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12330/0-17219080412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12330/0-17219080413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12330/0-17219080413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12330/0-172190804139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12330/0-172190804142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12330/0-172190804149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12330/0-172190804154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12330/0-17219080415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PPT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整理与评价课时4》课件,共26页。
整理与评价第4课时 图形与几何冀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周长,并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经历观察、探索规律的过程。2、让学生经历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学习目标难点重点像升旗、爬杆时,物体移动的路线都是直直的,这种现象是平移现象。像滚筒、风车、转椅等在运动时,都是绕一个点(或轴)转动,这种现象是旋转现象。图形的移动平移旋转一个平面图形,如果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我们用虚线来表示。轴对称图形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长度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周长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规则图形的周长1.图形的移动平移平移的特征:平移都是在同一平面上沿直线运动,且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平移:物体在同一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1.图形的移动滑沙就是平移现象平移推拉窗户是平移现象1.图形的移动旋转旋转的特征:旋转时,物体的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自身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旋转: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旋转。1.图形的移动旋转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是旋转拧水龙头手柄是旋转1.图形的移动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相等。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1.图形的移动轴对称图形 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2.周长周长2.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绳测法。测量腰围和头围2.周长规则图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例如:计算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4+2)×2=6 ×2=12(厘米)2.周长规则图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例如:计算下面正方形的周长 2×4=8(厘米)如图中,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1.选择。 【解析】解:甲的周长=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中间的曲线的长,乙的周长=长方形的另一组邻边的和+中间的曲线的长,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答案】 C重点解析从长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中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 A. 24厘米 B. 30厘米 C. 20厘米1.选择。 【解析】 从一个长方形中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用公式: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4。【答案】 C 5×4=20(厘米)重点解析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8米,宽是8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长方形的周长计算问题,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计算即可。【答案】 2.填空。 52米 (18+8)×2=26 ×2=52(米)重点解析一块正方形的桌布周长是36分米,王阿姨把它的边长增加2分米,增加后的正方形桌布周长是多少分米?【解析】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增加2分米,四条边就增加8分米,再加上原来的周长,就是新桌布的周长。【答案】 3.解决问题。答:增加后的正方形桌布周长是44分米。 36+4×2=36+8=44(分米) 重点解析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它的周长是( )米。 2.用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少( )厘米。3.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4.如图,用22米长的铁丝网靠着墙围起一个长方形养鸡场。已知它的宽是6米,它的长是( )。24201.填空。10米2无数课堂练习1.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大。 ( )2.一个铁丝长8厘米,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32厘米。 ( )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周长是20厘米。( ) 4.有两个正方形,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米,正好是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的2倍,第二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0÷2×4=20(米)。 ( )2.对的打“√”,错的打“×”。×××√课堂练习(1)货物被直线传送带传送。 ( )(2)飞机螺旋桨的转动。 ( )(3)电冰箱门的开与关。 ( )(4)电梯门的开与关。 ( )(5)汽车行驶时车轮的转动。 ( )3.在平移现象后面画“△”,在旋转后面画“○”。△○○△○课堂练习4.选择。1.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 A. 8厘米 B. 9厘米 C. 10厘米2.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0 B. 8 C. 18 D. 243.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S B.B C.F D.QBDB课堂练习5.解决问题。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个图案有( )条对称轴,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2课堂练习小华想用一根长3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他是否可以做到?8×4=32(厘米)30厘米<32厘米答:因为30厘米<32厘米,所以他不能做到。 5.解决问题。课堂练习华师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0米、宽50米。小美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美一共跑了多少米? (400+50)×2×2 =450×2×2=1800(米)答:小美一共跑了1800米。 5.解决问题。课堂练习谢 谢 聆 听冀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整理与评价第4课时 图形与几何冀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周长,并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经历观察、探索规律的过程。2、让学生经历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学习目标难点重点像升旗、爬杆时,物体移动的路线都是直直的,这种现象是平移现象。像滚筒、风车、转椅等在运动时,都是绕一个点(或轴)转动,这种现象是旋转现象。图形的移动平移旋转一个平面图形,如果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我们用虚线来表示。轴对称图形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长度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周长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规则图形的周长1.图形的移动平移平移的特征:平移都是在同一平面上沿直线运动,且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平移:物体在同一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叫做平移。1.图形的移动滑沙就是平移现象平移推拉窗户是平移现象1.图形的移动旋转旋转的特征:旋转时,物体的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自身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旋转: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旋转。1.图形的移动旋转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是旋转拧水龙头手柄是旋转1.图形的移动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相等。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1.图形的移动轴对称图形 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2.周长周长2.周长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绳测法。测量腰围和头围2.周长规则图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例如:计算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4+2)×2=6 ×2=12(厘米)2.周长规则图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例如:计算下面正方形的周长 2×4=8(厘米)如图中,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1.选择。 【解析】解:甲的周长=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中间的曲线的长,乙的周长=长方形的另一组邻边的和+中间的曲线的长,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答案】 C重点解析从长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中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 A. 24厘米 B. 30厘米 C. 20厘米1.选择。 【解析】 从一个长方形中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用公式: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4。【答案】 C 5×4=20(厘米)重点解析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8米,宽是8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长方形的周长计算问题,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计算即可。【答案】 2.填空。 52米 (18+8)×2=26 ×2=52(米)重点解析一块正方形的桌布周长是36分米,王阿姨把它的边长增加2分米,增加后的正方形桌布周长是多少分米?【解析】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增加2分米,四条边就增加8分米,再加上原来的周长,就是新桌布的周长。【答案】 3.解决问题。答:增加后的正方形桌布周长是44分米。 36+4×2=36+8=44(分米) 重点解析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它的周长是( )米。 2.用两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少( )厘米。3.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4.如图,用22米长的铁丝网靠着墙围起一个长方形养鸡场。已知它的宽是6米,它的长是( )。24201.填空。10米2无数课堂练习1.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大。 ( )2.一个铁丝长8厘米,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32厘米。 ( )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周长是20厘米。( ) 4.有两个正方形,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米,正好是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的2倍,第二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0÷2×4=20(米)。 ( )2.对的打“√”,错的打“×”。×××√课堂练习(1)货物被直线传送带传送。 ( )(2)飞机螺旋桨的转动。 ( )(3)电冰箱门的开与关。 ( )(4)电梯门的开与关。 ( )(5)汽车行驶时车轮的转动。 ( )3.在平移现象后面画“△”,在旋转后面画“○”。△○○△○课堂练习4.选择。1.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 A. 8厘米 B. 9厘米 C. 10厘米2.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0 B. 8 C. 18 D. 243.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S B.B C.F D.QBDB课堂练习5.解决问题。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个图案有( )条对称轴,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2课堂练习小华想用一根长3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他是否可以做到?8×4=32(厘米)30厘米<32厘米答:因为30厘米<32厘米,所以他不能做到。 5.解决问题。课堂练习华师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0米、宽50米。小美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美一共跑了多少米? (400+50)×2×2 =450×2×2=1800(米)答:小美一共跑了1800米。 5.解决问题。课堂练习谢 谢 聆 听冀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