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 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被称为没有核污染的“N2 爆弹”。中国科学家胡炳成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是制备全氮类物质 N 10(其中含有和两种离子)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 每个中含有 5 个原子核
C. 每个中含有 36 个质子D. N10 结构中含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60g二氧化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02NA
B. 常温下,1L0.1ml/L硝酸铵溶液中,NH和H+总数为0.1NA
C. 7.8gNa2O2与足量S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 含63gHNO3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A
3. 下列与化学实验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Na2O2样品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未变质
B. 向2支盛有2 mL不同浓度的Na2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1 mL2%的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可得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 ml/L的H2SO4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NO被还原成NO
D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4.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二氧化氯等。研究人员发现:1.0 mg/L氯气与0.5 mg/L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在40℃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的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比图1和图2可得出,浓度均为0.3 mg/L时,二者的消毒能力相当
B. 40℃时,4.0 mg/L的氯气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C. 实验数据能表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
D. 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的方程式为:5NaClO2 + 4HCl = 4ClO2 +5NaCl + 2H2O
5.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装置①用于验证反应是否有CO2生成
B. 装置②用于验证草酸晶体是否含结晶水
C. 装置③用于制备少量含NaClO的消毒液
D. 装置④用于比较铜、铁活泼性强弱
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原理:Cl2+2OH−=Cl−+ClO−+H2O
B. 四氧化三铁溶于足量稀硝酸:3Fe3O4+28H++NO=9Fe3++NO↑+14H2O
C. 向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NH+OH−=NH3·H2O
D 氯化银悬浊液滴入过量氨水变澄清:Ag++2NH3·H2O= Ag(NH3) +2H2O
7.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强碱;化合物D2E2是一种具有难闻气味的黄红色液体,与其他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2D2E2+2A2B=DB2↑+□↓+4AE(方框代表一种生成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B2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B. 简单阴离子还原性:D>E>A
C. D2E2分子中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
D. 上述方程式所涉物质中的□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
8. 硼氢化钠(NaBH4)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它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反应获取氢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在此过程中做氧化剂
B. 若将NaBH4中的H用D代替,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D2
C. 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其用量多少可影响反应速率
D. NaBH4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H+4H2O=B(OH)+4H2↑
9. 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混合①中使用冰水是为了减少Br2和HBr的挥发
B. 混合②中加入的试剂是BaCl2
C. 加入的Na2SO3需过量,以除去粗品中的Br2
D. 混合①中发生的反应为Br2+SO2+2H2O=H2SO4+2HBr
10. 资料显示金属铝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与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气体D和F反应可生成盐,气体D和A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流程所涉及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在催化剂存在下,D可以将C或E都转化为无毒的气态单质
C. 铝在碱性条件下与N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
D. 除去气体C中少量杂质E的常见化学方法涉及歧化反应
11.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A(g)+bB(g)cC(g)表示]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φ表示体积分数)。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Ⅰ:若p1>p2,则此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B. 反应Ⅱ:此反应的ΔH<0,且T1<T2
C. 反应Ⅲ:ΔH>0且T2>T1或ΔH<0且T2<T1
D. 反应Ⅳ:T1<T2,则该反应不易自发进行
12. 40mLX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Mg2+、Fe3+、Al3+、Cl-、SO。现对X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其现象和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Cl-,不含有Na+和NH
B. X溶液中一定含有Na+、Mg2+、,可能含有Al3+
C. X溶液中一定含有Mg2+,且c(Mg2+)为0.50ml•L-1
D. X溶液中c(Na+)为1.50ml•L-1,c(Al3+)为0.50ml•L-1
13. 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SO2SO42-+4H++2I-
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方程式为3SO2+2H2O2H2SO4+S↓
B. II是I的对比实验,则a=0.4
C. 比较I、II、III,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D. 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IV>I,原因是反应i比ii快;IV中由反应ii产生的H+使反应i加快
14. 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主要以铵盐和磷酸盐形式存在,可用铁、石墨做电极,用电解法去除。电解时,如图1原理所示可进行除氮;翻转电源正负极,可进行除磷,原理是利用Fe2+将PO转化为Fe3(PO4)2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2中0~20min脱除的元素是氮元素,此时石墨做阴极
B. 溶液pH越小、有效氯浓度越大,氮的去除率越高
C. 图2中20~40min脱除的元素是磷元素,此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D. 电解法除氮有效氯ClO-氧化NH3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3=3Cl-+N2↑+3H2O
15. 实验室用H2还原SiHCl3(沸点:31.85 ℃)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Ⅱ、Ⅲ中依次盛装的是浓H2SO4、冰水
B. 实验时,应先加热管式炉,再打开盛装稀硫酸的分液漏斗
C. 为鉴定制得的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用到的试剂可以为:盐酸、双氧水、硫氰化钾溶液
D. 该实验中制备氢气的装置也可用于氢氧化钠稀溶液与氯化铵固体反应制备氨气
16. 二甲醚是一种清洁能源,用水煤气制取二甲醚的原理如下:
I.CO(g)+2H2(g)CH3OH(g)
II.2CH3OH(g) CH3OCH3(g)+H2O(g)
