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13111/0-17173136898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命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80/15813111/0-17173136899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命安全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展开1. 让学生了解暴雨天气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 增强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知识。
3. 使学生认识山体滑坡的危险及预防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暴雨天气、防溺水、防山体滑坡的安全要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生命安全的关注,导入本次班会主题。
(二)暴雨天气安全教育(15 分钟)
(1)讲解暴雨天气可能带来的危害,如洪水、内涝、雷击等。
1. 洪涝灾害:大量降水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排出,导致河水上涨、城市内涝等,淹没房屋、道路和农田。
2.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尤其是在山区,松动的土石在暴雨冲刷下容易滑落,威胁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3. 交通瘫痪:道路积水影响车辆行驶,甚至冲毁道路、桥梁,阻碍交通正常运行,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4. 基础设施损坏:如电力、通信设施等可能被损坏,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5. 农业损失:淹没农田,损害农作物,导致农业减产甚至绝收。
6. 房屋倒塌:积水浸泡可能使房屋地基不稳,造成房屋损坏或倒塌。
7. 卫生问题:积水容易滋生细菌和传染病,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
8. 人员伤亡: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溺水、被倒塌物砸伤等。
(2)介绍暴雨天气的应对措施,如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外出、远离危险区域等。
1. 关注预警:及时了解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准备。
2. 减少外出:非必要情况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注意交通安全。
3. 检查房屋:查看房屋是否存在漏水等问题,提前做好防护和修缮。
4. 储备物资:如食物、饮用水、应急照明设备等。
5. 整理物品:将易被水浸泡的物品转移到高处。
6. 确保排水畅通:清理房屋周围的排水管道,防止堵塞。
7. 车辆停放: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停放车辆,避免停在易积水区域。
8. 人员转移:如果居住在危险区域,如地势低洼处、危房等,应听从安排及时转移。
9. 关闭电器:防止因进水而损坏电器或引发触电事故。
10. 注意避险:在户外遇到暴雨,尽快寻找安全的室内场所躲避。
11. 避免接触带电设施:远离电线杆、变压器等带电设施。
12. 保持通讯:确保手机等通讯设备电量充足,以便与外界保持联系。
13. 照顾老幼:特别关注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安全和需求。
(3)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暴雨天气危害的认识。
- 案例一:2023年7月9日至17日,韩国遭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季风带来的暴雨席卷整个韩国。此次暴雨导致41人死亡、9人失踪、34人受伤,遇难和失踪人员数量创下自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强降雨还导致韩国15个市道的111个市、郡、区,共10570人(6255户)临时转移,628处公共设施和317处私有设施受损,其中忠清南道和庆尚北道两地灾情尤为严重。私有设施中,有139幢房屋被淹,49处道路受损或被毁,8地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树木倾倒事故发生25起。
- 案例二:2023年8月2日,河北省海河流域出现历史罕见暴雨天气,日降水量大于50毫米的雨区面积最大达8万多平方公里。暴雨中心河北省内丘县獐么村7天累计降水量达2050毫米,雨量之大为我国大陆7天累计雨量最大纪录。本次暴雨洪水导致2200万人口受灾。此次降水雨区主要分布在漳卫、子牙、大清河流域的太行山迎风山麓,呈南北向分布。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暴雨天气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损坏等,从而提高他们对暴雨天气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暴雨天气,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暴雨天气带来的影响。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15 分钟)
(1)讲述溺水事故的严重性和常见原因。
溺水事故的严重性:
1. 高死亡率:溺水是导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
2. 不可逆转的伤害:即使被抢救回来,也可能因大脑缺氧等原因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智力受损等。
3. 家庭创伤:给溺水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长久的心理创伤。
溺水事故常见原因包括:
1. 缺乏安全意识:对水域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贸然下水。
2. 游泳技能不足: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在不熟悉或危险水域游泳。
3. 意外落水:如在河边、湖边行走不慎滑落。
4. 酒后下水:酒精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5. 施救不当:没有正确的施救方法,导致多人溺水。
6. 监管缺失:对未成年人在水域附近的活动监管不到位。
(2)强调防溺水的“六不”原则。
1. 不私自下水游泳。
