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2.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早年:“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归隐田园”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不过八十多天,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
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现对黑暗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风格自然、语言清新、情感真实,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一个新境界。此后,田园诗派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山水田园诗派。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公元406年)。 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五个方面描写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zhu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ài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fán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那个字?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请用原文回答)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误: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个“误”字,显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绪。一去三十年:写时间之久,夸张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诗人做官前后为十三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适俗韵”适应世俗的情趣,它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一个“无”字、一个“爱”字,表露了诗人的爱憎情感和清高孤傲的性格。意在说明诗人热爱山林田园的本性与官场行事作风之间的矛盾。 作用: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感情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比喻、拟人 诗人以“羁鸟”和“池鱼”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拙 ,《辞海》 解释“笨拙,与‘巧’相对。《老子》 :‘大巧若拙。”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强调自己不会适应世俗的潮流,反映了诗人对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问题:诗人描写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这些景色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样寥寥几笔,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一些使用白描手法的作品
首尾呼应,表现了诗人脱离官场后的愉悦和欢喜之情。 “虚室”的简洁空寂,象征了虚空纯净的内心,有对仕途名利的淡忘。
这首诗通过叙述平生志趣和描写田园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生涯的厌恶和摆脱尘网的快慰,抒发了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之情。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乐农事(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陶渊明笔下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活气息,请同学们根据作者写景的顺序和手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要求:用散文的笔法,加入适当的想象,注意描写的顺序,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图片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陶渊明,陶渊明的影响,厌恶官场热爱田园,再读古诗理解内容,樊笼比喻什么,官场生活,为何而归,归去如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园田居,陶渊明,解题JIETI,整体把握,“尘网”“樊笼”,合作探究,课堂小结,空间线索,延伸拓展,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评课ppt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何“归”,从何处“归”,“归”往何处,“归”处环境如何,语言的质朴自然,归来感觉怎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