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学生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学生版+解析】0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学生版+解析】0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学生版+解析】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想想做做,进行实验,想想议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藴含的道理。
    【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难点】应用回声测距进行简单计算。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停止, 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能/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3.声速:①描述声音传播的 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可用公式表示为: 。
    ②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 和介质的 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排列是: 、 、 (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4.回声: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 回来,再传入耳朵,就是回声。
    ②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时,人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听到回声,人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 m。
    ③回声的应用: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相差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 。回声测距:只要测出从发声到回声的 ,就可算出声源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5.骨传导:声音通过 、 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合作探究】
    探究一、声音的产生
    1. 声音的产生
    【想想做做】进行下列实验,观察现象、体验感觉、归纳结论。
    ①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把一根橡皮筋张紧,另一位同学拨动橡皮筋,使橡皮筋发出声音,橡皮筋嗡嗡作响时,发现橡皮筋在 。
    ②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说话时根据到声带在 。
    可见,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能观察到音叉发声时的振动吗?怎样才能显示这种微小振动?
    ①用一个悬挂的乒乓球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你们能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实验现象:看到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起,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 。

    ②用敲击后的音叉接触水面。
    实验现象: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花飞溅。说明音叉在 。
    【想想议议】乒乓球和水起到什么作用?
    将不容易观察到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将现象“放大”,直观地呈现出来的方法叫转化法。如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水花四溅”, 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
    【归纳结论】通过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
    (3)转化法:能够把音叉的振动 ,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上叫做转化法。

    【想想议议】一些常见乐器靠什么振动发声?一些动物发声的器官是什么? 完成下表:
    乐器种类
    打击乐器
    弦乐器
    管乐器
    发声部位
    的振动
    的振动
    的振动
    动物
    蝈蝈
    蝉(雄性)
    蚊子、蜜蜂
    发声器官
    摩擦
    发声器


    【归纳】①雄蝈蝈是用两前翅摩擦振动发声。
    ②雄蝉才会鸣叫,因雄蝉腹部有一层薄薄的发声膜,而雌蝉没有发声器。
    ③苍蝇、蚊子、蜜蜂产生的声音是由蜜蜂的翅膀振动产生的。
    【例题1】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在此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
    A.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C.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
    2. 声音的记录
    【想想议议】在生活、学习中,有些声音非常有价值的,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声音保存起来呢?
    阅读教材P28并回答,了解声音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
    (1)早期的声音记录:甲图是早期的机械唱片的表面放大图,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
    (2)现代的声音记录: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用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和硬盘等记录声音。
    甲 机械唱片表面 乙 唱盘、存储卡
    探究二、声音的传播
    【想一想】同学们是怎样听到老师发出的声音的呢?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实验】做好以下两个实验,体验声音的传播。

    ①一个同学轻叩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声音吗?由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②用两个纸杯连几米长的细棉线,制作一个“土电话”,用“土电话”说话和在同样的位置直接说话有什么不同?
    【分析】在实验①中,能听到与空气中不一样的声音;在土电话进行的实验中,能够传递声音的主要是 。所以桌子、棉线能够传播声音。
    【结论】 体能够传播声音。
    (2)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回忆生活现象:①在鱼缸胖拍手,水中的鱼儿可以被声音吓跑。②花样游泳运动员,当她们的耳朵在水中时还要靠音乐的节奏,才能使自己的动作和其他队员保持协调一致。
    以上事例表明, 可以传播声音。
    液体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实验
    (3)真空不能够传播声音
    【演示实验】如上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听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
    实验现象: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电铃的声音明显变 ;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电铃声逐渐变 。
    【想一想】假如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能否听到声音?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如果能把罩内抽成真空,就听 铃声,这是一种 法。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结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归纳结论】
    (1)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 。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 不能传声。
    【想一想】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他们是通过什么来交流的?
    【分析】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哪怕离得再近,宇航员也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只能通过 交谈,因为无线电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例题2】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____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3)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______,进一步推理得出:___________不能传声。
    2.声波
    【思考】大家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老师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实际上,声波的传播与水波的传播相似,可以与水波进行类比理解。
    (1)水波的形成:用一根木棍不端的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外传播。

