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 第11章 4 第2课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40094/0-17158348698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 第11章 4 第2课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40094/0-17158348699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 第11章 4 第2课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40094/0-17158348699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 第11章 4 第2课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40094/1-1715834873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 第11章 4 第2课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40094/1-17158348733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 第11章 4 第2课时 电压表和电流表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740094/1-17158348733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优质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科学思维
1.掌握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电流表的原理.
科学思维
1.会分析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误差情况,会正确选择电路.
一、小量程电流表G的三个参量
1.表头
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就是一个电阻,遵从欧姆定律。表头与其他电阻的不同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
2.表头的三个参数及其关系
(1)电流表的内阻:表头的电阻Rg;
(2)满偏电流: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Ig;
(3)满偏电压: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g;
(4)三者间的关系:Ug=IgRg。
二、电表改装原理
1.电压表改装:将表头串联一个较大电阻,如图1所示:
图1
2.电流表改装:将表头并联一个较小电阻,如图2所示:
图2
情境链接
对比图甲和图乙,要用R等效替代R1和R2,需要满足什么条件?R跟R1、R2的关系怎样?
答案 两个电路所加电压相同时,如果干路电流相同,那么R就可以等效替代R1和R2。根据欧姆定律有,R=UI=UI1+I2,得1R=1R1+1R2。
教材拓展
阅读教材第69页两电阻R1、R2并联的推导结果 “1R=1R1+1R2”。证明:当一个很大的电阻和一个很小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小于很小的电阻,且接近很小的电阻。
答案 由1R=1R1+1R2得R=R1R1R2+1,当R1≪R2时,R很接近R1,R-R1=R1R2R1+R2-R1=-R12R1+R2<0,R-R2=R1R2R1+R2-R2=-R22R1+R2<0。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电压表中串联的电阻的作用是分去一部分电流.( × )
(2)电流表中并联的电阻的作用是分去一部分电压.( × )
(3)将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 × )
(4)将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两端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后,电压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相等.( √ )
2.练一练
(1)某同学在进行电阻测量时,需要将一满偏电流为50 μA、阻值为800 Ω的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则需要选择一个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与这一电流表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
答案 5.92×104 串
解析 设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为Rg,量程为Ig,需要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电压表改装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改装电压表需要串联大电阻来分压,根据串联电路规律:Ig(Rg+R)=3 V,代入数据可得:R=5.92×104 Ω
一、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
导学探究
(1)小量程电流表有哪三个参量?三个参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对于小量程电流表,其额定电压比较小,如何将该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
(3)对于小量程电流表,其额定电流比较小,如何将该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答案 (1)三个参量:内阻Rg、满偏电流Ig、满偏电压Ug,Ug=IgRg.
(2)需将表头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分压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
(3)需将表头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分流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
知识深化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
2.电表的校对
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对改装成的电表进行校对,校对时注意搞清楚改装后电表刻度盘每一小格表示多大的数值。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1.TIF" \* MERGEFORMATINET 例1 有一电流表G,内阻Rg=10 Ω,满偏电流Ig=3 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答案 (1)990 Ω 1 000 Ω (2)0.05 Ω 0.05 Ω
解析 (1)由题意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压
Ug=IgRg=0.03 V
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当达到满偏时,分压电阻R的分压UR=U-Ug=2.97 V
所以分压电阻R=eq \f(UR,Ig)=eq \f(2.97,0.003) Ω=99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RV=Rg+R=1 000 Ω.
(2)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当达到满偏时,分流电阻R的分流IR=I-Ig=0.597 A
所以分流电阻R=eq \f(Ug,IR)≈0.05 Ω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A=eq \f(RgR,Rg+R)≈0.05 Ω.
