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1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2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3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4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5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6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7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8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2页。

    麦代与创新学习目标:1、 知道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机构的变化与创新,掌握科举制度 和三省六部制对隋唐盛世出现的意义。2、知道魏晋到隋唐时期的赋税制度变化,理解古代中国财税制 度发生变化的基本趋势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意识
    审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的
    一 、 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1905年
    1.选官制度:察举制温故而知新 回顾察举制度的内容。(提示:标准、推举权、任用权)
    结合课本历史纵横部分思考这种奇怪现象出现的原因?
    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制带来的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 改革,其目的就是将选举权收回中央,由乡里评议改为官方评议,便于 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 的倾向。公元220年,曹丕继任魏王……他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中 正 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具体方法是,每州设一大中正, 每郡设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
    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材料阅读]结合历史纵横及展示资料思考九品中正制的相关问题。
    1.九品中正制中掌管对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是? 2.九品中正制度设立的目的和作用?3.九品中正制的进步点?
    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目的:把选官权收归中央作用:加强中央集权进步点:人才推举更加规范
    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 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 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1.结合材料和图片分析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的变化日 员
    品三品三 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 品
    选拔标准:家世、才能、道德
    、三品 四 、五 品六 、七 品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① 中,盛于贞观、永徽际。缙绅 ③ 虽位极人臣,不 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 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 曰“一品白衫④”。其艰难 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 进士”⑤。 ……其有老死于 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 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 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掖言》 卷一
    【思考】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作用。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 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 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 , 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 也 。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①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②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皇帝三公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台阁】【曹魏】 【西晋
    某一制度的创立绝不是凭空 忽然的创立,早在这制度创立之 先,已有此制度之前身,渐渐地 在创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决策】 【执行 中央官制:中国古代为辅佐君主实行对全国的专制统治而设置的中央组织机构与官职的体制
    二 、 中 央 官 制 : 三 省 六 部 制 - - 前 身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2、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 唐朝继承、完善。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 堂 ,初设政事堂于中书省后来迁到门下省,唐玄宗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
    二 、 中 央 官 制 : 三 省 六 部 制 - - 发 展 历 程阅读课本找出三省六部制形成、发展的历程
    m断大社· 鸦脑寺* 鼻!
    政事堂 ( 议 政 )
    特点: 三分相权 彼此制约 职责分明 节制君权影响: 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
    ( ) 譬名行吏一体化:三省长官合议 部
    二 、 中 央 官 制 : 三 省 六 部 制 - - 运 行 机 制
    封驳 门下省通过审议 尚书省
    封驳/审议加中书门下平章事
    工 部刑 部 兵 部
    情景再现:贞观七年(633年)十月乙丑,京师地震。-----《新唐书卷二太宗》在唐太宗时期发生了地震,那么三省六部 应该如何解决?结合情景再现,和三省六部分工示意图总结 三省六部制优点优 点 :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
    二、 中 央 官 制 : 三 省 六 部 制 - - 优 点
    权力制约、减少决策失误集思广益、有利于问题解决
    文仪外事 兵籍军令 司法刑狱
    三 、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概念辨析:赋税制度古代民众的义务: “税”+“役”
    田税: 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人口税: 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户税: 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 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 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 担的无偿劳动
    1. 租庸调制 - - 含义阅读课本40页梳理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 分别归纳租、庸、调属于哪种税种(土地税、户税、代役税)。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租即田租: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 土地税庸则是力役: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代役调是户调:纳帛或布 户税
    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 “有田则有租,有家 则有调,有身 则有庸.”2.租庸调制的特点(1)以人 丁 为主要征税标准。(2)以实物税为主(或以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3)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4) 贵 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
    1. 租 庸 调 制 - - 特 点同学们结合租庸调制的内容和陆哲的这段话尝试总结一下租庸调制的特点.租即田租: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庸则是力役: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代役调是户调:纳帛或布
    (1)征收对象: 21—59岁的成年男子(2)实施办法: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积极性。(2)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3)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1. 租 庸 调 制 - - 意 义【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租庸调制具有怎样的进步意义?
    2. 两 税 法 - - 背 景户口册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 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 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 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 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 四五。 流亡没有固定户口的人户——《资治通鉴》卷226阅读史料,结合所给提示归纳一下唐代中后期的社会状况。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
    赋税制度混乱 农民大量逃亡土地兼并严重政府财政困难
    租庸调制无法推行 施行两税法
    3. 两税法 - - 内容
    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 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 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 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资治通鉴》卷226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材料找出两税法的创新之处,小组交流。给同学们两分钟 时间。(提示:从税收的时间、原则、标准、内容进行分析)
    时间:夏秋两季 定时原 则 :量出制入 定量标 准 :财产的多少 标准更加合理 内容: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土地缴纳地税取消一切杂税
    创新之处:夏秋两季征税,税收时间固定;量出置入,有预算,税收有定额; 以财产多少为依据,标准更合理;户无主客都要缴纳户税,扩大征税对象
    分 夏 、 两 季 征
    3. 两税法 内容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工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开始推行: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 实行两税法。秋 (3)实施办法: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实施效果:收 ①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 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材料二: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 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3. 两 税 法 - - 实 施 问 题阅读课本的问题探究中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材料 — :
    ——《白居易集》卷2《重赋》定额过高、官吏盘剥
    1、 两税法施行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课堂小结一 、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察举制标准: 道德才能
    标准越来越客观公平 程序越来越合理规范
    按财产征税提供了财政支撑
    二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决策更科学、行政效率提高
    国家对人丁控制力趋于减弱
    提供了人才保障、注入活力
    相关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授课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科素养,知识点一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点三赋税制度,魏晋时期赋税制度,唐朝赋税制度,研习1三省六部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说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随堂练习,教材答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优秀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学指导一,九品中正制,标准方式,世卿世禄制,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评定授官,分科考试,科举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