    (2)声波:以敲鼓为例,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分析】当鼓面向右振动时,压缩右面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鼓面向左振动时,使右面的空气变稀疏;鼓面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 的波动(声波),由近及远向四周传播出去。声音的传播类似于水波,所以,我们把声也叫声波。
    【结论】声以 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探究三、声速
    1. 声速
    【想想议议】①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什么时候开始计时呢?为什么?②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归纳】①百米比赛时,终点计时员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所以应该在看到发令枪的烟雾时开始计时。②发生雷电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是光比声音传播的快,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即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 。
    ③阅读P30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并找出声速传播的规律。
    【归纳规律】
    ①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 ,液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 。
    ②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 。例如声在空气的传播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③温度相同时,不同介质,声速 。
    【结论】
    (1)声速:我们用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 。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公式表示:
    (2)影响声速的因素:
    ①介质的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②介质的 。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例题3】如表给出了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在铜中传播得最慢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快 D.声速大小与介质的温度、种类有关
    2. 回声
    (1)回声的产生
    【想一想】在山谷间喊叫时,你是否提到过回声?在教室里也有声音为什么听不到回声?
    【分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我们对着远处的高墙或山崖喊话以后听到的回声,就是反射回来的声音。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 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2)听到回声的条件
    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若发出的声音大于 s回到耳边时,人们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根据声音在空气柱的传播速度为340m/s,就可以计算出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 m。
    s总=vt=340m/s×0.1s=34m s=34m/2=17m

    (3)回声的应用
    ①加强 。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

    加强原声 回声测距
    ②回声 。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再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s= 。
    3. 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
    (1)空气传导:阅读P30中的《科学世界》,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①人耳的构造与作用
    (a)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耳垂;作用是 声波。
    (b)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作用是 声音。
    (c)内耳:包括耳蜗、三条半规管;作用是 声音信息。
    ②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 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 →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
    ①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 、 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骨传导的原理是固体可以传声。
    ②体验骨传声实验: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听到音叉的声音。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例题4】将音叉敲响后,放入口中,先不接触牙齿,听听声音,再咬住音叉,听听声音,如上图2.1—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强
    B.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弱些,因为那样会阻止音叉的振动
    C.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声音强些,是因为空气传声强
    D.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不能听到声音,是由于空气不能传声
    【归纳整理】
    声音的
    产生
    ①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②转换法:能够把音叉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①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③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①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公式:v=st
    ②声速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③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声=340 m/s
    ①回声的形成: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形成的一种现象。
    ②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距离障碍物至少17米远。
    ③回声的应用: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①空气传导
    ②骨传导
    声音的
    传播
    声速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回声
    听觉的
    形成
    【精讲点拨】
    1. 在进行真空铃实验进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结论时,注音运用科学推理法。
    2. 声波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利用水波进行类比理解声波。
    3. 在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时,注意形成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的能力。如归纳声速的传播规律时,一是对不同温度下空气中的声速进行对比,二是对同一温度下不同介质中的声速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得出多个结论。
    【课堂练习】
    1. 敲锣鼓时要让嗡嗡作响的锣声迅速停止,最好的方法是( )
    A. 捂住耳朵 B. 不再去敲它 C. 用手按住锣面 D. 握住锣的边缘
    2.图中,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这个现象说明(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发声的喇叭正在振动
    C.小纸片振动使喇叭发声 D.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4.某人在一根较长的装有水的钢管的一头敲一下,另一人在水管的另一头能听到三次响声,这三次响声传播的介质顺序是( )
    A.空气、水、钢管 B.水、空气、钢管
    C.钢管、水、空气 D.钢管、空气、水
    5.2022年8月4日,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海域举行大规模军演。如图所示,发射的火箭弹经过2.4s命中目标,命中目标后经过了7.2s听到了爆炸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求:
    (1)火箭弹发射点距离目标多远;
    (2)火箭弹发射后到命中目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6.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 36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 后,司机刚好听到回声,则汽车的速度为_____km/h。(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s)
    7.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_____;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真空不能 _____;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 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____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
    A.实验推理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8.(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音叉的小球 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 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
    (2)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叉_____发声,我们______听到,小球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不会传声。
    (3)用手捏住音叉后,振动停止,_________停止。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藴含的道理。
    【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难点】应用回声测距进行简单计算。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能/不能)传声。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3.声速:①描述声音传播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可用公式表示为:v=s/t
    ②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排列是:固体、液体、气体(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4.回声: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是回声。
    ②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听到回声,人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③回声的应用: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相差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回声测距:只要测出从发声到回声的时间,就可算出声源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5.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合作探究】
    探究一、声音的产生
    1. 声音的产生
    【想想做做】进行下列实验,观察现象、体验感觉、归纳结论。
    ①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把一根橡皮筋张紧,另一位同学拨动橡皮筋,使橡皮筋发出声音,橡皮筋嗡嗡作响时,发现橡皮筋在振动。
    ②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说话时根据到声带在振动。
    可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能观察到音叉发声时的振动吗?怎样才能显示这种微小振动?
    ①用一个悬挂的乒乓球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你们能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实验现象:看到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起,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②用敲击后的音叉接触水面。
    实验现象: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花飞溅。说明音叉在振动。
    【想想议议】乒乓球和水起到什么作用?
    将不容易观察到的细微现象,通过某种方式将现象“放大”,直观地呈现出来的方法叫转化法。如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水花四溅”, 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
    【归纳结论】通过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3)转化法:能够把音叉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上叫做转化法。