电表改装的步骤
1.先明确小量程电流表G的两个参数:Ig、Rg,并算出满偏电压Ug=IgRg。
2.用欧姆定律求改装时需要串联或并联的电阻。
(1)改装成电压表时要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以分压,它的阻值用它分担的电压(改装后的电压表测量最大值减去Ug)除以最大电流(即Ig)确定。
(2)改装成电流表时要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以分流,它的阻值用它两端的电压(即表头的Ug)除以通过它的电流(即改装后的电流表测量最大值减去Ig)确定。
针对训练1 (多选)某电流表的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电流表也可以并联在电路中测电压,只是量程较小,Ug=IgRg
B.如果串联一个阻值为nR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一个最大电压是(n+1)IgRg的电压表
C.如果并联一个阻值为eq \f(1,n-1)R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最大电流是nIg的电流表
D.在电流表两端并联一个小电阻将电流表改装成一个较大量程的电流表,通过原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将增大
答案 ABC
解析 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可以当电压表用,电压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Ug=IgRg,故A正确;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nRg的定值电阻后,该定值电阻的最大分压为U′=Ig·nRg,总电压为(n+1)IgRg,故B正确;给电流表并联一个阻值为eq \f(1,n-1)Rg的定值电阻后,根据并联分流原则,该电阻能分得的最大电流为(n-1)Ig,总电流为nIg,故C正确;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后通过原电流表的最大电流不变,只是并联上电阻后总电流变大,故D错误.
二、双量程电压表和双量程电流表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2.TIF" \* MERGEFORMATINET 例2 图3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3 V;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15 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500 Ω,满偏电流Ig=100 μA.求分压电阻R1和R2的阻值.
图3
答案 2.95×104 Ω 1.2×105 Ω
解析 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3 V,即当UOA=3 V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这时在表的内部只有R1与表头串联,R2不起作用,所以R1=eq \f(UOA,Ig)-Rg,代入数据得R1=2.95×104 Ω;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15 V,即当UOB=15 V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这时在电表的内部R1、R2与表头串联,所以R2=eq \f(UOB,Ig)-Rg-R1,代入数据得R2=1.2×105 Ω.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3.TIF" \* MERGEFORMATINET 例3 (多选)(2018·田家炳中学高二上期中)如图4所示是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当分别使用a和b、a和c接线柱时,此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其中一个量程为0~1 A,另一个量程为0~0.1 A,表头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2 mA,则( )
图4
A.当使用a、b时量程为0~1 A
B.当使用a、c时量程为0~1 A
C.电阻R1约为0.41 Ω
D.电阻R2约为0.41 Ω
答案 AC
解析 表头改装成电流表时需并联分流电阻,且分流电阻越小,改装后量程越大,可知使用a、b时量程为0~1 A,使用a、c时量程为0~0.1 A,故A正确,B错误;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可得Ig(R2+Rg)=(I1-Ig)R1,IgRg=(I2-Ig)(R1+R2),Ig=2 mA,I1=1 A,I2=0.1 A,解得R1≈0.41 Ω,R2≈3.67 Ω,故C正确,D错误.
三、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知识深化
1.两种接法的比较
2.电流表内、外接的选择方法
(1)直接比较法:当Rx≫RA时,采用内接法,当Rx≪RV时,采用外接法,可记忆为“大内小外”.
(2)公式计算法
当eq \f(RV,Rx)
当Rx=eq \r(RARV)时,两种接法效果相同.
(3)试触法:
如图5,把电压表的可动接线端分别试接b、c两点,观察两电表的示数变化,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对电路影响大,应选用内接法,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明显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对电路影响大,所以应选外接法.
图5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张潇\\2020\\同步\\例4.TIF" \* MERGEFORMATINET 例4 (2018·宿州市高二期末)用电流表(内阻约4 Ω)和电压表(内阻约3 kΩ)测量电阻R的阻值.某次按照如图6所示电路的测量情况:电流表的示数是5 mA,电压表的示数是2.5 V.正确的说法是( )
图6
A.电阻R的值为500 Ω
B.电阻R的值略大于500 Ω
C.电阻R的值略小于500 Ω
D.如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答案 C
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eq \f(U,I)-RA=eq \f(2.5,5×10-3) Ω-RA=500 Ω-RA,即电阻R的值略小于500 Ω,故C对,A、B错;由R≫RA可知采用电流表内接的方法测量比较精确,故D错.
