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33602/0-17227603908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33602/0-17227603908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33602/0-17227603909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33602/0-172276039094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33602/0-172276039097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33602/0-1722760391016/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33602/0-172276039104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第7课 归园田居(其一)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33602/0-172276039107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1.通过诵读,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的意境美。2.通过诵读,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热爱自然、厌恶官场的思想情感。3.感受作者坚守自我、不违本心的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 “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
田园诗: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背景: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一)寻“归田”根源,感知陶渊明内心困苦。
1.缘何而归?对于已流走的岁月,陶渊明如何评价?明确:“性本爱丘山”中“本性”使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诗人当初为什么要踏进去?明确:心为形役,暂求果腹。——归去来兮辞“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他曾想从戎戍边,为国家统一作一番事业,但偏安的东晋王朝无意也无力完成这一使命,此理想化为灰烬,但生逢乱世,陶渊明不肯老死穷庐,他时仕时隐,甚至年近40还不曾泯灭出仕之心。
3.一个“误”字,包含了什么样的感情?明确: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这种感受是参透世情的大彻大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欺”。
(二)赏“归田”乐趣,品味陶渊明本色诗风。
4.回归田园也便是回复本性,久处尘网中的陶渊明是怎样的渴盼归乡?回归田园后的生活如何?明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望云惭高鸟,客鸟思故林。——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5.有人说归园田居是“一首古老的田园之歌”,那么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究竟美在哪里?从这美丽的田园风光中你读出了什么?明确:朴素自然、清新喜人;恬静幽美、平和安详;生机盎然、和谐成趣。
6.诗歌最后两句可以看出陶渊明怎样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只做了80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已实在无法忍受官场污浊与世俗的束缚,他坚决地辞官归隐,投进自然的怀抱。此时他感受到人生的一种莫大轻松和欢悦,享受着自由的幸福。此诗将“久在樊笼里”的苦闷、懊悔,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轻快两种不同的心情,非常真切地抒写出来;又由于两者构成了一种对照关系,更加衬托出强为“适俗”的不堪和随人本性生活的美好。显然,作者崇尚的自然不仅仅是指田园山林,也是兼指人的自然本性。农田、草屋、榆柳、桃李,暮色下暗淡的村落及袅袅飘拂的炊烟、狗吠、鸡鸣,都是乡村中最为习见的景色,诗人用素朴无饰、自然平易的语言将它们描绘成一幅远近相间、冷暖相谐、动静交错的优美图案,平凡中显出极不平凡,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挚爱通过这些景物画面也得到了尽情吐露。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著名诗人、学者叶嘉莹女士说得好:“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汉魏六朝诗讲录》。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摒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他不仅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精美诗文,而且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完美人格!
语文7.2* 归园田居(其一)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400174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7.2* 归园田居(其一)说课课件ppt</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看图猜文,《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从何而归,品诗意,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品诗艺,品诗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174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课前预习课件ppt</a>,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知识铺垫,志士与隐士的对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4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7.2* 归园田居(其一)课文课件ppt</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导入新课,赏读诗歌,品味意境,深入研读,明确开荒南野际,拓展资料时代特点,拓展资料出仕经历,拓展资料出仕原因,读懂人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