    【想想议议】一些常见乐器靠什么振动发声?一些动物发声的器官是什么? 完成下表:
    乐器种类
    打击乐器
    弦乐器
    管乐器
    发声部位
    自身的振动
    弦的振动
    空气柱的振动
    动物
    蝈蝈
    蝉(雄性)
    蚊子、蜜蜂
    发声器官
    两前翅摩擦
    腹部发声器
    翅膀

    【归纳】①雄蝈蝈是用两前翅摩擦振动发声。
    ②雄蝉才会鸣叫,因雄蝉腹部有一层薄薄的发声膜,而雌蝉没有发声器。
    ③苍蝇、蚊子、蜜蜂产生的声音是由蜜蜂的翅膀振动产生的。
    【例题1】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在此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A )
    A.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C.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
    【解析】转换法指的是将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更加便于观察。故选A。
    2. 声音的记录
    【想想议议】在生活、学习中,有些声音非常有价值的,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声音保存起来呢?
    阅读教材P28并回答,了解声音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
    (1)早期的声音记录:甲图是早期的机械唱片的表面放大图,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
    (2)现代的声音记录: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用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和硬盘等记录声音。
    甲 机械唱片表面
    乙 唱盘、存储卡
    探究二、声音的传播
    【想一想】同学们是怎样听到老师发出的声音的呢?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实验】做好以下两个实验,体验声音的传播。