针对训练2 (2018·清华附中期中)某同学用如图7甲所示电路测量电阻Rx,Rx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若被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 Ω,应采用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电路,误差会比较小.
图7
答案 偏小 甲
解析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时,电压表测量的电压为电阻两端的电压,考虑到电压表的内阻,电流表测量的电流为电压表和电阻的电流之和,即测得的电流偏大,根据欧姆定律知测得的电阻偏小.若被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 Ω,该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属于小电阻,故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误差较小,应采用题图甲所示电路.
四、改装电表的读数及指针偏角问题分析
知识深化
1.比较电表指针偏角大小的方法
由同一表头改装成的不同量程的电表,在同时并联或串联接入电路中时,比较偏角大小的方法:指针偏角大小与通过表头的电流成正比,首先将改装电表的改装电路图画出,再依据整个电路来分析通过表头的电流大小。
2.比较电表示数大小的方法
当需要比较改装电表的示数时,改装电压表示数取决于改装后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改装电流表示数取决于通过改装电流表的电流,此时可以将改装电表依据改装后量程的大小分别等效为不同阻值的导体,再由电路结构分析各电表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的关系。
例5 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G,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的电流表A1、A2,若将A1、A2分别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合上开关S后,下列有关电流表的示数和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A1、A2的示数相同 B.图(a)中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
C.图(b)中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 D.图(b)中A1、A2的偏角相同
答案 B
解析 题图(a)中,由于A1、A2的量程不同,则它们的内阻不同,并联后通过两电表的电流不同,故示数不同,A错误。
如图甲所示,由于两小量程电流表相同,则它们的内阻相同,则通过两小量程电流表的电流相同,指针偏角相同,B正确。
题图(b)中,两电流表A1、A2串联,通过两电流表的电流相同,故两电流表A1、A2的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因两电流表A1、A2的内阻不同,分得的电压也不同,则两小量程电流表(表头)G两端的电压也不同,通过G的电流也不同,故指针偏角不同,C、D错误。
针对训练3 (多选)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已知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如图所示接入电路,则( )
A.电流表A1的示数大于电流表A2的示数
B.电流表A1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流表A2指针的偏转角
C.电压表V1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
D.电压表V1指针的偏转角等于电压表V2指针的偏转角
答案 AD
解析 A1、A2处相当于表头和分流电阻四个元件并联,显然流过A1、A2两电流表表头的电流相等,故两表指针偏转角相等,但两表头的示数分别为流过表头与分流电阻的电流之和,A1的分流电阻小,电流大,A正确,B错误;V1、V2表处相当于两表头和各自的分压电阻四个元件串联,两表头指针偏角也相等,V1表分压电阻大,示数大,C错误,D正确。
1.(电压表的改装)(2018·聊城市期末)一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2 mA,内阻Rg=500 Ω,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需串联一个1 500 Ω的电阻
B.需串联一个1 000 Ω的电阻
C.需并联一个1 000 Ω的电阻
D.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为1 000 Ω
答案 B
2.(电流表的改装)(2018·烟台市期末)一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Ig=2 mA,内阻为100 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0.4 A的电流表,则应在电流表G上( )
A.并联一个0.5 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100 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0.5 Ω的电阻
D.串联一个100 Ω的电阻
答案 A
3.(电表改装原理的理解)两只电压表和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表改装成的,表的量程是5 V,表的量程是15 V,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 )
A.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也相等
B.它们的示数之比为1∶3,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C.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3
D.它们的示数之比、指针偏转角度之比均为1∶3
答案 B
解析 由于两个电压表是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的,当两个电压表串联使用时,通过两表的电流是相同的,所以表头指针偏转的角度是相同的;刻度盘上的示数表示的是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与量程成正比,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4.(电流表的内接和外接)(多选)用如图8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时,下列关于由电表产生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8
A.电压表的内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B.电流表的内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C.电压表的读数大于Rx两端真实电压,R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D.由于电流表的分流作用,使Rx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答案 BC
解析 该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为通过Rx的电流的真实值,电压表的读数为Rx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的分压之和,大于Rx两端的真实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知,R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对,D错.该电路中,Rx的测量值实际上为R测=Rx+RA,故电流表的内阻越小,测量越精确,A错,B对.
