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教考衔接2有关气体实验的思维模型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2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教考衔接2有关气体实验的思维模型课件,共18页。
第二章教考衔接2 有关气体实验的思维模型(1)教材模型及分析教材模型——氯气的制备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装置示意图 模型分析①制备装置:固体+液体 气体(制备原理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若制备反应改为2KMnO4+16HCl(浓) ══ 2MnCl2+ 2KCl+5Cl2↑+8H2O,制备装置去掉酒精灯即可。②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③尾气处理装置: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④收集到的氯气混有HCl、水蒸气,应该添加除杂装置,分别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2)模型应用与指导——常见气体的制备①有关气体实验的思维模型②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 a适用于用KClO3(MnO2)加热制O2b适用于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Cl2c适用于H2O2制O2,CaCO3与酸反应制CO2,Zn与稀硫酸反应制H2③常见的除杂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④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 ⑤尾气处理装置 模型应用1——气体的净化、收集和性质检验(直接应用)1.(2022·广东卷)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解析 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l2可用浓硫酸干燥,A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能收集氯气,故B不符合题意;湿润的红布条褪色,干燥的红布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不符合题意;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解题指导 (1)关键信息获取:①饱和食盐水、浓硫酸;②气体流向“长进短出”;③干燥、湿润;④水。(2)信息加工应用:①依次除去HCl和水蒸气;②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③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④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模型应用2——气体制备和干燥装置的选择(判断选择)2.(2021·北京卷改编)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 )已知:①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②NO与氧气反应。答案 B 解析 KMnO4是固体物质,加热分解产生O2,由于O2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方法或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故不可以使用a、d装置制取和收集O2,A错误;Zn与H2SO4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产生的H2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方法收集,故可以使用装置b、e制取H2,B正确;Cu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NO能够与O2发生反应产生NO2气体,因此不能使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C错误;Ca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aSO4、CO2气体,CaSO4微溶于水,使制取CO2气体不能持续发生,因此不能使用该方法制取CO2气体,D错误。关键信息 ①四种气体的制备原理及装置a、b的适用范围;②四种气体的密度和性质及c、d、e的适用范围。模型应用3——教材外气体的制备(创新应用)3.(2022·福建卷节选)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Ce-MnOx,催化空气氧化CO的效率。回答下列问题:步骤Ⅰ:制备CO在通风橱中用下图装置制备CO(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反应方程式: HCOOH CO↑+H2O(1)装置A中盛放甲酸的仪器的名称是 。 (2)从B、C、D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收集CO,正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 → → → →h(每空填一个接口标号)。 分液漏斗decb解析 在通风橱中用题图装置制备一氧化碳,用A装置制取一氧化碳,该气体中含有甲酸蒸气,故用水除去甲酸,再用B装置排水收集一氧化碳气体,排出的水用E中的烧杯接收。(1)装置A中盛放甲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2)用C除去甲酸,B收集一氧化碳,E接收排出的水,故接口连接顺序为a→d→e→c→b→h。关键信息 ①CO的制备原理HCOOH CO↑+H2O;②加热甲酸易挥发;③CO的密度与空气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