    ①一个同学轻叩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声音吗?由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②用两个纸杯连几米长的细棉线,制作一个“土电话”,用“土电话”说话和在同样的位置直接说话有什么不同?
    【分析】在实验①中,能听到与空气中不一样的声音;在土电话进行的实验中,能够传递声音的主要是棉线。所以桌子、棉线能够传播声音。
    【结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2)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回忆生活现象:①在鱼缸胖拍手,水中的鱼儿可以被声音吓跑。②花样游泳运动员,当她们的耳朵在水中时还要靠音乐的节奏,才能使自己的动作和其他队员保持协调一致。
    以上事例表明,水可以传播声音。
    液体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实验
    (3)真空不能够传播声音
    【演示实验】如上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听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电铃声音又怎样变化?
    实验现象: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电铃的声音明显变小;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电铃声逐渐变大。
    【想一想】假如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能否听到声音?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如果能把罩内抽成真空,就听不到铃声,这是一种理想实验法。
    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结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归纳结论】
    (1)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想一想】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他们是通过什么来交流的?
    【分析】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哪怕离得再近,宇航员也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例题2】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____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3)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______,进一步推理得出:___________不能传声。
    【答案】(1)振动;(2)空气,不能;(3)小,真空。
    【解析】(1)如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正在发生的音叉正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空气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因为月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乒乓球不能被弹起。
    (3)如图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可以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2.声波
    【思考】大家能听到老师的声音,老师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实际上,声波的传播与水波的传播相似,可以与水波进行类比理解。
    (1)水波的形成:用一根木棍不端的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外传播。

    (2)声波:以敲鼓为例,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分析】当鼓面向右振动时,压缩右面的空气,使这部分空气变密;当鼓面向左振动时,使右面的空气变稀疏;鼓面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声波),由近及远向四周传播出去。声音的传播类似于水波,所以,我们把声也叫声波。
    【结论】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探究三、声速
    1. 声速
    【想想议议】①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什么时候开始计时呢?为什么?②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归纳】①百米比赛时,终点计时员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所以应该在看到发令枪的烟雾时开始计时。②发生雷电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是光比声音传播的快,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即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
    ③阅读P30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并找出声速传播的规律。
    【归纳规律】
    ①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②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例如声在空气的传播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③温度相同时,不同介质,声速不同。
    【结论】
    (1)声速:我们用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公式表示:v=s/t
    (2)影响声速的因素:
    ①介质的种类。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②介质的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例题3】如表给出了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在铜中传播得最慢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快 D.声速大小与介质的温度、种类有关
    【答案】D。
    【解析】A.从表中数据知声音在铜中传播的最快,故A不符题意;
    B.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而0℃时与15℃时的速度不同,故B不符题意;
    C.从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软木中传播的速度为500m/s,在水中的速度为1500m/s,故 C不符题意;
    D.从表中数据可知,声速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故D符题意。故选D。
    2. 回声
    (1)回声的产生
    【想一想】在山谷间喊叫时,你是否提到过回声?在教室里也有声音为什么听不到回声?
    【分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我们对着远处的高墙或山崖喊话以后听到的回声,就是反射回来的声音。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2)听到回声的条件
    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若发出的声音大于0.1s回到耳边时,人们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根据声音在空气柱的传播速度为340m/s,就可以计算出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s总=vt=340m/s×0.1s=34m s=34m/2=17m
    (3)回声的应用
    ①加强原声。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

