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教案及反思
展开动物的运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授课PPT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在运动中的作用。
3.知道运动的形成及运动对于动物的意义。
4.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作关系。
难点: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作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学生跑步。引导学生做屈肘和握笔等一些简单的动作,体验运动的形成需要哪些结构。
新课讲解
1.【活动1】观察猪关节。
(1)观察关节的外形
(2)解剖关节囊
(3)观察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面,体验感受滑液、关节软骨和韧带,找出自己身上的关节并说出名称。
【归纳总结】从结构功能观的角度去了解关节的结构。
2.【活动2】观察鸡翅。
(1)分别牵拉不同肌肉,是否运动?
(2)去掉鸡皮,牵拉肌肉,是否运动?
(3)损伤肌肉,牵拉肌肉,是否运动?
【归纳总结】理解运动体系统的组成,对运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总结和归纳。
3.【活动3】课堂体验活动“屈肘和伸肘”,理解运动系统各部分的协作关系。
【归纳总结】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提出问题】为什么一组骨骼肌不能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
4.【活动4】模型制作,介绍模型制作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动手创作。
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5.【提出问题】动物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运动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方面的参与呢?
【提示】运动依靠肌肉收缩产生动力,肌肉收缩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何方?
【归纳总结】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6.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页,了解动物运动的方式和意义。
【归纳总结】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适应多变环境。
课堂小结
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关节具有牢固灵活的特点适于运动;骨骼肌在运动中是动力器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教案设计,共2页。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社会行为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