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定义、意义及其读写法;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式的意义。
难点:1.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2.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三、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探究了水的组成,水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水分子的构成是什么?
【讲解】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且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2:1,所以水可以表示为“H2O”。
【问题】水用“H2O”表示,氧气用“O2”表示,氢气用“H2”表示,这些式子都是化学式,你们能否归纳“化学式”的定义?
【归纳】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讲解】在生活中,或实验室里,我们经常能见到化学式的身影。化学式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用语,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交流讨论】
1.任何物质都有化学式吗?
2.同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化学式吗?
3.化学式可以任意的书写吗?
【总结】1.只有纯净物才能用化学式表示其组成。
2.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因为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3.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不能随意编造。
【讨论】我们已知道了水的化学式是H2O,那么你知道H2O能表示出哪些意义吗?
【总结与交流】化学式H2O的表示意义有:
宏观意义
1.表示水这种物质。
2.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意义
3.表示一个水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归纳】化学式的意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在微观方面的意义只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在微观方面的意义表示物质构成中离子个数的最简比(分别举例说明)。
【注意】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中不存在一个个的分子,其化学式表示该物质中各离子个数的最简比。
【学生活动】(1)说出P2O5表示意义。
(2)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交流讨论】
1.元素符号及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2H:2个氢原子 2H2:2个氢分子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有什么意义?
H2 :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CO2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归纳】
1.表示原子或分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意义)
2.表示1个分子中含该元素原子的个数。
【过渡】我们知道了化学式能体现很多的表示意义,因此今后物质可以采用化学式来表示。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吧!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
【讲解】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1)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固态非金属等),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读其元素名称,而稀有气体单质读作“某气”,如氦气 He。
(2)对于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如非金属气体等),用元素符号加小写数字表示。如O2、H2、O3等。一般读作“某气”。
【讲解】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当某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省略不写;
如氧化铜CuO、氧化钙CaO,读作“某化某”。
(2)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边;
如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五氧化二磷 P2O5,读作“几氧化几某”。
(3)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金属元素的符号在左,非金属元素的符号在右;
如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氧化钙CaO,读作“某化某”。
【归纳】(1)分清有哪些元素及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
(2)排列好元素的先后顺序:金属元素居左、非金属元素居右;氢元素居左、氧元素居右。
(3)在元素右下角注明表示各元素原子个数的小写数字。(为1的情况省略不写)
【学生活动】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三氧化二铝、氧化汞、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氯化氢。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的意义:
3.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①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课堂练习】略
【板书设计】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课时1
一、化学式
1.化学式的定义
2.化学式的意义
3.化学式的书写及读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化合价,化合价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精品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