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2019年年初,一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各大院线热映,好评如潮。其中的片尾曲引用了《观沧海》种的诗句,是什么样的诗歌在千年后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传唱?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这首诗歌。
1.反复诵读,感受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
抓具体词句,说出沧海的特点;分析景物的虚实,捕捉诗人的想象联想。
2.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人借观沧海表达的雄心壮志。
(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等。
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在铜雀台,用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思想情操。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汉族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
碣 石 沧 海 澹 澹 竦 峙萧 瑟 哉
欣赏情境课文诵读: 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提示:四言诗的停顿是“二二”,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运用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
1.理解诗中加点词的意思,作旁批。2.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逐句疏通诗意。5.想象画面,说说你从诗句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展开联想和想象,能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说说这首诗歌是什么意思吗?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诗中这些加点的字的意思,你都理解吗?试着说一说。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饱览这壮观的大海。这一句诗,交代了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写登山所见。 “观”字统领全篇。
大海碧波荡漾,山岛高高耸立在海中。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岛上树木很多,各样的草繁盛茂密。风吹草木,沙沙作响;海面掀起滔天巨浪。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东升西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 ;银河星光灿烂,斜贯天空,它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大海一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真是幸运到了极点,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志愿。这两句是诗的附文,为合乐而加,它是曹操乐府诗集《步出厦门行》中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跟诗的内容没有关系。
1.思考问题,用横线标出实景,用波浪线标出虚景。2.作旁批,写一写实景和虚景各有哪些特点。5.小组讨论交流每个成员各自旁批的内容,汇总整理,小组代表分享成果。
这首诗歌中,曹操登山望海,眼中所见的景色(实景)是什么样子的呢?诗人想象中的沧海(虚景)又是什么样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听)转入动态,波澜壮阔
显示大海惊人力量,宏伟气象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借以抒发内心豪迈的情怀与胸襟
·从关键词句中找·从背景资料中找·从作者同时期其他作品中找
在曹操的眼中,大海的形象不仅是波澜壮阔的特点,也具有吞吐日月星辰,容纳万物的博大胸襟和性格。沧海与曹操又有怎样的关联呢?或者说,曹操通过沧海这一形象表达怎样的志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节选自《龟虽寿》
大意: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边,它的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的雄心不会止息。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乌桓首领,屡次骚扰边境,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写下此篇。
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6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观沧海教学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活动,结尾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076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案配套课件ppt</a>,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沧海,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读准字音,到达登上,山名碣石山,表目的的连词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