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展开1.初步了解词的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
2.借助注释,理解词所描绘的乡村生活。
3.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理解词所描绘的乡村生活。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宋词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打开历史的画卷,步入岁月的长河,我们仿佛穿越千年,回到了遥远的古代,感受五千年的神奇,品味历史的韵味,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学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看到村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初识宋词
出示:《村居》《清平乐村居》
师:瞧,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古诗《村居》,再看看今天学的词《清平乐·村居》,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师随机介绍(词牌名和题目,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曲调、节奏、句数和字数等)
引导:词还分上下阕,这里有一个显著的标志,你发现了吗?上面的叫上阙,那下面的叫——下阕。
3.了解作者
师: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你了解辛弃疾吗,谁能介绍一下他?
学生介绍师适度补充:辛弃疾不仅是位著名的词人,他还是位抗金将领。因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饶农村,闲居期间,他写了许多描写农村田园风光的词。
二、美文美读,初赏美好
过渡:让我们跟随辛弃疾一起走进村居,感受不一样的乡村生活!
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自读师巡视
1.读词语
师:要想读好整首词词,先过词语关
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师:读准了字音,你有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俩个字?
学生介绍识字方法
师:大家的识字方法可真巧妙!读准了字音,记清了字形,咱们来玩个识字小游戏吧!出示:火眼金睛 找出正确的词语
学生上台做游戏
2.读整首词
师:认识了这些词语,现在谁能把这首词连起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请你来,其他同学当好小评委。
学生评价,师随机奖励五颗星
师: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这首词吧!女生读上阕,男生读下阕。男女生合作读
过渡:读通读顺了词,还要理解词的意思。接下来就让我们展开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1.小组合作,探究词意
师引导: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借助注释,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想象画面,体会词境。
师:请你来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学生汇报
品味村居的“景美”
引导:读着这句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交流师随机机板画:茅屋 小溪 青草
师指导:读着“青草”,我们就想到绿色的小草,那么读着“青青草”,你想到了什么?多一个字,画面是不是更丰富了?谁来读读第一句?
指名读
教师: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引导学生想象
指导朗读: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
学习生字“茅”“檐”,投屏展示学生书写并评议。
师:你能借助版画说说这句话描绘的画面吗?
小结:茅檐、青草、小溪,朴实的词语却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朗读
(2)感受村居的“人美”
过渡: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村居中的人更美。你仿佛看到了哪些人?你最喜欢谁?
生交流
预设:喜欢顽皮、淘气的小儿。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最喜欢小儿吗?请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学生朗读
师:你在生活中听说过“亡赖”这个词语吗?
学生交流
在词里无赖的意思——顽皮、可爱,哪个字写出了小儿的“亡赖”?
师随机引导想象小儿“卧”的姿势
小结:是的,小儿卧的姿势可多了,他愿意仰着就仰着,愿意……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说:他是多么——快活、愉快、自由自在、幸福、惬意……难怪冰心奶奶说,“除了宇宙,世上最可爱的就是孩子”,就是你们,就是这个小儿。
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是那么懂事、心灵手巧,他们一起点缀着这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图。
(3)品味村居的“生活美”
师:我们继续交流你还看到了谁?
生交流: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随机理解“吴音”“相媚好”
示例:“媚”观察在古文中的字,像什么?
生介绍,师补充
引导:你们看图,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亲热地聊天,用书中的词语来形容就是——“相媚好”。
师:同学们,你瞧,老翁和老妇脸上写满了幸福甜蜜,开心必有开心事,猜猜他们为何如此开心呢?他们在聊着什么?
指名说
创设情景:两位老人就这么坐着,笑着,聊着,心里那个美哟,你瞧,老两口几杯酒下了肚,话就多了起来。
课件出示:想象说话,感悟相媚好
同桌练习说话
师指名交流,引导体会情感。
引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老两口看着三个儿子各自忙碌着,有的勤劳能干,有的懂事可人,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陶醉呢!真是——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虽然住着低矮的草房,虽然过着贫寒的生活,他们却这么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白头偕老。生再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3.提炼词眼,沉醉词境
师:读到这里,你怎么理解“醉”?
学生交流
引导:是啊,“醉”不仅仅指老两口喝醉了,还指陶醉老两口因何而陶醉呢?我们再来联系上下文,品味词中深意。
学生交流
小结:生活贫困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里快乐、幸福。心里有多美,日子就有多美,怪不得老两口都陶醉了。儿子勤劳可爱 一家人平平安安居住在环境优美的乡村怎能不使人陶醉?令老两口儿陶醉的不仅有这美妙的田园景色,还有家庭的温馨和谐与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
师:看到此情此景,词人辛弃疾,也深深地陶醉了。写下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同学们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一起陶醉在村居的美景中吧!
学生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村居生活?想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预设:幸福温馨,富有人情味)
小结:是呀,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农村五口之家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画面,展现了悠闲的农家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吟诵全词,品味魅力
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幸福和谐的乡村生活。
同学们低矮的茅草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青草茂密,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这正是词人所见——
那是谁家的老两口,在屋前用吴地的方言聊着天,喝着酒,真是其乐融融。——
大儿勤劳,在溪东的豆田间锄草——
二儿手巧,正在编织鸡笼,——
小儿最淘气,在溪边躺着剥莲蓬,自由自在——
师:看来,大家都是学习高手,你能图文对应?一边讲一边把图放入相应的的句子中
学生讲述乡村生活
师:难度升级,你还会填吗?指名填空
师:终极挑战,图文消失了谁来背一背这首词。随机点背
五、拓展延伸,回味乐趣
师:乡村有着有不同于城市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季节有着不一样的乡村生活,不同的人也有着不一样的乡村生活,但别样的乡村生活总是那么迷人和令人神往。
课件出示诗句
就如我们语文书上所说:
引读: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
总结:这节课我们徜徉在辛弃疾的词中,和谐美好的村居生活就像词中的小河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辛弃疾描写田园生活的词还有很多,课后请大家继续品读其他词作,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62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6062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