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9页。
第十单元学情评估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Cl:35.5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Hg B.NH3 C.KClO3 D.Mg(OH)22.下列为人体部分液体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6.6~7.1) B.胃液(0.9~1.5)C.胆汁(7.1~7.3) D.血浆(7.35~7.45)3.下列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没有改变的是( )A.NaOH溶液 B.石灰水 C.浓硫酸 D.浓盐酸4.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铁粉处理酸性废水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硫酸中和碱性废水 D.浓碱洒到桌子上先用醋酸清洗,再用水洗5.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并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6.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7.稀盐酸和Ca(OH)2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第7题)A.向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B.向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C.通入CO2出现浑浊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8.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9.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的雨水一定都是酸雨D.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10.如图是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A.生成的氯化钾由离子构成B.反应前后氯离子的数目不变C.反应的实质是OH-与H+结合生成H2O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K+、Cl-11.分析以下实验,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第11题)A.实验①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B.实验②中气球变大,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C.实验③中若红墨水左低右高,加入的固体可能是生石灰D.实验④装置可用于干燥气体,气体b进a出12.在三颈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1)。检验气密性后,在t0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t2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2题)A.t0时注入的溶液是盐酸B.t1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示意图如图3所示C.t1~t2期间压强不变且大于0可证明收集的CO2气体不纯D.t2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NaOH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资料一: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质土三种类型。植物生长与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肥力、酸碱性、微生物等有关。下表是对不同类的土壤特点的比较。资料二:安徽省不同地理区域典型土壤0~20 cm土样pH测定结果列于下表。(1)比较三类土壤的性状,最适宜耕种水稻的是________。(2)绣球花生长在酸性土壤里,开花时是蓝色的,在碱性土壤里,开花时是红色的。濉溪栽种的绣球花开花时是________色。(3)某地土壤呈酸性是由于土壤中含有少量的硫酸,请写出用熟石灰改良该土壤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雨过天晴,三类土壤中最容易干的是黏质土B.安徽土壤的pH由北向南依次递增C.土壤加入水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14.(5分)氯化钙常用作干燥剂、路面集尘剂、消雾剂、织物防火剂、食品防腐剂及用于制造钙盐。工业上生产氯化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第14题)(1)“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2)“酸浸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脱色池”中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4)实验室过滤液体时,如果过滤两次依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15.(7分)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5题)(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 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______(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6分)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系列探究。探究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查阅资料1】酚酞溶液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pH<8.2(无色);8.210.0(无色)。小华向滴有酚酞的B溶液中逐滴滴加A溶液,并不断搅拌,如图1所示。(第16题)(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B溶液是____________。(2)取上述无色溶液置于蒸发皿内加热。蒸发一段时间发现溶液又变为红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上述实验,小华猜想,若向浓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举一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小华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20 mL 6%的盐酸(室温下),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2所示。(5)观察图像,根据________曲线可判断两者在25 s时恰好完全反应。小华研究图像发现溶液温度升高,于是得出结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若答对(6)(7)小题奖励3分,化学总得分不超过40分。探究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查阅资料2】相同状况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小华同学用电导率传感器测得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盐酸的电导率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6)mn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图4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浓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并放热;其实质是H+和OH-的反应。17.(5分)在用7.3%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1)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 g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第17题)答案一、1.D 2.B 3.C 4.A 5.C 6.D 7.C 8.D9.A 易错点睛: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A正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不正确;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但是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C不正确;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不正确。故选A。10.D 11.C12.C 点拨:A.t0 时快速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导致压强减小;B.由A分析可知,t1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图3中的生成物中还缺少水分子;C.t1~t2 期间压强不变且大于0,说明还存在其他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则可证明收集的CO2气体不纯;D.由B分析可知,t2时溶液的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t2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C。二、13.(1)黏质土(2)红(3)Ca(OH)2+H2SO4===CaSO4+2H2O(4)C14.(1)化合反应(2)2HCl+Ca(OH)2===CaCl2+2H2O(3)吸附(4)滤纸破损(合理即可)15.(1)A;2NaOH+CuSO4===Cu(OH)2↓+Na2SO4(2)对照;BD(或DB); CO2+Ca(OH)2===CaCO3↓+H2O16.(1)氢氧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增大,使溶液8.2
第十单元学情评估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Cl:35.5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Hg B.NH3 C.KClO3 D.Mg(OH)22.下列为人体部分液体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6.6~7.1) B.胃液(0.9~1.5)C.胆汁(7.1~7.3) D.血浆(7.35~7.45)3.下列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没有改变的是( )A.NaOH溶液 B.石灰水 C.浓硫酸 D.浓盐酸4.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铁粉处理酸性废水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硫酸中和碱性废水 D.浓碱洒到桌子上先用醋酸清洗,再用水洗5.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并进行相关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6.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7.稀盐酸和Ca(OH)2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第7题)A.向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B.向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C.通入CO2出现浑浊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8.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9.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的雨水一定都是酸雨D.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10.如图是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A.生成的氯化钾由离子构成B.反应前后氯离子的数目不变C.反应的实质是OH-与H+结合生成H2O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K+、Cl-11.分析以下实验,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第11题)A.实验①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B.实验②中气球变大,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C.实验③中若红墨水左低右高,加入的固体可能是生石灰D.实验④装置可用于干燥气体,气体b进a出12.在三颈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然后将三颈烧瓶与盛有盐酸、NaOH溶液的注射器和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如图1)。检验气密性后,在t0时快速注入一种溶液,t2时快速注入第二种溶液,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2题)A.t0时注入的溶液是盐酸B.t1前压强减小对应的反应示意图如图3所示C.t1~t2期间压强不变且大于0可证明收集的CO2气体不纯D.t2后压强增大的原因是NaOH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5分)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资料一: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质土三种类型。植物生长与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肥力、酸碱性、微生物等有关。下表是对不同类的土壤特点的比较。资料二:安徽省不同地理区域典型土壤0~20 cm土样pH测定结果列于下表。(1)比较三类土壤的性状,最适宜耕种水稻的是________。(2)绣球花生长在酸性土壤里,开花时是蓝色的,在碱性土壤里,开花时是红色的。濉溪栽种的绣球花开花时是________色。(3)某地土壤呈酸性是由于土壤中含有少量的硫酸,请写出用熟石灰改良该土壤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雨过天晴,三类土壤中最容易干的是黏质土B.安徽土壤的pH由北向南依次递增C.土壤加入水中并搅拌,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14.(5分)氯化钙常用作干燥剂、路面集尘剂、消雾剂、织物防火剂、食品防腐剂及用于制造钙盐。工业上生产氯化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第14题)(1)“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2)“酸浸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脱色池”中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4)实验室过滤液体时,如果过滤两次依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15.(7分)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15题)(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 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______(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6分)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系列探究。探究一: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查阅资料1】酚酞溶液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pH<8.2(无色);8.2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