    加强原声 回声测距
    ②回声测距。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再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s=vt/2。
    3. 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
    (1)空气传导:阅读P30中的《科学世界》,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①人耳的构造与作用
    (a)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耳垂;作用是接受声波。
    (b)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作用是传播声音。
    (c)内耳:包括耳蜗、三条半规管;作用是感受声音信息。
    ②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
    ①骨传导: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骨传导的原理是固体可以传声。
    ②体验骨传声实验: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听到音叉的声音。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例题4】将音叉敲响后,放入口中,先不接触牙齿,听听声音,再咬住音叉,听听声音,如上图2.1—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强
    B.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弱些,因为那样会阻止音叉的振动
    C.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声音强些,是因为空气传声强
    D.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不能听到声音,是由于空气不能传声
    【解析】骨传导传递声音时,靠的是固体,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好。所以当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强。选项A正确。
    【精讲点拨】
    1. 在进行真空铃实验进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结论时,注音运用科学推理法。
    2. 声波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利用水波进行类比理解声波。
    3. 在分析实验数据归纳结论时,注意形成横向对比、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的能力。如归纳声速的传播规律时,一是对不同温度下空气中的声速进行对比,二是对同一温度下不同介质中的声速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得出多个结论。
    【归纳整理】
    声音的
    产生
    ①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②转换法:能够把音叉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①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③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①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公式:v=st
    ②声速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③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声=340 m/s
    ①回声的形成: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形成的一种现象。
    ②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距离障碍物至少17米远。
    ③回声的应用: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①空气传导
    ②骨传导
    声音的
    传播
    声速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回声
    听觉的
    形成
    【课堂练习】
    1. 敲锣鼓时要让嗡嗡作响的锣声迅速停止,最好的方法是( )
    A. 捂住耳朵 B. 不再去敲它 C. 用手按住锣面 D. 握住锣的边缘
    【答案】C。
    【解析】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所以要让嗡嗡作响的锣声迅速停止,最好的方法是用手按住锣面,使它停止振动。
    故A、B、D不符合题意,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2.图中,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这个现象说明(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发声的喇叭正在振动
    C.小纸片振动使喇叭发声 D.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答案】B
    【解析】纸片“跳舞”,是因为喇叭振动使纸片振动,说明发声的喇叭在振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答案】A
    【解析】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该选项正确。
    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该选项错误。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该选项错误。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该选项错误。所以选A。
    4.某人在一根较长的装有水的钢管的一头敲一下,另一人在水管的另一头能听到三次响声,这三次响声传播的介质顺序是( )
    A.空气、水、钢管 B.水、空气、钢管
    C.钢管、水、空气 D.钢管、空气、水
    【答案】C
    【解析】本题中传播声音的物质有三种:水、钢管和空气,在这三种物质中,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最快,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人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的第一声响是从水管中传来的,第二声响是从水中传来的,第三声响是从空气中传来的。故选C。
    5.2022年8月4日,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海域举行大规模军演。如图所示,发射的火箭弹经过2.4s命中目标,命中目标后经过了7.2s听到了爆炸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求:
    (1)火箭弹发射点距离目标多远;
    (2)火箭弹发射后到命中目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1)2448m;(2)1020 m/s。
    【解析】(1)火箭弹发射点到目标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v声t声=340m/s×7.2s=2448m
    (2)火箭弹发射后的平均速度v=st=2448m2.4s=1020m/s。
    6.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 36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 后,司机刚好听到回声,则汽车的速度为_____km/h。(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s)
    【答案】72。
    【解析】声音传播的距离s=360m+360m-40m=680m
    声音传播的时间t= EQ \F(s,v) = EQ \F(680m, 340m/s) =2s
    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v1= EQ \F(s1,t) = EQ \F(40m, 2s) =20m/s=72 km/h
    7.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_____;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真空不能 _____;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 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_____(填序号)得出的结论。
    A.实验推理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答案】(1)小;(2)大;(3)少;(4)介质,传声;(5)不能,A。
    【解析】(1)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空气逐渐减小,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空气逐渐增多,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大。
    (3)(4)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推理,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实验推理得出的结论,用到实验推理法,故选A。
    8.(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音叉的小球 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 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
    (2)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叉_____发声,我们______听到,小球_____(选填“会”或“不会”)弹起,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不会传声。
    (3)用手捏住音叉后,振动停止,_________停止。
    【答案】(1)会,空气;(2)会,不能,不会,介质,真空;(3)发声.
    【解析】(1)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左边的音叉振动,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音叉的小球会被弹起;因为两个音叉发生了共振,右边音叉通过空气将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
    (2)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叉会发声,因为物体振动会发声。我们听不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两个音叉不发生共振,左边的音叉不振动,小球不会被弹起。
    (3)用手捏住音叉后,振动停止,音叉不振动发声也停止。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相关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节 运动的描述学案</a>,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看一看,想一想,学生回答,想想议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优质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059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优质学案及答案</a>,文件包含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教师版docx、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学案设计,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62密度导学案教师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62密度导学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学生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