盛唐就如滔滔江水,一去而不返。待盛唐的背影渐行渐远,盛唐之音已成绝响,词人登高,身边多了可以依靠的欄杆。
凄美怅惘之——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楼头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日暮残阳、秋雨霜风、落红满径、滚滚江水,残秋之景,心生悲凉。游宦他乡,事业难成,兼济天下早就是遥远的理想,天下并不需要自己承担,词人独立楼栏,思乡、惜生,便在其登临之际轰然来袭。
虽然自嘲“奉旨填词”,混迹于勾栏之所,但其心中的忧闷又有谁知呢?“尽无言,谁会凭高意”(《卜算子慢》)。凭栏处,总是只影相吊,“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曲玉管》),“伫倚危楼风细细”(《蝶恋花》),“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悲秋思乡中酝酿出人生苦短之痛,天地悠悠而四时更迭,悲秋更是伤己,而短暂的人生中还有如此的离愁别恨,人生之痛就更加绵长了,“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戚氏》)。
登楼,本可以让词人看得更远,视野更加开阔,心情应该是豁然开朗,可以暂凭的栏杆又为词人身体找到依附之处,让词人久于漂泊的心灵能稍稍平静。而这暂时的平静,却将词人思绪拖得更远。正是望远,远处可能是美丽的景致却因为远而模糊不清,让词人平添了几分惆怅;正是因为登高,词人在楼台之上益发显得渺小,“肃然拜倒在伟大之前,承认自己的渺小与脆弱”。(车尔尼雪夫斯基)触发了词人内心的感伤。国家的危亡并不需要词人用不强壮的肩膀扛起,胆小的君王甚至不需要赳赳武夫的护卫,谁又会在乎混迹市井勾栏之所的文人呢?登楼望远中,凭栏而伤情,具体的离愁别绪被渲染、放大,反复咀嚼,与生命的忧伤结合,在伤春悲秋的咏叹中升华对人生苦短的觉悟。
我们在单独品读这两首诗词时,都可以读出以上的意味,若将它们放在一起,我们还可以读出什么呢?
首先,二者均为登高之作,登高而兴悲正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登高与文学相联系始于孔子,“君子登高必赋”。登高望远之悲,始于宋玉,“长吏堕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宋玉《高唐赋》)。不得志之士在愁思垂泪中登高望远,触发更深的忧郁。“囊括古今众作,团词以蔽,不外乎登高临远,每每使忧愁者添愁而无愁者生愁。”(钱钟书《管锥篇》)“登高必赋”,“登高望远,使人心瘁”渐渐成为文学原型,积淀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
登高在古代是件体力活,登高之处又多为冷静之处,这登临的不易,登高后的冷清,极易让多感的文人凭生无限感慨,登高而必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楼台渐兴起,文人登高不再限于登山临水,登楼凭栏而立,视线也无限开阔,可以依凭的栏杆让心灵沉静,心也随之感伤,登高兴悲渐渐转变成了凭栏伤怀,词人笔下的“栏杆”也逐渐成为宋词中独特的意象。
阑干,也可写作栏杆、栏干。在《说文解字》中,“阑”解作:“门,遮也;从门柬声。”“阑干”与“栏杆”、“栏干”意义基本相同,有时可以通用。本意是“纵横交错的样子”,后来引申为“栏杆”,解为“遮拦”意。它泛指楼台、画廊、桥梁的护栏,供人凭倚。“一切伟大艺术家所追求的,正是可以完全把自己安放进去的世界。”(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当盛唐气象成为词人们追求而不得的理想,当词人面对的外部世界无法安放细腻感伤的心灵时,楼栏,这小小的世界,让词人足以暂时安放自己漂泊的心,在俯仰倚靠间,沉思生命的极限与短暂,生活与命运的限制与憾恨。
其次,诗境的“阔大浑厚”与词境的“尖新细窄”。(李泽厚《美的历程》)
这两首诗词中萧瑟之秋景,滚滚之江水,生命之易逝,事业之未成,都让人徒生悲凉之意。悲秋,感叹人生易逝,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诗词中,秋景,总还伴随着日暮,落叶,候鸟,秋风,杜诗也好,柳词也罢,这些民族语言系统中悲伤的语言符号都次第出现。但虽然他们所选择的物象相同,但所表现的情境却是大相径庭的,前者为壮阔悲凉,后者则有凄美感伤。
杜诗的登高兴悲,是国恨离愁萦绕心头,无所望而望,他望见的落叶飞鸟江水并没有寄托明确的感情,只是登临送目之际,举目一望,悲从中来,愁思无穷。“无边”与“滚滚”,这种漫无边际却无法阻挡的无力感,一下子击中了诗人,悲生命易逝而壮志未酬,国家动荡而老迈却漂泊依旧。
而柳词中,游宦已久的词人,有所望而望,登临想望的是故乡是佳人,是心目中可以安放焦灼不安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漂泊的旅愁可以停歇,仕途的失意可以抚慰,内心的孤独苦闷得以安宁。“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三句被颇不以柳词为然的苏东坡欣赏,曰“唐人佳句,不过如此”,但“红衰翠减”之句,红翠狼藉惹人怜惜,“翠”字读来更有玉碎之感,这种细腻,是截然不同于杜诗意境之阔大的。“霜风”、“残阳”、“清秋”,四处漂泊的词人,用自己敏感细腻的心,感受到自然的细微变化,感叹秋叶凋零,感叹落红飘零,这些怎能不勾起对自己飘零的伤感呢?我们触摸到的又是怎样浓厚孤独的意绪呀!
最后,综观二者,杜诗的登高兴悲与柳词的凭栏怀悲,除了诗词表现形式的不尽相同之外,二者的情感内容也是颇有玩味的。杜诗中,我们感受的是生命活力不能舒展的悲伤,入世理想激励着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政治理想支撑着诗人生命活动,对于生命苦短的叹息更多的是缘自兼济天下的理想尚未实现;而柳词中,兼济天下早就成为词人的幻想,唐之壮阔气象固然令人神往而仰羡,但现实的无奈,对生命之束缚,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挣脱的,生存现实的不自由,迫使词人将经世立业之抱负,转向关注生命内在,转向心灵的安适追求,词也因此敏感而细腻。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4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1 短歌行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文本,把握情感,品读涵泳,体会情感,悟读体察,把握风格,背诵作结,感受豪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教案</a>,共10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