500 K时,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 ml CO和8 ml H2,4 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且2c(CH3OH)=c(CH3OCH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4 min,反应I的v(H2)=0.8 ml·L-1·min-1
B. 反应II中CH3OH的转化率为80%
C. 反应I的平衡常数K=4
D. 容器总压强保持不变,可证明反应体系到达平衡状态
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
17. 已知 A、B、D为中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1 ml 丁分子中不同原子的数目比为1 :2,且含有18 ml电子;戊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具有净水作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单质B的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
(2)写出戊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丁中所包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反应②中,0.5mlNaClO参加反应时,转移1ml电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定条件下,A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二者均为某些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已知该反应生成1ml乙时放出536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8. I.过氧化氢的性质: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可作外科消毒剂,是一种二元弱酸且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1)请写出H2O2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的酸式盐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水电离生成H3O+和OH-叫做水的自偶电离。同水一样,H2O2也有极弱的自偶电离,其自偶电离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过氧化铬(CrO5,分子结构为)中Cr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过氧化铬可通过酸性K2Cr2O7溶液与过氧化氢反应制得,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II.用过氧化氢制取过氧化钙:过氧化钙(CaO2)在室温下稳定,加热至350℃左右,迅速分解。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可溶于稀酸生成过氧化氢。实验室用如下方法制备CaO2并测定其纯度。过氧化钙的制备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将盛有H2O2溶液和氨水混合液的三颈烧瓶置于冷水浴中,在搅拌下滴入CaCl2溶液,析出固体CaO2·8H2O。对所得固体过滤,用5mL无水乙醇洗涤2~3次,转移至坩埚于烘箱内105℃下脱水干燥,冷却后称重,得产品CaO2。回答下列问题:
(4)仪器 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5)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判断脱水干燥是否完全,至少需要冷却后称重___________次。
(7)过氧化钙纯度的测定,装置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精确称取m g过氧化钙样品加入试管中,调整甲管内液面读数在0~1 mL之间,并与乙管的液面相平,记下甲管内液面的初读数V1 mL。加热,过氧化钙逐渐分解放出氧气,完全分解,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使甲乙两管的液面相平,记下甲管内液面的终读数V2 mL,设在此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m L·ml-1,则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若甲管初始读数时俯视刻度,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9. 工业上以铬铁矿(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Na2Cr2O7·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是将FeCr2O4转化为Na2CrO4并将Al、Si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钠盐,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____,写出焙烧环节中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矿物中相关元素可溶性组分物质的量浓度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溶液中可溶组分浓度c≤1.0×10-5 ml·L-1时,可认为已除尽。
中和时pH的理论范围为___________;Fe元素在___________(填操作单元的名称) 过程中除去。
(3)蒸发结晶时,“副产品”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冷却结晶所得母液中,除Na2Cr2O7外,可在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还有___________。
(4)利用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以Na2CrO4为主要原料制备Na2Cr2O7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a2CrO4+4H2O 2Na2Cr2O7+4NaOH+2H2↑+O2↑。则Na2Cr2O7在___________(填“阴”或“阳”)极室制得,写出该室获得Na2Cr2O7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 探究CH3O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CH3OH的产率。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1=-49.5 kJ·ml-1
Ⅱ.CO(g)+2H2(g)CH3OH(g) ΔH2=-90.4 kJ·ml-1
Ⅲ.CO2(g)+H2(g)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ΔH3=___________。
(2)在密闭容器中充有2 ml CO和4m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I,改变条件,测得CO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2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L。若反应进行1min达到平衡状态C,用CO的分压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p(CO)=___________kPa•min-1,此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 [Kp是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3)不同压强下,按照n(CO2):n(H2)=1:3投料,实验测定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CO2的平衡转化率=×100%
CH3OH的平衡产率=×100%
其中纵坐标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图___________ (填“甲”或“乙”);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图乙中T1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工业上可采用CH3OHCO+2H2原理来制取高纯度的CO和H2。我国学者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上利用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钯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甲醇(CH3O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有两种可能方式,主要经历的方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方式A: CH3OH* →CH3O* + H* Ea=+103.1 kJ·ml-1
方式B: CH3OH* →CH3* + OH* Eb=+249.3 kJ·ml-1序号
Ⅰ
Ⅱ
Ⅲ
Ⅳ
试剂组成
0.4 ml·L-1KI
a ml·L-1KI
0.2 ml·L-1H2SO4
02 ml·L-1H2SO4
0.2 ml·L-1KI
0.0002 ml I2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I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I快
安徽省芜湖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芜湖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