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自然之谜”-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785459/0-17167246417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自然之谜”-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785459/0-1716724641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单元“自然之谜”-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785459/0-17167246418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
第六单元“自然之谜”-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自然之谜”-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练习,共12页。
2023-2024学年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第六单元“自然之谜”阅读要素: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4篇课文。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也有描绘自然现象、介绍自然奥秘的短文和儿童诗。这些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本组课文的课后练习,《雷雨》要求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求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要求学生说说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也为中高年级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大意,并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训练点。词语是文本表情达意的关键,在本单元的《古诗二首》一文中,“毕竟”“不与”等词语的使用贴切地表达了诗人杨万里对六月西湖美景的赞美与热爱;而在《雷雨》一文中,“垂”“压”“挂”三个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雷雨到来时逼真的场景。在理解这些词语的语境意义时,更要紧密结合生活经验,借助语境,在反复朗读、思考的基础之上体会词语的使用之妙,并进一步借助对词语大意的理解,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综上所述,本单元中“提取主要信息”更倾向于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基础培养,“结合生活经验”更倾向于对细节的关注与思考,即抓主要信息在于整体梳理文本脉络,生活经验助力品词析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并通过分享与表达。因此,本单元的文本学习,要注意“听说读写”技能的整合应用,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并作答)看云识天气①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中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③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líng)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lín)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④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近,大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⑤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1.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2.“招牌”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A.商店名称的标志 B.天气好坏的标志 C.商标或者记号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这句话具体描写了卷云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短文第④自然段中,分别介绍了哪几种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自然界里有些树和天气“结缘”,被人们称为“气象树”。这些树的品种不同,但是都有预测天气的能力。 我国南方有一种名叫小叶红豆的树,晴天时,它的叶子是绿色的。如果将要出现寒冷的阴雨天气,这种树的树冠下面的叶子会先变为红色,然后渐渐向上红到树顶。如果在阴雨天发现叶片由大红变为浅红,再慢慢恢复绿色,这就预示着天气将变晴。因此人们称小叶红豆树为“变化树”“气象树”。 为什么小叶红豆树的叶子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原来,这种树的叶子里含有许多天然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和胡萝卜素等。叶子颜色的变化是由于这些色素的含量和比例发生了变化。天气暖和时,光照较强,叶绿素的含量较大,而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含量远远低于叶绿素,因此叶片呈现绿色。随着气温的下降,光照变弱,叶绿素合成受阻,所以叶子中的叶绿素比例降低,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则相对比较稳定,叶片就显现出红色或者黄色。 你见过这样的树吗?多有趣呀!5.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6.下面可以作为短文标题的是( )。(填序号)①树的颜色 ②会变颜色的树7.“冠”字是一个多音字。当它读“ɡuān”时,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子;②像帽子的形状;③在顶端的东两,当它读“ɡuàn”时,可来示④把子戴在头上。在短文中,“树冠”的“冠”应该读_________,选用解释:_________。8.当小叶红豆树的叶子变红,将要出现_________天气;当它的叶子由大变成浅红,再慢慢恢复绿色,预示着天气将变_________(填序号)①阴雨 ②晴朗 ③大雾天三、阅读澳大利亚的报时“怪石”岩石能报时?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tán),但在澳大利亚中部的茫茫沙漠中,què shí( )有一块能“报时”的怪石。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这块怪石能通过每天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早晨,阳光普照,它为棕(zōng)色;中午,烈日当空,它为灰蓝色;bàng wǎn( ),夕阳西沉,它为红色。在古代,它是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当地居民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为了解释怪石“报时”的现象,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怪石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并对怪石的结构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太阳光照在怪石上发生反射的jiǎo dù( )是不同的,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眼,人们就觉得怪石好像是在不停变换颜色了。9.短文共有__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2自然段有_________句话。10.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11.报时“怪石”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用“﹏﹏”把有关句子画出来。12.