2.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3)教授学生溺水时的自救方法和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正确做法。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挣扎,尽量让身体放松,节省体力。
2. 尝试把头向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
3. 如果会游泳但体力不支,可采用仰泳姿势,顺流漂浮,等待救援。
4. 若被水草等缠住,不要拼命挣扎,可试着用手解脱或呼救。
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正确做法:
1. 立即大声呼喊,寻求周围成年人的帮助。
2. 拨打急救电话 120。
3. 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可在岸边利用绳索、竹竿等物品伸向溺水者进行施救。
4. 若现场有多个同伴,可组织大家手拉手形成人链进行施救,但要注意确保自身安全。
5.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持续关注溺水者情况,可呼喊溺水者保持清醒。
(4)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避免溺水事故。
1. 强化安全教育:通过学校、家庭等多种途径,向学生普及溺水的危险和防范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学习游泳技能:但要确保在正规场所和有教练指导下进行学习。
3. 家长严格监管: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踪,尤其是在假期等容易接近水域的时间,确保孩子不去危险水域玩耍。
4. 设立警示标识:在危险水域周边明显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们远离。
5. 加强水域管理:相关部门要对公共水域进行有效管理和巡查。
6. 结伴而行:如果去游泳或靠近水域,要与可靠的伙伴一起,不要单独行动。
7. 关注身体状况:身体不适或疲劳时不要下水游泳。
8. 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必要的救生设备。
9. 远离陌生水域:对不熟悉的水域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涉足。
10. 培养良好习惯:不进行危险的水上活动,不酒后下水等。
(四)防山体滑坡安全教育(10 分钟)
(1)解释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和征兆。
山体滑坡的形成原因:
1. 地质条件:山体的岩土体结构松软、破碎,存在软弱面等。
2. 地形地貌:陡峭的山坡、山谷等地形容易发生滑坡。
3. 降雨:大量的降雨使岩土体饱和,增加了重量和下滑力,同时降低了岩土体的摩擦力。
4. 地震:地震产生的震动可能破坏岩土体的稳定性。
5. 人类活动:如不合理的开挖坡脚、堆载、爆破等破坏了山体的平衡。
山体滑坡的征兆有:
1. 裂缝出现:山体上出现横向及纵向的裂缝并逐渐扩大。
2. 岩土体松动:局部岩土体出现松动、滑落现象。
3. 泉水异常:原本的泉水突然变大、变浑浊或干涸。
4. 动物异常:动物出现异常的惊恐、躁动等行为。
5. 响声:可能听到岩土体内部发出异常的响声。
6. 地面变形:地面出现隆起或下陷等变形情况。
(2)说明遇到山体滑坡时的避险要点。
1.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冷静思考应对策略。
2. 迅速撤离:尽快向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跑得越远越好,切忌顺着滑坡方向跑。
3. 寻找坚固掩体:如果无法及时逃离,要寻找坚固的障碍物如大树、巨石等作为掩体,躲在其后。
4. 避免停留在危险区域:不要停留在陡坡、山谷、河边等容易受到滑坡影响的地方。
5. 保护头部:用身边能找到的物品如书包、衣物等保护头部,防止被落石砸伤。
6. 关注周边情况:随时留意滑坡的动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避险行动。
7. 等待救援: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不要擅自返回危险区域寻找财物等。
8. 发出求救信号: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呼喊、挥动鲜艳物品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3)提醒学生在山区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1. 提前了解山区地形和天气,避免在恶劣天气前往。
2. 一定要跟随有经验的人或老师,不要擅自离队行动。
3. 穿着合适的衣物和鞋子,便于行走和防滑。
4.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识别可能存在山体滑坡等危险的区域。
5. 不要攀爬陡峭或不稳定的山坡。
6. 遵守山区的规定和指示牌。
7. 携带必要的装备,如指南针、地图、急救药品等。
8. 保持通讯设备畅通,以便遇到问题及时联系外界。
9. 注意饮食和水分补充,保持体力。
10. 不要随意触碰或破坏山区的植物和生态。
11. 行进过程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12. 对自己的体力和能力有清晰认识,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
13. 若发现异常情况,如地面震动、裂缝等,及时告知他人并尽快撤离。
(五)总结与互动(10 分钟)
(1)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
(2)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3)布置课后任务,如制作安全手抄报等。
五、教学资源
相关视频、图片、案例资料。
六、教学延伸
与家长沟通,共同加强学生的安全监管;在班级中设立安全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和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主题班会 生命安全 小学《预防性侵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主题班会 生命安全 小学《预防性侵害》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认识我们的身体,识别性侵害,怎样预防性侵害?,受到性侵害怎么办?,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清明的缅怀》——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清明的缅怀》——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冬季防火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冬季防火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总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