考点一 电表的改装
1.(多选)关于将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或电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成电压表时应给表头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
B.改装成电流表时应给表头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
C.改装后表头G的自身电阻会发生变化
D.改装后表头G本身的参量均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 ABD
解析 把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时应给表头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选项A正确;改装成电流表时应给表头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选项B正确;改装后表头G本身的参量均不会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D正确.
2.(2018·山西大同高一中期末)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1 mA,内阻为500 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
A.串联一个10 k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10 k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9.5 kΩ的电阻
D.并联一个9.5 kΩ的电阻
答案 C
解析 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得串联电阻阻值:R=eq \f(U,Ig)-Rg=eq \f(10,0.001) Ω-500 Ω=9 500 Ω=9.5 kΩ.
3.(2018·马鞍山第二中学期末)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的内阻Rg=30 Ω,满偏电流Ig=5 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
A.串联一个570 Ω的电阻
B.并联一个570 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D.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答案 D
解析 改装成电流表是要扩大电流表的量程,利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要并联电阻的阻值为:R并=eq \f(IgRg,I-Ig)=eq \f(5×10-3×30,3-5×10-3) Ω≈0.05 Ω.
4.(2018·惠州市期末)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电阻箱R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图1
A.G甲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G甲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C.G乙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D.G乙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甲可知,G甲与R并联,是电流表,R增大时,R分得的电流减小,电流表量程减小,故A、B错;由题图乙可知,G乙与R串联,是电压表,R增大时,R分得的电压增大,电压表量程增大,故C错,D对.
5.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和电阻R串联而成.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答案 D
解析 若电压表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说明串联电阻R稍大些,应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考点二 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6.(多选)在图2中,甲、乙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R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甲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乙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内接法
B.甲中R测>R真,乙中R测
D.乙中误差由电流表分压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A,故此法测较大电阻好
答案 ACD
解析 题图甲叫作电流表的外接法,题图乙叫作电流表的内接法,A正确;题图甲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电流的测量值偏大,由R=eq \f(U,I)可知,R测<R真,R越小,电压表分流越小,误差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合测小电阻;题图乙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电压的测量值偏大,由R=eq \f(U,I)得R测>R真,R越大,电流表的分压越小,误差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用于测大电阻,B错误,C、D正确.
7.(多选)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时,若不知道Rx的大约数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流表接法以减小误差,可将仪器按图3所示接好,只空出电压表的一个接头K,然后将K分别与a、b接触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则( )
图3
A.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接a
B.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接b
C.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接a
D.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接b
答案 BC
解析 若K从a移到b时,电流表读数有显著变化,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明显,K应接在b处,故A错误,B正确;若K从a移到b时,电压表读数有显著变化,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明显,K应接在a处,故C正确,D错误.
8.(2019·黄骅中学高二上月考)分别用如图4所示的甲、乙两种电路测量同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图甲两表的示数分别为3 V、4 mA;图乙两表的示数分别为4 V、3.8 mA,则待测电阻Rx的真实值( )
图4
A.略小于1 kΩ B.略小于750 Ω
C.略大于1 kΩ D.略大于750 Ω
答案 D
解析 两种电路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大,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误差较小,即题图甲电路误差小,题图甲Rx的测量值为750 Ω,且其真实值略大于此测量值,D正确.
9.(2018·孝义市高二期末)如图5所示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Rx为待测电阻,如果电压表的读数是3.50 V,电流表的读数是10.0 mA,电压表的内阻是1.50 kΩ,电流表的内阻是10 Ω,那么Rx的精确值为( )
图5
A.457 Ω B.350 Ω
C.360 Ω D.1 200 Ω
答案 A
解析 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V=eq \f(U,RV)=eq \f(3.50,1.50×103) A=eq \f(7,3)×10-3 A,
则Rx=eq \f(U,IRx)=eq \f(3.50,10-\f(7,3)×10-3) Ω≈457 Ω,故选A.
