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ppt课件
展开思考:为什么冰川、草原、森林、荒漠能并存于天山之中?它们在天山中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雪山逶迤,冰川纵横,河流蜿蜒,湖泊星布,草原如茵,草甸烂漫,森林如带,荒漠苍茫。天山把寒冷与炎热,干旱与湿润,高山与深谷,平坦与陡峻,冰雪与绿色,丰富与单调等并置在同一时空中。
指出下列三幅景观图分别位于我国哪些地理区域?并说说影响它们分布的因素?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称为地域差异
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
热带 和 寒带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湿润区 和 干旱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交换存在差异自然环境演化过程也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景观
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
大陆内部,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大尺度)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中尺度)
阳坡与阴坡的地域差异(秦岭)
地方尺度的地域分异(小尺度)
山与谷的地域差异(伊犁河谷)
最直观的感受是哪个地理要素的不同呢?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动物、植物)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
命名:热量带+植被类型+带
自然环境存在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形成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请对照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寻找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关系。
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形成原因:主导因素:分布特征:④ 典型地区: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形成原因: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③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④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国庆期间,一批防疫物资从江苏连云港装车西进,经新疆霍尔果斯出境,目的地是法国巴黎(线路1)。一批羽绒服从广州出发北上,经二连浩特出境,运往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线路2);
问题一:分小组探究两条线路沿线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同学们读图 ,讨论说出沿线主要城市的陆地自然带。
问题二:两线路沿线自然带的变化分别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1)线路1体现了 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1)线路2体现了 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
(1)小组一探究线路①:江苏连云港—甘肃兰州—新疆霍尔果斯—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土耳其安卡拉—法国巴黎( ) ( ) ( ) ( ) ( ) ( )
(2)小组二探究线路②: 广东广州 — 湖北武汉— 河南郑州—内蒙古二连浩特—蒙古乌兰巴托—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 ( ) ( ) ( ) ( ) ( )
问题二:两线路沿线自然带的变化分别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1)线路1体现了 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是 。(1)线路2体现了 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A.自然带为热带疏林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解析】1.甲图中横轴表示积温,纵轴应是纬度,热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反映了由赤道向两极分异,A对,C错。乙图反映的年降水量变化,符合我国降水量由西北向东南的变化,体现了由内陆向沿海的分异规律,B、D错。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年积温达8000℃以上,位于热带,B错。年降水量1200mm左右,光照较少,C错。水热条件充足,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D对。我国缺少热带疏林草原带,A错。
3. 图中②为( )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叶混交林
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图中①②③表示植被类型)。读图,回答3~4题。
4. 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纬度 B. 洋流C. 地形 D. 季风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垂直地域分异,高山灌丛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寒漠带,高山冰川带,相对高度,该山位于北半球,该山位于南半球,影响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地域差异,学生活动1,1地域差异的成因,外部条件,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地域自然地理过程差异,根本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文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大尺度,小尺度,南北更替,东西更替,海南到漠河,北京到新疆,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荒漠自然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