怪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诉人们时间,它一度成为当地居民的“_________”,人们根据它一日三次的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排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1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1)不可能的事情。( )(2)实地观察调查。( )14.怪石之所以能变换颜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回答各小题。天空中的文字①天空中也有一套文字,你知道吗?②船只驶过水面不会留下痕迹,大海也没有写着“由此往北”的指路牌。水手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的星座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中又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③云也是天空中的文字。在蔚蓝的天空上,伸展着一片白色丝缕,好像有人把一绺(liǔ)白发投向天空,这就是卷云。有了卷云,十有八九就是阴雨天要来了。在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像铁匠铺里的铁砧(zhēn)。飞行员知道,这砧(zhēn)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点才好。④天空的使者——鸟儿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知识。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上去很小很小,明天准会是好天气。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着太阳飞行,它们告诉人们,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即将来临。15.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①大海虽然没有写着“由此往北”的指路牌,但是水手们依靠天空中的 就能找到北方。②砧状云像 ,它是 的预兆。16.文中讲了三种“天空中的文字”:分别是 、、。17.卷云是什么样子的?砧状云是什么样子的?请在文中分别用横线画出来。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A.有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B.有了卷云,十有八九是晴天要来了。C.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着太阳飞行,它们告诉人们,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五、阅读与理解有趣的小刺猬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蜜)。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èi bēi )着瓜溜走了。19.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画出来。20.给词语开火车。月光→( 光明 )→( )→( )→( ) →( )21.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22.根据短文填空。这篇短文描写了刺猬的头_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_、牙齿_________、门牙_________它们的四肢_________,跑起来很快。爪子_________、_________。浑身长满了硬刺,_________。23.选一选: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 )里打“√”。(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植物比赛有人说,别看植物们一个个闷(mēn mèn)声不响的它们每天都在比赛呢“咦,它们比赛什么”我很纳闷(mēn mèn)比赛晒太阳——看谁能得到最多的太阳光。小麦、水稻和向日葵(kuí),全都是直腰杆儿。它们往高处长,把叶子伸向四面八方,好使自己尽可能得到最多的阳光。牵牛花和扁豆呢? 它们的腰杆儿是软(ruǎn)的,就把身子缠(chán)在棚(péng)架上,缠在树枝上,爬得高高的去晒太阳。草莓、甘薯,一定晒不到太阳了吧?不,它们不能往高处爬,就索(suǒ)性躺在地上,紧紧地贴着地面,把藤儿伸得远远的,把叶儿铺满地面。这样,它们也就能晒到更多的阳光了。24.给第1自然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5.在第1自然段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6.联系句子,选一选字词的意思。(填序号)(1)“往高处长”中“往”的意思是( )。①向某处去 ②过去的(2)“纳闷”的意思是( )。 ①不舒(shu)服 ②不明白2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1)它们( )地往高处长,把叶子伸向四面八方。(2)他们的腰杆儿是软的,就把身子像( )一样缠在棚架上,缠在树枝上……七、快乐阅读。有趣的动物眼睛在自然界,一些动物的眼睛有趣极了。河马的眼睛长在头顶上。因为河马一天大多数时间是在水里度过的,从身体到头几乎都是浸在水里的。河马只要稍微露出头,就能看到水面上的情况。马的眼睛长在两旁。因为马很容易被老虎、狮子这类凶猛的动物攻击,眼长在两侧可以看清旁边的情况。变色龙的两只眼球突出上下左右转动自如,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它的双眼可以各自分工,前后注视,既有利于捕食,又能及时发现后面的敌人。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大自然真的很奇妙。28.短文共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三种动物的眼睛。29.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马的眼睛长在两旁,可以看清旁边的情况,避免受到凶猛动物的攻击。( )(2)变色龙的眼球突出仅仅是有利于捕食。( )(3)河马一天大多数时间是在岸边吃草。( )30.结合短文内容连一连。河马的眼睛 眼球突出,可以转动马的眼睛 长在头顶上变色龙的眼睛 长在两旁31.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参考答案真题演练1.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2.B 3.轻盈 洁白 4.短文第④自然段中,分别介绍了卷层云、高层云和雨层云。【解析】1.考查了找中心句。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短文重点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告诉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故全文是围绕“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句话来写的。2.考查重点字词的理解。“招牌”本来是指挂在商店门门前作为标志的牌子,从文中“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可知,文中“招牌”是指云是天气好坏的标志,故择B。3.考查说明对象的特点。第③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卷云”比作“羽毛”和“绫纱”,具体描写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4.考查短文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④段“这种云叫卷层云”“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这种云叫雨层云”可知,短文第④自然段中,分别介绍了卷层云、高层云和雨层云。5.四/4 6.② 7.ɡuān ③ 8.① ②【解析】5.本题考查了对自然段及完整句的辨析。每个自然段前空两个字的格,一个自然段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可行。由此可知,共有4个自然段。6.本题考查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内容,可用主要人物作题目,也可用主要事件来作题目,还可以用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作题目。本文主要讲我国南方有一种名叫小叶红豆的树随着天气的变化颜色会变化及其变化的颜色,所以题目是会变颜色的树。 