10.(多选)如图6是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5 V,当使用A、C两个端点时,量程是0~15 V,已知表头电阻Rg=300 Ω,满偏电流Ig为1 mA,则( )
图6
A.R1=4.7×103 Ω B.R1=5×103 Ω
C.R2=1×104 Ω D.R2=1.5×104 Ω
答案 AC
解析 R1=eq \f(U1,Ig)-Rg=eq \f(5,1×10-3) Ω-300 Ω=4 700 Ω
R2=eq \f(U2,Ig)-Rg-R1=eq \f(15,1×10-3) Ω-300 Ω-4 700 Ω=1×104 Ω.
11.如图7所示,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作表头改装成电流表A和电压表V,分别将其串联和并联在一起,然后接入电路中.通电后关于指针的偏角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7
A.图甲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与电流表的相等
B.图甲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小
C.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与电流表的相等
D.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小
答案 D
解析 题图甲中,由于电流表中的电流计是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中的电流计是串联在电路中,而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由于电流表中的定值电阻分流,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计中的电流大小小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计中的电流大小,所以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大,A、B错误;题图乙中电压表和电流表是并联在一起的,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由于电压表中的定值电阻的分压,电压表中电流计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流表中电流计两端的电压,所以题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小,C错误,D正确.
12.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G的内阻Rg=100 Ω,满偏电流Ig=1 mA,R1=900 Ω,R2=eq \f(100,999) Ω.
图8
(1)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为多大?
(2)当S1和S2均闭合时,改装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为多大?
答案 (1)电压表 1 V (2)电流表 1 A
解析 (1)S1和S2均断开时,电阻R1与小量程电流表G串联,可组成较大量程的电压表,电压表的内阻RV=Rg+R1=1 000 Ω.所以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最高为:
U=IgRV=0.001×1 000 V=1 V.
即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1 V.
(2)S1和S2均闭合时,电阻R1被短路,电阻R2与小量程电流表G并联,组成较大量程的电流表.当小量程电流表G满偏时,通过R2的电流为:IR2=eq \f(IgRg,R2)=eq \f(0.001×100,\f(100,999)) A=0.999 A,故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I=IR2+Ig=0.999 A+0.001 A=1 A.
13.(多选)如图9所示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计分别改装成电流表A1(0~3 A)和电流表A2(0~0.6 A),把这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9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
B.A1的指针还没有满偏,A2的指针已经满偏
C.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6 A
D.A1的读数为1 A时,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
答案 AD
解析 电流表是由电流计并联一个电阻改装而成,两电流表并联,所以两表头也并联,通过两表头的电流相等,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A正确,B错误;电流表A1、A2的内阻之比为1∶5,则电流之比为5∶1,A1的读数为1 A时,A2的读数为0.2 A,干路中的电流为1.2 A,C错误,D正确.
项目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
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A
电路结构
R的作用
分压
分流
扩大量程的计算
U=Ig(R+Rg)
R=eq \f(U,Ig)-Rg
IgRg=(I-Ig)R
R=eq \f(Ig,I-Ig)Rg
电表的总内阻
RV=Rg+R
RA=eq \f(RRg,R+Rg)
内接法
外接法
电路
误差分析
电压表示数:
UV=UR+UA>UR
电流表示数:IA=IR
R测=eq \f(UV,IA)>eq \f(UR,IR)=R真
电压表示数:UV=UR
电流表示数:
IA=IR+IV>IR
R测=eq \f(UV,IA)<eq \f(UR,IR)=R真
误差来源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适用情况
测大电阻
测小电阻
人教版 (新课标)四、电容器第2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a href="/wl/tb_c230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四、电容器第2课时学案</a>,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第10章4第2课时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教师版docx、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第10章4第2课时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a href="/wl/tb_c16311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4 电容器的电容第1课时导学案</a>,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第10章4第1课时电容器的电容--教师版docx、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第10章4第1课时电容器的电容--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势能和电势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a href="/wl/tb_c16311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 电势能和电势导学案及答案</a>,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第10章1电势能和电势--教师版docx、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新教材同步第10章1电势能和电势--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