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单元训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8742/0-17158188538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单元训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8742/0-17158188539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单元训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8742/0-171581885394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单元训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单元训练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9页。
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单元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碳酸氢铵时,闻到刺激性的氨臭气味B.加热“铜绿”时,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试管内壁出现小水珠C.电解水时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1:2D.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3.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及俗名不完全一致的是A.NaCl 氯化钠 食盐 B.NaHCO3 碳酸氢钠 小苏打C.Na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4.下列各组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B.化合物、氧化物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D.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KNO3属于复合肥料,主要作用是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②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③金属钨的熔点最高,可用来制作灯丝,铜的导电性最好,可用作导线④可用碳酸氢钠制作发酵粉,也可治疗胃酸过多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⑥氢氧化钙能改良酸性土壤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⑤⑥6.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B. C. D.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不加入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HCl Ba(NO3)2 KCl Na2CO3B.HCl NaOH CuSO4 MgSO4C.Na2CO3 K2SO4 BaCl2 HClD.NaNO3 HCl CaCl2 KOH8.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①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 ②二氧化氮溶于水可制得硝酸③石灰石溶于盐酸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泡 ④碳冶炼赤铁矿变成黑色粉末9.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aCu(OH)2·bCuCO3,确定某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的方法为:取一定质量的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测得反应后残留固体质量为24g,产生二氧化碳8.8g,则a、b的关系正确的是10.烧杯中盛有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先后滴加BaCl2、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不发生化学反应B.c点溶液中含3种溶质C.该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41.6%D.该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为80:4911.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mg锌粉,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向N点对应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P点对应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有AgC.Q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此时溶液的溶质只有Zn(NO3)2D.加入mg锌粉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1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O2 H2SO4 Mg(OH)2 BaCl2 B.SO3 NaHCO3 KOH Na2SO4C.CO2 H2CO3 CaCO3 Ca(OH)2 D.H2O HCl NaOH Na2CO3二、填空题13.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A.熟石灰 B.一氧化碳 C.武德合金 D.硝酸铵 E.硫酸铜 F.肥皂水 G.氢氧化钠 H.纯碱 ⑴制电路保险丝的是___________; ⑵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_________;⑶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 ⑷用于造纸的碱_______;⑸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__; ⑹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_______。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1瓶溶液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它是含有同种阴离子的M、N混合液,继续分析的步骤如下(每一步骤都充分反应):请根据过程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若没有产物A,则M、N可能是____和______(写化学式);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2)若有产物A,且A是一种常见的复合钾肥,则M、N可能是_____ 和 ______(写化学式).15.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1)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B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2)B的澄清溶液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其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3)饼干中常添加C物质,其作用是____________.(4)写出B物质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对比”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掌握知识;通过对比可感受方法的运用,体验学习的快乐。(1)对比图1实验①中两支燃着的蜡烛的先后熄灭,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2)对比图1实验②中A,B烧杯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是_____。(3)对比图1实验③中硫燃烧的现象,得到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有_____。(4)对比图2中粒子的变化,可得出酸碱中的反应的实质是_____。三、实验探究题17.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_色,实验②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2)实验③: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为______;(3)实验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4)结合实验⑤和⑥,依据______现象,可说明 NaOH 与 CO2反应。四、计算题18.小红家从农贸市场买回一包化肥,化肥包装上的标签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化肥中N、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2)该化肥中氮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说明此标签 (填“正确”或“错误”)。A.K+、Na+、、B.Na+、H+、NO3-、C.Ba2+、K+、OH-、D.Ag+、Mg2+、、Cl-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A.a:b=2:1B.a:b=1:1C.a:b=3:2D.a:b=1:219.某小苏打样品中含少量NaCl。为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流程。提示: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烧碱和生石灰。请回答下列问题:(1)碱石灰为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装置A是为了除去气体中的水分,A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_。(3)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4)实验中若用盐酸代替稀硫酸,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