7.本题考查查字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树冠:shù guān,乔木树干的上部及其枝叶。“树冠”的“冠”应该读“ɡuān”,意思是:在顶端的东西。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从第二段的句子“如果将要出现寒冷的阴雨天气,这种树的树冠下面的叶子会先变为红色,然后渐渐向上红到树顶。如果在阴雨天发现叶片由大红变为浅红,再慢慢恢复绿色,这就预示着天气将变睛。”可知答案。9.3/三 3/三 10.确实 傍晚 角度 11.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12.每天有规律地改变颜色 标准时钟 颜色变化 农事 日常生活 13.天方夜谭 实地考察 14.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太阳光照在怪石上发生反射的角度不同【解析】9.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数句子。每一个自然段前面都会空两个格,即两个字的位置,不管这段话有几句话,只要前面空两个格就是一个自然段,然后继续累积看总共有几个自然段。本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数句子要从头开始看,逐个找“句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一个这样的标点符号为一句话,逐句累加。第二自然段有3句话。10.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其中“傍、晚”容易写错,注意书写。1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从第一自然段句子“这块怪石高达348米,周长约8000米,仅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可能有几亿吨重。”可知“报时”巨石的样子。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从第二自然段句子“这块怪石能通过每天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可知怪石能通过每天有规律地改变颜色来告诉人们时间;从第二自然段句子“在古代,它是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当地居民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可知它一度成为当地居民的“标准时钟”,当地居民根据它一日三次的颜色变化来安排农事以及日常生活。1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1)从第一自然段句子“岩石能报时?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可知不可能的事情指的是天方夜谭。(2)从第三自然段句子“为了解释怪石‘报时’的现象,许多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对怪石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可知实地观察调查指的是实地考察。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从第三自然段句子“他们发现: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太阳光照在怪石上发生反射的角度是不同的,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眼,人们就觉得怪石好像是在不停变换颜色了。”可知怪石之所以能变换颜色,是因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太阳光照在怪石上发生反射的角度是不同的,这种变化反映到人眼,人们就觉得怪石好像是在不停变换颜色。15.北极星 铁匠铺里的铁砧 雷雨 16.星星 云 鸟儿 17.在蔚蓝的天空上,伸展着一片白色丝缕,好像有人把一绺白发投向天空,这就是卷云。在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像铁匠铺里的铁砧。18.B【解析】15.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①由第二段“有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可知,水手们依靠天空中的北极星找到北方。②由第三段“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像铁匠铺里的铁砧。飞行员知道,这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点才好”可知,砧状云像“铁匠铺里的铁砧”,它是雷雨的预兆。16.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由第②段“有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第③段“云也是天空中的文字”,第④段“天空的使者——鸟儿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知识”可知,分别写了星星、云、鸟儿这三种“天空中的文字”。17.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第③段“在蔚蓝的天空上,伸展着一片白色丝缕,好像有人把一绺白发投向天空,这就是卷云。在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像铁匠铺里的铁砧。”写了卷云、砧状云的样子。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由第③段“有了卷云,十有八九就是阴雨天要来了。”可知,B项错误,是阴雨天来了,而不是晴天。19.肢 密 quán 保护 bēi 20.明天 天空 空气 气候 21.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22.尖尖的 很小 非常锋利 特别长 很短 那么锐利 那么有力 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23.(1)√【解析】19.本题考查辨析字音和字形。四肢:意思是指人的双上肢和双下肢的合称。又短又密:指长度很短并且密度比较集中。蜷(quán)成:指刺猬弯曲或折叠身体。保护:指尽自己的努力照顾,爱护。背(bēi)着:指用身体扛起来。20.本题考查组词。选择第一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当作下一个词语的首字即可。21.本题考查中心句。细读短文可知,全文都是围绕第一句“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来展开描写刺猬的身体特征以及习性。22.本题考查筛选关键信息。由原文“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可知,所填的信息。23.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第一句把“刺猬的茨”比作“钢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二句不是。24.mēn mèn 25., ! ? 。 26.① ② 27.拼命 绳子【解析】24.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闷”读“mèn”时,意思为:①心烦,不舒畅。②密闭,不透气。读“mēn”时,意思为:①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②密闭,使不透气。③不吭声,不声张。“闷声不响”:不言不语,一声不响。“闷”读作“mēn”。“纳闷”:因感到疑惑而发闷。“闷”读作“mèn”。25.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别看植物们一个个闷声不响的”与后句短暂停顿,用逗号;“它们每天都在比赛呢”语气强烈,后面用叹号;“它们比赛什么”表示疑问,后面用问号;“我很纳闷”句子完结,后面用句号。26.本题考查对记叙文词义的理解。(1)“往高处长”:指向着高处生长。“往”意思为:向某处去。故选①。(2)“纳闷”:因感到疑惑而发闷,表示不明白。故选②。27.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1)括号内填入修饰它们往高处长的词语,如“拼命”“一个劲儿”。(2)结合“腰杆儿是软的”这一特点,补充与之相似的喻体,如“绳子”“丝线”等。28.河马 马 变色龙 29.√ × ×30.31.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大自然真的很奇妙。【解析】略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